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华夏春秋

作者:闪烁 | 分类:军事 | 字数:559.2万

第四章 第一扇门

书名:华夏春秋 作者:闪烁 字数:9834 更新时间:2025-01-21 01:41:06

印度,新德里,最高军事指挥部。

送走了美国人之后,印度的那些将领们的脸色并没有好看多少。本来,印度就是依靠美国在背后撑腰,才发动这场战争的。而现在印度开始走下坡路了,就更需要美国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够稳住战线。但是美国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抛弃了印度,那印度是无法再打下去了,也难怪,那些印度人的脸色会那么难看了!

此时,谁都明白,印度是再也无法战斗下去了。虽然动员的部队已经达到了800万,但是现在印度的拥有的装备最多只能够满足250万新军队的需要,而且这还算上了美国提供的最后一批武器装备。再加上印度现在还在前线战斗的部队,印度能够投入到战斗中的兵力大概在500万左右。但是,此时被牵制在印巴战场上的部队数量达到了300万,而印度各地大概还需要80万左右的军队镇守。所以,能够投入到东部战场上的军队数量最多只有120万。虽然,从兵力对比上,印度仍然比中国解放军投入的兵力要多得多,达到了5比1的比例。但是,真要说到实际的战斗力,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此时,印度能够用来作战的战机不到800架,而其中真正具备有与中国战机对抗能力的战机只有500架不到。而且印度空军的飞行员阵亡比例非常高,出动阵亡比到达了6左右。换句话说,平均每位飞行员作战飞行6次,就已经到头了,而且大部分新培养出来的飞行员永远达不到这个情况,最多飞行一两次就结束了他们的使命。这样的伤亡对任何一支空军来讲,都是不可承担的。而此时,横行在印度上空的绝对不是印度的战机,以印度空军现在的实力,只能对重点地区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而且还需要地面防空系统的配合,来阻挡中国空军的袭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空军是不可能对前线部队提供空中支持的。而光凭这一点,印度军队继续战斗下去的能力就大受怀疑了。

即使出掉空中力量不谈,在志愿军一举歼灭中部战场上印度上百万的部队之后,对印度军队,乃至整个印度国内的战斗士气以及战争意志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志愿军仅仅用了20万左右的地面部队,就在一周不到的时间内歼灭了印度最精锐的一个集团军,以及众多的二线部队。虽然被消灭的印度部队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以投降来结束了他们的使命。但是,正是因为大部分部队都选择了投降,这才让印度人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他们来讲已经没有能力再打下去了。他们面对的不是巴基斯坦军队,而是强大到无法抵抗的中国解放军。即使是让美国军队来对抗中国解放军,恐怕也占不到多少便宜,那还用说印度人去独立战斗吗?

再从装备以及军队的素质上来看,此时的印度军队已经完全无法与开战时比较了,那就更别说与解放军对抗,即使是在巴基斯坦军队面前,他们恐怕都差了不少吧!现在,一支印度装甲师装备的坦克数量已经不到100辆,而在正规的装甲师中,坦克数量在450辆到600辆之间,另外还有大量的步兵战车,自行火炮以及短程防空系统等配套性装备。但是,印度几乎无法满足装甲部队的需要,连坦克都保证不了,可想别的装备也不会好到哪去!而从士兵的素质上来讲,因为大量有经验的老兵在前面的战斗中被消耗掉,新训练出的士兵在战斗中是不可能完全发挥出装备的威力的,而且生存率非常低,甚至很多印度士兵都不知道怎么躲避轰炸与炮击。而让这些部队去与中国军队对抗,那结果会好吗?

不管是谁,只要长了点脑子的都知道,现在印度是无法再战斗下去了。正如美国总统对他们的劝告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结束战争,对印度才有更大的好处。但是,就是这个“适当的时候”难住了印度人,什么时候才算适当?而且,怎么才能够为印度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而在这点上,印度人的理解与美国并不一样,所以,在战略决策上,印度再次不可避免的犯下了错误。而这几乎是每个国家在面临战败的情况下会犯下的错误。当年纳粹德国面临战败的时候,还不是发动了少年党卫军,将那些不到14岁的孩子送上了残酷的战场,消耗着德国的未来。而日本人甚至叫嚣着要8000万玉碎。但是结果怎么样?德国在首都被攻占之后,无条件投降了,而日本在挨了两枚原子弹之后也老实了下来。可以说,只要想到要以最体面的方式来结束战争的话,那么失败已经完全无法避免了!

