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三百四十五章 停战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4159 更新时间:2025-01-19 04:11:53

在决定撤军之前,我们先来复盘一下中原战事。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中原战场一直没得到季汉方面重视,因为主要精力都放在攻略关中,攻略东吴身上,因此投入的兵力和物资都非常少。而这也导致了幽州方面军只能维持在十万人左右,甚至连维稳的卫戍部队也不过几万人,要知道他们可是占据了幽、冀两州十几个郡呐。

不过幽州方面军兵力虽少,但魏国方面从未小觑过他们,因为他们都是职业军人,平日里除了训练就是训练,远不是那些一边打仗一边种地的役卒能比的。

除了兵员素质外,武器装备更是具有时代性的鸿沟,防护方面有一体锻压成型的胸甲,在短兵相接中让曹军吃尽苦头。武器方面就更不用说,除了拥有横刀这种优良的冷兵器外,幽州方面军还拥有季汉规模最大的火器部队。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在过去两年里,汉军在野战中常常能以劣势兵力以少胜多,让魏国吞下失败的苦果,正是这些接连的惨败让张合最开始以空间换时间,然后伺机反击的谋划失败。

毕竟他们连僵持局面都打不出来,汉军的士气、兵员、后勤补给等自然不会受损,相反汉军还会随节节胜利,以及占领区的扩大而变得越发强盛,这让张合这个沙场宿将感到绝望无比。

不过汉军虽然局面占优,但从去年开始进展就变小很多,除了季汉方面战略重心东移,以及幽州方面军兵力不足的主观原因外,张合及时调整战略,收缩兵力以城池为节点节节抵抗,不再选择和汉军野战,这也是汉军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龙骧军受制于补给不足等问题,导致从年初到现在一直在冀州休整,并未南下兖、青、徐等州郡进行袭扰作战,因此和突飞猛进的荆州军相比,幽州方面军进展十分缓慢,建兴九年到现在都过一半了,战线还是和去年春节前停战时一模一样。

即魏国依旧完全掌控冀州西南部广平、阳平、魏郡三地,以及赵国、巨鹿、安平等郡南部地区,他们以城池、关隘、河流、山川为防御节点节节抵抗,让手中兵力不多的马谡十分头疼。

而随着汉军从前期的突飞猛进过渡到相持阶段,战局也正向张合预想的那样发展,倘若没有西域这档子事的话,相信不久后张合会发起一次全面反击,以此来扭转魏国在冀州的劣势。

不过世界上没有如果,随着外敌入侵西域,季汉方面肯定会让玄甲军从冀州前线撤退,因为他们可是当初西征的主力,比大汉其他部队更适应西域的气候。

自然而然,当玄甲军撤退后幽州方面军战斗力肯定会被削弱,马谡自然也会收缩兵力,从前期的进攻开始转为防守,说不定在必要时还会放弃一些城池来换取时间,以此来等待江东和西域分出胜负。

如此一来,当汉军开始全面收缩后,张合谋划已久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然后趁汉军势尽之时伺机反击,在重创幽州方面军后并夺回冀州、幽州等地,在北方重新构筑防线的战略就不攻自破,让他白白忙活两年。

不知道当张合发现汉军主力开始撤退后会怎么想,会不会被气得一命呜呼呢,毕竟他的年龄真的不小了啊。

……

“尽管西域军情紧急,但我们也不可因此而慌了手脚,有北地骑兵军团和龙骧军前去支援,相信在短时间内稳住局面的问题不大。

另外,诸位不要忘了我们在西域也是有盟友的,自我们和楼兰国建立邦交以来,双方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非常深的合作。

譬如我们帮助楼兰建立的钢铁冶炼厂,让他们国内实现了钢铁自由。以及经过十数万胡人的日夜劳作,终于在去年年初贯通玉门关到楼兰国首都的官道,让两国往来所需要的时间从大半个月缩短到短短五天,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两国的联系。

如今西域遭遇外敌入侵,楼兰国作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又是我们亲密无间的盟友,于情于理他们都会出兵抵抗侵略。

而只要楼兰国出兵,类似于鄯善、于窴等国也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在对待西域问题上你们不要太过悲观。”

在完善出兵细节后,魏延又给在场的众人吃了颗定心丸,毕竟西域目前最强大的国家楼兰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大汉这边,而且还不用担心他叛变,就算联军打到楼兰国他们也不会投降。

因为楼兰距离大汉非常近,从玉门关到楼兰都城只有千余里,骑兵奔袭半个月就能兵临城下,而且随着楼兰古道被拓宽变成了如今的车马大道,汉军兵临城下的速度只会更快。

而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楼兰国的贵族集体得了失心疯,否则只会和大汉站在一起,因为三大帝国再强大也会有离开的一天,而在大汉家门口的楼兰自然会被报复,届时以汉军之能恐怕不用一个月楼兰就会成为大汉的一个郡。就像二十年前的龟兹国一样,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大汉的第十四州。

第三百四十五章 停战

在提了一句西域诸国后,魏延便不再关注西域问题,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大汉内部上,毕竟华夏才是大汉的基本盘。

“虽然西域有变,但局势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所以江东战事非但不能停,反而要让孝直想办法尽快攻破建邺,如此才能解放参与灭吴的数十万大军,减轻我们现在面临的压力。”

灭吴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放弃,打蛇不死必有遗害的道理他自然懂,就算孙权得知西域有变后负隅顽抗,他也要将建邺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彻底结束长江以南的战事,让百姓们迎来久违的和平。

