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科技圈大明星

作者:作者二三子行不行 | 分类:都市 | 字数:82.2万

第192章 购地

书名:重生之科技圈大明星 作者:作者二三子行不行 字数:6008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3:39

192 购地

高科技公司设计的各种建筑,不论是住宅还是其他商业广场,写字楼,都会带有明显的科技风格。

类似华润这种做超市的,都会围绕着大型超市建筑各种小区。嘉禾这种影视企业也会围绕着自己的电影娱乐文化建筑他们的楼盘。风格千奇百怪。

最关键这么做的好处不仅仅是把企业大量过剩资金可以规避到房地产里面。自然欧美房地产他们是不敢进去的,一屁股屎。

如果他们需要房地产建筑,那么类似完美地产这样的关联企业都会给他们推荐全球最好的房屋。想想还有两万多亿美金的资金存在里面。你就知道哪怕有这些关联企业的帮助消耗。短时间也不要指望能耗尽。至于投资华夏,也是曹文昭的等人看好华夏房地产。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房地产价格还没欧美那么吓人,算是处于“低位”可以当做避风港。

于是七八月间,协议前后就成立了高达3000多家注册资本不低于一亿软美币的房地产企业。协议达成后。

就借助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准确找到项目。

实际上这里面大概有10万家企业,涉及到25万块工厂地皮,很快就完成交易。

没办法再拿不到钱,工厂就要倒闭了。早就发不出工资了,仓库堆满了卖不出去的各种生产物资。这就是外向型经济的必然结果,当国际市场突然萎缩。各种订购的国际订单突然消失。他们前几年由于加入世贸组织,杀入国际大部分市场带来的巨大市场,就会突然厮杀惨烈,很多根本就被贸易战封锁。比如自顾不暇的欧洲,日本各国肯定要顾着自家企业。各种提高关税,各种反垄断,总之就是让你卖不掉,进不来。,

卖掉厂房土地肯定有一个模板。首先工业用地只能用最多50年。所有权肯定是国家的,这里是指使用权。基本上不会指望做厂房的,各大地产集团肯定要做变更,那就是变成7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变更。这中间是有利差的。也就是需要一次性补交利差。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两个问题:并购方需要支付两笔费用,一个是并购工厂用地的买地费用,另一个是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的官方变更费用。

可能是钱太多,曹文昭选择了一次性变更完成。也就是说签订协议后一次性支付。一方面是他旗下企业此前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这几乎是每一个遇到危机前企业都会干的。历史上最牛逼的还是李半城的长实和和记黄埔,几乎每次香江暴跌或者经济危机前,都会大规模发行企业债券。一般而言至于通过相关部门审批,都能拿到总市值的40%的债券。也就是三千亿市值的思科原则上可以发行1200亿美金的企业债券。自然这种最高水平,大多企业都做不到这个水平。自然关系更好的也能借到更多。

为什么曹文昭不怕借钱。很简单金刚狼病毒如果把这些债券给他变没了,那就不用还了,巴不得这样。所以和银行账户现金不一样。

自然借钱肯定要支付利息的,人家买不买,肯定由你支付的利息高低决定。所以2007年次贷危机显露以前,名誉很好的旗下各大企业都会想方设法的拿到更多现金流。

这几乎是日常操作。2007年三月爆发假的金刚狼病毒以后。再想发行,已经没人鸟你了。都是把现金放在家里,怕莫名其妙没了。

可以说没有这些救命钱,紧靠每个季度那些营业额。他们的企业扩张并购,还真的亚历山大。自然每年都需要支付巨额利息也将会压榨企业的生存能力。

这需要各个公司的额投资部,金融部高手们各种精打细算。

可是发展的2008年七八月时候,全球各国政府和各地财团基本上完成重新瓜分势力。形成相对稳定局面。财雄势大的浦海曹家带着五大财团自然依靠雄厚现金流并购了最优质的企业。