正是考虑到了要为国家争取最多的利益,所以印度决定现在还不能结束战争。因为,在现在的情况下,向中国投降,就是主动向中国承认战争失败,即使是在最后的谈判中,印度也会被中国与巴基斯坦所压制,将他们辛苦保存下来的果实拱手让出去。其实,不管印度在什么情况下投降,结果都会一样,因为他们在战场上无法获取的东西,也就永远别想在谈判桌是得到。而且,继续战斗下去的话,中国与巴基斯坦都会付出不小的代价,那么战后的谈判中,中国与巴基斯坦自然会加强对印度的剥削与压榨,那印度照样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当然,印度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还是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希望。因为印度将领大概在读了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论著之后,认为只要“侵略者”进入了印度内部,他们就能够用人民战争来战胜对手,最后在体面的情况下结束这场战争。虽然,印度人读毛主席的著者时很认真,把握住了用对手的方法去对付敌人的关键,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印度与中国的差异!

印度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两国在文化以及民族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截然不同。中国因为有着天然的地理屏障,所以在5000多年之内,从来没有受到过西方世界的奴役,即使到了近代,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但是西方世界从来没有真正统治过中国,而且西方文化从来没有能够对替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没有能够造成多大的影响,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之后,得到了发展与壮大,最后赶走了侵略者,迎来了新中国的再次崛起。而且,中国的历史,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骄傲的,一个持续不断发展了5000年的文明,而且有着汉唐盛世,有着宋明的辉煌,中国人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与骄傲。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新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的事情,一下下的砸碎霸权国家束缚在中国身上的枷锁之后,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被提到了顶点。而正是这种历史文化的基础,以及中国繁荣盛强的现状激励着解放军战士在前线努力战斗,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书写着中国从新登上世界顶端的辉煌历史篇章。但是,比起中国的自豪来讲,在印度人的骨子里面,埋藏着的是一种深深的自卑!

印度的文明也是很悠久的,通过考古发现,印度文明甚至比中华文明还要悠久。但是,相对于中国完整与持续的文明来讲,印度的文明却是断裂的,是破碎,而不完整的!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西方文明就不断的冲击着印度文明,并且极大的影响着印度的发展。而在历史上,印度本土文明能够生存下来的并不多,外来文明不但侵占了印度的领土,也侵占了印度的文明。很明显,印度一直在承受着剧烈的冲击,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文化,也就无法用一种统一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人民,形成一股联合起来的力量来对抗外部的压力,并且在这种对抗之中逐渐发展壮大。而这从源自印度的佛教无法在印度立足,最后到了中国才发扬光大上就能够看出来,印度人连吸收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都不足,还怎么利用外面传来的优秀文化呢?而这一情况,到了近代,达到了顶峰。当英国的殖民者最终完全控制印度,并且将印度变成了英国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的时候,印度人深重的灾难也就降临了。而且,正是这一段阴暗的历史,在印度人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阴影。虽然,最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将印度从英国殖民者的手中解救了出来,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印度的独立过程是软弱的,委曲求全的,这从印度独立之后仍然受到英国巨大的影响上就完全可以看出来。虽然,这避免了战争带来的巨大伤亡。但是比起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来,印度并没有因为独立将内心中的那股阴影抹去,而是深深的埋了下来,不断的影响着每一代印度人。并且最终造就了印度政府现在的状况。换句话说,即使印度在人口上即将赶上中国,甚至已经成为了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以及印度洋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从本质上,从国民的思想文化上,印度绝对没有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根底。那么,他在与极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中国的对抗中,也就自然占不到一点便宜了。

