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周史演义

作者:唐门阿秀 | 分类:历史 | 字数:14.2万

第34章 箕子怖箸

书名:周史演义 作者:唐门阿秀 字数:3375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34

话说南方进贡象牙,色泽形状甚好,费仲为了博取商王欢心,亲自把象牙送给正在进餐的商王。商王拿在手中,甚为喜爱,翻来覆去,却不知做成何物,才能让他显得独特豪华。

商王打量许久,看到了碗上的箸子——竹筷子。他立马双目有神,似脑洞大开。倘若用象牙制成箸子,那该多好呀!那才是贵为君王应该使用的筷子。

费仲注意到商王看了看象牙,又看了看箸子,便明白了商王心意。他面带笑容,双眼眯成一条缝隙,“大王莫不是想把象牙做成箸子?太好了!大王乃万尊之躯,整天跟王公大臣一样,使用这种肮脏的竹批子,真是太委屈了。倘若不小心,竹批子划伤大王,那便如何是好?”

商王子受当然明白费仲心意,命令费仲把象牙做成象牙筷子,称为象箸。

用象箸吃饭,商王就更加自信了,他的筷子与天下人不同,它的奢华天下第一,她的尊贵昭然若揭。这才是君王应该享用的,他拿起象箸,夹一块黄米饭,觉得黄米饭粗糙难咽,商王子受心想:只有细腻的食物才配得上这光洁细腻的象箸。

箕子闻听商王进餐使用象箸,深感其奢侈,便匆匆进宫求见,想阻止商王使用象箸。

商王感到十分疑惑:“为什么朕用双筷子,王叔也要反对?”箕子向商王解释道:“今大王使用象箸,将来必然用玉杯相配,做玉杯后,大王必定还要寻思远方珍奇瑰怪之物。这样下去,大王便渐渐淡忘车马宫室,大王的心便不能专注于政事,大商邦便不可能兴旺。”

商王奇怪地盯着他,许久才说:“朕贵为君王,坐拥天下,用其中的珍奇宝物,有何不可?”

箕子引经据典,劝说商王:“昔日,尧帝做君主,不用金银珠玉,不穿锦绣华美的衣服,不观赏珍奇奢华的物品,不收藏宝物,不粉刷宫墙,不雕饰屋脊梁柱。穿粗布衣服,吃粗粮饭,喝野菜汤,为人民节约税赋,人民才会非常拥戴他。”

商王认为箕子又拿古代圣贤君王来欺骗他,尧帝想穿华丽衣裳,想吃美味佳肴,可当时有吗?今日的华丽衣裳和美味佳肴难道不是历代商王努力的结果吗?

不过,面对对眼前这位托孤大臣、王叔,他又能拿他怎么样呢?商王子受不再言语,任由箕子自说自话。箕子自觉无趣,退出王宫。

箕子心中郁闷,匆匆去找比干、微子诉苦,释放怨言。见到他们,便开始唠叨:“大王进餐必用象箸,日后定不会用土陶杯相配,必定会造者玉杯,或者犀牛角杯;用象箸、玉杯,肯定不会盛粗粮之羹,定会盛牦牛、象、豹等幼胎之羹;食用牦牛、象、豹之幼胎,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也不会食于茅屋之下,必定会锦衣九重,建广室高台。我惟恐成汤江山从此不振,因此,才害怕他开始追求奢侈的习惯。”

商王闻听箕子的劝诫,甚为欢喜:”王叔见识之广,令朕佩服,那就从玉杯开始吧,真要体会一下王叔所说的生活作何感受。

比干、微子,还有史官纷纷借古讽今,直言相谏,恳请商王厉行节俭,以减轻人民负担。商王愤怒,把他们骂出宫廷,朝歌的繁荣和大商的兴旺,难道不是他子受经营的吗?难道他不该第一个享受繁荣吗?

商王执意不听。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影响商王子受了,天下进退都出自子受一人之好恶。君王好恶,人民适应,则天下便和睦顺当;君王好恶,人民不适,则天下便会生出祸乱,使民生凋敝,生灵涂炭。

正如箕子担忧的那样,商王命令各方诸侯,便搜天下奇珍异宝,进贡朝歌。加重征收税赋,以满足他和宠信大臣,以及贪官污吏的奢侈生活。他们将收上来的珍奇动物放养在淇园,把财贝宝玉入库鹿台,把强收天下的粮食充盈钜桥。

鹿台建成之后,亟待休养生息的殷民与诸侯,没有盼到减赋降税,却迎来了更加沉重的赋税。

人心思异,天有不济。

王畿东南遭遇大旱,百年不遇,旧都亳州更是沙尘四起,笼罩四方,犹如土雨从天而降。禾苗枯萎干死,五谷绝收,饥民只能挖食草根树皮,还有中原所特有的白色粘土用来充饥,个个饿得骨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大臣觐见商王,请他亲自祭天祈雨,帝辛不愿,骂大臣愚昧:“何来天神,祈雨又有何用。所谓祈雨,只不过是巫觋摆弄姿势,欺瞒朕与天下而已。朕身为明君,岂能蒙骗天下?”商王子受欲将谏臣枭首以示众。

箕子上前劝谏:“大王,万万不可,昔日,成汤王在位,天大旱五年,粮食绝收,成汤王亲自祈雨于亳都桑林。”

他告诉商王子受:

成汤祈雨,在桑林祷告:“倘若我一人有罪,请不要伤及万民,倘若万民有罪,都是我教化不周,罪在我一人。不可因我一人有罪,而使上帝鬼神伤及万民。我愿以自身为牺牲,祭天祈雨,拯救人民。

于是,他剪去头发,绳索缚手,把自己当作牺牲暴晒,向上帝祈福。万民甚悦,雨水大降,天下皆拥戴之。今亳都再遭大难,大王当效仿成汤王,桑林祈雨。”

商王子受大怒,“尔等迂腐臣子,以假言要挟君王,意欲何为?”

