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皋兰山下

作者:魏家老七 | 分类:历史 | 字数:44.5万

第七十一章 学习

书名:皋兰山下 作者:魏家老七 字数:2749 更新时间:2024-11-16 17:23:04

正当兰州人民为日益繁华的生活欣喜又烦恼时,千里之外的诏狱中还有一位兰州人的生活却没有任何变化,没有未来,没有结局,甚至都没有审判,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暗无天日。好在诏狱的条件比普通监牢强很多,能吃饱,不用干活,更妙的是还有书可看,尽管大部分时间只提供大明律和大诰。偶尔有本经典那就是过节了。

回想自己这一生好像就没好好生活过,老天爷还有世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在为难自己,都对着自己干。

幼时父母死与战火,由舅舅收养,刚开始一家贫贱倒能平安相处,舅妈是个悍妇,经常没由来的指责轻慢,但还能忍受。后来舅舅因为有些学问成了当地教谕,生活是好了,他的地位却越来越低,和下人无异,吃得最少,干的最苦。

他也想和表哥们一起去学堂上课,但只要向家人一提起都是鄙视嘲笑,有时候偷偷去学堂外听,只要发现就免不了让舅妈殴打辱骂,有一次偷听课不留神把家里的牛丢了。舅妈把他吊在门口的树上,四五天水米未进,还不时拿棍子抽打。这次连舅舅都跟着遭殃,被舅妈狠狠抽打了一顿。

要不是发往兰州的移民路过,这世上可能就没他了,他的生命十三岁就定格在舅舅门口那棵树上。

移民中有个董老汉,见孩子可怜便向官吏提出想把他带走,那官吏看了一眼:死掉后扔远点。便再没理他。

董老汉上前解下绳索,抱着不剩几斤的他一起上路。

可能是天命不绝,不但没死掉,伤情还慢慢恢复过来。老汉知道他是为了读书才让打成那样,摸摸头:好孩子,以后一定要有大学问、考功名、当大官。

后来路过西安时,老汉趁解手的空隙偷了两个肉夹馍,不想被发现打断了腿。押送官兵见此人已无用,便撇下他俩走了。

老汉见四周无人了,又从怀里掏出两个肉夹馍,惨笑道:我其实偷了四个,他们只发现了两个,这两个你赶快吃了。

小孩哭着不拿。

老汉又从怀里掏出两本书:我还顺便偷了这个,好好拿着,以后做个有大学问的人,不像我,只字不识,让两个儿子卖了都不知道,我这个年纪本来不用移的,但有的人家不想移,就花钱买人顶替,我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儿子让签我就签了,结果没想到刚签完兵丁就把我抓走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签了个什么,你可别像我,到死都是个糊涂鬼。

守了董老汉两天,还是没缓过来,草草掩埋,对着土堆大哭了一场。从此他便姓了董。当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去哪,带着书抓紧赶路,追上之前的移民队伍,一起来到兰州。

年纪太小,除了干家务打零杂啥也不会,跟着其他移民混吃混喝,渐渐旁边的人都不愿意带他,想上学社学不要他,私塾又上不起,只能看到书就读,见到字就认,经常听一些有学问的老人讲故事,慢慢也算是有文化了。真有学问的他接触不上,他能接触上的就他懂得多,逐渐自负起来,直到勇敢的去进学,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完了才请托了人情见到岳教谕。不想让许知县当场拆穿,他投河一方面是羞愧难当,另一方面是发现这么多年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前途无望,伟大的抱负实现不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后来方生救他,岳教谕帮他,才重新提起精神,拼命努力了一把,终于成功入学,但又是太着急,入学后几次想在大众面前表现,一炮而红,结果都不成功,而惹下一堆笑柄,于是痛定思痛,一定要考取功名,结果又是折戟沉沙,原以为肯定是别人捣鬼才没成功,便上京告御状,一举掀开冒籍案,不想自己却跟着进了诏狱。

