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帝王,皆我门徒!
作者:明月挽清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46.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章 长安级战列舰问世
“陛下,此乃何物?”
太极殿之内,李世民的寝宫前殿之中。
妆容精致,风韵犹存的美妇长孙皇后,看着自己面前小桌子上的玉米排骨汤,凉拌红薯粉和凉拌土豆丝,一脸好奇之色地问道。
“哈哈哈,此乃朕从仙人之地带回来的仙种的结果。”
“那红薯和土豆都可以制造成粉条,这样比较符合我们关中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三种作物高产,用仙人记载的化肥去施肥得宜的话,亩产近万斤。”
“只要这样的作物推广开了,取代高粱和部分小麦,大唐永无饥馑之忧。”
李世民哈哈大笑着介绍了一番。
长孙皇后闻言之后,也是内心有些激动。
一开始她也怕这种高产的东西不好吃。
不过,当带着玉米鲜甜的排骨汤,还有那软糯却很有劲道的红薯粉还有土豆丝入口之后,她的双眼顿时闪烁出了一丝惊喜的光芒。
皇帝夫妻二人,就这样三五除二把这些富有新鲜感的食物全部吃光了。
算不得山珍海味,不过也不存在难吃一说。
第一批农作物收拾上来之后,李世民只是一样取了几斤,在后宫与长孙皇后享用了一番新奇。
剩下的果实,全部被送回了皇庄继续培育。
不过,这些仙种强大的收益比例,依然让满朝文武惊诧不已。
旋即,整个大唐高层,对这些被李世民亲自带回来的“仙种”充满了信心。
虽然他们不知道后来康麻子是靠着这个玩意搞了个地瓜盛世,但是也不妨碍他们看出这个玩意对大唐的益处。
仙种开始第二轮培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民间。
那些种地的百姓,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抗拒,反而对这些仙种翘首以盼。
只要皇庄培养出足够的数量分给他们,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种在自己的土地里。
仙人的名头,毕竟好用得很。
与此同时,工学府的少卿李淳风,也在忙碌得脚不沾地。
南方收集的橡胶树的树脂,三个月前装船从交州港口出发,一路送到了蓬莱。
然后再从蓬莱换上小船,沿着运河送到了长安。
于是,在他的努力之下,第一批橡胶树脂被制造成了塑料缸垫。
有了正儿八经的缸垫的蒸汽机,也因为减少了蒸汽泄漏,爆发出了该有的力量。
船用的蒸汽轮机,终于问世。
蒸汽轮机马力大,维护简单,不挑能量来源,煤炭可用,汽油燃烧也可以用。
除了吨位重一点,基本没有什么大毛病。
直到后世,蒸汽轮机依然被安装在航母和远洋大船等不怕重量的大型船舶上。
有了蒸汽轮机,下一步就是制造船只。
大唐这个时候已经有完善的造船工业,但是产品依然是以平底船为主。
而且船头和船尾同宽,被制造成长方体的模样,阻力非常大。
所以这样的船,实际上并不适合在海上航行。
平底船,最怕风浪。
即使平时沿着海岸线跑,侧翻沉没的几率依然高达三成。
而楚杰在他的书本中,早已说明,长宽比最佳比例是一比八。
而且提出了尖底船的概念。
跟着这些概念和计算方式,大唐第一艘尖底巨船——长安级战列舰,终于问世。
这首有着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战舰,宽度为十二米,长度整整九十六米,吃水线五米,船身高度八米。
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七百六十吨。
动力系统为两组七千匹马力的蒸汽轮机联合驱动一个直径八米的螺旋桨,标准装载量的时速为16节,相当于时速30公里。
全速前进之下速度堪比后世的电驴。
两侧各自有三排射击口,加上甲板有整整四层,每一层安排了十门加长炮管的130毫米前装长重炮。
主要材质为均质钢板制造的模具,在龙骨的基础上组装镶嵌而成,虽然消耗的铁量很大,但是建造的工期非常短。
提前在工学府的炼钢厂之内制造好模板和龙骨的零件之后,运送到运河旁边的船坞里,数百个工人借助人力滑轮,最快三十八天即可完成从龙骨到整体的安装。
虽然船身庞大,不过勉强还可以在长安通往山东出海口的运河航行。
这一天第一艘长安级战列舰完工的时候,整个大唐高层,在李世民的带领之下,亲自来到了运河港口观摩。
那高大得恍如巨兽一样浮在运河水面上,通体金属原色的铁甲在阳光下闪闪生辉的船体,看得李世民本人都一阵激情澎湃。
“很好,有了此种艨艟巨舰,整个天下,还有谁在海面上是我们大唐的对手!”
一身龙袍迎风猎猎的李世民,声音豪迈无比。
想起当初在仙岛上看到的那个仙人,他的内心,只有感激。
没有仙人给他的那本仙书,他哪里能想到,大唐还能建造出如此强大的海上怪兽?
“恭喜陛下,有了这等战舰外加火器部队,我们大唐天下无敌!”
长孙无忌第一个站了出来,满脸喜庆之色地朝着李世民拱手下拜,眼神里闪烁出了一丝得意之色。
当初的仙岛,可是他本人陪着李世民去闯的。
如此功劳,加上之前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之功,他的地位,稳如泰山!
“恭喜陛下!”
文臣武将们纷纷拱手下拜。
“李淳风,多久才能生产出一百艘这样的长安级战列舰?”
李世民有些激动地指着那巨大的船身问道。
“回陛下,微臣正在加紧建造船坞,另外专门为船厂建造的钢铁厂已经在施工了。”
“明年开春的时候,陛下您就能看到一百艘这样的战舰,微臣还可以顺便把那些平底运兵船改造一番,为远洋航行做准备。”
李淳风拱手回答道。
“开春?如今已经是夏末,倒也不算太久,正好一万火器新军也需要时间训练。”
“既然如此,朕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了东方的方向。
仿佛倭国的石见银山,已经在迫不及待地朝着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