众臣皆跪地请愿:“天下大旱,众生遭受苦难,大王当苦百姓之苦,设坛祭天,屈身祈雨。”

商王气得七窍生烟,“你等蠢材,为何如此不晓事理,逼君王就范。朕聪信自然,聚工匠造器物造福天下,使万民获利,朕都愿意做。倘若祈雨有用,朕必定早已成行,还需尔等说道?也好,既然你们都说祈雨有效,朕就成全你们。”

商王诏告天下巫觋,凡愿意设坛祈雨者,均可前往亳都设坛,他还强调:“倘若祈雨灵验,朕将大加封赏,倘若不灵,置于烈日下暴晒。天若有情,定会被他们的痛苦所感天动地,怜悯巫觋,降下甘霖。天若存在,他们可以面见天神,求上帝下雨。”

天下巫觋闻诏,纷纷奔向亳都,设坛祈雨。

天不如人愿,巫觋纷纷,被绑于烈日之下暴晒,不及数日,便灵魂升天。尸体长久曝晒,竟晒成肉干,饥民求生而食。这种肉脯,之前只有在君王祭祀时才能享用。

商王自认为所言不虚,得意洋洋,问群巫还有谁愿意祭天祈雨?台下静悄悄。

众巫乃连通天地之人,岂能被死亡吓倒而不敢祈祷上苍,营救受灾民众。

有巫官出班,言道:“臣愿再设坛祈雨,为民众祈雨。”朝廷群臣一片哗然,他们从内心敬佩这位敢冒死拯救民众的大臣。雨降不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片爱民之心。

子受冷笑道:“前面众巫祈雨,未有应验,暴晒于日下,求天神同情,天神不理。今,你再行祈雨,倘若应验,加官进禄,倘若不灵,将被投入火中。天神若念你可怜,便降甘霖。天神若不存在,你白受焚烧之苦。”

巫官应允,设坛施法,祈求上苍降下甘霖,拯救民众。

雨仍未下,巫官被投入火中焚烧,其痛苦之声令人心碎。那些热衷于直谏的巫祝都不再言语,保持沉默。

朝廷朝野,都悲愤怜悯,骂子受残暴。子受不以为然,明明是巫官错了,为什么大家都要指责他。

旱灾越来愈重,亳邑出现了许多怪事,原本陈列整齐的九鼎出现了移位,晚间有女妖出来吃人,有游鬼深夜哭泣,有女巫变为男人。

经历种种苦难的亳都人民终于等来了一场大雨,可是,这场大雨却不是甘霖,而是一场肉色泥雨。

官吏民众都非常恐惧,民间传言四起,说:“商德已经混乱,商王不敬重上天,惹怒了天神地祇,恐怕天下就要易主,殷商不会长久了。”

而后,雨水降临,民众得救。

第二年六月,商王子受带大臣去西山田猎,天公又不作美,连续狂风暴雨。狂风把树连根拔起,房屋也被摧毁,有牛马被吹上了天,商王子受躲在行宫不敢出去。风吹山野,发出阵阵哀鸣,如鬼哭狼嚎。

突然,天降大火烧着了行宫,好在暴雨很快浇灭了火焰,火势没有蔓延。行宫房顶被烧了个窟窿。

雨过天晴,商王与大臣一同走出行宫,发现天上有两个太阳。大臣们抬头盯着两个太阳,不由得想起了民间传言,心中暗自琢磨,难道上天真的要易主?

大家的好奇,聪敏的子受能够感觉到他们再想什么。不过他毫不惧怕,等他时机成熟,再教训他们。

有大臣忠心上涌,实在是憋不住了,便进谏商王,劝商王敬重天神。

商王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把对大臣们的怒火全部转嫁到这一人身上,他要杀一儆百。下令把这位忠臣拖出去斩杀,并且警告群臣:“从今往后,凡事谏言敬重天神者,一律斩杀。”众臣都不敢再谏。

商王子受得意非凡,以为天下皆在他掌控之中,他便放下心来,便开怀畅饮。不知不觉,七日七夜过去,他竟然忘记了时日,不知今天何年何月。他问左右大臣侍从,无人知晓。

商王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对商王派来的人说:“身为天下共主,却使天下失去了时日,天下危矣。天下人皆不知时日,而我一个人知道,我便危险了。”于是,他也喝了很多酒,使自己酩酊大醉。

商王三代元老商容,见天下人怀怒于心,不敢坐视不管,又不敢仗义直谏,唯恐商王治罪。他反复琢磨,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商王能够接受的办法,以缓解天下人对商王的敌意。欲知商王想出了什么办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