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日不落
作者:白面黑厮 | 分类:历史 | 字数:17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41章 关于欧洲的会议(中)
张煌言对白明修道:“欧洲可能会出现联动式的反应,普鲁士已经显示出明显地对德意志诸邦的兴趣,而路易十四也想要往这边伸手,普法可能爆发比较大的战争,奥地利、丹麦和荷兰都算是利益相关方。我们最最担心的是,一旦奥地利对普鲁士的行为做出反应,西清方面可能会趁势出手,攻入匈牙利或者奥地利本土。最悲观的战略研究所认为,西清是有能力从波兰一路打到法国的,侵吞整个欧洲大陆,那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情况。而如果出现了这个局面,大明势必要干涉。”
要干涉和会不会干涉、具不具备立即干涉的能力还是两回事。
大明很强大,这个毋庸置疑,但是也恰恰是因为这份强大,大明自觉没有必要过度发展军事实力,大明的全球军事战略是非常近代式的重要节点防守布控,而且带有强烈的海权特征,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年来大明作为一个陆地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海军预算比陆军预算还要高的原因。
自然,其实大明也不是不存在陆地上能够威胁自己的敌人,比如西清。
一度白明修都很错愕,觉得自己当初可能真的是养虎遗患了。西清膨胀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铁腕治理和现代化进度都很快,更让白明修意外的是,丫的明明一个带有部落性质的八旗制度,居然给费扬古那一伙儿人折腾出花来了,还带了很多另一位面中苏联的特征,让他简直叹为观止。
欧洲人多少年来反抗绿教势力,但是在东欧,却对西清的反抗极端微弱。主要原因还是费扬古是一个“脑袋清醒”的人,他不觉得所谓的东欧知识分子、上流社会、贵族们有什么用处,他们没有大明人带有的那种先进知识,而且还信仰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只要这些人任何异动,全家处决。
白明修这里是没有什么确切数字的,但是据锦衣卫的估计,仅在俄罗斯,西清就杀掉了差不过一百多万人,几乎俄罗斯有名有姓的贵族以及东正教会的人全部给杀绝了。这可比在中原的时候狠得多了。毕竟俄罗斯两千万人口,西清几乎灭掉了十分之一的人,而且几乎将最有文化、最有发言权的那一批人给灭掉了。
尽管重新组织社会难度更大了,但反正西清是带着一路席卷来的各族人,就算是俄罗斯人都跑了也没事。实际上大部分俄罗斯农奴还是选择老老实实地当八旗的包衣奴才,梳出金钱鼠尾,然后获得自己的土地。
西清现阶段有卫军八旗军大约二十五万,算是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了。他们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用在了之前对奥斯曼帝国和后来奥地利的战争中,而真正的主力则放在了东边,时刻提防着伏尔加河另一边的大明军队。
一开始明人还没有特别多的压力,可是再后来,清军也大量地装备了栓动步枪(汉阳造),有了自己制造的马克沁和麦德森,还有不少的步兵炮和山炮,近两年根据大明的情报,这些鞑子居然还模仿着大明,开始试制坦克,还有了木质飞机。
费扬古是投入重金在搞军队的,伏尔加河和顿河西岸是一支十多万兵力,武器精良,而且经历过一些战争洗礼的清军,大明逐渐就有压力了。东欧军区便开始向兵部要求增加驻军,并将武器优先供应过来。
大明也确实逐渐在增加在东欧的部署,现阶段伏尔加河下游大明已经部署了一个集团军共六个师规模的大军,而且还在当地修建了不少机场,直接进驻了空军打击机群。
西清还不太知道什么是空中优势,实际上大明这边也不太明白,只不过是按照皇帝的建军思想这么搞起来的。
总结大明陆军的战略任务,第一是西欧军团,摩洛哥和直布罗陀的兵力,主要负责看管欧洲局势,避免影响大明利益,确保欧洲成为大明老实的市场;第二是东欧军团和西夏(亚)军团,主要就是钳制西清,这也算是大明战争压力最大的方向;第三是控制印度和印度洋局势的孟缅藩军,实际上没有问题,孟缅藩军二十年间基本上逢莫卧儿帝国都打赢了,只是吴敏更醉心于发展孟缅经济,不想再一口吞下印度,那样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其他地方,大明真的就没有什么防御上的问题了。最多是局部的异族挑衅和小乱子,甚至都不需要正规军动手的。本土有内卫部队,宣慰司海外领有藩军、镖团、民兵,都能打。
真正屏藩大明的还是海军,由于技术革新太快了,大明海军的舰船平均主力服役年限仅有3年,基本上先进两三年,立马就不先进了,然后混迹个两年,就撤编到后备舰队了。如二十年前的文明级战列舰,理论上来说其实还不是不能用的程度,但就被封存了。
现在的大明海军拥有四大舰队,在役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45艘,护卫舰96艘,潜艇62艘,各种小型作战舰艇和辅助舰艇不计。这些舰船的平均舰龄,仅有4年左右。
技术上自然是全面碾压其他国家的,所以可能舰队规模上并不如另一位面的美苏华那么夸张的样子,但实力自然冠绝于世界。
面对海上霸主大明,基本上其他国家都还比较老实,没有敢直接挑衅的,而且除了大明之外,基本任何国家都没有建立一支世界性的海军。
至于大明空军,那是最近才成立的,大家注意力还不多,但白明修却知道其关键性。
大明军队的纸面实力如此,要打仗肯定没问题,但是不管是皇帝陛下本人还是理政院内阁的大臣们,都很清楚大明其实并不具备要打一场全面性战争的准备,关键是大明已经二十年没有打什么大仗了。期间只有捡西清灭奥斯曼的便宜时有一些军事行动,规模不大。再就是宣慰司藩军动手的情况,几乎风平浪静。
一旦西清大规模进军西欧,大明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这条恶狗,是白明修当初放纵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