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 分类: | 字数:3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19章 只有十万石
“购买粮食吗?”黎贵淳立刻就放松了下来,笑嘻嘻地点头道:“这个没问题啊,不知道杨大人打算购买多少粮食呢?”
“当然是越多越好。”杨善也是笑着答道:“贵使应该知道,我大明人口数千万,粮食一直不太够吃,去年顺天府有些县还闹了饥荒,所以只要是贵国可以提供的粮食,我大明都可以吃得下,贵使尽管敞开了卖便是。”
“这没问题,几千石的数量我还是有的。”黎贵淳立刻回答道。
他身为郡王,手里的粮食真心不少,反正安南一年三熟,现在人口又少,粮食多的是,安南又是多雨,这些粮食很容易发霉,白白烂掉,要是能换成银子,那就不怕烂掉了。
杨善的脸色严肃起来,反问道:“说句实在的,若是几千石粮食,本官还不需要找贵使买。”
“那大人想要多少?”黎贵淳有些惊讶地问道。
杨善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不知安南一年能余多少粮食呢?”
黎贵淳摇摇头,回答道:“我也说句真心话,我们大越还真没统计过,但是我估计,光是每年烂在地里的,应该就是几万石了吧。”
“这么多吗?那可真的是有些可惜了。”杨善惋惜道。
大明除非是遇到洪涝灾害,否则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汉人向来珍惜粮食,绝不可能让粮食活生生烂在地里面。
黎贵淳摊手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杨大人应该知道,粮食要想入库,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晾晒,但是我们大越每年从五月份就会开始下雨,而且还经常是大雨暴雨,我们称之为雨季,这种雨季会一直持续到十月份,那个时候天气才会转为晴朗,整整半年时间,几乎天天都下雨,这种天气压根就没办法晾晒收上来的稻米。”
“而且我们安南除了升龙城附近,剩下的地方几乎都是山脉,虽然能在山脚下开垦一些田地,但是遇到大雨暴雨,即便是粮食成熟了,我们也没办法收割,这才白白浪费掉的。”
“还有......”
黎贵淳还待继续说下去,却被杨善阻止道:“贵使不必再说了,今天我们说的是收购粮食之事,自然要说能够交易的粮食,像那些发霉的或者烂在地里的粮食,贵使就不必说了,我们大明又不会买这样的东西。”
“那么,贵国这次具体能拿出多少粮食呢?”
黎贵淳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深思,杨善也不着急,安安稳稳地坐在那里等着黎贵淳的答案。
黎贵淳想了好久,这才回答道:“杨大人,说实话,眼下国内具体有多少可以交易的粮食,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据我估算,十万石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只有十万石吗?”杨善对于这个答案有些失望。
他还以为安南至少可以拿出三十万石粮食呢,十万石也就够大明京师半个月的消耗。
杨善道:“若是只有十万石,那这笔交易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啊。”
一旁的副使阮弘裕连忙出声道:“杨大人,我家郡王也只是估算,而且我家郡王以往并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所以这个估算并不算准确。”
“况且此事涉及到两国互市,怎么都需要我们大越国内批准,杨大人还请不要着急。”
“也是。”杨善想了想,道:“那就这样吧,首批就先订十万石的数量,剩下的等你们请示了你家国王之后再说。”
“那价格这方面?”阮弘裕小心翼翼地问道。
黎贵淳这才想起来价格还没谈,一样看向杨善问道:“是啊,杨大人一直在问我大越可以提供的数量,却还没有提价格呢!若是价格太低的话,我大越可是不会卖掉这些粮食的。”
杨善无所谓地挥挥手,道:“本官今日前来,只是想问问你们有多少粮食可卖,真正操作买粮的事儿是户部要做的,和本官没有关系,这个价格,回头户部会找你谈的。”
好吧,杨善的理由很充分,黎贵淳和阮弘裕对此都能理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杨善不去管这件事儿实属正常,毕竟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杨善如果去管了,那出了问题也是他的责任,他杨善在大明皇帝面前的形象还要不要了?
万一皇帝误以为他能力不够,因而将其罢官去职,那他杨善冤不冤啊!
剩下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三人随意寒暄了几句,杨善就起身告辞,他还要回去向朱祁钰和金濂陈循通报一下呢。
奉天殿内,杨善和金濂陈循联袂求见,朱祁钰知道这是要说安南互市的事儿,立刻便召见了他们。
一上来杨善便将和安南使臣会谈的经过汇报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摸着略有些胡须的下巴,有些失望地道:“第一批只有十万石粮食吗?”
