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作者:丛淼淼 | 分类: | 字数:45.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7章 曹操设阵,刘备解阵
就在曹军进攻襄阳时,在武陵城外的刘备大军与曹仁僵持着。
眼见对方充耳不闻确实有些为难了,到后来刘备索性自己带兵上阵,这曹仁和夏侯惇就是闭门不出,曹操不来就是不开门。
这可急死张飞,站在营地之中焦躁的来回转悠。
“军师,要不给城里的兄弟说一声,直接攻进去得了。”
“我就不应该告诉你们这件事。”杨业无奈翻了一个白眼。
“你们非得用上了,这么点兵力够干嘛?”杨业大无语。
这武陵之中的一千多人一旦暴露,还没有干点啥估计都被曹仁他们给围剿了。
“这…”
“我不指望你动脑子想,你就用你的脚指头想想,就一千五百人够干什么?城门都有三道。”
杨业有些无奈,听他这么一说,张飞也觉得自己鲁莽了,气呼呼的不说话了。
城门这种重要的位置,初步估计光是守军估计都得是好几千人。
还有两道瓮门,在里面能找到路就不错了,更别提攻城了。
“现在你们就专心攻城,至于安排的人员你们能忘就忘,你们不能一遇到不顺,就指望别人,城里的兄弟们可是还指望咱们呢。”
“你说的对。”张飞顿时明白了,自己终究还肤浅了。
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是不能慌。
原先杨业设想马腾可能会曹操的变数,没想到最大的变数竟是他自己。
书信一封慷慨激昂,行动却不见半分,这不前些日子又再度撤兵回了西凉。
曹操攻占了襄阳,守住了武陵。
三天之后曹军大部队到了,按照习惯曹操将大军编排入两郡数十座大小不同的城邑之中。
居中的乃是襄阳和武陵两个,这一连着,形成一道冗长且坚固的防线。
颇有些当时围困徐州的味道,倒也不是曹操的用兵习惯,只是这两个郡县之间大大小小城池,关卡实在是太多了,为了防止逐个击破,索性都将其串联起来。
虽然两者兵力众多,非必要不会进行几十万人乌泱泱的上阵缠斗。
这么多人光是点兵都能点死。
杨业早早的将大军撤了出去,也在曹军范围之内设置了相似的防线,不为别的,主打一个严谨。
接下来的日子里,双方都很谨慎,只有小范围的试探而已,千人以上对战几乎没有发生一次。
这个局面杨业倒是很乐意见到。
现在除了襄阳和武陵在曹操手中,桂阳在孙策手中,其余六郡都在刘备手中。
至少荆州形势逐渐稳固,也逐渐清晰起来,无异于将荆州划分成了三份,刘备且算是占了不少。
曹操总觉得杨业在憋什么大招,于是这一天他再也忍不住了,让许褚带兵到武陵前摆了个阵。
先前围困徐州时,杨业就发现了曹军似乎很擅长阵战,因此也算是恶补过一段时间。
对于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整整意义上的阵战,杨业还是很激动的。
这种感觉就想考试考的都会,懵的全对。
“正好,让曹军感受一下我军阵战的能力。”
杨业知道这些人绝非是真来决战的,武陵人数上万,怎么会只派五千多人。
曹军援军可能就在不远处,但是战这很明显,曹操就是派兵来试探刘备大军的虚实。
这一个阵就相当棘手,还相当考验人,要是处理不好很容易就被反杀。
虽然这阵有难度,但也不能避而不战。
两军对阵避而不战是容易削弱大军士气,冷兵器时代士气这个东西就会显的尤为重要。
避而不战的次数多了,就会使得士气不断下跌。
破釜沉舟有时候为何会成功,就是仰仗这种士气和魄力。
阵法,战法总的来说有用,但是士气崩了,啥也救不回来。
一鼓作气冲阵呢,也是可行的,但是若是为了稳定士气,一上来就这样围冲,那曹军便会扑上来打个措手不及。
所以一鼓作气冲杀,适合攻城拔寨,不适合破阵。
当然这一旦被对方破阵成功,士气也会垮。
到时候大军一拥而上,曹军也只能一路败一路逃而已。
“你们可识得此阵?”
刘备眉头紧蹙,看向身旁的郭嘉,贾诩和徐庶。
“八门金锁阵。”杨业开口说道,
自从徐州之后,杨业就潜心学习阵法,到后来也能跟郭嘉,徐庶这些阵法大家们探讨。
真正实战中算是第一次遇见。
“不错,真是此阵,子瞻学阵法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如今都能快速辨认,非常难得。”贾诩笑着说道。
老贾这最近有些殷勤,经常时不时对着杨业吹点彩虹屁。
“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入则亡。”徐庶介绍道。
“今八门虽然布的整齐,只是中间通欠主将。只需一员猛将,从东南角上生门击入,往正西景门而出,其阵必乱。“
徐庶也不绕圈子,在普及阵法知识之后,说出了破解之法。
“俺去,俺去。”张飞率先请战。
“我去。”
“我去。”
赵云和太史慈也开始请战。
五百分破五千这么威风的事情,张飞永远反应最快速,也最积极。
刘备自然是看向杨业。
不过却出奇的发现谋士团都没有意图要去破阵。
“玄德公,这个阵倒是不难。”
“只是怕曹军会随时比变阵法。”贾诩神情有些严肃。
杨业知道贾诩并非危言耸听,曹操怎么会用这种单一阵法来对敌呢,诱敌还差不多。
这八门金锁阵自然不可能是单一的阵法,这一阵可能会衍两阵,甚至三阵。
历史上也用过这种阵法,六出祁山时,诸葛亮层引奇门八卦阵,司马老贼想快速破阵,最后五百人入阵,有去无回。
其实并不是司马懿不懂阵法,完全是诸葛亮变阵很及时,入阵将领又无法识别,结果可想而知了。
一般来说,在完全没有推测出其他阵法时,或者没有推测出衍生多少阵法前,基本上谋士都不赞同破阵。
“来都来了,曹操有心试探,我们也不能藏着掖着。”
“先让他们摆一会儿,午时过后,再去破阵。”杨业说道。
几个请战的将军也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便安静下来,站在徐庶,郭嘉和贾诩的身后,等待着他们推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