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成终
作者:不说话的鲨鱼 | 分类:幻言 | 字数:3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九章 【回忆一】千年前
宋老伯发现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婴儿,身上裹着锦缎,脖子上挂着金锁,一看就不像是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被抛弃在大街上呢?
宋老伯叹了口气,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有。自己不过是一个乞丐,看到了这种事也只能当没看见,毕竟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区区一个乞丐,想养活自己都不容易,何况养活一个孩子?
四周是阴暗潮湿的巷子,连续几日的大雨,让地面上还积着水渍,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一个婴儿,一定是活不长久的。
眼不见为净。
宋老伯这么想着,转身准备离开。谁知这孩子居然在这个时候哭了起来,似乎是感觉到他要走似得,他狠下心,往前走了几步,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
不知是孩子的哭声,还是心底的善良驱使,宋老伯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身走到孩子身边,将这娇小的身子抱起来,盯着他可爱的小脸看了看。
这孩子停止了哭泣,一双大大的眸子盯着宋老伯的脸,那表情似乎是在好奇地打量着眼前人。
从这一日起,城里便经常能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乞丐,带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街上乞讨。
百姓们看着这一老一小的可怜模样,总会多给些食物或者给一些铜板,只要不是赶上特别恶劣的天气,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宋老伯年轻的时候也是相貌堂堂,只不过因为打仗征兵,最好的岁月都耗费在了战场上。有人说是因为他是逃兵,让家里人蒙羞,于是被赶了出来,有人说他是为了逃过朝廷的追捕,所以用乞丐来掩饰逃兵的身份……
虽然说法有很多,但他是逃兵的这一事实却无法改变。兵荒马乱的年代,上战场虽然光荣,可当看到尸体上的刀剑痕迹,看到自己的同伴身首异处,看到尸横遍野的惨象,宋老伯就觉得这所谓的光荣,不值得拼尽性命去守护。
他不是不爱国,他只是不擅长,为什么要让不擅长的人去做不适合的事情呢?他不禁想到。是的,他是跑了,从战场上跑到了城里。
在这个地方,没人知道他的名字,没人知道他的出身,也没人在乎,他只不过是一个乞丐而已。
城里有许多乞丐,而宋老伯是年纪最长的那个,加上上过战场,其他的乞丐虽然年轻力壮,但对他也有所尊敬。他承认自己是个逃兵,且觉得没什么可耻的。是人都会贪生怕死,否则怎么会做乞丐?
乞丐是没有尊严的,有的读书人常说,做乞丐还不如去死,但是真的等到那些人有这么一天,是不是真的有死的勇气呢?宋老伯笑了笑,只当是无稽之谈罢了。
随着战争接近尾声,这个捡来的孩子也一天天长大。宋老伯用自己为数不多的一点学问,给他取了个名字:致远,意思是致力于远大理想。作为养父,他希望这孩子能够走远一些,活得久一些,最好不要一辈子做乞丐。
至于姓,在他小时候身上围着的那块锦缎上,绣着一个“李”字,想必这就是他的姓氏吧。明明是大户人家的姓氏,却惨遭抛弃,也算是个苦命的孩子。
宋老伯有时候看着致远眉清目秀的模样,觉得十分可惜,若是养在寻常百姓家里,就凭这俊朗的模样,怎么也能引来一群小姐的倾慕吧。
李致远小时候聪明伶俐,跟着宋老伯乞讨时,总会说些讨人喜欢的话,称赞得别人喜笑颜开,因此两人很少饿肚子。如今他已经六岁,宋老伯觉得自己的时日不多,却穷其一生也没能给这孩子留下什么,只能把自己会的一些东西教给他。
而宋老伯会的,不过是什么人生的道理之类的,是他活了这么一把年纪积攒的心得体会。虽然粗糙了些,但实用。李致远也听得认真,他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不论何时何地,不要轻生,有命才有希望。
每当宋老伯为李致远的前途担忧时,常常忍不住唉声叹气,每当这个时候,李致远总是信心满满地说:
“爹爹,孩儿自己能养活自己,您不必操心。”
这让宋老伯哭笑不得。
“乞讨,要饭,算是养活自己嘛?”
“那爹爹不也把孩儿拉扯大了?”李致远笑着说道。他从不以乞丐的身份而觉得羞耻。
乞讨的艰辛让他比任何一个孩子都懂的感恩生活,若不是当年宋老伯救了他,他怎么可能看得到这样广阔的世界呢?
