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调教乱世

作者:野狐禅观 | 分类:历史 | 字数:9.5万

第六章历史

书名:调教乱世 作者:野狐禅观 字数:2621 更新时间:2025-01-24 01:40:52

太阳缓缓的落到地平线以下,杨辰远站在庙门口,雪花飘落到脸上,雪又下了一天,仍然没有停的意思,今晚只能在这庙中再停留一晚。不禁有些喟然叹息,他已经从尉迟杏香口中知道了不少的历史,这是和他上一世完全不同的历史空间。

这一世的历史上也有上古神话时期,也有春秋战国时期,最终也是秦帝国扫六合一统中国。但是,秦帝国的国祚却延续了200余年,传承十五世,后被夏王朝所代替。

大夏王朝传世到今日已有300余年,自夏高祖周栾起义,推翻了传承百余年,以残暴著称的大秦王朝以来。历经多年,夏历176年,周启即皇帝位,史称夏景帝,景帝执政期间,为了彻底解决掉困扰中原千余年的民族问题。采用了宰相卫夫子的民族同化政策,将长期滋扰边境的夷、狄、蛮、戎、羌等五个胡族人分化整合。

亲汉的胡族内迁至关内,分发土地,教授种植,并鼓励胡汉通婚,胡汉民族平等,是为“熟胡”。对排汉的胡人则痛下杀手,十年间分别派遣大将军种逖、曹信领兵二十万横扫胡族,将“野胡”逐出漠南。夏王朝疆域扩大了近三分之一,中原王朝第一次实现了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空前强大。

夏景帝在位23年,传至宣帝,宣帝在位18年,传至献帝,献帝在位12年。宣献二帝在位期间,并未有太大的作为,基本延续了景帝的执政策略,对内施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养民政策,对外继续延续民族融合政策。夏王朝国力没有大的发展但也并未衰落。

夏历229年,夏献帝驾崩。年仅8岁的周衷继位,史称夏惠帝。惠帝年幼,太后贾氏摄政,重用外戚一党专政,太后贾氏父贾正风拜太傅“录尚书事”大权独揽,总揽朝纲。贾正风上台以后,大肆安排亲信、排除异己,卖官鬻爵,惠帝朝官员日渐腐败,贵族奢靡之气日甚。

夏历233年,中原并、青、豫、荆、湘、扬、幽、陕、陇等九州发生大规模的蝗灾,百姓饿殍遍野,受灾严重地区,甚至发生易子而食的现象。

贾正风并未拿出有效的赈灾措施,而且昏招迭出。

其一,派遣次子大司农贾旭担任赈灾特使,贾旭将赈灾粮大肆掺假,截留赈灾财粮十之七八,并以高价卖出,大发国难横财。

其二,贾正风听信手下幕僚通越的建议,改变了由景帝朝开始执行的民族平等政策,将屠刀挥向了已经半农半牧状态的“熟胡”,将胡人的税租提高三成,粮食不够用牛羊等牲畜抵偿,而且牲畜抵偿率压制的极低。

短短五十多年的民族融合政策,并未将这些“熟胡”完全同化,他们和平年间是安分守己的农、牧民。但是如有需要,他们上马就是骑士,是最勇猛的战士。当朝廷的压榨超过他们的极限,当琴弦最终绷断的时刻,他们反了。

率先起义的是戎族人,戎族首领宇文寿廆在幽州举世,打起“清君侧”的旗号率先发难,聚集骑兵八万、步兵十万,短短五个月时间,先后攻占幽、豫、并三州,兵锋直指夏王朝的都城长安府。

夏历234年2月,宇文寿廆的义子宇文韬领兵五万率先攻破长安府。夏惠帝周衷、丞相贾正风、太后贾氏被杀。宇文韬下令屠城三日,长安府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王朝灭亡,史称北夏。

北夏灭亡后,中原大地陷入大乱,各个军阀势力揭竿而起。

夏历234年5月,戎族人宇文寿廆返回幽州驻地,率先称帝,定都保定府,改国号“秦”。宇文寿廆立长子宇文遂为太子,都督并、陕、陇三州诸军事,坐镇长安府。戎族秦国占据夏朝十六州中的幽、豫、并、陕、陇、荆六州,成为中原第一大的军事割据势力。

