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作者:青舟梦海 | 分类:现言 | 字数:39.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7章 一窝兔子
松树林。
肖青河带着袁新一起,一边讲解一边布置陷阱,看到的兔子野鸡也没放过。
由于松树林离赵家村太远,一般没有人这边走。东面的山连绵起伏,跟村民很难相遇。
一路上遇见的兔子野鸡不要太多,肖青河用石子打了两只兔子和一只野鸡后,把弹弓让给袁新尝试。
虽然袁新是新手,很难打中这些速度快的动物,但难免遇见,慌不择路,撞树把自己撞晕的笨兔子。
袁新兴高采烈地跑去,一把揪住地上晕过去,兔腿还朝上不停抖动的兔子耳朵,冲着肖青河小声的说:
“肖青河,你看,这里的兔子还有自愿送上门的!”
肖青河也看见了刚才发生的事情,袁新一颗石子发射出去,打空了,吓跑了三只兔子和两只野鸡。
第二颗石子本来不抱希望,能打中移动的兔子,没想到,遭不住兔子自己想不开,都冲着兔子洞钻,被大兔子撞飞到树干上,晕了过去。
“这估计是一窝兔子,平时没见过人,一下慌了神,真是相煎何太急啊!
袁新,你就在这附近找找,一般狡兔三窟,把所有兔子洞都找出来,我们让他们一家整整齐齐的。”
袁新把手里的兔子脑袋一掰,弄死后,放进身后的背篓里。
毕竟是他收获的第一只兔子,必须给它最大的重视,只有死兔子才不会逃跑。
袁新听了肖青河的话,从背篓里拿出砍刀,顺手砍了一根长木棍,左手拿着砍刀,右手拿着长木棍,朝着地上的杂草丛不断挥舞。
不一会,就发现了周围几个兔子洞。
肖青河让袁新拿泥土跟石头,封死其他洞口,留下两个最小的兔子洞。
其中一个兔子洞,让袁新点燃潮湿的松针塞进洞里,保证一直有浓烟往洞里进。
肖青河在最后一个最狭小的兔子洞,用麻袋堵住洞口,守‘门’待兔,等这窝兔子被浓烟逼出来。
半个小时后,兔子们实在是忍不住了,纷纷朝着肖青河为他们规划好的路,一一排队冲进了麻袋里。
肖青河死死揪住麻袋两边,任由兔子在里面东冲西突,不停挣扎。
等所有兔子都进了麻袋后,才牢牢抓住袋口,一把提起麻袋,朝着不远处的袁新喊道:
“袁新,可以把你那边的烟熄灭,这窝兔子都进麻袋,我看看啊,有三只大兔子,五只小兔子呐!哈哈哈……”
“好嘞,我马上来。”
袁新说完,手忙脚乱地用木棍把塞进洞口的带烟松针都拨出来,一一用脚踩灭掉,还弄些潮湿的土埋在上面,保证不留隐患。
等袁新过来的时候,肖青河自己把兔子都弄死了,塞进放在地上的背篓里。
这时候,聂楼从远处跑了过来。
“大家伙儿,收获挺多的啊!肖青河,你们这会在忙什么?”
肖青河看聂楼一个人来的,连忙询问道:
“怎么回事?没找到李大刚吗?”
袁新心里有些不安,怕李大刚不愿意教他,强颜欢笑的向聂楼解释道:
“我们刚刚捉了一窝兔子,我也…自己捉了一只…”
聂楼看两人的表情,立马安抚的说:
“没事,李大刚饭后就出门了。我等了一会,没看到人回来,估计去深山里了。
翠花婶家门外太多李家村人在那附近采蘑菇,我也不好久留,让翠花婶带话后,我就走了。
所以,今天我俩自己教袁新吧!”
袁新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没事就行,不是不愿意教我就行。”
肖青河只能点头同意了,赶紧跟聂楼介绍道:
“估计没人来打猎过,这里好多兔子和野鸡,非常好打,你看,我们这一会就弄了这么多猎物。
来的时候,我还带袁新挖了几个小陷阱,我看没必要,以后直接打就行。
我们还是爬上山,去挖大陷阱吧!深山才容易捉到狍子、山羊、鹿什么的。
对了,这里还有几只小兔子,我们可以找个溪流旁边,直接处理了,把这些内脏放进陷阱里面,看能不能捉住野猪什么的!”
聂楼不赞同的摇头说道:
“不行,怕就怕引来太多食肉动物,要是狼群什么的被引下山就完了。
我们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就在溪流附近挖陷阱吧!别弄什么诱饵了,野猪也是要喝水的,看运气,能逮到什么就是什么。”
袁新看肖青河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也连连制止道:
“肖青河,你妹妹还在知青点呢!
而且,以后她们也会来松树林采蘑菇、砍柴火,我们还是别瞎来了。”
肖青河无可奈何的摇着头叹道:
“我们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凑够皮料啊!光指望这些小兔子吗?”
聂楼沉吟片刻,果断放弃道:
“没事,你不是说这里的动物笨嘛,大不了,我们今天下午多挖几个陷阱,以后每天中午不歇息,多跑来看看。
再加上李大哥那边的陷阱,应该能够的。
马上就秋天了,正式打猎的季节,而且,你别忘了,还有村里冬猎队呢!
对了,我还有个事要问问你,我今天跟翠花婶说,想让夏舟舟跟她学制作皮质用品,她答应了,你觉得呢?”
三人一边开路朝着深山走,一边眼睛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嘴里不停说着。
袁新第一次来,还是很紧张的,紧紧握住手里的砍刀跟长棍,走在最后面,也没心思听前面两人的对话了。
肖青河不紧不慢像逛街一样走着,聂楼稳重些,一马当先在前面带路。
肖青河听见聂楼的话,疑惑不解的问道:
“为什么非要我妹妹去学?翠花婶忙不过来吗?
舟舟还得每天做衣服挣钱,我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去,还得等我回去问问才行。”
聂楼含笑解释道:
“翠花婶身体还没好,我怕她吃不消,而且李大刚估计也不会同意的。
我想着,夏舟舟有缝纫机,要是学会了,以后不就可以做这些挣钱嘛,也能学会一样手艺。
你放心,我已经跟翠花婶谈妥了,制作费照样给她家,只要她能用心教。
等夏舟舟学会,她制作的,我们也会付她的费用的。
袁新,你愿意吗?”
袁新连忙点头表示道:
“既然夏舟舟付出了劳动和时间,我们当然愿意多出一点费用。
反正材料跟人工都挺便宜的,这要是在我们津市,一件皮大衣需要几十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