城中车水马龙,每日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他们急着去哪里呢?李致远看着这些来往的人群出神,自己每天和爹爹蹲在街边,日子过得也算悠哉,他很好奇这些忙碌的行人是为了什么。
大概是因为钱吧,李致远这么想着,悠哉的乞丐总是没有钱,饥一顿饱一顿,而这些忙碌的人,穿着光鲜的衣服,一直匆匆忙忙的,可能就会有钱了。虽然他也想有钱,想和爹爹过上不愁吃的日子,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蹲在街边。
和这些忙碌的人不一样,他们乞丐的人生目标比较简单,就是为了活着。活得好与不好可能无所谓,因为只要活着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烦恼,要抵御炎热和寒冷,还要想办法吃上点东西,在百姓们看来,乞丐都是不可思议的一群人,他们明明瘦的皮包骨头,却还能够活下来。
而宋老伯和李致远更是不得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居然把一个婴儿养成了小伙子。虽然李致远看起来十分营养不良,羸弱的身子怕是一阵风就能刮跑,但毕竟他能够活下来,对很多人来说已是奇迹。
一年冬天,似乎是天灾一般。温度比往年还要冷个许多,就算躲到高墙围着的巷子中的死角处,也无法抵御寒冷。
百姓们纷纷待在家中,关上门窗。有钱的大户人家点上炉子,烧上炭火。而乞丐们被逼上了绝路,只能在寒冷中等死。
宋老伯拿出一团破败的棉絮,这是他们两人从别人不要的东西里面好不容易翻出来的,每个冬天都靠它勉强支撑过去。
可在这样非比寻常的寒冷面前,这棉絮轻薄如纸,若是不紧紧裹住,似乎就要被寒风夺去。
宋老伯和李致远在这破败的棉絮中,并未感受到一丝温暖,而这个冬天,才刚刚开始。
在某个冰冷刺骨的晚上,宋老伯终于没有挺过去。
冬日的阳光爬上了天空,将大地照得一片雪白,那些刺眼的光却没有带给人应该有的温暖。厚厚的积雪没有融化,呼啸的冷风也没在阳光下停止它的肆虐。
李致远揉了揉眼睛,从残破的棉絮中爬起来,躺在身侧的宋老伯却停止了呼吸,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爹爹?”他试探性地叫着,却没有像往日那般得到回应。
他看着宋老伯被冻得通红的脸,以及发青的嘴唇,很快就明白过来,如同爹爹生前常跟他说的一样,人都是会死的,要么老死,要么病死,最惨的莫过于在寒风中被冻死,因为寒冷,是本可以防御的。
他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却不敢放肆哭出来,因为眼泪很快变成了两行冰晶,让他的脸有种被拉扯的感觉,会很疼。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顶着破败的棉絮,坐在宋老伯的身边,呆呆地看着他。他甚至期待有那么一瞬间,爹爹能坐起身来,笑着告诉他自己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几个时辰过去了,宋老伯没有起来。
李致远接受了现实,因为他已经冻得麻木,仿佛一个雪人一般。如果再不做点什么暖暖身子,怕是他也会跟爹爹一样,一动不动,变成一个木头人。
他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但是谁会请乞丐进屋取暖呢?给点残汤剩羹已经算是功德无量,要想让这样肮脏卑贱的人踏入自己的家门,绝不可能。
他越来越绝望,动作也越来越慢,但还是不停地敲着门,他不记得自己敲了多少户,意识已经在寒风中逐渐模糊,他终于倒了下来,摔在某户人家门前的台阶上。
额头磕出了血迹,他却已然感觉不到痛。因为整张脸都是痛的,寒风刮在脸上,就像无数片刀刃划破了皮肤,不仅带走了温度,还让他觉得疼痛不已。但经过了这么久的摧残,那疼痛变成了麻木,麻木失去了知觉。
最后,他连抬起手的力气也失去了,只能躺在这里,动弹不得。
他听见了开门声,有人走了出来,看到了他,说了些什么?他听不见,也看不见,眼前一阵漆黑,脑海中出现宋老伯慈祥的笑容,这一刻,终于明白了爹爹的那句话,乞讨,要饭,算是养活自己嘛?
果然,靠乞讨,要饭,不仅不算养活自己,连活着的基本条件都无法满足。他现在明白了,如今自己便要去另一个世界陪宋老伯。这本就该早早夭折的生命,就算是爹爹倾其所有去延续,现在却终归是撑不住了。
在一片漆黑中,他闭上了眼睛,眼角渗出的泪水凝结成冰,挂在脸上,这样死去,真的非常凄惨,但对于逐渐失去意识的他而言,也不重要了。
昏睡中,他不知道自己被轻轻抱起,带到了一个温暖而明亮的房间。房中摆放着炭火盆,而他被放到了一张自己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温暖柔软的大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