五大财团直接控制的企业猛然暴涨到2000多家,而且没有低于市值10亿美金的企业。换算成港币就是78亿港币。这种企业绝对不算小企业。到哪里都是大型企业。

除此外还有近千家参股的大型企业。比如德银,瑞银,三井住友和三菱银行等。虽然由于当地财团顽固抵抗。但是他们占据的份额也仍然不可小视。

如果是其他时间,指望这些财团放出一个点的股份都难。可是现在全球的银行都被次贷危机搞得筋疲力尽,虚弱不堪。这个使用现金流枯竭的他们,就必须接受浦海曹家的入股。只要不是逼急了他们的抢班夺权。基本上他就可以和平进入这些财团的核心企业。未来只需要像2000年那样重复布局,之后几年慢慢渗透即可。没看见曾经坚决抵抗的花旗银行和汇丰等巨头现在不也由于渗透太严重,原来控股方也乖乖退出了。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不论是参股的还是控股的又或者是私有化的。基本上已经把他们家族多年的继续花的干干净净。但五大财团没钱了,五大基金会没钱了,不代表不可以继续扩张。接下来就是旗下这些企业靠着庞大现金流的进一步扩张。并购同类企业肯定是从局域霸主,变成区域霸主,然后变成全球霸主的最好办法。

第192章 购地

这种情况,科技界更为严重。

为什么阿里,疼讯都要拿钱屯地做房地产,难道真的是钱多的花不完。不是是因为海外扩张受阻了。很多目标都被硅谷的巨头抢先一步了。而国内的目标。哎,狼多肉少啊。

国外,海外抢不过硅谷巨头,不仅仅是他们更有钱,更有技术。主要还是欧美国家对华夏企业刻意的封锁。尖端技术不给你买。

除非硅谷企业不要 ,那么才有可能。不然竞争对手随意公关一下反垄断机构或者NSA之类的就能狙击。

这也是他们钱多的只能囤积土地。

这也是帮助国内弹尽粮绝的企业拿到现金流的一个办法。直接商业借贷,肯定不保险,董事会也不可能同意。

于是买卖土地这种办法最后。我把多余的钱给你,你把地给我。然后我再出一笔钱变更使用权。以后你不租借了。我就拿回来,然后委托给房地产公司开发成住宅区或者商业街,又或者科技园自用。

现在我花了一笔钱,买了你的地,再租借给你。这和后来的各种包租公,包租婆一样,他们占有大量土地,租借给别人赚取租金。而这些企业的土地也一样。租给你的土地,仍然给你使用,按年支付土地租金就好了。

如果发展好了,力挽狂澜了还可以回购土地。那就是未来的事情了。

自然考虑到未来土地疯狂涨价的问题,现在卖地的企业肯定买不起。或者说与其买回来土地,还不如去省府,市政府闹一闹。让他们批一块新的郊区的土地,然后搬走。

这几乎是未来肯定的套路。君不见未来一线城市的工厂基本上都在往外搬迁。尤其是中西部低价廉价,人工更便宜的地区。马芸为此都发表演讲,说他们搬到了长江黄河上游,污染会更严重。

你就清楚是个什么情况。

曹文昭需要现在拿回土地吗。肯定不需要啊。他出钱帮助各大企业成功变现一笔应急资金后。都是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

他看中的是几年后的土地回报,也就是他们搬迁后留下的已经变更过的土地,就可以直接开发房地产了。

现在不开发是因为,买的土地太多了。开发不过来啊。

五千亿美金看起来很多。可是其中一千亿是用来帮助企业并购华夏濒临破产的工厂企业的,剩下四千亿,也只有一半用来买地和支付变更费用。另外一半都需要立即投入到土地开发。

这两千亿美金,一直在哗啦啦啦的溜出去。将会低价回购,大量生产过剩的物资,用来开发房地产。

为什么官府要请他除了帮忙,就是要他花这笔钱,买地可以解决企业工厂发不出工资的苦难,土地变更费用又可以使得各地政府得到一笔惊人的财富,可以用来奖励,鼓励企业升级换代。现在各地困难就在于没钱啊。也就是说曹文昭一口气调集了两千亿美金,1.4万亿软妹币,支付给了濒临破产或者陷入困顿的十万家企业,拯救了他们不至于立即破产。

