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革了他大明

作者:国子监扫地僧 | 分类: | 字数:33.4万

第七十章 我在想陛下是什么样的人

书名:革了他大明 作者:国子监扫地僧 字数:2138 更新时间:2024-11-02 02:37:06

第70章 我在想陛下是什么样的人(求推荐票)

休沐结束前,高霖还去了趟西山书院。

此时西山书院的主体已经显现出雏形了,虽然远远的看去还是杂乱的,但是高霖一想到未来这里是中华的第一学府,他就忍不住的尽情澎湃起来。

“高兄,我见你父其志非小啊,这么大的一所书院在江南之地也不多见。”

高霖闻言回头看了一眼朱棣这个白痴,那些书院岂能与我这家书院相提并论。

先不说那些书院招收的子弟,就单论教学,哪个不是为了奔着让学生当官去的?什么狗屁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农民忧愁怎么才能把佃租交齐,地主士绅忧愁怎么把农民手里粮食都据为己有罢了。

虽然这么想,但是高霖却不能这么说,毕竟身边这位可是最大的地主的儿子,于是高霖讪讪道:“这书院可比不了江南的书院,人家都是名儒大家教导的圣人思想,我家这个顶多是教教老百姓如何有一技之长,不可同日而语。”

朱棣骑着大马点了点头:“那不知道这书院都教授什么一技之长?”

“目前只有汉语学,蒙语学及数学三门课程,日后可能会加入一些杂学,不过现在书都没有编好。”

闻言,朱棣感叹道:“高兄行事真是环环相扣,我想这日后杂学一开,其中子弟尽可归辽地之用。”

高霖笑了笑:“朱兄谬赞了,只是想他人之所想而。”

“好一句想他人之所想。”朱棣赞扬道,接着又说:“我朝初立,这北方之地已是糜烂之地,百姓生活困乏。我昨日归家后细细思量高兄所言,百姓互帮互助才乃能解决当今困窘之局面。若是日后这北方之民人人识字,人人懂得怎么种庄稼,懂得怎么兴修水利,汉唐亦不能及也。”

高霖见朱棣如此所想,心中鄙夷道:都给你家种地你才高兴呢,伱想的倒轻巧,不先解决土地问题,到时候乱子更大。

“慢慢来吧。”高霖也不想打击未来的永乐大帝,毕竟俗话说的好,船到桥头自然直,自己现在想这么多也没用。

前脚看完西山书院,后脚俩人就回到了北郊军营。虽说是休沐,但也不能太放肆,提早半天回到军营点个某还是可以的。

可前脚刚回到军营,后脚高霖就被揪到了高达、不,是徐达面前。

“见过魏国公,不知国公召唤所为何事?”

说完,高霖就闪亮的睁着大眼睛等着回答。难道叫我回辽东?官复原职啦?

徐达看了一眼下方的臭小子,尤其是仔细的瞄了眼他的双腿:“朝廷那边有答复了,太子昭你和燕王进京。”

“啊?”

顿感意外的高霖腿都在打颤了,他要进京?难道是老朱惦记他脖子上的肉?不行吧,我这刚帮你老朱家干掉一个隐患,你就要卸磨杀驴啦?

看见臭小子的反应,徐达又好气又好笑,将脸色严肃后道:“怎么?不想去。”

废话,谁嫌命长了才想去。

“不是不是,只是卑下才疏学浅,怕去了给国公大人丢脸。所以还是不去为好,不去为好。”

想了一个说的过去的借口,高霖赶紧表示道。

臭小子这顺杆爬的本事真是没少涨,见状徐达拍了下桌子:“这是朝廷圣旨,你以为是儿戏么?还不想去,滚回家给我收拾东西去,明天我就叫人给你绑着押到京城。”

又被训斥了的高霖一脸不情愿的表情,咋又要绑我呢?我真怕去了回不来好不好,毕竟那老朱杀起人来跟杀畜生似的,搁谁谁不怕啊。

“去了以后要少说话,没事不要跟那些新贵走的太近,还有你也躲着点那些文臣,他们都是跟着陛下起家的,不是你现在能招惹的。”

徐达仔细的给高霖交代着,别看他平时对高霖凶巴巴的,其实徐达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家伙的。

“哦,知道了。”躲不过去要进京的高霖心情不是很好。徐达说的这些他是知道的,现在还没有爆发大案,满朝都是大佬,随便出来一个就能捏死他这个小小的七品兵马副佥事。

“你在想什么?”看高霖没精打采的样子,徐达询问。

一时间高霖也没有反应过来,就跟着自己的思路道:“在想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高霖看来,朱元璋虽然是农民起家,但他能走到皇帝的位置上,那就说明他是特别善于学习和发觉人才的。简直就是翻版的刘邦,一样不要脸。但在维护皇权统治上来说,那老朱可是要比老刘狠多了,刘邦杀功臣好赖是事出有因,要么就是手握兵权的藩王。而朱元璋可是动不动就以你牵扯了什么案件里为由就把你全家杀了,就好比太师李善长,人家都七十七了胡惟庸造反关他鸟事啊,结果全家其实多口都被杀了,可笑的是李善长还是他亲家。

说白了朱元璋承袭了元制,蒙古人在统治华夏大陆的时候,将奴化大臣的思想带入了进来。到了朱元璋这里,他进一步的将这种思想发扬光大了,然而朱元璋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君权永远和相权会发生冲突的,他自以为废除丞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是将这种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下放了而已,并没有根本解决。

而且正如孟子告齐宣王一样,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老朱对重典治臣的方式,引起了儒生畏惧朝廷的严刑峻法分分隐士,搞得一个帮子想当官又不敢当官人在那里思念起了前朝。

高霖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已经做好了打算,那就是极力避免卷入朱元璋的政统与士大夫的道统之间的冲突中去。他明白一个道理,自上而下的改革会因人而变,历史上真正能如商鞅变法一样成功能有几个,最后还不如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变法来的成功。而下而上的变法,虽然道路看起来要很艰辛,但是却每一步都很踏实,当团结了大多数人以后,那就可以将那一小部分人扫街历史的垃圾堆。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