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作者:实朴 | 分类:历史 | 字数:211.5万

第298章 六道命令

书名: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作者:实朴 字数:4293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1:10

主站派可不管电令还是总统命令,冯国璋的电令发表后,曹锟和张怀芝立刻要求发给南征军费二百万元。

各省军阀也在对南用兵的大旗下下纷纷催索军饷,截留税收,招兵买马,以扩大自己的实力。

冯国璋对主战派只能是步步退让。

民国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冯国璋特派段祺瑞为参战(欧战)督办,派段芝贵任为陆军总长。

同一天还下一道手令,以后关于参战事务均交参战督办处理,不必呈送府、院。

冯的本意是这样就可以和和段划分了势力范围,对外问题交段处理,对内问题由他主持。希望彼此各行其是,互不干涉。

段也很乐意做这个参战督办,因为他深知督军团是一种利害结合,张勋复辟前车可鉴。如果他自己无可用之兵,则一切是空的。

做了参战督办,就可以利用日本军械和借款,暗中建立自己的军队。

段祺瑞就任参战督办后,督办公署正式成立。以靳云鹏为参谋处处长,张志潭为机要处处长,罗开榜为军备处处长,陈箓为外事处处长,卫兴武为副官处处长。

不知是是小徐出的主意还是段祺瑞自己想到的妙策:督办公署聘政.府各部总长为参赞,次长为参议。于是,这个督办公署成了内阁以外的另一政.府,

事实上段对出兵国外作战并无兴趣,而是想利用出兵之名,编练一支可以由他自己控制的参战军。就如当年袁世凯在洪宪时期,编练模范军一样。

冯国璋本意是要把段祺瑞的权力限制在对外问题上,结果适得其反。

参战督办并不隶属内阁,他的一切决定可以直接发交有关各部办理。对内可以发号施令调动军队,对外可以凭借这个机构直接取得外援。糊里糊涂中军政大权反而因此而落在段祺瑞手中。加之王士珍的无为,结果自这个参战督办公署成立后,内阁倒有些名存实亡了。

这样一来,冯想剥夺段的权力,和逐段下台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了乌有。

有说直系和桂系之间曾有秘密约定:即直系在北方推翻段内阁、取消临时参议院;桂系则在南方推翻护法的军政.府、取消非常国会。然后南北统一召集新国会,推举冯国璋为大总统。冯国璋和黎元洪都干的是袁世凯的任期,已经快到届了。

在段内阁垮台后,天津会议后让主战派成为主导,直系并不能掌握北方的局势。这使得桂系,不能不对取消广州的护法军政.府和非常国会的行动,不敢擅行。

主战派威胁叫嚣要他对南方下讨伐令,而桂系则催促他下停战令。冯国璋在两难中想出一条出路,他密令李纯电劝陆荣廷取消两广自主。

两广取消了自主,主战派便师出无名,这样就可以实现南北休战。

桂系鉴于段内阁名倒而实不倒,主战派势大,坚持北京政.府先下停战令,然后召开南北和谈以达成南北统一。

陆荣廷向李纯表示:只要北军退出岳州,桂军也可以从湖南撤退回粤。

冯国璋为了表示对桂系的让步,十二月二十一日,冯下令任命李静诚为广西省长。李静诚是广西督署的参谋长,任命李静诚为广西省长是陆荣廷的意见,这是冯对桂系作出的姿态。

李静诚则随后向北京政.府保荐张德润为政务厅长,这表示桂系已经事实上取消自主了。

李静诚(1867-1944)广西武鸣人,壮族。清末贡生。多次乡试落第后改学刑名,进身仕途,先后在府、厅、州、县衙门充当幕僚,掌管刑名、钱粮、文案十余年。

清宣统三年(1911)五月,随龙济光到广东陆路提督衙门供职。

辛亥革命后回广西追随陆荣廷,历任南宁军政.府副秘书,龙州、梧州中关统税局长,广西都督府秘书、广西陆军第二师少将参谋长、广西督军署中将参谋长、广东督军署顾问,广西省长公署财政厅厅长等职。曾积极参与讨袁护国运动。