在印度积极策划着以人民战争来对付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时候,他所忽略的根本性的差别,注定他们的行动是不可能收到任何效果的。当年,毛主席依靠人民战争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并且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国民党政府,完成了对中国大陆的解放,甚至差点就完成了对全国的解放。这是因为中国有着人民战争的根基,那就是,中国人口中,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占据着绝对的数量,同时,众多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已经被汉族同化了,在文化上与汉族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所以,中国开展人民战争来对付侵略者,是有着民族文化基础的,而正是这个先决条件,最终决定了中国必然能够战胜任何一个强大的侵略者。正如一位研究二战的日本学者所说,其实不是因为美国的参战,才让日本失败了,而是美国的参战拯救了日本。如果只是中国与日本作战的话,中国辽阔的国土,以及强大的战争潜力将最终消耗掉日本的所有力量,而当中国反击开始的时候,日本甚至要遭到灭族的危险。虽然这些分析有点偏颇,也不可能得到证实,但是,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来,中国因为牢固的民族根基,以及中国人的向心力,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被任何一个侵略者征服。而历史也证明了,任何想要征服中国的外来民族,不是倒在中华民族的脚下,就是被中华民族所同化。匈奴人这么做了,最后失败了,蒙古人这么做了,最后也失败了,满族人也这么做了,最后仍然失败了。很显然,中国的历史文化根基,以及民族的成分,决定了中国是一个在为难之中会强大起来的民族,而不是一个在为难之中会弱下去的民族!

比较中国的这些情况,印度就要差多了。作为印度主体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在印度人口中占的比例只有46%,甚至不到一半。而印度斯坦人几乎都分布在印度的核心地带。在印度最容易受到入侵的地区,最主要的人口是各种少数民族。前面已经说过了,印度人一直没有能够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化基础,虽然,现在大部分印度人信奉的是印度教,但是各民族对同一宗教的理解却完全不一样,而且还有很多民族是信奉别的宗教。即使除去宗教上的不一致,印度的民族分裂问题仍然是非常严重的,而这也是由印度所执行的民族政策所决定的。因为印度斯坦族人在国内并没有占多数,而印度人为了保持对政权的控制,必然要提高主体民族的地位,打压别的少数民族,或者是分裂少数民族。很显然,这么做虽然能够迅速的收到成效,但是这却在印度内部埋下了内战的阴影。泰米尔地区持续不断的骚乱,以及各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反抗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而印度政府一直对这些地区执行高压政策,或者是收买一些少数民族内部的软弱份子,来达到维持统治的目的,而且在没有外来干预力量的情况下,印度政府这么做的恶果还没有显露出来,但是,现在印度想依靠这些少数民族来对抗外来势力的话,这是不是有点妄想呢?

从这就能够看出,印度人要想通过人民战争来迫使中国与巴基斯坦军队离开印度领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印度的最高决策者们正是依托着这种思想,准备与中国,巴基斯坦做最后一博,希望在这最后一博之中,让胜利回到印度的手中,而且印度人也积极的行动了起来。

大批的轻武器已经被运送到了东部战区,甚至被送到了与巴基斯坦军队以及志愿军的战场后芳的印度平民手中。另外,印度政府已经成立了人民战争委员会,让该委员会承担起所有敌后战争的指挥与协调工作,而印度总理甘德甚至亲自担任了该委员会的委员长。另外,为了加强敌后战争的力量,以及发动敌后人民参加战斗,至少有100万接受了游击战训练的印度军队脱下了军装,准备潜伏到敌后地区,作为敌后战争的骨干。而更为极端的是,印度甚至出重金向世界雇佣兵组织聘请了不少的雇佣兵,准备让这些雇佣兵到战线的后方去破坏中国与巴基斯坦军队,去向这两个国家的军队施加压力。可以看出来,印度人的准备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但是,他们的这些计划能够收到效果吗?恐怕最后激怒了中国与巴基斯坦,最后印度还会受到更大的伤亡吧!

