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65万

秦始皇篇(18)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 作者:傲双 字数:4181 更新时间:2024-10-11 11:16:50

亡赵

王翦和李牧对战,打得相当不好。因此,王翦想了一个办法,离间赵国的君臣。

在郭开的助攻下,赵王迁冤杀了李牧,自毁长城。

从侧面得出一个结论:王翦没把握,打败李牧。所以,才想了离间计的办法,除掉李牧。

王翦率领精锐之师,打不赢李牧率领的贫困之师。李牧之才,远胜王翦。

如果是李牧率领秦军,对战王翦。获胜的人,会是谁?

这个问题,不妨大家自己去想一想。

能够以贫困之师且国内一团糟的情况下,阻挡秦军一年多,打得杨端和被王翦取代。这足以说明,李牧之将才,无愧于战国四大名将的称谓。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当杨端和兵围邯郸,王翦兵出井陉。秦军和赵国对战,秦国诸将才发现,赵国军力很强盛,还有名将李牧。想要亡赵,很难。

不能用武力,正面攻破赵军,拿下邯郸。只能想其他办法。

毕竟,秦国的综合国力,远胜于赵国。哪怕与赵国打消耗战,秦军输得起,赵国是不能输。

王翦等人想了一个办法,以围为攻,拖垮赵国。尤其是赵国邯郸因为地震、饥荒,粮食短缺,不足以支撑持久的战争。

李牧不愧是良将,克服了很多问题,与秦军僵持一年多,尚无败绩。

秦始皇亡赵,见前线打得很艰难。但,他灭赵的决心,异常坚定。趁着赵国病了,秦始皇要剪除这个强有力的对手。

秦始皇也清晰地明白一个事实:要灭赵国,就要除去李牧。

长平之战,那一幕又上演:离间计。

秦昭襄王时,秦国和赵国,爆发了长平之战。因为赵国有廉颇,秦国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相反,打得很艰辛,甚至让秦昭襄王有撤军的打算。

后来,在范雎等人的商议下,想了一个办法,离间赵国君臣,迫使赵孝成王换下廉颇。

赵孝成王因为廉颇打得不好,也不信任他,以马服子赵括取代廉颇,最终导致全局溃败,四十五万儿郎,魂归长平。

秦始皇亡赵国,也用了同样的计策:离间计。

秦始皇用离间计的同时,又拿钱财贿赂赵相郭开等人,让这些人为秦国助攻,除掉李牧。

赵国邯郸流传一个消息:李牧欲叛赵,并与秦国达成协议,共同亡赵。

赵王迁听了,很害怕,召集郭开等人商议对策。

郭开等人,也忌惮李牧军功。此时的李牧是武安君,若再败赵,郭开的地位不保。再加上,赵国太弱,秦国很强,这些人也要为自己谋出路。赵国可以亡,他们不会为赵国去死。

这些人团结在一起,以李牧、邯郸为礼,献给秦国,为以后谋条生路。

当赵王迁质疑李牧的时候,这些人也跟着起哄,说李牧不满,有谋反之心。为了坐实李牧之罪,不惜捏造罪名,蛊惑赵王迁。

按年龄推算,赵孝成王在位二十一年,继位时候,还没到主政的年纪。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的儿子,继位时,也未成年,在位七年,就死了。赵王迁继位,应该还是小孩子。

及至,秦始皇灭赵,赵王迁当了六年国君,尚未成年。

面对国破家亡,未成年的赵王迁早已经没了主意。再加上,郭开等人助攻,更是方寸大乱。尤其是赵王迁下命令,让李牧出战,李牧不听诏令,更让他惊恐。

赵王迁虽小,但对李牧不听诏令,也没动杀心。毕竟,李牧存在的意义,赵王迁还是明白重要性。于是,赵王迁效仿祖父赵孝成王的方法:换将。

那么,赵王迁又能以何人取代军功之甚,且被封为武安君的李牧?

在郭开等人的推荐下,宗室赵葱、齐人颜聚,出现在赵王迁的面前。

赵葱和颜聚有什么本领能够取代李牧?

