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朝糊涂事儿

作者:注水的西瓜 | 分类:历史 | 字数:17.7万

第五十一章 兵杖局

书名:大明朝糊涂事儿 作者:注水的西瓜 字数:2967 更新时间:2024-10-11 11:22:34

宋应星听罢赵子明这番言论,不由得惊呆了,于是,忙问道:“敢问小兄弟,这碳又是何物?可是指的木炭?”

“不错,可以这么说。”赵子明总不能去给明朝人讲化学元素吧,大概意思差不多就行了。

“如此说来,炒钢就是将生铁中多余的碳给去掉。然则,灌钢就是将碳渗入到熟铁之中。”宋应星举一反三接着问道。

“不错,正是如此。”

“小兄弟此番言论,兄弟我闻所未闻,不知小兄弟又是从何得知啊?”宋应星愈发觉得赵子明并非信口开河了。

“此间理论乃是小的偶然看到的,若要细说,恐非一时半刻之功。宋先生如有兴趣,不妨在京师多盘桓几日,咱们抽时机再行交流可好?”

“小兄弟美意,宋某心领了,只是宋某近日就要离京返乡,怕是无缘向小兄弟请教了。”宋应星不无遗憾的说道。

“宋先生此言差矣,如今朝廷正在寻访如先生这般博学多才的异能之士,先生如愿意以自身学问效力朝廷,我家公子定能帮先生谋取一个合适的职位。如此一来,先生既能常驻京城,如小的这等后进学生,也能常向先生请教,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小兄弟过讲了,宋某不过一介书生,所持者也不过是一些杂学,不似石民兄那样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朱公子和小兄弟厚谊宋某心领了,宋某在此谢过了。”宋应星怎么说也是读书人,读书人那是讲面皮的,人家怎么可能因为赵子明一句话就应承下来的。

“长庚兄,你这就折煞兄弟了,长庚兄所学皆是务实之技,如能得以施展可说是功在社稷,利在万民,倒是兄弟这点微末之技,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令诸位笑话了。长庚兄你先莫要推辞,咱们听听朱公子的意思如何。”

茅元仪坐在一旁听赵子明和宋应星你来我往的说了一通,此时愈发觉得朱由校不是凡品。赵子明不过是朱由校的一个随从,一个随从尚如此不凡,更不用说他的主人了。如今听赵子明话里的意思,竟是有意保举宋应星为官,既然有这等好事,何不听听朱由校有何说辞,若有不妥,再行拒绝那也不迟啊。

朱由校听了三人言语,此时在心中也有了大致的判断。茅元仪身为翰林院待召,好歹也算是个朝廷命官,赵子明之所以说了那么多,那是为了挽留宋应星。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宋应星倒也并非浪得虚名,至少这个人对炼钢还是了解的。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再啰嗦了,朕赏给这个姓宋的一个官位不就得了,难道这姓宋的书生还敢抗旨不成。

想到此,朱由校笑了笑说道:“子明,莫给二位先生打哑谜了,你且在这里陪二位先生稍坐,明日你带二位先生来见我。”

言罢,朱由校就带着高永寿、刘思源和四位御前带刀侍卫一起走了,只留下茅元仪和宋应星在那里面面相觑。

待朱由校走远,茅元仪赶忙开口向赵子明问道:“敢问小兄弟,朱公子可是……”

“不错,我家公子正是当今天子,至于在下,姓赵名子明乃是御前带刀侍卫。天子出行是为机密,还望二位先生多加体谅。”

既然朱由校已经发过话了,赵子明自然也没必要再做隐瞒。

“我二人何德何能竟然能够得慕天颜,有失仪之处还请赵侍卫代为请罪。”茅元仪听闻朱公子就是当今天子,不由得诚惶诚恐道。

“有道是不知者不罪,二位先生事先并不知道我家公子就是当今天子,这罪从何来啊。二位先生且回去休息,明日小弟在午门相候。”

闲话少说,到了第二天,赵子明一早就来到了午门迎接茅元仪和宋应星。赵子明来到午门一看,二人早已在此等候,三人见面后免不得一番问候,互相礼毕赵子明带着二人径直向武英殿走去。

