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后明余晖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 分类:历史 | 字数:202.1万

第494章 第五章 美国的战略企图;底牌尽出

书名:后明余晖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字数:4316 更新时间:2025-01-26 01:42:04

“知道了,我马上回去。”

“算你有良心。”电话那头的罗符听上去很疲倦。

挂了电话以后,周长风转身对自己的亲兵和寅宾馆的侍者们要求道:“备车,回京!”

两辆越野车一前一后拱卫着中间的远航牌轿车驶离了寅宾馆,直奔西城区的火车站而去。

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下,年轻男女三三两两的在街道上走着。

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人在上海这座不夜城的嬉闹调笑,享受着自在的夜生活。

繁华之下也不乏拮据的百姓,可流浪者却不多见。自古以来大明官府都很有一套管理流民的办法,最普遍的就是强制移民,这个习惯一直保留至今。

在自己治下出现流浪者对政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地方官吏所不愿遇到的。

巡检司的巡警会不由分说地带走流浪者,集中安置起来,然后统一迁徙至有需要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流浪者能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少。

在控制了达尔文、莫尔兹比、拉包尔以后,朝野间就不断有声音说应当效仿古法,攻夺一城一池以后便安置流民定居屯垦,从而减少占领成本。

经过研讨,朝廷决定将达尔文作为试点地方,移民充实当地人口。

达尔文这座小城市在战前就没多少人,经过战火摧残,城区毁于一旦,部分民众也跟随澳军残兵败将撤走了,留下来的只有几千人而已。

这样一座残破港城几乎失去了作为物资供应中转站的意义——没有了平民百姓的城市还叫城市吗?

从今年年初迄今,已经有大约六千人乘船踏上了澳洲大陆,他们是来自大明、安南、朝鲜、日本的潦倒破产者、走投无路的流浪者、放手一搏的闯荡者。

他们有的孤身而来、有的拖家带口,废墟一片的达尔文因此不断兴建起新的屋舍。

该城也被更为“胜业”之名,取自长安一百零八坊之中的胜业坊。

【组织度恢复速度+5%,损耗-8%,港口等级+1】

由于恰好有一趟午夜发车的列车,周长风连夜赶回了京师应天府。

华盛顿方面选择在马德里即将陷落时才宣战?这似乎颇为微妙,恐怕就是为了等弗朗西斯科火烧眉毛时答应某些条款?

周长风没有在这方面深入考虑,不过美国人在打什么主意,如今战端已开,三方混战的局面从现在开始正式展开了。

美国在去年、也就是三九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了6271万吨;作为对比,德社为2389万吨,大明为1301万吨。

在铝材产量上,美国去年为25.7万吨;德社为19万吨,大明为6.2万吨。

至于石油产量,美国去年达到了惊人的18814万吨,一骑绝尘,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还不赶不及。大明在拿下了南洋和缅甸油田以后也不过1230万吨;德社费了一番力气控制了巴库油田,再计入煤化油产量,总共也就2970万吨。

有这样澎湃雄厚的工业实力,美国人才胆敢两线作战,期望在这一次的大战向世界霸主的宝座发起挑战。

然而,工业实力汇集而成的产物能否远渡重洋有效投送到目的地,接下来能否汇集为强大的力量击败敌人?

最终的结果还不得而知。

周长风唯一可以百分之百笃定的是,美国人必然会在初期付出高昂的代价。

凯塞林山口战役证明,未经血与火磨砺的军队即使占据优势也极有可能反胜为败,无数生命换得的战争教训才能使一支军队成长和进步。

这次,轮到美国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直面德国人的兵锋了。

底蕴雄厚的美国人固然承受得起成千上万辆的坦克和飞机的损失,但相应的人员损失呢?

民众怎么可能容忍数以百万计的恐怖伤亡——这是对外干涉,不是保家卫国!