当印度积极准备敌后战斗的时候,罗开指挥的解放军并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但是随着战线的推进,罗开已经适当的加强了后勤补给线上的保卫力量,因为他很清楚,这场战争的关键是在持续作战能力上。如果仅仅是用第一波强大的突击来打击印度军队,是永远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此时,36军对因帕尔的进攻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比起第1山地集团军在提斯浦尔的战斗,36军的进攻就要顺利得多了。而通过36军在对因帕尔的进攻中,也发现,重型部队只要得到有力的空中支援,并且与步兵协同作战的话,在城市战中,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坦克部队因为没有得到步兵的配合,同时在空中支援并不强大的情况下,突入格罗兹尼,最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通过这场战争,似乎很多国家都认为,笨重的坦克并不适合城市战,因为相对于步兵来讲,坦克是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的目标,而且随着反装甲技术的提高,现在单兵已经能够使用破甲威力巨大的反坦克导弹或者反坦克火箭筒了。经常一发,最多几发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就能够摧毁一辆先进的主战坦克。而在城市的环境中,坦克是无法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能力,特别是在对高层建筑的战斗中,坦克所起到的作用甚至比不上步兵战车与自行防空火炮,因为坦克炮的仰角并不大,在很多时候无法对隐蔽在高楼上的反坦克手进行有效的打击。而美国也正是在吸取了俄罗斯人在格罗兹尼的惨痛失败的经验之后,在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用轻型部队承担起了主要的进攻任务。

说实话,即使美国采取了不同的战术,并且得到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甚至很多时候采取了摧毁之后再进入的战术,但是在伊拉克的城市中,美军的遭遇并不比俄罗斯军队好多少。失去了重装甲的掩护,美国的轻型战车经常在伊拉克的RPG火箭筒面前抬不起头来。而且,失去了坦克强大火力的支持,在对付伊拉克游击队的工事时,经常不得已让美国士兵承担起近距离打击的任务,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伤亡。而在这场战争中,最不受欢迎的是美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悍马”吉普车,以及美国准备大量列装的“斯催克”轮式装甲车。这两种战斗车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有效的防护手段。“悍马”不用说了,本来就是美国大兵的“的士”,根本就没有一点装甲防御,而在战斗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美军士兵甚至在“悍马”车上焊接了装甲板,或者是用防弹衣在车内加强对轻武器的防御力量。而这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即使能够抵挡住AK的步枪弹射击,但是要对付重机枪,或者是RPG火箭筒,却太勉强了。而“斯催克”是美国轻型化部队的主要装备,其正面装甲只能够抵挡住12.7毫米枪弹的射击,而侧面与后方的装甲甚至只能够应付7.62毫米枪弹的打击。而在城市战中,正面对敌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很多打击都来自头顶,而“斯催克”上方的防御装甲是非常糟糕的,甚至连7.62毫米穿甲弹都能够轻易的击穿。而为了应付伊拉克游击队的打击,很多美国士兵甚至在“斯催克”的上面架设沙包来加强防御。而在美国军队中,最受欢迎大家是M1主战坦克,以及M2步兵战车,特别是当它们配合使用的时候,几乎能够对付伊拉克游击队的任何挑战。从这些事情上就能够看出来,在城市战中,坦克并不是一无事处的。非常明显,坦克就是城市战中活动的堡垒与强大的支援火力。而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不但能够减少伤亡,减轻战斗负担,同时还能够积极的配合坦克作战,消灭近距离上的反坦克手。所以,在伊拉克战争后期,当美国认识到城市战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已经将大批的M1坦克与M2步兵战车送到了前线部队的手中,这才让部队的伤亡率降了下来。