桂系不但先下了停战令,还间接表示了不继续作战。“联帅”谭浩明在答复汉口和南昌两个商会的电报中特别强调和声明,南军决不侵犯湖北和江西。

直系的湖北督军王占元为了配合桂系的行动,也请求北京政.府准其调回第二师,以新开到岳州的第十一师师长李奎元接任岳州城防司令;这些都表示直、桂两系的合作关系正在积极加强。

继派出两路讨南的司令的电令后,冯国璋曾发出一电:“前因湘事失败,欲利用停战之名,腾出时间以筹军备。”并以大元帅名义电令各军分途出发,表明他也是个主战派。但十二月二十六日冯又忽然下了停战布告。

一方面向桂系表示接受了他们请下停战令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向北方主战派解释停战布告与停战令有区别,停战布告不是正式文告,随时可以改变。

他把“停战布告”说成是“武装和平”,如果南方不听话便仍然进行讨南军事。

桂系对冯国璋的停战布告感到满意,陆荣廷建议推岑春煊为南方议和总代表,希望北方也推出议和代表来以便举行南北和议。

北方主战派反对南北和议,坚持对南方动武。为了向冯国璋施加压力,皖系政客们放出一个风来,说如果冯坚持不下讨伐令,皖系即以非常手段对付冯。不待新国会成立,即由临时参议院通过议案,迎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这个威胁相当有效,冯国璋绞尽脑汁想出一个敷衍之法,试图把南方的“全面讨伐”压缩为“局部讨伐”,把主战派对南方讨伐导向荆、襄一隅之地。

在冯看来:荆、襄自主军本不属于西南方面,而是地方上的抗命部队;北军进攻荆、襄只是剿匪行为而不是对南用兵,这一来对南方也好交代。

怕引起桂系误会,冯国璋通过陈光远向桂系解释,荆、襄问题是湖北内部问题。又通过王士珍对岑春煊解释:“局部讨伐令决不会影响南北的和局。”

他发电给岑春煊,邀请岑到北京磋商南北和平问题,作为对陆荣廷请岑春煊为南方议和总代表的电报的答复。

民国七年一月十三日,徐树铮鼓动倪嗣冲出面策动,主战的十六省区的督军联名通电,反对“局部讨伐”,坚持全面讨伐。倪嗣冲、张怀芝、张敬尧联名提出罢免李纯。

李纯成为段系攻击冯系的替罪羊,皖系把全部怒火都发在他的身上。

不堪重负的李纯,一连发出三个电报请求辞职。

他在最后一次电报中愤慨地说:“反复矛盾之所为,君子所耻;而进退出处之际,古人所难。二者不可得兼,则宁牺牲其所难,而决不容忍迁就以忘其所耻。既知任重力微,即当洁身远行。并非避嫌负气,不过行其所安。”

针对天津的十六位主战派通电,西南方面在一月十四日由唐继尧,程璧光、伍廷芳、谭浩明、刘显世、莫荣新、李烈钧、程潜、黎天才、陈炯明、石星川、熊克武十二人联名发出通电。

对北京政.府在发布停战布告后又派出两路征南军司令,参陆办公处发出进攻荆、襄的电令,以及起用大段、小段,利用刘存厚扰乱四川,利用龙济光扰乱广东的种种挑衅行为,提出了严厉质问。

陆荣廷在这电报中不曾列名。这表明,不但冯国璋主导不了北方的局势,陆荣廷也主导不了南方的局势。

冯国璋挖空心思想出“局部讨伐”之法,想大事化小,避重就轻,以为既可以满足主战派的要求,又让西南方面不受到进攻。没想到与他的愿望相反,是既不能取得西南方面的理解,又不能满足北方主战派的要求。

主战派坚持必须以总统名义正式发布对西南的讨伐令,不然他们就不管有没有令都要讨伐。并且宣布与北京政.府脱离关系。

冯国璋身边,王士珍一不愿战,又不敢和,新任陆军总长段芝贵则不停地在国务会议上催促下讨伐令。

正在这时,北京内外盛传徐树铮正部署要召奉军入关,发动政变。

这使冯国璋面临这样的抉择,或是顺从主战派的意见,下讨伐令;或是放弃总统。

万般无奈之下,冯国璋一连下了六道命令,对南方大兴讨伐之师。

第一道命令:“查湖北襄郧镇守使兼陆军第九师师长黎天才,暨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石星川,分膺重寄,久领师干,宜如何激发忠诚,服从命令,乃石星川于上年十二月宣布独立,黎天才自称靖国联军总司令,相继宣告自主,迭次抗拒国军,勾结土匪,攻陷城镇,并经各路派出军队,奋力痛剿,将荆、襄一带地方,次第克复,而该两逆甘心叛国,扰害闾阎,实属罪无可逭。黎天才、石星川,所有官职勋位勋章,应即一并褫夺,仍着各路派出军队,严密追缉,务获惩办,以肃军纪而彰国法!此令。”

