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楼兰
作者:然染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4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八章 断水
楼兰王几天来不眠不休,紧张地关注着战事的情况,不时有人来报告守城的情况,几天来,匈奴军队不时对楼兰城四周发起猛攻,双方激烈交战,死伤惨重,可好在楼兰军依仗着城墙作掩护,没有使匈奴人占到一点便宜,他们始终没法子攻城墙的防御。后来,战局似乎平静下来,双方虽然紧张地对峙,可是交战却明显地少了,楼兰王开始心中也轻松了许多。
有一天,守城军兵前来禀告:“敌人有大约两万多人马顺着孔雀河向后撤去,原因不明。”楼兰王一听十分高兴,对身旁的叶尔羌说道:“一定是敌人看我们城池固若金汤,无法攻破,准备撤兵回去了。”
叶尔羌却皱了皱眉头说道:“难道匈奴人在耍什么把戏不成?”
楼兰王一听笑着说:“二弟你对匈奴人太畏惧了,听说敌军来时,你携全家老小家财仓皇逃走,后来被敌军堵截回来,可有此事?”
叶尔羌一听十分地难堪,干笑了几声说道:“小弟糊涂,请大哥原谅!”
楼兰王摆手说道:“躲避灾祸乃人之长情,你也不要自责,如今匈奴军已经开始撤退,我们还说这些不愉快的事干什么?”
弘法主持在一旁也插言道:“陛下所言极是,匈奴军撤走,真是一大喜讯,到时我们寺中的经书也可以安全地运出去了。”
接着是一连几天炎热的天气,城中的百姓也闻听匈奴军开始撤走的消息,城中的气氛也顿时热烈起来,人们开始象往常一样在街上走动,脸上也有了笑容,商店、酒馆也纷纷开始营业,连在家里憋闷了好多天的孩子们也兴高采烈的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三五成群在河中戏水,躲避炎热的天气,一切似乎全部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人们连离城几里的匈奴大军几乎都遗忘了。
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这件事情还是由孩童们而起,起初孩子们在河中戏水,还只能在河边没膝的浅水中戏耍,河中央深不见底,从来没有人敢去,后来孩子们竟然发现能到河的中央走动。原来,水位在几天内不知不觉中竟然降低了许多,原来水势汹涌的孔雀河已成了中央仅存的一条潺潺的小溪,渔民的独木舟纷纷无奈地搁置在河底,成了一块废木头。
人们开始惊慌起来,纷纷猜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再过了几天,事情更加严重,原来潺潺的小溪也断流了,孔雀河整个只剩下成一条干涸的河道,一条深深的大沟中满是被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鹅卵石,老远看去,象一条巨兽长长的枯骨,横亘在绿色的草原之中。
人们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约而同地搬出屋里所有的盛水器具,疯狂地涌向干涸的河床,争抢着低洼处仅存的一点点河水,抢水大战后来演变成拳脚棍棒相向,有不少人在抢水中受伤,接着又延伸到为数不多的一些水井,这些水井大多为城中的富人所有,于是,传来什么什么人偷水被打死的事屡见不鲜。一时间,缺水带来的巨大恐慌远远胜过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慌。
(据现代考古学家分析,罗布泊即孔雀海的干涸导致了楼兰王国的逐渐衰败,而其干涸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因为孔雀河改道所造成的。)
楼兰王还没有从欣喜中醒过来,就得到了这个致命的坏消息,因为十万大军的饮水如果成了问题,不要说守城,就是内乱也会带来灭顶之灾的。他赶紧派人悄悄出城打探,得到的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原来匈奴人撤走的二万人不是撤退,而是沿着孔雀河向上走,找了一个低缓的地方,将河水改道向南流去。
楼兰王一听这个消息,顿时跌坐在椅子上,面色惨白,好长时间都说不出话来,许久才张口问身旁的大臣:“匈奴人如此恶毒,断了我们的水源,诸位有什么高见,能够拯救楼兰城?”众人面色凝重,低首不语。
楼兰王叹了口气,说道:“既然没有什么良策,那就传本王的命令,城中所有水井都归军队所有,先满足军队所需,然后再给百姓按人头分水,凡偷盗抢夺水者,格杀勿论!”传完令,他忽然象想起什么似的,向下吩咐道:“传圣女和克里木先生进见。”
不多时,圣女和克里木双双走了进来,楼兰王一见起身离座,迎上前去,说道:“你们两人在国家危难之时屡建奇功,这次匈奴军断了我们的水源,城内恐慌一片,不知两人有什么良策?”
两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思索片刻,克里木向前一步说道:“请陛下恕罪,如今情形,再战下去,恐怕难以获胜。依在下之见,王子殿下纵有千错万错,但您终究是他的父亲,只要你们能够冰释前嫌,灾祸可免。”
楼兰王沉吟片刻说道:“此和谈之计并非没有试过,只是使者还未开口就被一箭射杀,我看再提和谈那畜生未必会答应。”
“这我也想过,”克里木接着说道:“在楼兰城中有一人王子殿下恨之入骨,想杀之而后快,如果陛下能够砍下他的首级送给王子,他必会被您的诚心所动?”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楼兰王赶紧追问道。
“这个人就是我!”克里木说道,一语惊得众人目瞪口呆,只听克里木接着说道:“我屡屡破坏王子殿下的好事,将他逼上绝路,他临逃走时曾说过一定要取我的姓命,可见对我是多么地痛恨,所以我刚才所说之计绝对可行!”
