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作者:炎垅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094章 伏击
城固县衙大堂之中。王县令已被剥去官服华冠,跪在堂中央冰凉的青石板上,断断续续的供述着事情经过。众人听完方知怎么回事。
原来,就在今日上午,也就是冯宇等人在南郑劫刑场之时,张修的使者给城固县衙带来了劝降信。
县令和县尉这才知道苏固已死,南郑被益州兵马攻陷的事。他们认为大势已去,互相商量一番后便同意向张修投降,并和使者约定了献降时间。
谁知,当天下午冯宇等人就来到城固城下。此时王县令和县尉还不知道筑阳候冯宇就在队伍中,当然也不知道南郑东门外刑场上所发生的事。只道是赵嵩,陈调带着残兵败退到城固来。
于是,县尉给王县令出了个主意。既然要降张修,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嵩和陈调,用他们人头做为投降张修的见面礼。王县令经不住县尉的怂恿,便同意了这个计划。
他们随即在郡兵中挑选出两百名亲信的兵士,让他们做为刀斧手埋伏在大堂之中,没想到最终被冯宇识破。
冯宇突然问道:“那张修是派哪部分军旅来城固受降?什么时候来?带多少人马前来?”
“启禀君侯,是张修的大祭酒阎圃来受降,早则今日晚间,迟则明日上午能到。至于他要带多少人马来。这个…鄙人真是一无所知啊!”
“汝还敢欺瞒吾等!”陈调拔剑,怒气冲冲的上前。王县令吓的连忙说道:“鄙人说的句句实情,真不知道阎圃要带多少人马前来,若知道的话绝不敢隐瞒君侯。”
“归义,他确实不大可能知道这些,也不用逼迫他了。”冯宇说完,便挥挥手,让人将王县令押了下去。此时,众人都看向冯宇,等待着他做出决定。
冯宇首先问道:“城固城还有多少可用的兵马?”
赵嵩回答道:“启禀主公,我们收缴城固的兵权后,军营之中可以调动的兵马有八百人。”
“怎么就这么点人马?”
这次是陈调回应:“主公有所不知,此前,苏太守希望能拒敌于汉中平原境外,便集结郡兵与张修鏖战于蜀道在汉中的入口--定军山附近。另外治所南郑也要屯集重兵。所以各县兵马主力都被抽调走,只留下少量用于治安的兵力。”
冯宇沉吟稍息后便说:“现在局势是,张修已占据汉中平原西部的沔阳与南郑两县。若让张修进一步占据整个汉中平原,将沔水的出口堵住,我军从水路进入汉中平原就难了。若从山地中进攻,也难以发挥我军铁骑优势。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城固,以及城固以东的地区。”
陈调兴奋的答道:“那某这就去布置城防,与贼军决战这城固城头。我军兵力虽少,但八百郡兵加上主公精锐的亲兵卫队。支撑个几日,等到主公先头部队开到城固定不成问题。”
此时,一个系统的任务提示面板又展现在冯宇视线之中:
【任务:伏击,任务内容:在城固城中伏击前来受降的阎圃部,将其歼灭。任务完成奖励:水力磨坊建筑卡×10,万人收容卡×3,轻骑飞羽兵种训练解锁】
冯宇立刻说道:“不一定要凭城固守。我们可能会放他们进城。”
“啊!主公,这是何意?…”
“阎圃若是遇我军固守,他除请求后方援兵外,还可能转而去进攻东边的安国县。我们虽然现在可发急件去通知安国县早做准备。但难保安国县不失守。也难保安国县的令守在兵临城下的时候,不像城固的令守一样降敌。所以能在城固将计就计伏击阎圃是最好的方案。”
陈调这才知道冯宇的用意,点了点头。赵嵩应道:“那某即刻派信使通报安国还有平阳两县,要他们早做准备。”
冯宇补充说:“还需让信使给这两县的县令县尉说明,筑阳国的大军几日之内便将进入汉中平原。要他们不必恐慌。”
……
深沉的夜幕下,在南郑通往城固的道路上,一条长长的“火龙”正在疾进。率领这支兵马的阎圃还在不断催促着兵士们加快速度。
本来,他是不需要这么急急忙忙的赶到城固受降的。但赵嵩在刑场被劫这件事,让张修大发雷霆并警觉起来。
张修本认为在汉中平原西部歼灭汉中军主力,并攻占治所南郑后,将整个汉中纳入囊中就是传檄而降的事。但现在他认为自己将问题想简单了。于是急令阎圃前去受降城固,以免夜长梦多。
阎圃此次前来,带了一千五百兵马。之所以没带更多的人马来,当然主要是为了进军速度。其次他已知城固守军只有几百人,也不需要太多兵力去受降。
到了深夜亥时,阎圃的兵马总算来到城固城下。阎圃可清晰看见城头有不少兵士在持炬巡逻。于是吩咐令兵向城头喊话,不一会一个人影就出现在城头,自然是城固的王县令。
“城下可是天师道的大祭酒阎圃先生?”
“正是,快快打开城门放我等入城!”阎圃大声喊叫道。
王县令身后站着兵卒打扮的冯宇,他在利用系统俯瞰着城外的军队。
这并不是冯宇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而是在系统的俯瞰视角下,即使没有手持火把的兵士,他也能看见。甚至被物体遮挡的,也能看到一个散发着绿色荧光的轮廓。
鬼卒们立刻列队开入城固城,最先进入城门的兵士,有百十人沿着甬道登上城楼,接管城头守卫。而后一千五百人马以纵队形式穿过城门洞和瓮城,进入城中。
不一会阎圃也在大批亲兵簇拥下登上了城头,王县令连忙迎了上去。两人客套了两句,王县令有点结巴的说道:“如…如此,阎祭酒就随某去县衙交接…交接印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