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作者:浙东匹夫 | 分类:历史 | 字数:424.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3章 沮公!事急矣!
袁绍酒醉之下,在郭图的牵线搭桥下听了辛毗的坦白,乘怒做出了进一步限制沮授权力的决策。
这个决策没有人敢阻拦,而且大家也犯不着阻拦。
哪怕是张合高览这样不问政治的纯军事将领,要是真知道这情况,也不会去拦。因为沮授是否继续掌权,对于袁绍阵营后续能不能打下去,已经没多大影响了。
毫无技术含量的战略撤退,谋士无用武之地。
不过,辛毗显然也没预料到郭图给他找的机会,会产生那么严重的牵连和后果——辛毗一开始只是想把自己的责任摘出去,让袁绍相信他跟决策错误没关系。
站在辛毗的立场上,他兄长跟沮授是老同事,关系不算好但也不差,犯不着陷害沮授。
说白了,就是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对方首先是“道友”不是“敌人”。
结果,袁绍本来就郁闷,加上喝多了,决策反应过激了点,还让郭图和辛毗负责去传令、把沮授的职务撤了,甚至还允许他们带一些袁绍的心腹卫队去,防止沮授有异心不接命。
郭图对于“把沮授拿掉”这一点是很赞成的,但是对于袁绍让他也去传令这个具体操作方式,还是有点不愿意,主要是郭图怕自己的人生安全有危险。
沮授不能说毫无抗命的可能性,要是抗命了,他郭图不是去送死吗?
就算沮授不抗命,要是权力交接之后关羽的部队因为袁绍方断后部队上层指挥混乱、抓住时机杀出石门陉、突破了封堵呢?死在关羽手上,也是一样憋屈。
所以,郭图是希望沮授倒台、又不希望他去执行这个命令,最后墨迹来墨迹去,还想劝辛毗一人做事一人当,把这差事包办了。
辛毗也不肯,说这是违背主公意思的。郭图也不好太过于拿上命压他,最后只是说让他进沮授的营地传令,他郭图带着卫队不进营,在外围观望。显然是准备风向不对就跑,然后回来继续诬陷沮授。
由于郭图暗示的第二种操作方式,严格来说不算违抗袁绍的安排,只是对命令的具体执行方式略作微调。所以辛毗现在作为郭图的临时下属,也没法违抗。
当晚,他只好先回到驻地,跟兄长商量。
他也不想走到这一步的,因为他知道辛评肯定会痛骂他。之前那些事儿他也是背着辛评干的。
果不其然,辛评听说弟弟出卖了沮授来撇清自己,立刻大怒。
“我们辛家虽然不是什么经传名门,却也没有你这等不义之徒!你怎么可以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
沮监军把献策的机会让给你的时候,那是给你立功表现的恩德。你居然因为他的计策失算了,就去主公那儿反悔揭穿?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弟弟!
再说,沮监军的计策,难道你就是完全一字不差转述的么?你明明已经揣摩过主公心思、巧言令色加以修饰,把他原话中那些过于耿介、直刺主公之过的建议文过饰非、断章取义。
你最后对主公说的那些内容,最多有七八成是沮监军的恳切原意,剩下都是你为了媚上、争取主公采纳而和稀泥的,都是你自己的意思!现在计策败了,你怎么有脸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
辛评说完,几乎气晕过去,辛毗被骂得狗血淋头,也不敢顶嘴,只是拿湿麻布请兄长敷擦冷静一下。
说句实话,辛毗这人,在此次代替沮授出谋划策之前,确实没有什么表现机会,历史上他在袁营阶段也没做出什么事儿。
所以他只能算是跟着兄长寄身袁营混吃混喝、不做事也没重用。相对的,忠义方面也确实比较淡泊——都没事做的人,还嫌弃阵营内文官互相倾轧,自然也不会对主公死忠了。
演义里把辛毗的前期作用描写得比较多,那是因为演义喜欢用一个人一生的最高成就来贯穿一个人的全部事迹。历史上辛毗后来在曹营做了不少事情,演义里就把他写得似乎在袁绍手下也有建树。
(注:比如现实中,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之前并没有一贯的名将表现,斩夏侯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位了之后、水到渠成的人生最高光时刻。但演义小说不会强调一个角色的成长,都是一出场就把对方写成名将之才、按照一辈子的最高成就来吹嘘)
混吃混喝久了,刚刚才捞到真.赏识,所以真.忠心也才刚长出来没多久。
他巧言令色地安抚了兄长挺久,也表示了一番悔过,最后才请求辛评以解决事情为优先。
“二哥,小弟知道自己错了,猪狗不如也好,你要如何责骂训诫也好,这都是后话了。眼下这事儿得解决完,沮监军真的被彻底褫夺一切权柄,断后的部队会不会乱?