台湾战争中,中国也曾经遭受到了城市战的尴尬局面。光是攻占台北的战斗中,解放军就至少付出了15000名士兵生命的代价,而伤员的数量还远远的超过了这一数字。所以,当美国人继续在伊拉克忍受着折磨的时候,中国也在积极摸索着应付城市战的方式方法。而36军正是第一支接受了全面的,正式的城市战训练的部队,而此时,也是该它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其实,在志愿军的战场上,同样遭受着城市战的尴尬局面。而充当主力的三支重型部队,都在正面战场上与印度军队对抗着,而几支轻型部队因为不适合城市战的需要,而一直没有被用到城市战中去。许常青向巴基斯坦要求几十万军队配合志愿军作战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由巴基斯坦军队去承受城市战的巨大伤亡,避免了志愿军付出过高的代价。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在志愿军中,确实没有一支部队有完整的城市战经验。当然,在东部战场上,已经无法指望巴基斯坦军队帮上任何忙了,而周围国家也绝对不可能派出军队来配合解放军战斗。所以36军被分到了这一战区,也是总参谋部多方考虑的结果,因为要控制印度东部突出地区,城市战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比起在野外的作战行动,36军在城市战中的发挥一点都不逊色。虽然推进速度远比不上野外战场上的进攻速度,但是36军却有效的控制了伤亡。当然,这也是让罗开,以及在后方监视着的周国辉最为满意的地方。在强大的空中支援下,一般是由攻击机对36军要进攻的城区进行2个小时以上的轮番打击,这不但能够消耗印度人的战斗力,同时还在削弱印度军队的士气,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扫除了所有能够看到的障碍之后,坦克与达栽着步兵的装甲战车开始对目标城区进行扫荡,一般是由坦克在近程反坦克火力的射程之外对可疑目标进行远距离的炮击,然后由步兵战车进行火力压制,随即步兵下车伴随坦克推进,逐步攻占每一处建筑物,并且扫清里面残余的印度士兵。完成了对目标地区的控制之后,再确定下一个要进攻的地区,在获取补给的时候,由空军进行轰炸。而这种轮番推进,让印度人几乎找不到反击的机会。因为他们手里的近程反坦克导弹的射程一般不超过1千米,而且在城市战中,反应速度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怎么说,导弹的飞行速度远没有炮弹快。而且加挂了模块式装甲的主战坦克面前,轻型反坦克导弹几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用那些需要架设发射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恐怕还没等印度的反坦克手把导弹的发射工作做完,就被装备有大口径狙击步枪的中国狙击手,或者是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给干掉了。

这种推进速度确实不快,一般要攻占与控制一块纵深约2公里的城区,至少需要花费6个小时的时间,其中2个小时用来空中打击,2个小时由坦克以及自行火炮进行重点炮击,最后还要花2个小时让步兵伴随坦克控制成一片城区。但是,城市战最关键的并不是速度,而是在怎么有效的控制伤亡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因为城市战的伤亡如果得不到控制的话,是任何一支现代化军队都无法承受的。毕竟,比起装备精良的部队来讲,一支临时武装的部队在城市战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小不了多少,但是成本却低了很多!

攻占因帕尔的战斗是非常惨烈的,36军至少花了2天的时间,最后还得到了25军一部的支持,才完成了对最后一块城区的控制。而在这一战中,36军有54辆坦克在战斗中不摧毁,另外还有87辆坦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另外,至少有500辆左右的各种装甲车辆受到破坏。在付出了1200多名士兵阵亡的代价之后,36军才完成了这一战役。这比起36军在野战中的伤亡与损失要大多了。但是比起印度人的损失,这恐怕还不值一提。

战前,印度已经在因帕尔集中了至少25万的兵力,其中有5万在城区外的战斗中不消灭或者击溃。而在城市战之中,还至少有5万守军向解放军投降。最后,投入到战斗中的印度部队超过了15万。而在战斗结束之后,活着,或者是带伤从废墟中走出来的印度士兵人数不超过2万人,即使在战后3天的救助行动中,也只有另外1万多被从城市的废墟中挖掘了出来。换句话说,能够活到战斗之后的印度官兵不超过4万人。而在这场战斗中,印度损失的官兵人数就超过了11万。其中大部分是被中国的攻击机以及坦克与炮兵的远距离打击消灭的。而印度损失的装备已经无法统计。而在这一战之后,因帕尔在3个月内成为了无人居住的废城。直到3个月之后,才有原居民返回自己的住地,但是,要想将这座城市恢复过来,需要付出的代价还将更大。

而这一战之后,印度也发现,城市并不是可以用来抵抗的堡垒。现在,中国解放军的作战方针已经完全改变了,并不会因为可怜印度军人的遭遇,而承受损失。在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将以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宗旨的情况下,保护每一个解放军战士的生命成为了战斗中的先决条件。而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军队在战斗中不顾弹药的消耗,经常为了对付一个印度人设置的火力点,进行几轮打击,直到确认可以安全通过的时候,才让地面部队进攻。而在这样的打法下,印度人几乎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因为印度军队手里并没有反击远程打击以及空中打击的有效方法!

