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贞观皇储李承乾

作者:陈叔挚 | 分类:历史 | 字数:218.1万

第一百八十章 矫枉必学过正

书名:贞观皇储李承乾 作者:陈叔挚 字数:2091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1:11

“儿臣见过父皇。”,李承乾恭恭敬敬给皇帝行了个礼,来的时候老太监就说了原由,他可不想没事再触皇帝的眉头。

“免了,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儿,自己找地方坐。”,看到儿子依然用着拐棍,自己这个做爹的怎么能看的下去呢。话又说回来,每当自己遇到难事的时候,都是这个长子为父分忧。

让李泰入主武德殿这事还真应该和他打个招呼,要不真像房玄龄说的那样寒了他的赤子之心。

“朕听说你给了青雀二十万担粮食,可惜啊都让那逆子给败了,这个武德殿真是让他白住了。......”

哎呀,皇帝这番表态可把李承乾惊着了,这是变相认错吗?看来这次小胖子这差事远比甘郧说的要遭的多。

“寻常百姓家儿子们尚且还雨露均沾,皇宫这么大,青雀也是父皇的儿子,一座区区的武德殿又算的了什么。”

当然,对于太子的这番高姿态,李世民还是很高兴的,至少他所希望的兄友弟恭在李承乾这一直都是有的。

看看李佑就知道了,那个原本他恨不得掐死的孽子如今不也是有模有样了吗?

让李泰住在武德殿就希望他们兄弟之间能多走动,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可谁知道李泰实在是太不争气了。眼睛就只会盯着那些蝇头小利,丝毫没有领会到朕的苦心。

“对了,你去芙蓉园干什么了?朕看你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这长安城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儿臣就去芙蓉园就近周济下那里的百姓,施些粥,帮他们修修房子,远亲不如近邻嘛。”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不在面上逾越礼制是李承乾做人做事的原则。本来这太子就是让人来挑刺的,要是学不会把握尺寸,那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说这时候跑出来成什么样了,不是显示自己心胸小,见不得别的皇子建功嘛。

“好,好个远亲不如近邻。这样,朕授你全权,将关中雪灾差事交给你怎么样?”,听到李承乾这话,李世民脸上的阴云终于散了,还是这个长子之知心,务实求真。

“父皇,这不好吧,四弟忙了这么多天,让儿臣上来就吃现成的,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看到他一脸为难的样子,李世民不由的摆了摆手:“你不要有心理负担,矫枉必须过正,他做不了,那该换人就得换人。

户部尚书一直空缺,朕思来想去后决意以杜正伦为户部尚书,统筹钱粮调度。你下去后就可以到弘文殿视事,顺便在把旨意说一下。”

得,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份上,再不领旨可就不识抬举了:“诺,儿臣即刻依旨行事,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弘文殿

李承乾的到来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包括房杜在内的宰相们也不例外,他们还以为皇帝会力挺魏王呢。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这事儿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还关乎着朝局的稳定,用那个只知道掉书袋的李泰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这里面最失望的恐怕要数岑文本,早就遇见小胖子不能成事的他,特意从世家里弄了不少粮食,好趁着太子伤重让蜀王再立上一功。

可谁知道皇帝竟然来了个釜底抽薪,宁可让行动不便的太子来做,也不愿用李恪,真是不公平啊。

“诸位大人,本宫奉旨提调关中通路的一切示意,不知道各位贤达有和教我?”,李承乾笑眯眯的看着殿内的重臣们。

下面的这些人不仅都有治国安邦的干才,还跟随皇帝多年,无论如何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像小胖子那样,在自己还没有成为大佬之前,就跟人家摆亲王的架子,谁还肯给你出主意,贱啊、

当然,众臣看到太子如此的谦逊态度,下面的这些人都漏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才对嘛,咱们虽然是李家的臣子,但也有士的尊严,该让咱们说话的时候,就得说。

像那个魏王,防咱们就特么像防贼一样,生怕咱们和他抢功,这下办砸了,褶子了吧。

“殿下,道路不通,不仅仅是粮食短缺,其他关乎百姓的生活的东西也在不停的涨价,是以老臣以为尽快输送关中通往山东和汉中一代的道路。不然即是朝廷花费再多的精力也是徒劳无功。”

房玄龄是第一个起来应声的,他本来就反对皇帝用李泰来侍候文书。这又不是考状元,会写文章有什么用。

“殿下,玄龄说的没错,道路不通,长安发往各地的军械等物资都不能正常的转运,一旦边关再次战事,那我军可是未战就先输一阵了。”

“同时如果因为吃不饱肚子,那些在乡的府兵们难免不会闹事,到时候关中的守备压力就跟大了。”

听完了杜如晦的话,李承乾点了点,这些在乡里务农的府兵,不少人都是百战之士,让他们吃不饱肚子,那不就逼着他们闹事嘛。

“这路不是一天两天能疏通,老臣去京兆尹问过楚恒了,据他说照目前的速度仅长安周围几个县至少还要十天。那其他地方可就不好说了,所以还是等想办法筹集点粮食先顶着。”

一想到楚恒那吭哧瘪肚的窝囊样子,长孙无忌的气就不打一出来。要不是碍于场合的原因,依长孙无忌的脾气非得骂几句娘不可。

“殿下,户部刚刚拨完军饷,想在剩下的那些钱粮是不足以支持......”,岑文本是中书侍郎对于大唐的这点家底自然是了然于胸。

虽然不是一路的,但李承乾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的专业素养,要不然自己那个挑剔的父皇能把他放在身边这么多年。

就在李承乾沉思之际,房玄龄适时的站了出来:“不管怎么样关中的路必须通。

殿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想提高各地的推进速度,必须拿出来一些粮食,清一里路,赏粮一升。否则这时间拖得越长就越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