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作者:炎垅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诸侯乱则汉室亡
这年头,号令一方的使君令守们,与占山为王的盗贼匪徒一样,都是雄据一方,自成一体的割据势力。
若严格按十年前的大汉律法标准,冯宇系统面板显示的天下四十三家势力,包括冯宇自己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够格称的上朝廷反贼。所以,朝廷不可能再按之前的律法来“要求”诸侯。
那么蔡邕口中的“二袁已现反意”,就只能是指袁绍,袁术要公开僭越改元称帝,反叛汉室了。
若说只有袁术一人如此,冯宇根本就不会意外,因为原世界历史上袁术本就如此做过。但现在蔡邕说的是二袁都是如此,那这就和原世界的历史相差太大了。
不过冯宇也就是惊诧了一下,很快就会意过来。
自他诛杀李傕郭汜二贼后,历史走向就与原世界的走向偏差越来越大。甚至连朝廷年号出现顺序和时间都不一样了。按原历史,初平之后应该是兴平,而现在直接跳到建安年。那么袁绍试图僭号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下,冯宇想知道事情更多细节,于是问道:“朝廷从何处看出袁绍,袁术二人已有反意的?”
此时,蔡邕已在凉亭中坐定,一边品着茶汤,一边将事情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讲述了遍。
原来,就在冯宇从徐州返回不久。宛都的朝廷诸公就商定了一件事---派出朝廷使节,前往各个诸侯处授予符节印绶,承认他们的那些名号,官职。同时,向诸侯颁布休兵止战的诏令,内容是朝廷承认的诸侯之间不得私自刀兵相见。
这些名号,官职大部分都是被他人表奏举荐,却从未得到朝廷回复的。少部分是自封而来。也有极少部分是董卓把持朝廷时封任,却并没有经过正规拜授仪式的名号官职。
当然,不是每个势力都能得到朝廷承认。比如董卓李傕郭汜的西凉残部,就不在此列。还有实力过小的势力也被过滤忽略掉。
冯宇听到这,点点头。这个事蔡邕之前来筑城时也跟他说过。他也认为此举是朝廷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有利于他那个天下大局的规划。
现在只有五千兵力的朝廷,就算有冯宇鼎力相助。清除所有割据势力,将天下恢复到之前皇权集中的时代。在地广人稀的状态没改变之前,也不大可能做到。
更何况冯宇也有没匡扶汉室,让刘汉王朝恢复到之前皇权集中时代的这个想法。
朝廷即使不承认这些诸侯,他们也是现实存在的。如此反而削弱了朝廷已经缪缪无几的威望。
相反若是汉室效仿周天子,朝廷承认一些主要诸侯的名号和现状。将他们的割据现状演化为一种合法分封,以此换取他们对汉室天下共主地位的认同。无疑是汉室当下最佳的选择。
这样一来,汉室虽没有实力,也没有条件清除各个诸侯。但却能以天下共主的地位,引导整合他们达成一种均势平衡,维持现状。不至于让某个势力实力过大而取代汉室。客观上,也能让天下百姓休生养息,恢复人口。
蔡邕见冯宇只点头,并没发表自己意见,便继续讲了下去:
“不料,朝廷派往寿春袁术处的使节被袁术扣押,下入大牢。派往邺城袁绍处的使节没被扣押,但被重打五十军棍,驱赶了回来。”
“那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袁术那边不知道,但袁绍这边。据回来的使节所说,他刚到达邺城的前几日,袁绍还以礼相待。但后来突然召见他,声称如今宛都的朝廷是被几个公卿把持着,是傀儡朝廷,汉室实际已亡。他袁绍不承认宛都朝廷。”
蔡邕说到这,抬眼望向冯宇说道:“这都是袁绍的公开的借口,实际的原由肯定不是如此。贤婿能否猜到这二袁的真实想法?”
冯宇沉吟思绪片刻,答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促使二袁野心膨胀,心怀异志。他们也非蠢蛋,尤其是袁绍,在时机成熟之前不会将此野心公开显露出来。”
冯宇喝口茶汤,继续说道:“但自朝廷迁都宛城后,汉室虽然不可能夺诸侯之权,集于掌中。但天下共主的地位日益增强,如此一来将大大妨碍二袁的野心实现。
尤其是此次朝廷公开派出使节,前往各诸侯处进行拜授仪式,颁布休兵止战诏令,取得天下诸侯共识的行为,更让二袁为自己野心无法实现而惶惶不安。”
蔡邕怒道:“所以,他们要在天下诸侯面前做个姿态,打击汉室的威望,瓦解诸侯与诸侯,汉室与诸侯间的共识。为将来他们实现取代汉室的野心铺路!”
“不错。若是汉室亡,则诸侯亡。诸侯乱,则汉室亡的天下共识达成,二袁的野心就不可能实现的了…”冯宇说到这,便将话语停住。
实际上,他藏在心中的后半段话是:
即使汉室亡了,也不是所有诸侯会亡,会剩下几家均分天下。二袁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像嬴政和刘邦一样一统天下。因为人口太稀薄。
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很好理解,一万人集中在一座城池之中,很好统治。将他们散布在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呢?散布在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呢?人都不一定能找到,如何集中统治他们的权力?
先周采用分封制而不是郡县制不一定是周天子没那个头脑,而是人口和交通所限,他有那个想法也不可能做到。
蔡邕听到这,脸色变的煞白,结结巴巴说道:“这…这二袁的势力有多大,汝…汝应该是知道的,还有那兖州曹操也和袁绍是盟友。汝要公开…要朝廷公开发诏讨伐他们?”
两袁加一曹,即使有冯宇做后盾,南阳宛城的朝廷也难以抵挡。又有哪路诸侯敢去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