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作者:多极世界 | 分类:历史 | 字数:286.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73章 结盟与谈判
萨拉曼卡也有吃惊“我的上帝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安德鲁,我知道你不是个喜欢撒谎的人,但这样的事情还是匪夷所思。单单这二十八艘盖伦船,所需要耗费的资金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我所说明国政府对海洋的兴趣不大,他们会花费如此巨大的资金用于新型战舰的建造吗?”
徐文仪却平静的说道“这没什么不可能的,盖伦船的建造不是什么机密,需要的不过是大量的资金,以及足够多的熟练工匠罢了,而这一切,对于天策军来说都不缺,加上本就存在的造船厂,还有那些为建造福船准备好的大型原木,经过第一批三艘实验性质的盖伦船建造完成,剩下的就轻松多了。”
随后,徐文仪并有跟萨拉曼卡谈论结盟的事情,而是将料罗湾之战,以及收复郑芝龙的过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萨拉曼卡,为的就是让他知道,从今往后,天策军将士大明周边海域的新霸主,与天策军结盟合作,对吕宋和西班牙帝国都不是什么坏事情。
听到徐文仪讲述的这一切,萨拉曼卡陷入了沉默。
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但也只有徐文仪所说的这一切,才能解释港口外面那支庞大舰队的来历,这些战舰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此外,哪怕尼德兰人是背叛帝国的叛徒,但大员的尼德兰据点和舰队全灭,对于帝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说起来,尼德兰人的叛乱,到现在已经有六十五年了,这场由所谓的新教徒引发的叛乱,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了零星的冲突,直到六十五年公然反叛,宣称独立建国。
本来帝国能够迅速平定叛乱,但同样信仰新教的英格兰人却掺和进来,再加上帝国其他地方的叛乱,以及无敌舰队征讨英格兰的失败,使得平叛行动阻挠颇多。
经过四十年的大战,双方的实力耗损都非常严重,不得不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士气,休养生息,恢复实力。
休战期结束后,双方对延长休战期的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结果,战端再起。
而实力得到一定恢复的西班牙帝国,初期打的相当出色,收复军事重镇布雷达,但法兰西却也跟着掺和进来,使得战争的形式发生逆转。
不光是本土的战争,殖民地的战争也没有停下来,相比于打的最为热闹的美洲殖民地,远东这边的战争烈度就没那么高了。
九年前东印度公司登陆东番岛,在南边建立热兰遮城,吕宋这边也没闲着,在东番岛的北边建立鸡笼,淡水两座城池,双方陆战海战都打过不少,东印度公司稍微占据一定的优势,但相对来说,双方的实力还比较平衡。
在萨拉曼卡之前的两任总督,都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不主动进攻,尽力维持美洲-吕宋-本土的航线安全,保障帝国有充足的财富用于战争。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硬实力不如东印度公司,想要解决掉远东海域的尼德兰人根本就不现实,甚至萨拉曼卡也曾考虑过是不是要继续这项策略。
然而,在远东实力明显强于帝国海军的东印度公司,却在这新近崛起的天策军手上吃了大亏,一战下来损失了一整包括十二艘大型盖伦船的战舰,连同东番岛上的据点热兰遮城就被拔掉了。
而这样一股势力,无论对帝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都是一种威胁。
不过现在的好消息是,坐在自己对面的是自己的老朋友,说明这位孔将军,暂时还不打算站到帝国的对立面,否则以这支舰队的实力,就算不能攻陷马尼拉城,也能轻易地扫清他们的海上力量,然后拿下吕宋除马尼拉之外所有的地盘。
良久,萨拉曼卡才艰难的开口道“那么,你们天策军打算如何结盟?”
“首先,你们必须要放弃淡水,鸡笼这两个位于东番岛的据点,我们已经制定好了东番岛的开发计划,东番岛上只能有一个统治者。你先别急着反对,我知道这两个据点对于你们很重要,但万事万物总是有利有弊的。现在大明的海域周边海域可以说是我们天策军一家独大,未来大明的海商出海,必然需要接受我们的管辖,你们也能够买到更多的货物。此外,结盟之后,双方还可以组建联合舰队,共同对付东印度公司,驱逐马六甲以东的全部尼德兰人,商贸航线也会安全许多,你们也就没有继续保留这两个据点的必要。
徐文仪让萨拉曼卡喜忧参半,喜的是如果结盟,利益将会非常多,除了商贸上的收益,更多的则是不必再担心东印度公司,虽然大员的据点被拔掉,他们也损失了一支舰队,但巴达维亚的公司总部,还有着不弱的海上力量,吕宋单独对阵,还是处于劣势,而同天策军结盟之后,双方的力量加起来绝对超过东印度公司,如果能将其拔掉,他萨拉曼卡必然是全图无量。
但让出淡水和鸡笼两个据点,又让他的脸色很不好看,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两个据点来之不易。
第773章 结盟与谈判
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部队从巴达维亚出发,成功登陆了东番岛,此时的东番岛都是一些原住民部落,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政权。
随着荷兰人在东番岛南部建立热兰遮城,并且开始收编和攻打岛上的原住民部落,身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也如坐针毡。因为只要荷兰人在东番岛的势力坐大,就可以更方便的阻断从大明沿海开往马尼拉的商船。这对于非常依赖同大明交易的吕宋而言,是非常重大的打击。
为此,时任吕宋总督塔博拉想尽办法要阻止东印度公司的企图,否则从美洲运来的白银买不到货物,也会给本土带来很大的影响。
于是在人手并不是非常充裕的情况下,塔博拉还是派出一支舰队,前往东番岛的北方,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据点。