众人惊愕不语,圣女大急,抢先说道:“此计万万不可,世上人人都会耻笑陛下为求活命,残害忠良,陛下会落下千古骂名的。”
楼兰王听完也点头说道:“圣女所言极是,为求和谈,让我杀害先生,我岂不成了天下第一的昏君了?我看还是另想对策吧?”克里木闻言沉默不语,圣女思索片刻,说道:“我看和谈之事交给我好,我去劝说王子哥哥,他对我若还有情义,一定会听我归劝的!”
克里木闻听马上出言阻止:“不行,他对你垂涎已久,你去了岂不羊入虎口,自投落网吗?”
楼兰王苦笑道:“你二人是来为我献计的,却如此相互拆台,你让本王听谁的?”两人一听四目相对脸一红,只听楼兰王继续说道:“你二人相惜之心我可以理解,可和谈之事我认为圣女去比较有把握。那畜生虽然坏事作尽,但唯独对圣女的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圣女去不但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一定会使他回心转意的。”
圣女心中十分高兴,和楼兰王商议好和谈的一些细节,就匆匆赶往西门,那里离匈奴元帅大营最近。西门的守城士兵早已得到了消息,而且已经和匈奴军取得了联系,和上次完全不同,听说圣女来和谈,对方欣然应允。
守城士兵打开城门,圣女只身一人走了出去,本来金兰非要和她一同前往,但圣女考虑到和谈之事事关重大,生怕半路上生出什么事端,所以不允许任何人相陪。
出城刚走出百步之遥,就看见对面来了一队匈奴人马,为首一人正是柯亚,他一看见圣女,就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飞快地迎上前,抓住圣女的手,表情激动异常,双眼忙不迭地上下打量圣女。
“分别这什么长时间,妹妹一点也没有变化,还是那样象仙女般美丽动人,和我梦中的一模一样。”圣女一看见柯亚那英俊的脸,手被他握住,只感觉心中怦怦直跳,她忽然发现她对柯亚的爱还是那样深刻,从来也没有因为分别而减少过,也许她曾经为他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恨过他,可是一见面,看见他眼中那无尽的温柔,那种深深的恨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那心中深深的相思烙印,抹也抹不去。
两人携手走入大帐,并肩坐下,轻声细语谈了多时,所谈的内容无非是相互倾吐分别后彼此的思念之情。最后,圣女将话题引向和谈的正题,王子一听坦然言道:“如果我能够得到妹妹的心,和妹妹结为夫妇,什么楼兰国王,什么匈奴附马,我都可以抛之了事。”
圣女一听十分高兴,柯亚王子忽然拉起她的手说道:“我带妹妹去个地方!”两人手拉手出了帅营,拐弯来到另一个大帐,挑帘进去一看,圣女就是一愣,里边的家具、陈设和自己卧房中的竟然是一模一样,只听柯亚说道:“我从起兵之日起,无时无刻不想着妹妹重新回到我的身边,我让士兵每天搭好营帐,等着你回来。”
圣女一听也十分感动,轻声说道:“哥哥如此真心,真让人感动不已,我愿意从今天开始住在此处,陪伴在你的身边,一直到双方息了刀兵之苦。”柯亚王子十分高兴,握着圣女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两人沉默片刻,圣女忽然轻声说道:“哥哥,你能否答应我一件事情?”
柯亚一愣,随即说道:“妹妹所托之事,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让妹妹失望。”
“你能否答应我,饶过克里木先生的性命。”圣女说道,感觉紧握着自己的双手忽然松开了,柯亚面色阴沉,继而变得铁青,他缓缓地转过身说道:“妹妹还是忘记不了他,让我的心中如刀割一般的痛!”
“哥哥,你既然要得到想要的一切了,为什么还不能放过克里木的性命?”
“妹妹你想想,如果不是他从中作梗,我可能早已成楼兰王,我们也早已结为妇夫了。正是因为他,让我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一败图地,害得我亡命天涯,不得已寄人篱下,还娶了一个自己一点也不爱的人为妻,这么多的伤痛都是拜他所赐,我怎能饶过他?”
“哥哥,一切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你为什么还不能放下,真的要杀了他才能平息你心头的怨气吗?那么这么多的老百姓因为你家破人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们胸中的怨气该由谁去抚平呢?”
“他对妹妹真的那样重要?”柯亚说着,目光阴森如刀,直盯着圣女的脸,圣女勇敢地迎着那目光,一字字说道:“我一定要救他!”
四目相对多时,柯亚王子忽然惨笑一声自语道:“尤都斯说得没有错,克里木一天不死,我就无法真正得到妹妹的心!”说完怒气冲冲走了出去,头也不回,只留下圣女一人在空寂的大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