太史公认为,这两人军事才能是有的,但,不是力挽狂澜的名将。因为对李牧命运的同情,所以,这两人只留下了简单的信息。

当然,这两人能够得到赵王迁的重用,说明一点:赵王迁很信任他们。

赵葱和颜聚取代李牧和司马尚,赵国最高层的指挥人被替换。为了防止李牧东山再起,郭开等人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李牧。

可怜的李牧,空怀一腔报国之志,遇到一位年弱无主见的君王,没有战死疆场,却被无耻的小人冤杀。

正所谓:李牧亡,赵国亡。

赵王迁杀的不是一个李牧,而是寒了将士之心,自毁长城。

那么,赵王迁为什么要杀李牧?

有以下观点:

1、秦国离间计的作用。

2、郭开的助攻。

3、赵王迁太年轻了。

我觉得应该在加一点:韩国降将内史腾亡韩的案例。

赵王迁自然知道,李牧是赵国的擎天柱。赵王迁同时也明白,李牧的能力。如果李牧真的要反,赵国必将灭亡。

秦国的离间、郭开的助攻、赵王迁的年轻、降将内史腾亡韩,这是构成李牧被冤杀的原因。当赵王迁换下李牧,李牧不从,直接让赵王迁动了杀心。

李牧之死,是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战国四大名将之赵国两大名将: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时期的廉颇和赵王迁时期的李牧,都遇到同样的事情,被取代。

郭开那张嘴,除掉了赵国两大名将:赶走廉颇,冤杀李牧。

这里提一个问题:郭开究竟有什么本领,能够除去赵国两大名将。

郭开是赵孝成王后期,最信任的一个人,被封为建信君。历经赵悼襄王、赵王迁,两代君主,且深受信任,被封为相国。他位高权重,深得两代君主信任。

因此,他能够挤走廉颇,留下一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也有能力,冤杀李牧,毁赵长城。

李牧之死,带来了连锁反应:

1、北地将士不服赵葱,又见信仰的军神被杀,不愿再战。

2、司马尚害怕被杀,携着妻儿逃亡。

当秦始皇在咸阳听说,赵王迁替他除去最棘手的名将李牧,以及司马尚等人逃亡。这正是上天要赵国自取灭亡啊!

秦始皇毫不客气,给王翦下达命令:攻克邯郸。

王翦趁着李牧死、司马尚逃亡,赵国将士军心不齐,发动攻势,一举击溃赵国的主力。

赵王迁见社稷危在旦夕,问了一句:该怎么办。

以郭开为首的人说了两个字:降秦。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秦国实力强大,赵国实力弱小。与秦对战,无疑于以卵击石。

当然,也有人主张战,这就是赵王迁的兄长公子嘉。

他们的理由:邯郸城坚固,要为社稷而亡。

邯郸城从公元前386年,至今公元前228年,历经一百五十九年,八代君主(赵烈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的建设,固若金汤。

无论是赵成侯晚年的邯郸之难(魏惠王伐赵),还是赵孝成王时期的邯郸保卫战(秦昭襄王伐赵),赵国军民都挺过来了。他们相信,赵国这一次也能挺过去。

同时,这些人还提出了一个办法:向诸侯求助。

以郭开为首主张降秦的人坚决反对,并说了几个理由:

1、诸侯不会救赵。

2、赵国没有援军。

3、降秦可保宗庙延续(韩王安没被杀)。

4、守不住邯郸。

随后又用恫吓之言说:若坚决抵抗,邯郸城破,必将血流成河。

赵王迁只能听信郭开之言,献城投降。公子嘉不愿降秦,带着愿意与秦决战到底的人,北亡代郡,自称代王,继续抗秦。并与燕国联合,在易水之边与秦国一战。公元前222年,公子嘉被俘虏,赵国彻底淡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前228年,秦国攻破赵国邯郸,赵王迁降,赵国灭亡。