然后还给足了各地政府足够的变更费用,也就是土地利差。自然这是按照2008年的标准一次性征收。如果以后变更不仅会更难,也会更贵。

但是官府想要鼓励五大财团砸钱救市,这种优惠肯定要给,实际上五千亿丢进去。都是”打包价格“。相当便宜。几年后估计一万亿都没变法想让官府答应。

这属于特事特办。

然后立即开发的根源就是解决就业,房地产属于人口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和其他配套工人。还可以养活万千销售人员。

立竿见影的就是,当这2000亿美金划拨给了监管方,也就是第三方,肯定不会是支付宝,他还没有这么大的权威,只能是央行担保。

曹文昭把钱放在央行。然后央行通过全国各大银行进行协助结算。

就好像电商里面的支付宝的功能。电商是一个平台,上面有两大用户,一个是开店的商家,一个是买东西的消费者。为了让双方都放下。支付宝担当了第三方职责。

现在央行情况就是这个第三者。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九十年代,央行就帮他担着这个义务。

还有一个,他支付的还有大量外汇,美金,日元,欧元都有。处于隐藏财富的目的。

这些钱并不会直接就转入国内。很多都转入了全球最大的几个金融中心,比如瑞士这个离岸中心。全球20%的资金都在这里不断转来转去。

都转入国内的蠢事,估计也不会有人有。

要知道老美在内的北约这个军事组织一直在监督,观测着华夏。钱进去容易,但是要划拨出来,就很容易被老美检查道。

十年前曹文昭就给燕京官府提出了一整套规避方案。其中保密做得最好的苏黎世瑞银就是最大一个中转站。这些钱不需要进入国内被各种监控。只需要转入瑞银账户。

然后负责管理瑞银账户的央行部门就会进行各种海外投资,自然不会蠢到打着自己旗号。

第192章 购地

而是用瑞银或者其他中立国企业名义投资,往往事半功倍。除非规模太大被发现,比如2005年开始就由于规模太大加上叛徒出卖。频频曝光被欧美列强各种针对打击。

之后也是逼不得已才借助发展迅猛的佳友财团的资产成功转移回来国内。

他们购买的企业,很多总部在香江,要知道香江也是华夏控制的。一点不担心跑了。以这里为基地的好处就是他们在东南亚,日本等各地的产业相对稳定的持续扩张。

只要燕京保密做得好。鬼知道那些企业是果子委控制。果子委公布的那些,也就是已经暴露的才会公布。不公布的多了去了。就是怕公布后不好海外兼并扩张。

你以为华夏科技发展仅仅靠国内研究,各种技术并购,企业并购才是主流。偷龙转凤的事情。华夏老祖宗一直流传着太多手段。

现在曹文昭再度复制这一操作。

国内各种建筑集团,也不用担心会拿不到尾款,都在央行保管着。除非你们粗制滥造,过不了审核。那么第三方的央行就会停止支付相关尾款。并且还会追究相关政治责任。

这种国际大订单,可由不得个人开玩笑。这可影响的不是一家一户。而是上亿人的饭碗。

这就是八月华夏的局面。几乎五大财团旗下的两千多架大型企业组建的3000家地产集团,轻轻松松从濒临破产的十万家企业并购25万处土地,还有各地缺钱严重的一二线城市大规模买地,套现资金救急。不到一个月,而且由于房地产暴跌,导致低价也没能卖出高价,基本上五大财团的团购价格只有200万出头一亩,这可是一二线城市。而且容积率都是按照最高的给。

很多人都知道容积率越高,住宅越拥挤,但房地产公司获利也更高。

很多小地产公司也就容积率2.但是五大财团拿到的都是2.8-3.5之间。这意味他们可以建的更高,更拥挤。

这种合同,未来哪怕是转手卖掉地皮和开发合同,都可以获得暴利。想想几年后审批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严格,你就知道这一次大规模的批准文件的重要性。最关键,由于是国屋院直接操办原来需要打通各个环节的”贿赂“成本都已经省下来了。估计这个时候也没然敢黄掉这个大项目。

