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望

作者:那些天的日子 | 分类:都市 | 字数:35.3万

第44章 魏季冬引弹自尽

书名:天望 作者:那些天的日子 字数:3436 更新时间:2025-02-10 02:04:06

生活又平静了下来,平静中总有微澜。

经过这些事情的磨练,成思洲感到内心有所强大,一般的事情也见怪不怪,事情发生了也是波澜不惊。

难得的假期,成思洲带着应翠竹以及他们的宝贝女儿,成宛玉,在这个满目秋意盎然,充满收获的季节里,踏上了南去的列车。

东北已入初秋,各种植物已经泛出黄意,可是随着火车的移动,第二天的清晨,窗外的景物已经不一样了,满目的绿色,让人看不到一丝秋的景色。

宽大的软席卧铺内,不但成宛玉望着窗处一脸惊奇,就连应翠竹,也是如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般的模样。

走千里路,如读万卷书,这还没有走在道路上,只是窗外,就让他的妻儿,如此的夸张,这让成思洲,心里也充满了甜蜜。

此行的目地,云南。

云南,成思洲也没去过,也是他除了桂林山水外,所向往的地方,这次假期时间充足,所以成思洲选择了出去旅游,放松一下。

他们的计划是,先坐火车出发到北京,再从北京南苑机场坐飞机飞到昆明巫家坝机场。在云南玩上一段时间,再返回北京游玩。

成思洲也没有出过什么远门,专程去那里游玩过。

各个地方虽大同小异,但也有新奇之美景,内心之中的期待也是满满。

下了火车,成思洲的四姐,与四姐夫国忠臣,带着他们的宝贝儿子国斌强,以及秘书,见成思洲一家三口走出火车站,出站口,急忙迎了上去,寒暄过后,给他们安排了住的招待所,然后去全聚德吃烤鸭。

国斌强与成婉玉这对表兄妹,正是花季的年龄,也十分的亲密无间。

两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幸福美满。

转天,一家三口从北京首都南苑机场登机,直奔昆明巫家坝机场。

下了飞机,早有昆明市的异地同僚在巫家坝机场等待接机,又坐了车,去昆明市中心。

四,五公里的路途,也不远,一会到了市中心,被异地同僚安排在昆明大名顶顶的四星级酒店,高达十七层的金龙大酒店内。

当时,在昆明,这金龙大酒店,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档酒店之一。

金龙大酒店,地处昆明市繁华的商业区,娱乐中心地段,也是云南省会第一个合资的高星级酒店企业。曾经也有许多世界上的政要,大亨,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它对于成思洲所在的省城里,比赫赫有名的吉祥大酒店,只高不低。

可见,当地的同僚们,对于成思洲,招待的规格,很不一般。

天一擦黑,昆明的同僚们,就把成思洲一家三口,热情的迎到了护国饭店(福照楼),应翠竹也是见过大江大浪的小女子,在省医药公司,陪领导们吃吃喝喝,出去旅游观光,世面也见到过一些,但这个护国饭店(福照楼)的规格,还是让她有所触动,比北京的全聚德,又能差多些呢。

成婉玉更不用说,一个小丫头,没有见过什么大风大浪,北京的全聚德已经看得她很震惊了,回去和她的同学,可以说上三天三夜。可是这里的美食,也让他瞠目结舌。

去昆明,当然最主要的是游滇池。

深蓝的天空,一丝云彩也没有,干净得如水洗过般让人清爽,浅蓝色的湖水,平静如镜子般闪着光泽,水质清澈见底,里面的水草仿佛触手可及。 里面的各种游鱼与水生物,让人禁不住的和其融入一体。远处的山峦与湖水相连成趣,看了,就不禁心旷神怡。

这水,天,山,仙境般,如梦似幻。

成思洲左手拉着成宛玉,右胳膊挎着应翠竹,漫步在九曲黄沙柔软的质地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不仅如梦幻里,从没有的舒坦在内心中,泛滥开来。

红嘴鸥此起彼伏,犹如仙境中的神鸟,掩映得景致更加充满神韵。

一路下来,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观音山,海埂湖边公园,郑和公园。

五百里滇池,几天游下来,一家人没有感觉什么劳累,反而兴致勃勃。

游了滇池,昆明市区内当然也要游玩一下,官渡古镇,高塔辉映,各种人文景观,也不一一描述,成思洲一家,乐而忘蜀,兴致勃勃,其中各色小吃美食,饱了口福。

,昆明老街,古色古香的建筑,各种地道的小吃,历史与现代文明的撞击,更让人震撼。

金殿风景名胜区,是吴三桂的平西王府,里面有吴三桂的兵器,陈圆圆的雕像,荷塘掩映千年古树,钟鼓楼里的,永乐铜钟,圣洁而高大。

城市里的各种公园,寺院,也让成思洲一家三口,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去云南,石林也是必去的,大石林,小石林,玉石林,怪石嶙峋,也是阿诗玛的故乡,这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地貌变迁,给人们留下的丰富产物,漫步其中,让人有很多震撼的感觉,在城市里住惯了的成思洲一家人,被这种如仙灵其境的地貌所感染,原来世间还有如此美妙的地方。