“至于中原战事就依文伟之言先停下来吧,魏国虽然在去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但天下膏腴之地仍被他们掌握,只要曹叡狠下心来仍能拉起一支不弱的力量。倘若我们此时主动进攻,恐怕会给魏国反败为胜的机会。

所以从明日开始,除了长江以南地区继续保持进攻外,在我国和魏国的接触线上将由进攻转入全面防御,并且要依靠山脉、河流、城池、关隘等构筑一条防线,防备魏国随时可能出现的进攻。

另外,当我们转入战略防御后也不能任由魏国发展,先让海军将东海封锁,断绝魏国从海上获取资源的途径,同时配合我们在陆地上构筑的防线完成对魏国各个领域的全面封锁。”

对于魏国魏延从来没有轻视它分毫,就算去年一战歼灭魏国二十八万大军也是如此,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魏国每次失败后都能很快恢复元气,从而继续和季汉争夺天下的归属,这一次恐怕也不会例外。

因为魏国具备一个让季汉眼红不已的优势,就是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仅仅户籍统计的人口就超过千万,倘若再算上被士族刻意藏匿的人口,恐怕这一数字会突破两千万,而季汉方面就算把汉化的胡人算上人口也才堪堪过千万,而且多以小孩为主。

因此,只要以颍川士族,河北士族为首的中原士族和季汉的利益诉求达不成一致,他们就一定抗争到底,毕竟按照季汉的户籍政策和律法来,不但他们祖宗巧取豪夺来的基业保不住,甚至他们自己都有性命之忧。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所以在季汉的高压政策下,他们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会继续支持魏国抗争到底,直到季汉方面做出让步,或者魏国灭亡他们身死族灭为止。毕竟在他们眼中家族的利益永远大于国家利益。

而得到士族支持的魏国可以说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战争潜力自然不是东吴之流所能比拟的,因此在处理魏国问题上一定要慎重,否则事情发展到最后只会自食其果。

而采用军事和经济双重封锁的方式,就眼下的局面来说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法,它不但能防止魏国和三大帝国前后夹击季汉,也能最大限度的遏制魏国发展,以防趁季汉处理西域问题时做大。

虽然对华夏民族而言,越封锁他们只变得越强大,但魏延又不是要封锁魏国一辈子,最多三年解决完西域问题后就会发起最后的攻势灭亡魏国,想来短短三年魏国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更何况在攻灭东吴后荆州军的去向还没确定,他们到底是北伐中原光复汉室,还是西进支援西域战场都是个未知数,万一西域局势对季汉有利,说不定魏延和诸葛亮还会开启两线作战。

“可以,待会议结束后我会让中书省出台相关的律法,强制关停两国边境线上所有开放的码头、市场等,全面中止我们和魏国的进出口贸易,不会让任何有关民生、军事的物资流入魏国境内。”

诸葛亮沉吟一会儿后便点头同意道,虽然贸易禁令这把双刃剑对季汉的商业发展也是重大打击,但和魏国比起来,季汉的经济体量足以支撑起贸易战。

毕竟季汉不但拥有海上丝绸之路持续输血,还有澳洲和新几内亚群岛等海外领地能提供发展所需的资源,足够季汉打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了,而上述的这些魏国都没有,因此只要贸易战持续下去魏国一定会先崩溃。

另外,当季汉由进攻转为全面防守后,大汉将会进入长达数年的和平期,而诸葛亮也能趁着这段和平期,赶紧实施这几年被反复提及的云梦泽改造计划。

毕竟南阳、江夏等地已经被光复,开发云梦泽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自然要兑现当初为激励士气所画的大饼。

另外,这几年大战下来战俘营都快装不下了,与其让这些俘虏闲着胡思乱想,不如趁早将江汉平原给改造出来,反正也不会有人嫌弃自家粮食多。

“另外就像文伟所说的那样,敌人不可能全是骑兵,肯定还会有规模庞大的步兵集团,而且我汉军骑兵的威名名扬海外,他们此次出征肯定有应对之法。所以我们很难像武帝那样,仅仅依靠骑兵就能击溃敌人。

毕竟他们那时候面对的敌人主要以游牧民族,以及工业体系不健全的小国家为主,而我们现在面对的却是三个庞大的帝国,他们有健全的工业、军事体系,自然不能横向对比。

所以,我认为此战的胜负手依旧在步兵。

因此,我欲让幼常领玄甲军、陌刀军立即从冀州返回长安,然后在长安和休整的第三、四师,以及去年新组建的第五、六师组成远征军前往西域同敌军决战。

考虑到此战关系到我大汉一统天下的进度,所以我欲亲自领军前往西域主持大局,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魏延同样不看好仅靠骑兵就能取胜,因为有个叫做马其顿方阵的玩意儿专克骑兵,尤其是像汉军这种远道而来的轻骑兵,在人和马匹没有足够的防护时去面对长枪如金的方阵无疑是一场噩梦。

与其如此不如让火器部队去西域给外国人来点小小的震撼,让他们感受一下科技的力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就依大将军之言。”

众人对此倒没什么异议,因为整个季汉除了魏延就找不到几个对西域了解的大将,而且以魏延在西域的威慑力,相信一些心怀不轨的小国家也会安分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

见众人没意见,那么这场紧急会议就到头了,至于后勤补给这些繁琐的事自然由诸葛亮、伊籍去操心,反正他们总不可能让前线将士挨饿吧。

最后,在众人的辅助下刘禅签发了一封又一封诏书,这些诏书都是调动兵马的调令,毕竟此次大军的集结点设在长安,大汉帝国的政治中心,倘若没有刘禅的诏书谁敢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