那么,赵国之亡,谁该负责。

1、赵王迁。

2、郭开卖国求荣。

赵王迁身为亡国之君,定要负责,是推卸不了的。此时的赵王迁,按年龄推算,应该还未成年。面对国破家亡,自己降秦,却被流放,留下悔恨泪水的同时,作出了一首诗歌。

五代十国的时候,南唐后主李煜,写了一首虞美人,成为了绝命词。

殊不知,战国时代,赵国的末代之君赵王迁,也写了一首绝命诗。

也许,面对国破家亡。末代君主,总会感慨不已,写下流传千古的诗词。

来看看,赵王迁写的绝命诗。

《山水》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可惜的是赵王迁降秦,没有被善待,却被流放房陵深山中,最终活活饿死。

当然,秦始皇亡赵国,打得也不轻松。

从秦始皇继位到灭亡赵国,连续攻伐了五次,有胜有负。在赵国发生地震、饥荒,秦国都不能拿下邯郸,足足打了一年多。若不是用离间计,除掉李牧,秦国能不能拿下邯郸还是未知数。

赵国是对抗秦国最顽强的、最难缠的一个对手。这是因为,赵国是以武立国的诸侯。

现在来介绍一下赵国的历史和君王:从公元前403年建国---公元前228年邯郸被破,到公元前222代王嘉被俘,彻底亡国,共计一百八十二年。

赵国的君王历经:赵烈侯、赵武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代王嘉,共计十一位君王。

前三代(烈、武、敬)君主,忙着争位,迁都(晋阳---代---晋阳---中牟---邯郸);中两代(成、肃)忙着北霸北疆与中原诸侯(魏国)争雄;赵武灵王将赵国国力推向鼎盛,还扶持两王(扶持燕昭王、秦昭襄王);赵惠文王逐鹿中原,打遍天下无敌手;后三代(孝成、悼襄、迁、嘉)主要是和秦国打,其次燕国,还有匈奴。

一提起战国时代的赵国,第一印象:很能打,很顽强。

因此,后代王朝,有以赵为国号,代表自己掌握了北疆的话语权。

赵国赵氏在战国时期有多能打,多顽强?

下宫之难导致赵氏衰微,历经赵文子、赵简子祖孙振兴赵氏;赵襄子时遇到了强大的对手知氏,差点没熬过去;赵成侯邯郸之难,差点完玩;赵肃侯南征北战,保住了赵国北方的话语权。

赵武灵王继位时被诸侯欺负差点被瓜分国土,却来了一个胡服骑射,把赵国国力推向了最鼎盛,疆域也最辽阔,还制定了亡秦的策略,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赵惠文王征战诸侯,除了楚国,其他六个都打了,还单独打败了秦国。

赵孝成王是最惨的:长平之战,导致大好基业被毁;邯郸之战,又是雪上加霜;燕国闹事,更是落井下石;匈奴犯边,耗空国力。好不容易恢复了,又被秦庄襄王欺负,丢了大片疆土。索性守住了疆土,还合纵信陵君伐秦。

赵悼襄王更倒霉:燕国不断找他麻烦,秦国也找他麻烦。索性的是他捍卫了北方的霸权,欺负魏国,还来了最后一次诸侯伐秦。

赵王迁就更惨了:秦始皇继位,打了他五次,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

代王嘉在代郡坚持了七年,还在易水之边联合燕国与秦国对战,最终被俘。

赵国的君主,一直都在战斗,从没停息。赵氏的善战勇武之风,一直让赵国很强。从赵襄子攻知氏,到赵王迁亡国,赵国很能打,很顽强。

二十年后公元前208年,赵氏的子孙公子歇,被张耳、陈馀立为赵王,举起了反秦的旗帜。可惜的是楚汉战争之中,被杀,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前228年,嬴姓赵氏建立的赵国,邯郸被破,象征着熬了一百七十六年的政权,被秦始皇所灭,淡出了战国的历史舞台。

随着韩国、赵国被灭,接下来,秦始皇又将亡国之剑,指向哪国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