会不会给关羽可乘之机?你我又该如何明哲保身?二哥,听说您当年和刘备、李素也有些交情,您一直说当初您给贾琮当从事的时候,李素还对您礼遇有加,跟对沮授相去不远。
若是袁……主公帐下真的文臣谋士倾轧如此惨烈,一策献错就要被众同僚落井下石,我们不如……”
辛评大怒,直接狠狠一个耳光抽过去,把辛毗打得嘴角溢血、耳膜都嗡嗡地:“畜生!我们辛家莫非要出背主之贼了么?”
辛毗被抽不敢还手,但也心中恼怒,加上他觉得自己是在为了全家人好,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扑上去死死捂住辛评口鼻,防止辛评声音太大隔墙有耳。
辛评本来就气得快晕了,被闷了呼吸,挣扎了五六秒就两腿一蹬,昏迷过去。
辛毗大惊,他只是想让二哥别大声嚷嚷,同时也让辛评气力衰竭别在殴打他,觉得捂上短短数息不会有危险。
哪有人被捂上几秒钟就憋死的?
他慌里慌张松开,有掐鼻子与上嘴唇之间又拍脸揉胸口,好久之后辛评苏醒过来,他才松了口气。
“二哥你别声张了!小弟这也是为了全家。”
辛评被闷昏死了一次,整个人也颓了不少,下意识斥责:“你还好意思提全家!全族二十余口,连带良贱奴仆,共八十口,那可是全都在邺城!你要是起了歹心,这不是害了全族!”
历史上辛评辛毗全家老小,可是全都被灭了的。
那还是94版三国上,不少人的着名童年阴影之一呢。
辛毗听了也是心中泼了一盆凉水,脱口而出:“原来二哥您对主公那么忠义是在担心这个……”
辛评差点儿又重新气晕过去:这是何等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混账!你就是这么理解我的教诲的?!”
辛毗连连摆手:“不不不!我什么都没说,二哥我知道您的难处,这样吧。如果这次撤换沮监军真的出事儿了,我绝不会辱没使命的。
哪怕最后撤退的战事不利,只要我以身殉国了,主公肯定不会为难您,也不会为难咱的家人,这样我总不连累家族了吧?”
君子可欺之以方。
当然辛评也不算什么绝对的君子,他只是大节不亏,但是在不卖主的情况下,还是喜欢贪点小财的,毕竟家族里八十多口人要他养呢。
被辛毗这么一解释,他还以为弟弟真要冒死执行任务、同时以死洗脱袁绍对辛家之前献错烂策的怨念,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了。
辛评:“佐治,你也别这么想,咱辛家这点脸面,不至于让你……”
辛毗:“二哥你别说了,别担心我,照顾好家里人吧,主公战败肯定要找人撒气,咱也别住邺城了。我看沮监军也算是忠义之士,既然您跟他同僚一场,关系也不坏,要是沮监军没于军中,你也该照顾他的家眷。”
辛毗竟是起了“要是真的事不可为,就索性投刘备好了”的打算,当然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投过去也没什么待遇,而且刘备也不喜欢他这种反复无常小人的做派,所以没资格谈条件。
所以,辛毗觉得要是真崩了,设法拉着沮授投刘,到时候二一添作五,跟沮授透底说“我兄长辛评也觉得袁绍猜忌、喜欢谋士内讧,不愿意再蹚浑水,愿意投降,只是看在家眷被扣,不敢妄动。
先生只要愿意,可以不用投降刘备、只是暂时保住有用之身,请刘备宣布我等已死于军中殉国了,袁绍自然不会为难我等家眷,我二哥自会把家眷都救出来。”
当然了,这只是辛毗对于被迫陷入险地之后的一招自救,他还没到铁了心非要投降刘备、甚至拉着沮授一起投的地步呢。
一切还得看前方战况,看沮授的权力交接会不会导致正面战场的崩盘险情。
……
筹划好了退路之后,第二天一早辛毗也就跟着郭图一起去宣布袁绍命令、撤换沮授兵权。
辛毗心中有了底之后,也表现得更加积极了一点,表示危险的活儿他去干,郭图如果不愿意的话,可以不用进沮授的军营,以防沮授真有包藏祸心的话、狗急跳墙害了郭图。
郭图本来就心虚,听辛毗居然一下子大义凛然肯承担危险任务了,当然是大喜过望,把“传旨”的最后一公里使命彻底交给辛毗去办。
反正传令团队里都是郭图的人,袁绍又没千里眼,只要自己人不嚼舌头,袁绍怎么会知道前方具体工作是怎么做的。
辛毗带了寥寥几个护卫直入沮授的营地大帐。
沮授亲自出迎,看到只是辛毗来此、并无其他位高权重之人传令,还有些诧异,但也没有丝毫不恭敬。
辛毗要求沮授屏退左右,然后拉着他单独进帐,一言不发把袁绍的手令给沮授看了。
“沮公,事急矣。为今之计,你自己看着办吧。有件事儿我得承认,是我对不起你……但眼下形势危急,不是做哪些于事无补的追究责任的事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