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隐形家族

作者:往事岁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3.5万

选择

书名:隐形家族 作者:往事岁月 字数:2946 更新时间:2024-10-11 11:22:09

百官里面传来一声:“且慢!”众人忙回首寻找。此人并不是他人,正是京师戍卫队总管周安。众人惊讶不已,周安却丝毫不慌地说:“陛下乃是独子,无兄弟,又无子嗣,从何处选皇室子弟?”众人一想也对,永和帝无兄弟,没有子嗣。丞相蒋仁温想了一想说:“那就从与陛下同辈中选一人,年龄合适并且又有后嗣的来继承大位吧。”群臣听后思量许久,周安发声说“放眼陛下诸位叔伯,后嗣有与陛下同辈的唯有江陵王刘希和闽江王刘栩,此二人也都有后嗣,可以防止万年之后无后嗣的事。”连同两尚书和丞相在内的诸位大臣都觉得说的有理,但是选谁呢?虽然大多数都支持这两位,但对于选谁却是各执己见,大殿之上群臣分成了两派,一方面以周安为首的一帮人力挺江陵王刘希,而另一方面以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瑜为首的则力挺闽江王刘栩。宋辉和梁雄还有丞相蒋仁温都非常难定夺,两方几乎势均力敌,难分高下,选谁都会引来另一方的不满,三人虽然位居高位,但对于这么棘手的事,由其还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事,这三人肩上的担子突然重了下来。三人合议之后,决定暂且不商议此事,待三人请示皇后之后再说。

三人来到皇后内宫,对皇后将今天朝堂之上的群臣的建议以及反应一一对皇后说了一番。皇后说:“此乃国之大事,再说先祖有令,后宫不得干政,既然先帝将此事交付与你们,你们便商议便罢了。先帝方去,哀家甚是伤心,不想谈及这些事了。”说完便示意让三人退下了。三人见势便作揖退了下去。

三人商议一阵却也难做定夺,只好找来京师戍卫队总管周安、六部尚书、大将顾全前来商讨。三人相信,这些人经过商讨将定大局。三人这时还不知道,朝廷上立储之争将就此展开,并且将分为两帮相互攻击,这也将影响大燕国历史的发展,一场风暴即将展开。

与之前一样,这些人站在一起,有是两种声音,周安力挺刘希为帝,陈瑜则坚持要立刘栩为帝。一时间一群人又吵成了一锅粥,蒋仁温三人被吵闹声弄得不知所措,便让周安等人将理由讲一下,大家权衡一下。陈瑜从容不迫地说:“我等以为,闽江王刘栩早先曾久驻京师附近,对朝廷事务了解要比江陵王了解的多,并且闽江王又迁江南等封地,江南等地乃我大燕的粮草银两的主要来源,闽江王对赋税之地多有了解,继位之后必能根据对江南的了解利用好江南赋税重地的特点使我大燕更加富强。另外闽江王治时,国家赋税每年皆增加,先帝曾屡次褒奖之。闽江王对我大燕有功,为何不可成为帝。”听完陈瑜说的理由,周安站出来说:“陈大人此言差矣,有钱谁都会花。闽江王是对我大燕有功,但论起江陵王,闽江王还是稍逊几分啊。江陵王从藩方不及加冠,先帝甚是喜爱江陵王,故多予以磨练,先帝曾多次将江陵王封地更改,从西疆到东域,从北国到江南,江陵王都曾到过,深知各地民情。并且,当日蛮蕃动乱,朝廷屡次命人讨伐都不奏效,江陵王临危受命就藩于蕃地,不及一年,蕃乱平定,先帝多次嘉奖之。这都是闽江王不曾有的,谁能与江陵王想比!”

