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30.7万

第99章 探访

书名: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字数:3661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26

大军进发,日子还得继续过。

卫少儿很快成婚了,带着去病去了陈家,刘彻也接走了曹襄。

偌大一个家,居然只剩下卫昭自己了,真是寂寞啊。

卫昭决定,化寂寞为动力,多多加班,弥补自己空巢老人的生活。

至于刘彻……刘彻闲来无事,自从大军离开之后,他似乎就心不在焉的,焦躁的很,似乎心也跟着一起去了北边。朝中大臣知道皇帝心情不好,一个个也安静如鸡,并不敢找刘彻的悔棋。

现在找也没用啊,如果输了,大军回来再喷也不迟,还可以有倒霉蛋直接背锅……万一赢了,那岂不是更不应该现在喷了?

期间刘彻倒是找过卫昭几次,卫昭每天跟着试验忙得很,刘彻一见她她就要沐浴更衣准备半天,再入宫陪聊,很是浪费时间。

卫昭觉得,科学实验要比讨好皇帝重要多了,特别是张骞快回来了,搞不好就带回来什么新奇的西域物种,自己到时候会忙的很。

反正至少现在她没什么时间接待刘彻,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嫌弃他烦,只得委婉地找些借口。

卫昭表示自己很忙,在准备一个很了不得的东西,如果成了,会献给陛下作为一个惊喜,如果不成,实在无颜面见陛下,不如不见,好让陛下永远记得自己聪明的样子,而不是做不出来东西颓废的模样。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彻自然十分感动,但是他很想说,没有也没关系,朕心中你一直都是很聪明的。

刘彻也不好打击卫昭的积极性,便偷偷在心里设定了1个月的期限——如果这一个月,卫昭还没有做出东西来,自己就去大汉科学院看她,给她一个惊喜,告诉她不管她做不做得出来,自己都不介意。

至于卫昭在做什么呢,那东西可太多了。

首先,是鼓风车。

最近,大汉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搞出来一个新的东西——扇车。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

这个东西是农科所研究出来的,当然是为了农用。谷糠里有糠皮等比较轻的东西,通过扇车的吹风,可以让这些轻的杂物和重的谷物分开。

这真是个非常实用的发明啊,降低了人力工作。

当然,对卫昭来说,还有别的作用。她安排人着手改造,让扇车更小一点,材质防火一点,用来在烧木炭的时候,给炉子里面补充氧气,进而提升温度。

鼓捣了一阵,还真做出来了,卫昭叫这个成品为鼓风车。

第二个发明——水泥。

有一句老话,叫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运输的意义怎么夸大都不为过,这最好的路,卫昭觉得还是沥青路,但可惜,没有工业化,她不知道怎么做沥青,只好退而求其次,看看能不能弄出水泥路。

卫昭之前也搞过研究,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据她分析,煅烧的温度不够。木柴燃烧正常来说应该可以支持这种煅烧,但可能因为氧气不足,所以煅烧的不够充分。

有了新型的扇车,卫昭让工匠们尝试给炉子加空气,效果好多了。

很快,水泥路出现了。

现代的水泥路超过重量负荷会断裂,大汉的水泥质量肯定是更差的。但是卫昭完全没有做出残次品的羞愧。

路承担的重量差点在大汉又有什么关系?大汉地上能摆什么密度大超重的东西?完全不怕的。

当然,众人还是认为路神奇,大概是院长在施法,院长却坚持这是自然的规律。

第三个发明——唔,还没搞出来,还在积极推进,那就是传说中的纺纱机。

不是卫昭突然想起这个玩意,而是大军离开后她突然惊喜地发现——按时间算,张骞快回来了。

张骞回来了,丝绸之路还会远吗?大军出发了,收复西域还会远吗?

请原谅她用收复二字,虽然在大汉人眼中,西域谈不上收复,但我们卫大人坚持认为,西域是固有领土。

丝绸之路开启,张骞应该能从阿拉伯那边带回来棉花吧?西域收复了,她要在西域种棉花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西域的棉花是世界上最好的棉花。

吃好靠农业,穿好——这棉花也是个关键。

怎么加工棉花呢?直接填充做棉衣是不错,但是用来织布也很好啊。这纺纱机不就很有用了?

其实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很厉害,据说有几层楼高的纺纱机器,可是,作为一个学渣,卫昭完全不知道复杂的东西该怎么弄。