夏历234年7月,周衷的堂兄琅琊王周迁,放弃固守的青州,举族南下。夏朝士大夫和各路汉人豪强纷纷来投。周迁渡过长江,抵达扬州,定都江宁府,继续打起“大夏朝”的旗号,广招天下汉人义士,史称“南夏”。此时的这个夏朝,只占领了扬、粤、湘、赣四州,其中湘州都督赵居、赣州都督钱墩还只是名义上的归顺。

琅琊王周迁手下第一大将厉坤与周迁意见相左,并未与周迁一同南下,继续留守青州,招兵买马,自封青州刺史,都督青州诸军事。

夏历235年3月,狄族首领段文茷在辽东举事,宣布脱离夏朝管辖,辖辽、蒙、承三州,定都辽阳府,建国号为“燕”。

夏历235年9月,羌族人李渭阳在蜀州举事,定都成都府,建国号为“蜀”。

同年11月,蛮族人申屠甲在昆州称帝,定都大理府,定国号为“理”。

在经过了创业阶段的拼搏,称帝建国后的荣耀后,逐渐步入老年宇文寿廆失去了锐意进取的霸气。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酒色慢慢掏空了,因多年征战伤病缠身的身体。

夏历244年底,在戎族秦国建国十年后,宇文寿廆走到他的人生尽头。弥留之际,宇文寿廆下诏,宣长安府留守,太子宇文遂回保定府即皇帝位,命汉人博陵崔氏族长崔凌运为丞相,辅政大臣,总领朝政。命义子赵王宇文韬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夏历245年元月,一代枭雄宇文寿廆崩于保定府的寿阳宫,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62岁,谥号“武”,史称“后秦武帝”。

宇文遂带领着一千二百名扈从,由长安府赶往保定府。行至距离保定府不足三百里的定州府附近时,突然杀出八千轻骑兵,仅仅一个时辰,太子宇文遂及一千二百名扈从被全歼,未留一个活口。

宇文寿廆第三子淮阴王宇文钧,提着宇文遂的人头赶往保定府,准备即皇帝位。行至保定南郊五十里处的徐水附近,遭遇了带兵平叛的大将军赵王宇文韬。徐水河畔,激战一天一夜。宇文韬大胜,斩宇文钧于阵前,歼灭叛军三千五百人,俘虏四千人,宇文钧叛乱终了。

同年4月,宇文韬立宇文寿廆的小儿子,年仅十二岁的宇文珏为帝。次年2月,赵王宇文韬加九锡,6月,宇文珏禅让皇位与赵王宇文韬。同年10月,宇文珏自缢于恭王府中,年仅13岁,史称“后秦哀帝”。

夏历246年10月宇文韬改国号为“赵”,南迁国都至洛阳府。

宇文韬灭秦建赵后,仅仅维持十年和平的中原大地,再一次陷入战火纷争,中原各路诸侯纷纷打起反旗。以豫章王宇文禅、晋王宇文昊、荆襄王宇文络、淮南王宇文成检等四路藩王起义最为势大。宇文韬御驾亲征,用了八年时间,基本将国内叛乱平息。

这八年中,在宇文韬带兵四处救火的期间。在陇州地界上,一个叫尉迟圭的夷族部落族长,兼并整合了驻扎在陕、陇两州和西域的夷族各部,快速的占领夏旧都长安府,并将东部国界线推至潼关,势力范围遍布陕、陇二州及西域东部。

夏历254年8月,尉迟圭在陇州称帝,定都天水府,建国号“陇”。次年9月,宇文韬亲率戎族骑兵十万,以汉族为主的步兵二十万,御驾亲征,进攻夷族陇国。

尉迟圭命自己的侄子平东王尉迟虎为征东大将军,领夷族骑兵三万、汉人步兵十万。驻守平城-容城-潼关一线,抵抗戎族军,关中平原在宇文寿廆之乱之后,再一次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