虽然,中国在这一场城市战中有效的控制了部队的伤亡,完成了一件几乎无法想象的任务,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用1200多人的伤亡,歼灭了11万敌军!而这比起美国在伊拉克的战斗来讲,更为辉煌,也更具有代表性,因为印度军队并不是溃散的伊拉克军队,印度军队也并没有不战而逃,而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而一位美国将军分析后认为,如果由美国军队来承担中国解放军的进攻行动,恐怕伤亡会在中国解放军的十倍以上!但是,在这一场战斗中,也明显的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控制人员的伤亡,军队的弹药消耗速度远远的超过了所有人的估计。

战斗开始之前,36军至少储备了可以供一个月作战(指刹野战)的弹药与物资。而按照罗开的计划,这足够支持到第一场战役结束了。但是,当36军完成了对因帕尔的进攻之后,弹药已经消耗掉了80%,特别是坦克使用的榴弹,以及自行火炮使用的155毫米炮弹几乎都见底了!而且,步兵使用的,用于城市战中摧毁坚固工事的火箭筒,手榴弹,枪榴弹,以及步兵战车使用的反坦克导弹(在城市战中,步兵战车携带的反坦克导弹经常用来摧毁远距离上的,无法用坦克炮直接瞄准射击的坚固工事)都消耗得太快。甚至连用来进行火力压制的重机枪枪弹,以及坦克上使用的7.62毫米并列机枪,以及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枪弹,步兵战车的30毫米机关炮的炮弹都出现了紧缺。所以,当36军拿下了因帕尔之后,不得不停下了进攻的步伐,等待后方的补给。

在这一情况下,罗开只得提前结束了在东部方向上的进攻。虽然此时第一阶段战役的目的已经基本完成,解放军控制了印度东部突出地区东线上最重要的城市,取得了立足点,并且可以在这里集结部队,准备下一轮的进攻。但是看到如同退潮般向西逃跑的印度军队,36军只能干着急了,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进行追击了!

比起36军在因帕尔的战斗,第1山地集团军对提斯浦尔的进攻只能用糟糕,甚至用失败来形容!

第一次进攻提斯浦尔的战斗是以失败结束的,因为当时第1山地集团军并没有做好城市战的准备,同时也缺乏重型装甲部队来进行城市战,毕竟要翻过喜马拉雅山,讲重型主战坦克送到战场上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现在第1山地集团军也没有能够控制一处大型机场,所以要想通过空中运输来解决装备上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可能的,空运只能够保证提供弹药以及轻型火炮,而这对城市战的帮助并不大。

在得到了空中支援之后,第1山地集团军在36军进攻顺利的刺激下,对提斯浦尔发动了三次进攻。而这三次进攻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只有8个小时,最短的仅仅4个小时。在吃了第一次进攻的亏之后,第1山地集团军非常注意进攻部队的掩护与接应工作。所以,当这三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的时候,部队还是撤了下来。只是在这2天之中,第1山地集团军至少阵亡了5000名官兵,另外还有上万名官兵重伤失去了战斗力,被送到了后方的大型医院救治。而这样的情况,对要求严格的罗开来讲,并不比失败好多少。而在罗开看来,这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此时36军结束了对因帕尔的进攻,并且需要时间获得补给,还正好给了罗开解决提斯浦尔的机会。因为现在空中支援力量都可以集中到提斯浦尔来了。而在没有重装甲,以及有力的远程炮火支援的情况下,第1山地集团军要想攻下提斯浦尔,就只能依靠空中支援的帮助了。

当罗开亲自接过对第1山地集团军的指挥权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开始地面进攻。因为他知道,印度人完善的地下坑道体系,将能有效的对付空中打击。而要在这个战场上获得胜利,仅仅依靠空中力量是绝对不够的。但是,罗开到底想通过什么办法来拿下这座坚固的城市呢?在新的进攻开始之前,恐怕没有多少人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