陈瑜一时被周安说的好无反击言辞,但也绝不同意让江陵王继位,只是嚷着还需另议,表示这么大的事情仅凭这几个人怎么能这么迅速做决定,还得让百官一起来拿主义。陈瑜相信,如果百官一起讨论一下的话,他将得到一大批官员的支持,最起码要比现在有优势的多。而在摆出无数资格后的周安以为再怎么讨论大位依旧是江陵王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蒋仁温三人觉得陈瑜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于是几人决定再次作罢,待聚集群臣之后一起商讨。几人走后只剩下了蒋仁温、宋辉、梁雄三人,三人看几人走后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三人已经嗅到,现在的朝廷已经分成了两派,这是一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政治博弈,可以说除了三人外,所有人都卷进了这场只能有一个人胜利的战场,没有双赢,因为那个宝座上只能容一个人,而失败的那个人······虽然三人还没做出他们的选择,但是从三人开始接受顾命的那天三人就已经卷入其中,没有退路了。三人现在任何一个举动错了都会让自己有杀身危险。

而此时出来的陈瑜,心情虽然很复杂,但是他绝不放弃,他相信他的一个筹码一旦拿出去并进行发酵之后肯定会让闽江王完败江陵王继承大位。但这个筹码现在是否立马拿出来?现在是做最后“决战”的最好时机吗?陈瑜在脑海里思索着,不,这不是最后的决战,这才刚刚开始,如果现在拿出来或许并不能给予江陵王以及他的支持者完美的一击。

蒋仁温虽然已经知道了现在朝廷已经分成了两派,但是他想不太懂为何会这么整齐划一地两派对立,是哪里的问题呢。他为了寻找其中的答案,来到了吏部,这里有天下官员的名册,从一开始当官到最后死去,这里都会有记录,他相信在这里他会找到答案。他到了官员籍案馆,在一部部官员名单中寻觅着,看着看着他透彻了一切!他找到了答案,这份答案有点吓人。

蒋仁温看到了江陵王和闽江王的“简历”从两份王爷的“简历”中,蒋仁温发现了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这两位王爷已经把大燕国给走遍了,由于两位王爷的封地不固定,所以两位王爷的从刚开始到现在的封地加起来就是整个大燕国。另外有一个现象,就是两位王爷封地变化数量差不多,只是闽江王比江陵王稍微少那么一点。并且两位王爷的封地从没重合过,谁也没封到对方曾封到的地方。不用看别的了,蒋仁温全明白了,为什么官员们各自有各自的属派,如此的整齐划一,就在这一刻他全明白了。

京城官员都是由地方推选到京城的,这是大燕国的惯例。而每年江陵王和闽江王都会将自己的封地廉洁奉公以及由能力的官员推选到朝廷,为朝廷效力,而且朝廷的官员也会将一些地方官员推选到朝廷。其实在常人看来这很正常,新旧更替,从平民到地方官员再到朝廷大官,这是许多官员一生的路程。但是,就在推官这里出了问题了。

分析一下,江陵王和闽江王的封地曾遍及大燕国的疆域,每到一地就会为朝廷推举官员,让他们进入朝廷,这些人一方面成为朝廷的栋梁,一方面他们也会想到如果没有那个谁谁谁,自己是否还得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朝廷甚至有可能这辈子都不能进京城了,所以他们就会感恩,所以他们就成了二王的死党,所以他们就会被二王无形中收买为二王效力,成为二王安放在京城里面得力的棋子!所以他们各执己见,对于立谁为皇帝丝毫不动摇自己的立场,这可是自己的前途(亦可以说是“钱途”)啊,毕竟也是以前的同事,都在一个地方呆过,有可能还在某年某月某天给那谁谁谁送过啥啥,说出来这都是资本啊。有个皇帝做靠山这不是官场最好的选择吗,多少人拼了命的找这个靠山都不一定能找到。

当然也有人会问,这些官员又不是铁打的,这么多年这些官员就没有个调配或者退休吗?我可以回答“有”!绝对有,而且还不少。或者有人还会问那既然有调配或者退休的那么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吗?当然了,一帮退了另一帮又推荐上来了啊,并且朝廷上的人也在不断往朝廷推选着人,我退休了我的得意门生继续做我得位置,跟我做有什么区别吗,死党的死党还是我的死党,流水的官员,铁打的死党体系,这就是官场!这些官员不同名不同姓,甚至不同地方,但都直接或者间接为二王效力着,知道或者不知道,大燕国却都被这三个家族操纵着,以皇帝为首的皇族、以江陵王为首的江陵王家族、以闽江王为首的闽江王家族,这三个家族一举一动影响着着这个帝国的走向。而接下来,不论谁坐了皇帝,大燕国都会在这个家族的意志下继续运行最少一代帝王的时间。无论是对官员还是对于二王,这个结果都太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