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圈大明星
作者:作者二三子行不行 | 分类:都市 | 字数:82.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1章 接管
191 接管
为什么说2008年八月份是灾难的一个月。
很简单,被全球各大财团,各大央行,各国官府联合救助,联合掩盖的次贷危机,彻底爆炸。
此前IMF宣称全球亏损一万亿的报告,在这以后将会再度翻个跟头。
三月美国官府控制的住房金融委员会就为了接盘房利美房利美的烂账,让住房贷款银行拿出千亿美金接盘。好不容易稳住的局面。只好了两三个月。七月开始新一轮破产倒闭潮再度爆发。
这些都是被拖垮也没有财团愿意接纳的金融,保险等企业。
下场就是大规模倒闭。
他们倒闭比如导致接盘了太多烂账的房利美,房地美这个全球最牛逼的两大房地产和借贷金融巨头,土崩瓦解。
裁员潮再度袭来。然后倒闭带来的失业潮更是让老美官府痛不欲生。指望吃不上饭的老百姓不闹事。想多了。
民间大量持有枪械的他们,一个不注意就会杀人放火,抢劫。其中曾经摩托罗拉的总部芝加哥等地尤为严重。
相比之下,硅谷等地反而是治安最好的,比纽约都要好。
这里一堆的高科技公司,素质比较高,最关键抢银行也不需要跑到硅谷啊,去华尔街最能干一票大的。
互惠银行的倒闭直接结果就是,房利美,房地美最终”资不抵债“。亏得太惨了。
最终还在和参议院扯皮拨款七千亿美金接盘的小布什不得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拿钱把房利美房地美给托管了。破产绝对是不允许破产的。
但即使如此,他的股价也跌入谷底。资产遍布全球的两大集团,市值居然只剩下几百亿,为什么,就在于他的债务太恐怖了。
未来十年后华夏房地产企业类似,拥有一万亿资产,结果负债1.3万亿负债,负债高达130%。如果变卖,简直就是资不抵债的典范。但是没人敢让他们破产。破产不仅仅带来巨大的失业潮。最要命的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崩溃。
现在美国官府接盘的根源就在这里,房地产套住了全美所有人,绝对不允许崩溃,可以暴跌,不可以崩溃。这两者概念不一样。
一旦崩溃,那就是另一个1929年大萧条。暴跌,也就是2000年那种规模,撑过几年,就能重建好。
前者可以引发世界大战,后者显然没这个能力。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不可控,后者可控。
即使美国官府和美联储出手及时。但是已经曝光的,产生的损失,还是必然需要全球投资者一起分担。分担的结构就是。好不容易回暖的股价,再度暴跌。而且跌的更狠,更惨。
对此就连曹文昭这样的财团领袖,也得偃旗息鼓,老实的准备过寒冬。
抄底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指望了。至少明年年底以前,不要指望会有什么好结果。
此前各种接盘,利益交易,早已经花的所剩无几,其他全球财阀哪一个不是如此,剩下的钱都是应急的额救命钱。根本不能乱动。
自然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干。各种”利好“按照计划公布。
一直压着的各种并购,开始了各种公布。
如果是平时,这些”利好“肯定能拉升股价,可惜现在,大家都在捂盖子。能保住股价不狂跌以后很牛了。大环境如此。
这不叶思纯就多次打电话说,她头疼了。
曹文昭除了安慰她还能如何:“不要着急,这才刚开始,没有一年半载这些烂账根本消化不了。我们还是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布局。该做的做好就好了。比如现在布局华夏。就一本万利,做好了以后利润增长点肯定非比寻常。\u0027
叶思纯能怎么办。只能当没发生,把精力投入到企业经营上面去,现在这个时候,想借助金融手段做多或者做空赚钱,可不可以,肯定可以,但是全球各个阶层,团体,政府,财团都拿着放大镜看着,你赚了钱未必能逃得过他们的起诉和保护。最好的办法还是老老实实经营各自膨胀几倍的企业团体。不要做过激的操作。
日子原本就难过,你还给各国官府找麻烦。你这不是作死吗。就连高盛这种背景硬的企业,也很老实的选择帮助各大企业进行并购,互相抱团取暖。
谁不知道这个时候做空赚钱,但是一点点小钱还无所谓,只要大了,肯定掩藏不住。
2008年的次贷危机可不是突然爆发的2000年的纳斯达克危机。他的影响力,广泛性远远超过想象。几乎处于随时都要彻底失控的局面。任何风吹草动都要要人命。
没有大多头,大空头也做不进去啊。除非你2006年就布置大量空头。然后死撑了2007年后,才会迎来收获的最后疯狂。
他的安抚还有其他各大财团的负责人。现在的情况就是多做事,少废话。按照自己对的方向,努力就好了,现在努力对了,几年后经济好转自然会一次性暴涨上去。
就好像现在刚刚退市的阿里巴巴一样,2014年重新上市,市值很快就会从现在惨跌到300亿以下,增长到2000多亿美金,翻了七倍。
现在的努力不会没有意义。
这种大环境,曹文昭实际上也很难闲下来,很多企业都需要他的超前眼光进行战略部署。
他还同时担任五大财团的战略决策委员会的主席,你就知道,他的重要性。
有时候很多人都说,选择大于努力。如果2008年,你砸锅卖铁在北上广深用不到六千软妹币买一套房,一百平,也就六七十万。十年后至少也是六七百万的市值。这就是正确选择的牛逼之处。
实际上也用不到十年,六七年后就会有几百万市值。拖到十年后,反而容易卖不出去。
那个时候谁不知道房地产虚高啊,全靠国家托着,不然早就崩掉了。买进容易卖掉难啊。很多房子那都是一挂好几年也没人要。你可以跟着市场不断涨价,可人家也可以不要啊。
最关键还是各大地产商还在不断建造,滚雪球的建造 ,和你抢原本就不多的市场。
当双方协议全面签署以后。各种“特事特办“的企业纷纷成立了。佳华财团,佳友财团等五大财团的控股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一声令下。旗下一堆市值几十亿到上千亿的控股企业,很快就打着“多元化”扩张的名头,如果是退市的,那么连借口都不需要。他们把多余的需要裁员的员工抽调出来以后组建了各自的“地产公司”。你能想象就连疼讯这样的互联网轻资产企业居然都成立了疼讯地产集团,你就知道,有多么夸张。但是疼讯他们会不会去做房地产。有病吧,肯定不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搞房地产了,这玩意跨行比改行去做手机还麻烦。
那么疼讯怎么运作这个地产集团。很简单地产集团只负责购买土地,然后就“外包”给关联企业,比如万科,长生等房地产专业集团。然后由他们设计,建造甚至售卖。
这里面疼讯地产集团需要做什么,就是把过剩的资金,注入到地产公司不断买地。然后外包给万科等公司后,按时间支付建筑费用。最后卖掉后按照比例进行分账。
按理说大家共赢,实际上也是。最关键凡是能成立这种地产集团的公司,一般都有很多优势,其中最大优势就是:有钱。其次就是名声很大。可以把自己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他们的建筑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