刚进来的时候也不想活了,寻过几会死,都不成功。不但死不了,还会挨一顿揍,慢慢就学乖了。好在这里面的犯人都是高端人士,互相之间很客气,只要牢卒不为难,日子还算好过。

和这些狱友聊天沟通,又一次发现自己的浅薄无知,以前是自以为是,后面是死记硬背,现在才知道自己一直在一个小圈子里,根本就登不了大雅之堂,什么为官之道,什么驭下之术,什么揣测上意,什么政治手腕,什么格物致知、什么金石雕刻,什么文玩古画,什么书法妙语,他通通不懂。

于是又开始学习,求知若渴。向人学,向书求。

人一但有了追求,周围的环境再糟糕也能忍受。相信终有鲤鱼跃龙门的一天。

方生这几天稍有点清闲,阿干河工程已经结束,因为已到秋收季节,试水的时候就给果园菜园浇了水,麦田用不上,所以等来年再说,本打算在跌水位置修建水磨水碾,但胡将军的意思是先这么用两年,等系统彻底稳定了再说,引水才是主要功能。

从灌县来的师傅们有了新的想法,已经在阿干河河道附近开始试验水磨水碾,方生看过几次,见这些师傅对水利的悟性不比自己差,也就不多去干涉了。

专心干好自己的卫学和县学。

过完年又是持续的干旱,阿干河引水工程起了大作用,让很多田地得以下种出苗。但浇不上水的就很难办了,只能等待降雨后种些糜谷之类的秋田。为了补充劳动力,今年兰州卫又接收了一大批移民,这些人初来乍到,头一次遇到这种气候,人心浮动。

胡将军到学校找他,想请他帮忙去黑石川一趟。

方生奇怪,还以为他想吃羊肉了,这个季节的羊不好吃啊。

胡将军道:上次临走的时候老汉给我了一袋和尚头小麦,原打算带给甘肃镇让试种,那边干旱少雨正好适合这个,前几天杨参将路过兰州卫问我那麦子味道不错,再有没有了给他搞点,才记起来,这群家伙把种子吃光了。今年天旱,我想再试试,在兰州附近种植。那老汉脾气倔,别人去恐怕没用,你跑一趟,带些钱和粮食和他换。

方生也没什么要紧事,便叫来马三,赶上马车向黑石川出发。

两人也不着急赶路,一路上慢慢悠悠往前走,今年的干旱确实严重,沿途一片萧条,很多土地都没下种,下了也没用,肯定长不出苗。不过沿途本来也没多少居民。

就这么走走停停,第三天才到黑石川口,正要北转,从西边官道上过来一队快马,尘土飞扬,一眨眼的功夫就到眼前,原来是李千户。

李千户奇怪他们俩怎么在这里,说明来意后,李千户叹道幸亏你们走得慢,不然就没命了。

方生两人吓一跳,不是说自从通关后,蒙古人再无南下动向了吗。

李千户道:没有,此地闹狼灾,昨天袭击了山字墩堡,堡内守军和躲避的乡民一个活口没留。

马三道:昨天晚上吗。

李千户摇摇头:不是,白天。

两人惊呆了,大白天的狼群袭击军堡,这是多大的愁怨。

如此黑石川也就不敢去了,那可是狼窝,两人掉头回去,正要出发,方生惊道:不对,狼窝可能出事了。赶紧要往北赶,李千户拦不住,没办法只能一起前往。

整个黑石川像是月球一样沉寂,毫无生气,一路向北,越靠近,地上的狼迹越多,军士们都害怕不敢前进,刚才山字墩堡的景象太过残忍,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打颤。

但方生一个书生都不怕,他们几个自不敢说话,只能随着领导向前。

狼迹逐渐汇集到方生上次来过的窑洞附近。远远看见窑洞口站着一人,好像也没了生机,一动不动。

李千户等人四处观察,武士们个个刀出鞘,箭上弓,生怕出现意外,慢慢向窑洞靠近。

那人说话:不要害怕,它们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