好在她小时候看动过画片,记得纺纱机是有个大轮子,女工在那里不停地转轮子。

当然,这个不好做,不过好消息是,现在时间也非常来得及,可以慢慢研究嘛。

卫昭一边耐心地研究着纺纱机,一边继续安排工匠调整水泥原材料配比,力图改善水泥。

偶尔会想起弟弟,担心他在外面是否安全——打仗嘛,肯定吃不好睡不好了,能平安回来不伤害身体就很好了。

有时候也会想起去病——不知道他在新家过的怎么样,不过想来陈掌还不至于刚成婚就欺负继子。

嗯,也有想起刘彻的时候——我的水泥推广开的话,刘彻能给我多少钱啊……

唉,刘彻这样的老板真好,我真喜欢刘彻,要是能给我加些钱就更好了……

皇上啊,你可千万别想着建宫殿,修园子,把钱都留下来给我用就好了……基建这东西,功在当代,立在千秋啊……再苦一苦皇帝,国家就能多出来不少路了……

很快,刘彻定的一个月的期限到了。

刘彻觉得,自己作为男人,作为皇帝,还是要对女人,对下属多些耐心和包容。既然卫昭面子薄抹不开,自己就主动来看看她吧。

她一定会很感激自己的。

刘彻带着近侍去大汉科学院探望,也没提前通禀,他打算给卫昭一个惊喜,故没有把她叫到宫里来。

皇帝再次到访大汉科学院,让这里的人感恩涕零,诚惶诚恐……

可惜,卫大人并没有在这欢迎的队伍里。刘彻叫来副手籍福来询问,籍福老实地回复,昨晚卫大人和许多工匠一起设计纺纱机,睡得太晚,现在还没起床……

至于郑当时,因为有大型战事物资调动经验,被卫昭举荐去大军后勤工作了。

刘彻有些好笑,却也有些心疼——为了能见朕,你至于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吗?

刘彻倒也没让这些人叫卫昭起来,而是自行参观其最近的成果。

皇帝放话了,他们只得照办,籍福跟在皇帝身边,老老实实地介绍扇车、鼓风车、水泥……

刘彻看到那块水泥样板路和水泥狗窝,整个人都有点吃惊,忍不住弯下腰来,亲自去摸了摸水泥地面。这种粗糙的质感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在询问过侍从后,刘彻亲自站在水泥地上试验了下,别说,还真的挺平整。

旁边人看到皇帝感兴趣,猜到他可能很快要看狗窝了,连忙把狗窝里躺着的大狗牵走,方便皇帝看。

刘彻也没嫌弃,只是好奇地问:“为何要做个狗窝?”

籍福老实答道:“卫大人说,狗窝跟房子差不多,我们可以建个狗窝试试会不会塌陷,如果不会再逐渐扩大,看看一百年后能不能住人。涉及人的东西,必须要严谨。”

卫昭可不是学土木的,地基什么的她完全不懂,凭空盖个水泥房子她可不敢,毕竟,水泥房子用的是真石块,掉下来能砸死人的。

这东西只能交给后人的智慧了。

刘彻面目一瞬间的狰狞……一百年啊……这耐心会不会太好了点,就不怕自己活不到那时候,看不到水泥房子吗?卫昭就真的这么不好奇嘛?还是……

刘彻心里突然有些惊疑——难道卫昭能活一百多年?真如那半仙一样?

自己这凡人皇帝,又能活多久呢?

说高祖长得像龙,是人龙的混血什么的……这种故事骗骗普通百姓还行,皇族自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刘彻突然有一瞬间莫名的惴惴……

卫昭睡醒后,就被告知皇上来了,她连忙收拾一番,酝酿了下情绪,去拜见皇帝。

一进门,就看到刘彻托着下巴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卫昭很是纳闷,但是不得不赶紧行礼:“臣,参见陛下。”

刘彻随意地摆摆手,示意她坐过去:“我倒是看了你搞出来的东西,很是不错,你是要献给我吗?”

卫昭讨好地笑笑:“正是,本来还在改在另外的机器,还没弄完,陛下就来了。可见陛下是真的礼贤下士,关心民生。”

刘彻似乎已经对她的奉承免疫了,倒是没多说什么,反而讨论道:“说起来,你弄出这些东西,是想修路?”

卫昭严肃地点头:“正是。修路方便运输,可以节约人力、畜力。假如,我们在重要的商贸地修建这水泥路,货物运输速度必然加快,百姓必然更加愿意运输货物,一来二去的,商税就可以多些,覆盖掉修路的成本后,这商税就属于白赚了。”

刘彻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还有些犹疑:“这修路似乎成本不少。”

刘彻似乎又变成了那个心疼钱的主,这让卫昭很是满意,不错不错,知道心疼钱才不会吓祸害:“陛下,这规模是可以降低成本的。比如,臣要做个案,就要买工具,对臣来说,只做一个案的话,这成本除了料钱,嗯,料钱随着产成品的增加而增加,姑且叫变动成本吧,还有这工具钱,我们姑且称之为固定成本。而对木匠来说,他做100个案,也只需要买一套工具,每个案的成本只是料钱和百分之一的工具钱,成本是低于我做案的。这也就是规模效应,或者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好处。”

“如果我大汉广修水泥厂,生产大量的水泥,这水泥的成本中,水泥厂建造费用摊在每次产出上,水泥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修建路,给百姓找点营生。很多百姓是没有土地的,这些百姓没有稳定的生机,故而饥一顿饱一顿,搞得地方治安也不是很好。大汉每年也是要花些钱救助他们。我们花钱雇佣他们修建水泥路,也可以给他们钱,他们有钱了,自然也会去买东西,我们又可以在其中收税,钱流动起来才是真的钱,百姓富了,自然就有回头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