见皇帝失望,内阁督管户部的金濂出声劝道:“陛下,十万石不少了。”
朱祁钰看了看金濂,质问道:“金爱卿是说,这十万石粮食替代百官的宝钞足够了吧!”
金濂被皇帝看出了心思,却也不尴尬,直接道:“陛下,此事要想成功,还需要朝廷上下齐心,若是能用这些粮食收买底层官员的心,让他们支持陛下的计划,也是极为划算的。”
“是啊,陛下,不知道谁透露的,如今陛下打算以粮食代替宝钞的消息已经在下面传开了,许多人都拍手叫好,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下面的官员肯定是要闹上一闹的。”户部尚书陈循也是出声劝道。
朱祁钰看着金濂和陈循二人,突然笑了一声,问道:“金爱卿,陈爱卿,看来你们之间已经形成默契了啊,朕只是感慨一句而已,你们两个居然都可以配合起来给朕施压了。”
“臣不敢。”二人连忙请罪。
官员给皇帝施压属于忤逆犯上之举,他们两个可绝对不想承担这样的罪名。
“朕又没怪你们。”朱祁钰笑着摆摆手道:“你们给朕施压没问题,但是也记得要给下面的人施压,把事情给朕做好,不要出纰漏就行。”
“好了,说回正事儿。”
朱祁钰继续道:“十万石不值得大明出手购买,两国互市哪能只交易这点东西,安南又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需要朝廷购买的。”
“这倒不是。”金濂出声道:“陛下,其实臣这几日查了一下,问了几个以前走过安南的商户,他们说安南除了粮食,还有胡椒、金丝楠木等物,都是大明需要的,只不过这些年因为战乱和敌对,相对来说极少,如果真的交易这些东西,相信安南也是会非常乐意的。”
朱祁钰皱了皱眉头,问道:“胡椒倒好说,金丝楠木那玩意,不是没办法浮在水上吗?这些商贾怎么运回来的?”
“走陆路,用马车拉。”金濂立刻给出了答案。
是啊,这年头可没有火车,只能用船运,或者用马车拉,偏偏大明禁海,所以商贾们只能用马车拉了。
那这成本可就高了,怪不得如今京师金丝楠木的价格那么高呢!
“那咱们购买的粮食,也只能用马车拉吗?”朱祁钰问道。
金濂点点头。
“那运输费用得多高,十万石用马车拉回来,能剩下多少粮食?五万石还是三万石?”朱祁钰不悦道:“就没有什么更为效率的办法吗?”
众人不语。
“若是如此,那朕还有什么必要去安南购买粮食?”朱祁钰愈发生气了起来。
“臣无能。”金濂连忙请罪。
陈循却没有出来请罪,而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才道:“陛下,其实臣知道,有一种办法远比马车有效率,不过这种办法有些有违祖制,臣怕朝中的压力会比较大。”
“这你怕什么,先和朕说说,若是朝中之人不同意,那就不做便是。”朱祁钰挥挥手吩咐道。
金濂和杨善仿佛也猜到了陈循的答案,用眼神警告他,不许说出来。
朱祁钰看到金濂和杨善的眼神,不悦道:“金爱卿,杨爱卿,你们看着陈爱卿是几个意思?难道你们不希望朕的计划成功吗?若真是这样,那你们直接说出来,朕不会阻拦你们。”
“当然,明日早朝的时候说也行。”
“臣不敢。”金濂和杨善连忙低头。
开什么玩笑?
皇帝虽然平日里对自己的态度还算和蔼,但是谁若是得罪了他,那肯定得不到好处。
远的不看,光看胡濙就知道了,一位执掌礼部二十年的老臣,历任五朝,基本上每个皇帝都对他极为信任,宣宗皇帝甚至还将他任命为托孤之臣,但是就因为在营救太上皇的事情上太过积极,结果就被皇帝出手收拾了。
看看现在的胡濙是个什么样子?礼部尚书丢了,朝廷权力第三的礼部都因为他而废掉,即便进了内阁,他督管的也是已经残废的礼部,可谓是权势尽丧。
见皇帝支持自己,陈循咬咬牙,轻声吐出两个字。
“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