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贵妃有了读心术后吃出惊天大瓜

作者:流云飞度 | 分类: | 字数:68.4万

第275章 山野之茶

书名:贵妃有了读心术后吃出惊天大瓜 作者:流云飞度 字数:2275 更新时间:2025-02-06 05:55:42

齐王想,说的这么大义凛然。

两百多年前,大青山那只角,归我南楚的时候。

你们大夏开国皇帝,还是个反贼呢?

什么领土完整。

你们当初得天下时,就是现在这些地方。

大青山也从来没有,完整的属于过你们。

犹疑不定的齐王,一面对大夏的官员说,要传消息回南楚,等朝堂商议过,再做决定。

一面派人去山里查探。

看看大青山那一块到底有什么,吸引大夏的东西。

端玉贵太妃这边,却是稳如泰山。

她知道,只要大夏提出要大青山,齐王就一定会去查。

她早就做好准备了,紫衣也撤出来了。

果然,南楚的人查探了半个多月,什么也没有发现。

大青山南楚那边,就是荒山野岭。

南楚朝堂上也是意见不统一。

一派同意拿那荒山野岭,换取海盐方子。

一派认为哪怕是荒山野岭,也是南楚的疆土,不能丢失。

海盐的方子可以想别的办法。

可是南楚皇帝等不了。

他太急需将海盐的方子拿到手,改变南楚无盐的状况。

最终双方决定,在闵州秦王府签订协议。

南楚用他们境内大青山的部分,换取海盐的方子。

协议是赵君竹,参照了现代的商业合同写下来,让朝廷来的大人再加工润色。

双方的责任义务,都明确的清清楚楚。

毁约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也写上了。

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协议,没有什么约束力。

真是有一方毁约了,也只能刀兵相见。

京城来的大人们,看了赵君竹写的原稿,一个个无不惊叹。

荣华夫人果然大才,很多地方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

协议签好后,双方交接完成。

整个大青山从此,完全属于大夏,闵州的边军,连夜就驻扎过去了。

南楚拿了赵君竹写的,海水制盐的方子。

各种步骤和注意事项,都写的一清二楚。

齐王看完不放心的问赵君竹:”我们南楚人从没有做过。

万一照着这方子,还是做不出来像你们一样细腻的盐。

该如何?

不如你跟本王回南楚去,将他们教会了再回来。”

端玉贵太妃想,你打的什么算盘,本宫已经知道了。

不就是想着,先将赵君竹骗到南楚去,然后再公布她的身世。

倒时候南楚皇帝,不想认也没办法吗。

哼!

你这是要将赵君竹架到火上烤。

赵君竹听了摇头:“南楚我就不去了,你可以送两个人,到我们的作坊来学习。

我让人手把手的教他们。

等到他们学会了,能熟练操作了,你们再回去。”

“齐王觉得怎么样?

我们大夏是讲诚信的,不仅给你们方子,还包教包会。”端玉贵太妃说。

齐王那老小子,再不识时务,盯着赵君竹,就别怪本宫不客气了!

大夏这边,京城来的大人们,松了一口气,

还是皇上和太后有先见之明。

封了荣华夫人和他父亲爵位。这样一来,她们便是和大夏绑在一起了。

谁也撬不走荣华夫人。

只要能将这样的人才留在大夏,一两个爵位又算什么。

他们还不知道赵君竹真正的身世。

齐王在南楚国人学会了制盐,准备回南楚的时候,又找了赵君竹一次。

两人约在了上次的茶楼。

齐王给赵君竹一块令牌:“这是我齐王府的令牌。

将来如果有机会到南楚,记得到齐王府来找我。”

赵君竹拒绝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令牌我就不拿了。

你也看到了,我们一家在大夏生活的挺好,没有换个国家的打算。”

她想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万一哪天身世曝光了,拿着南楚国齐王府的令牌,怕是要解释不清了。

齐王只得失望收回。

他总觉得这个侄女不简单。

就算她不回南楚认亲,也希望能和她搞好关系。

齐王离开闵州以后,京城来的大人们也要回去了。

他们将带着新的疆域版图,凯旋回京。

离开闵州的前一天,端玉贵太妃和秦王,在王府的花园设宴,宴请他们。

正式开宴前,先上的茶水和点心。

点心他们熟悉,京城荣华夫人的铺子里都有卖。

他们都吃过,也喜欢吃。

只是这茶,既不是杭城的龙井,也不是苏城的碧螺春。

而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茶叶。

茶叶的颜色呈褐色。

不是尖尖的嫩芽,而是卷在一起。

端玉贵太妃说:”今日请各位大人品尝我们闵州的茶叶。

各位可能从未见过。

这种茶是我们闵州独有的,长在山野间。

没有经过人工的干预。

虽然不是什么名茶,倒也有些野趣。

本宫自己就很喜欢这茶。”

他们见到那茶叶,用上等的汝瓷装着。

被侍女小心翼翼的,拿上来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名茶。

听端玉贵太妃一说,心中顿感失望。

野茶!那野茶又苦又涩能喝吗?

看来闵州还真是贫瘠啊。

连端玉贵太妃,都喝那又苦又涩的野茶。

这位在宫里的时候,哪一日不是锦衣玉食。

来到这蛮荒之地一年,连野茶都能喝的下去了。

也是挺不容易的。

虽然已经见识到了,闵州的日渐繁荣,各位大人还是转不过弯来。

在他们看来,离京城这么远的地方,发展的再好,也是蛮荒之地。

端玉贵太妃听到他们心里的感叹,也只是一笑置之。

希望各位大人,尝过这茶的味道之后,还能这么自信笃定。

当初她也是喝过之后,才同意赵君竹在城外的山上搞大规模种植。

那座山上新种的茶树,都是从这几株老树上剪下来的枝条嫁接的。

如今都已经成活了,就等着它们长成,出茶叶了。

到时候就可以,让闵州的百姓大量种植。

日后,茶叶将会和海盐一样,成为闵州的支柱型产业。

一排侍女手中托着类似托盘的东西,鱼贯而入。

那是赵君竹命人从江南,订做的茶盘和全套的紫砂壶,杯子。

每一套的造型都不一样,都是赵君竹画了图,让人去江南订做的。

诸位大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茶器。

这时的人,才从各种香料煮茶,过渡到开水泡茶没多久。

时下泡茶的器具,他们都见过,但是这种却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