第二道命令:“谭浩明等,拥众恣横,甘为戎首,前已有令声罪致讨。谭浩明以现任督军,不思绥辑封圻,恪尽军寄之责,乃竟自称联军总司令,率领所部,侵扰临疆,若再滥厕军职,何以申明纪律,警戒来兹?署广西督军陆军中将谭浩明,着即褫夺官职暨勋位勋章,由前路总司令一体拿办。其他附乱军官,并着陆军部查明惩处,以彰国法而警效尤!此令。”

第三道命令:“前因湖南督军傅良佐,代理省长周肇祥,擅离职守,曾令免职查办。两月以来,荆、襄叛变,岳州失守,士卒伤亡之众,人民流离之惨,深怆予怀。追论前愆,该前督等实难辞失律偾事之咎。傅良佐一案,着即组织军法会审,严行审办。周肇祥职司守土,遇变轻逃,并着交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依法惩戒,以肃纲纪而儆方来!此令。”

第四道命令:“陆军第八师师长王汝贤,前令以总司令代行湘督职权,督同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保守长沙,立功自赎,乃竟相继挫败,省垣不守。此次岳州防务,范国璋所部,又复先行溃退,总司令王金镜,身任军寄,调度乖方,以致岳城失陷,均属咎有应得。王汝贤、范国璋,均着褫夺军官勋位勋章,交曹锟严行察看,留营效力赎罪。王金镜着褫夺勋位勋章,撤销上将衔总司令,以示惩儆!此令。”

第五道命令:“江西督军陈光远,于湖南战役,叠有电令进援,乃该督军托故延缓,致误湘局,殊难辞咎。陈光远着褫上将衔陆军中将,仍留督军本职,俾其奋勉图功,以策后效!此令。”

第六道命令: “……迨前湖南督军傅良佐弃职轻逃,前援湘总司令王汝贤,副司令范国璋,接踵溃退,长江陷落,大损国威。前国务总理段祺瑞暨各国务员等,以军事失败,政策挠屈,引为己责,先后呈准辞职,国璋于此,正宜申明纪律,激厉戎行,奋一鼓之威,作三军之气,乃因湘有停止进兵之电,粤有取消自主之言,信让步为输诚,认甘言为悔祸。方谓干戈浩劫,犹可万一挽回,固料其非尽真诚,而终思要一信义,于是布告息争,以冀共维大局。孰意谭浩明等反复恣肆,攻破岳州,今则攘夺权利之私,实已昭然若揭,不得不大张挞伐,一翦凶残。然苦我商民,劳我师旅,追溯既往,咎果谁归?傅良佐等偾事失机,固各有应得之罪,而举措之柄,操之中央,循省藐躬,殊多惭德。兵先论将,往哲有言,泛驾之材,讵可轻驭。

“国璋不审傅良佐等之躁率,而轻用人,是无知人之明也。叛军幸胜,反议弭兵,内讧终凶,言之成理。国璋欲慰大多数人之希望而径许之,是无料事之智也。思拯生灵于涂炭,而结果乃重扰闾阎,思措大局于安全,而现状乃愈趋棼乱。委曲迁就,事与愿违,是国璋之小信未能感孚,而薄德不堪负荷也。耳目争属,责备难宽。既丛罪戾于一身,敢辱高位以速谤?惟摄职本出《约法》,讵容轻卸仔肩?鄂疆再起兵端,尤应勉纾筹策。所望临敌之将领军队,取鉴前车,各行省区域长官,共图后盾,总期大勋用集,我武维扬,俾秩序渐复旧观,苍赤稍苏喘息。国璋即当返我初服,以谢国人。耿耿寸心,愿盟息壤,凡百君子,其敬听之。特此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