经过一边多的筹备和摸索,他们终于在东番岛的东北角,发现了鸡笼这么个合适的据点,于是在一个名为桑蒂西玛-特立尼达的小岛上建立一座菱堡。
三年后,又在距离鸡笼不足百里的西北方向,发现了非常适合进入内陆的淡水河,并在当代的淡水又建立了第二座要塞--圣多明各堡垒,也叫作淡水城。
随后就以这两个据点为起点,深入内陆,扩大势力范围,但东印度公司也不是吃素的,数次对这两个据点发动进攻,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这两个据点,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航线的安全,而且为了修建两座菱堡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已经稳稳地站稳脚跟。
但现在天策军却让他们放弃淡水和鸡笼,相信吕宋的西班牙人都不会答应的,而且萨拉曼卡新官上任,还没有组建自己的班底,如果贸然执行这个决策,很可能会被总督区撤销职务。
萨卡曼卡缓缓的说道“安德鲁,我承认你现在效力的天策军确实强大,以吕宋行政区的军队,在天策军面前讨不到好。但为帝国效力十几年的人也清楚,哪怕现在帝国的实力已经不是巅峰了,但跟你们天策军的差距也不是三五年能追上的。”
徐文仪当然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单单依靠吕宋的军队是打不过天策军,但西班牙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哪怕现在开始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天策军能够抗衡的。
但徐文仪却不为所动,平静的说道“西班牙帝国的实力如何,我很清楚,但问题是,你对天策军有多少了解?”
这一下倒是把萨拉曼卡问倒了,今天之前,他甚至压根就不知道有天策军这股力量的存在,要不是港口外面那七八艘大型盖伦船,十几艘中型盖伦船,还有其余数十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么一直力量存在。
“实话说,我确实对天策军没有任何了解,但天策军毕竟是明国的军队,一支军队不可能与一个帝国抗衡,除非明帝国想要和西班牙帝国展开全面战争。”
徐文仪苦笑着说道“萨拉曼卡,看来你还是被习惯思维给误导了啊。天策军并非属于明帝国的军队,而是属于孔将军的私人军队!孔将军原先确实是明帝国的一名普通将领,但因为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以及受到其他人的无限,被迫选择发动叛乱,起初的兵马只有区区两千人,但在孔将军的指挥下,迅速攻占大明的一个府,而大明官方两度组织兵马,累积超过二十万大军征讨,却都被击败,最后大明官方选择招抚,孔将军再度成为大明的将军,但只是名义上的。
天策军的地盘内,孔将军就是唯一的主宰,而现在,天策军不单单拥有包括五支主力舰队的海军,陆军更是有足足是个军团,总兵力接近二十万人,而且天策军的领地内,生活着超过一千万子民,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子民进入天策军的地盘内生活。这样的实力,即使在欧洲,也算得上是强国了。”
萨拉曼卡被震惊了,天策军的实力远远超过预估“与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为敌,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你也知道,我虽然是吕宋总督,但还是归新西班牙总督区管理,虽然我个人倾向于答应你们的条件,但这撤退淡水和鸡笼驻军的事情,相信总督区不会答应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文仪也懒得在拐弯抹角,直接亮底牌了“萨拉曼卡,实话跟你说吧。孔将军其实对你们并没有什么好感,别忘了三十年前的那件事情,按照孔将军的意思,是直接进攻吕宋,不过被我劝阻了。毕竟我是天策海军的副司令,一旦开战,就会由我来统领,哪怕我是大明的子民,但在为西班牙效力近二十年,不想兵戎相见,能够避免战争就是最好的结果。此外,孔将军也考虑过跟东印度公司合作,哪怕双方爆发过一场大战,但东印度公司这群商人,考虑的只有利益,只要跟天策军合作带来的收益大于此次战败的损失,我相信他们就会当做这场战争没发生过一般。”
这一番话下来,再度让萨拉曼卡愣住了,甚至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徐文仪说的三十年前的那件事情,萨拉曼卡当然知道,就是万历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03年,吕宋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针对华人的屠杀事件。
从南宋时期开始,就有不少南方靠海的百姓出海谋生,也就是下南洋,散布在南洋各地。
华人一向吃苦耐劳,而且又有着身后的历史底蕴,商业经验丰富,财富也越来越多。
隆庆年间,西班牙人来到吕宋,建造马尼拉城,开始了对吕宋的统治。
随后,西班牙人将美洲开采的白银黄金等贵金属运送到菲律宾,然后再通过菲律宾的华人,用这些白银去大明本土购买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运回欧洲贩卖,赚的盆满钵满,而作为中间商的华商,所获得的利益比西班牙人少不了多少。
而西班牙人一方面可以通过华商赚钱,另一方面又对华人极为戒备,因为他们的财富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在继续增多。
加上华人又都是重亲族的,一旦自己在吕宋发达了,便会告知留在大明的宗族,族人自然回来投奔,于是吕宋的华人数量跟财富一样,与日俱增,很快就超过了十万人。
而西班牙人自然不可能大量向吕宋移民,所以对于华人这种有钱人又多,背后同样有一个强大帝国的群体极为担心,害怕自己在吕宋的统治地位不稳固。
恰恰在此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最终成为了大屠杀的导火索。
大明从万历二十年开始,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是平定宁夏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