来到武英殿,茅宋二人翻身下拜,给朱由校施了大礼,然后就跪在那里聆听朱由校训话。

训示的过程咱就不说了,反正就是忠贞体国,勤政廉洁那一套。末了,朱由校给宋应星也封了个翰林院待召的闲职,同时令茅元仪和宋应星协助内廷兵杖局办理炼钢、督造武备事宜,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算是发挥二人的特长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赵子明在心里头自是赞同不已:“皇上当真是有识人之明,谈指间就将两位大能收入囊中,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大概就是如此吧。”

赵子明毕竟是现代人,虽说已经在咱们大明朝呆了些日子,但并不代表就了解士人们的心态。实际上,对于朱由校这样的安排,茅宋二人在心里头很是有些想法的,二人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那是要讲究面皮的,你让咱们去协助内廷办差,这要是传开了去,咱们在士林中岂不是落下个党附阉宦的名声。也亏的这是皇上亲自布置的差事,如若不然,只怕二人立时就会加以拒绝。当然了,赵子明不清楚二人心里这点小算盘,并不代表朱由校也不明白这一点,朱由校毕竟是皇上,对咱们大明朝士林里的那些风气,还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别的还好说,士人们普遍自视清高这一点,那是着实让人讨厌。

眼见二人领旨后,神色中颇有踯躅之色,朱由校稍加思量就想到了症结所在,于是,朱由校开口安抚道:“茅爱卿,宋爱卿,你们今后在兵杖局就以客座教习的身份协助他们工作,大可不必担心有人会对你们指手画脚。为朕效力的人,朕又怎么可能让他受委屈。”

话说到这份上,茅宋二人还有什么好说的,皇上既然和咱们推心置腹,那咱们只有竭力办好差事以做回报了。

且不说,茅宋二人心思如何,到了第三天,朱由校带着赵子明、茅元仪和宋应星一道前往兵仗局视察,同时也有将茅元仪和宋应星引见给兵杖局诸位大铛的意思。

兵仗局是为大明内廷二十四衙门之一,位列内八局之首。主要负责盔甲、火器、刀、枪、剑、戟、弓箭等武备制造,可称得上是一个肥的流油的机构。几人来到兵仗局后,先是在兵仗局掌印太监梁栋、管理刘荣还有一众签事的陪同下,一起在工坊内巡视了一番。

兵仗局分为好几处,皇城这一块只是很小一部分,在外城还有几处比较大的工坊,虽说皇城这里只是兵仗局的一小部分,但比起银作局来,还是要大上许多,这样一圈看下来,直把赵子明累的个七荤八素,于此同时,也算是对大明的生产工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说吧,咱们兵仗局就等于是个小作坊的集合体,老匠人们各自带上几个徒弟各干各的,至于统筹管理、标准化作业等等现代观念,压根就是没影的事儿。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咱们兵仗局制作的火铳,互相之间长度、重量都不一致,更不用说口径了。在这个时代,不只是咱们大明朝,欧洲它也一样,都是作坊式加工,真正出现标准化这个概念,那要等到机械大规模普及之后,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倒不能因此就说咱们大明朝就比西方落后。

巡视完毕,大家来到兵仗局大堂,朱由校先是居中坐下,又给众人赐了座位。众人按主次坐定后,兵杖局掌印太监梁栋梁公公起身说道:“皇上安排茅大人、宋大人前来协助兵杖局公干,老奴那是打心眼里赞同,茅大人、宋大人皆乃博学之士,今后咱们需要向二位请教的地方多着呢,望二位大人到时候莫要谦虚了。”

“梁公公谬赞了,梁公公有所不知,其实赵侍卫对炼钢之法也颇有见解,上次下官和赵侍卫不曾深谈,今日可否借此时机,让下官再向赵侍卫讨教一二。”宋应星始终惦记着上次和赵子明之间未进行完的谈话。

“哦,竟有此事,赵侍卫可否说来听听,让咱家也涨涨见识。”听宋应星如此说,梁栋也来了兴趣。

闻言,赵子明忙起身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道:“宋大人过讲了,关于炼钢的这些学问,在下是从崔呈秀崔大人呈送的条陈里面看来得,在下所知有限,诸位若真想知道的话,何不请崔大人前来释疑。”

既然赵子明这样说了,那大家总不能强人所难吧,于是宋应星也只得坐了回去。

总得来说,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情况,铸银圆,交给银作局了。改进炼钢方法这活儿,则派给了兵仗局。赵子明除了陪朱由校玩儿之外还是没啥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