按照2008年燕京因为奥运会房屋均价首次破了一万软妹币一平方,大概已经接近一个平方,自然这是两环三环以内。三环以外暂时还达不到。

可以说曹文昭1998年主导的华夏计划。已经把北上广深等一二线甚至是三四线城市最核心部分开发的非常完美了,再加上本地派和其他港澳台和海外企业的共同努力。

实际上这一次他买地都是三环外。

魔都也是作为华夏低价最高的,已经突破均价一平,但是外围各地还是发展的不到位。

还有香江对面的鹏城,现在均价也破了一万,反而是粤省省会羊城才刚刚均价破7千。算是一线城市最低的。

其他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没有高于七千的。

这么一看,你就知道房地产在2008年已经不便宜了,但比起几年后,还是要可以接受的。

魔都和燕京大概还能保证五六倍,其他城市也都差不多的样子。

这些投资理论上是肯定不亏的。哪怕不自己建造,直接买房囤积也有五六倍,那么如果自己买地建造列。肯定成本更便宜。尤其是现在物资便宜,供大于求。可以用更低廉成本修建房屋。

正是如此,他没有太多犹豫就干净利落的支付了各种费用,并且启动开发程序,除了那些工厂卖掉的土地由于工厂没有搬走还处于租借状态,其他各地政府审批的土地买下后。基本上都开始了修建。在这里,官府负责城市整体规划,各大企业负责项目规划。

然后几千亿陆陆续续就砸了进去。

尤其是佳友财团和新加坡的佳怡台岛的佳顺等财团最为严重。

新澳财团旗下企业的多余资金还可以借助英联邦的力量释放在英联邦各国和欧洲进行进一步并购。不存在钱太多花不掉的情况。

这一点,称霸美国的佳华财团也是如此。取得了超然地位的佳华财团那么自己已经没钱了,但是旗下企业的并购却一直没有结束。花掉赚来的钱和发行债券融资的钱并不难。

可惜佳友,佳怡和佳顺三大集团由于背后的政治势力太弱。没有英联邦和美帝国这样的靠山,扫除各种阻碍。

于是就只能无奈的砸钱继续深挖华夏市场了。五千亿美金,70%是这三家出的。

钱多的花不掉,就更需要做各种保值行为。

另一个也是华夏基础更好。花钱更顺手。

面对汹涌涌入华夏如饥似渴的市场的庞大资金量。燕京方面很满意。各种出资复杂的房地产公司,很快就拉升了华夏经济。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坏处就是,一度暴跌的房价,有了3000家房地产集团接盘以后。迅速回暖。并且在九月开始就出现了新一轮暴涨。

可能是涌入的资金太大了,太多了。撑住了。要知道他们接管的大多数房地产或者基建项目,原来都是各地房地产公司的项目,由于经济危机使得银行银根收紧,原来很好借钱的房地产公司门一时间搞不到钱继续开发,于是很多开发了一半的楼盘被迫夭折。三千家新的房地产公司大多选择低价接盘,这样原来的开发商可以把本钱拿回去,新的开发商又能继续这些项目。不至于烂尾。实际上,三千家房地产公司最大功能还是年初开始的违约慌,全球房地产公司模式实际上都差不不多,找官府买地,一块地按照大小,肯定没办法便宜。动不动几十亿资金,房地产公司别看市值那么大,实际上比起银行而言,流动资金很稀缺,怎么办,那就是支付10%的预付款,之后按照购地合同慢慢偿还。

可是当房价暴跌或者没有预期的上涨,就会出现违约,那就是我那10%预付款不要了,土地还给你。

这种违约慌,实际上还是万科,碧桂园等巨头带起的。如果按照合约支付房地产购地尾款,原本就有可能现金流锻炼的他们很可能陷入倒闭危机。年初靠着1300亿身价位居华夏首富的碧桂园杨小姐,如今身价已经被腰斩。凄惨程度不亚于中石油。

这个时候,他们都选择把大量半开发的楼盘转手,或者原先订购的土地全部还给官府。属于典型断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