游完了石林,丽江,大理,束河古镇,玉龙雪山,蓝月谷,拉市海尔,西双版纳,这些该去玩的地方都必须去。

西双版纳,景洪市,缅丽,缅甸小吃(版纳店)内,成思洲一家三口,在云南省,省刑警副大队长郝东的陪同下,其乐融融的享受着美食。

这时,走进来三名男子,刚开始,成思洲没在意,可是听到三人的对话,其中一个人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口音,近万里之外,能听到乡音,让成思洲倍感亲切,禁不住向那老乡看去。就看见一个魁梧壮实的男子,成思洲看到那个男子,觉得面熟,但想了半天,一时也没想起来。

想着想着,忽然一张熟悉的面孔就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这不是魏季东吗!

想到这,成思洲内心中有种兴奋的感觉,他压制了下激动的心情,对坐在旁边的郝东使了下眼色,然后把手指放在餐桌上摁了摁,站起身,走出餐厅,郝东见状,也站起身,随着成思洲走出餐厅。

饭店门外隐藏处,成思洲就把魏季冬所犯下的罪行,和郝东和盘托出。

嘱咐他先不要打草惊蛇,让郝冬派人摸一下魏季冬的底,看看魏季冬在这里干什么。还有,摸清和魏季冬在一起的人,是不是案犯同伙。

然后掏出电话,成思洲给尹重祥打电话,汇报了他在云南发现了魏季冬的消息。

尹重祥听了成思洲的汇报,顿时张目结舌,不会吧,休假出门旅个游,就能发现重要的罪犯,还是本身成思洲就知道这魏季冬在那里,借休假旅游的名义,独自去抓罪犯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不管成思洲如何探知罪犯的消息来源,知道魏季冬的藏身之处,都是大功一件。

勿忙叫来省公安局局长耿长顺,让他派三名英勇机智的干警,带着文书,立刻起程去云南,配合成思洲和当地警方,一定要把魏季冬缉拿归案。

秋天的西双版纳,气候宜人,魏季冬和战友们吃完饭,独自骑着自行车,往他的住处骑去。

魏李冬已经在西双版纳站住了脚,通过他的战友,办了假身份证。在战友的帮助下,又找到了新的工作。

军队的煅炼和战场上实战的经验,到后来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

难道说自己做的事情,传到了这里,这也不可能啊,这八千多里地呢,这么快吗!可要不是因为以前所犯下的事情,身后跟踪上来的影子,又是为何。

这么想着,警惕性更高了,急忙骑着车子,拐入了老街,奔过几条小巷,终于身后没有了危险的气息,快速的回到他所住的地方,景洪市酒厂单位的宿舍内。

现在,魏季冬己经是景洪市酒厂的保卫干事,这工作是他战友通过关系帮他安派的,战争的洗礼,共同的考验,让他们如亲兄弟。

跑到西双版纳景洪市,也是魏季冬在路上逃亡时思来想去的选择,这里离他案发之地十分遥远,地处一眼眺三国之处。实在不行,可以直接逃到国外。

另外,重点的是,他有两个军队同班的战友,一起扛着枪,在自卫反越战时,并肩作战过,生死之交,大如天的过命之交。

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化了妆,很顺利的,他就到达了西双版纳景洪市,联系到了他的两位战友。三人见面,不免一阵慨叹,酒桌上,就问起了魏季冬的事。

魏继东就把想好的托词,说了出来,派出所配备的枪支,被他的一个朋友偷去了,他找那个朋友去理论,一言不合,打了起来,把对方伤的很重。无奈之下,就逃到了这里。

两个战友一听很气愤,也很无奈,就主动说,让魏季冬安心在这里生活,还给他办了假身份证与工作。

躺在宿舍的单人床上,魏季冬左思右想,也没个头绪,是不是自己多疑了,这么远,这么偏避的地方,他们是不可能得到这么准确的消息才对。最近,也没接触过佰生的面孔。不可能被认出来才对。

魏季冬哪里知道,他不认识成思洲,但成思洲确见过他的相片,这么重要的人物,成思洲又怎么能忘记呢。

魏季冬思来想去的也没弄得明白,以为是自己的错觉,要不就是想多了,如惊弓之鸟。

成思洲和郝东这里却没有停息,城市就这么大,一查,就查出来魏季冬的落脚点,也查出来魏季冬与他们两个战友的来龙去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二天的夜里,魏季冬还在梦乡里,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着那里三层,外三层黑洞洞的枪口,魏季冬无奈之下,咬咬牙,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