4月16日上午10:00,御前会议在文华殿紧急召开。

德社最新的官方广播已经赶工翻译完成,回响在偌大的厅堂中。

「……美国的统治阶级在过去的三年里不断地加强军备,数百万军队已经在干涉欧洲的路上。他们无耻地将美国工人和农民的儿子送上战场,让他们在谎言中丧命……」

「……欧洲劳动人民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应该保卫自己的利益,这是全民性的斗争!我们必须时刻清楚我们的敌人是谁,无情的毁灭英国和美国资本家的野心……」

“翻书可算翻开新一页了,这下就看他那个什么罗斯福能受得了多少损失喽。”人事阁臣高仲南语气轻松地说道。

李光远伸手比划道:“两百万,不会再多了。”

说完,他看向了斜对面的程翰,问道:“督府预估的兵力呢?再说来听听。”

后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下美国人口计约一万万三千万,适役人口之极限可达两千万,不过较合适的动员数字恐怕也就在千万出头,这个同以前的预估是一致的。”

林羲淡淡道:“这不是重点,就按眼下的局面,佛郎机跟亚平宁这两处半岛势必是要打大仗的,不过英美回选择哪处作为突破口还不好说。”

“都多山,不好打,打赢了也没法推进,容易重演欧战那时长久相持的状况。”程翰沉吟道:“最近搜罗的消息挺有意思的,英人似乎要派军到俄国那地方去。”

“四处挑事,英人终归是英人。”

“可这样一来,德人必定也要正式插手,到时候便是三线应战啊。”

“美国兜底,英美携手肯定是耗的起的,就看双方怎么较劲了。”

当其他人在议论时,站在朱泠婧身旁的周长风却一下子浮想到了许多场面。

原本还遗憾这个位面再也见不到欧洲大平原上的装甲集群大战了,现在却突然有了转机!

德社上层对沙俄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蔑,更准确的说是瞧不起沙俄的蓝白两方势力。

如果红方能凭自身一统沙俄,那自然皆大欢喜,即便红方遭遇挫折、主动求援,德社也只需随意出手便可轻松解决。

因而迄今为止德社也只派出了红鹰军团这样小规模的、名义上是志愿军的部队,而且主要目的是控制巴库油田。

沙俄广袤土地上的混战还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伦敦方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正式启动了之前束之高阁的干涉计划,决定插手内战。 此前英国人还在担惊受怕的提防德国人强渡英吉利海峡,可随着战况趋于稳定,这个威胁愈来愈小,英国人立刻就准备在其它战线上搞事情了。

现在随着美国人正式下场,对沙俄的干涉就更加有可行性了。

一个星期前,温斯顿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抵达了华盛顿,同富兰克林总统会面商议。

二人洽谈的主要内容是交换各自意图,接着确定战略方向。

英国的宗旨是尽可能的维持大英帝国完整、维持日不落帝国的地位,最重要的就是确保殖民地的安全,尤其是印杜。

美国则期望能够将自己的势力根植在欧洲各地,充作未来施加影响力的据点,并不介意在博弈中打压表面上的盟友英国。

多年前,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把地缘政治推向全球,在他的理论中,欧亚大陆被称为“世界岛”,他宣称控制了世界岛之心脏——东欧,便等于控制了全世界。

从地中海到中亚、从印杜到中东亚,这儿云集了富庶的资源和古老的文明,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也主要在这儿进行。

哈尔福德-麦金德的理论往往被认为是大战的理论依据,与之伴随的陆权论思想亦具备重要地缘政治意义。

美国人现在也在反思,过去孤立主义虽然带来了不菲的利益,但也滋生了安于美洲的风气、狭隘了国际视野。

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全球化的国际政治需要全球化的政治地理!

他们力争让美国人破除陈见,用全新的思路看待世界,努力掌握世界主导权,扮演世界岛离岸平衡的操盘手。

这直接影响了美国上层的战略。

第一,美国不应像英国那样深入欧亚大陆,以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第二,美国不能再走孤立主义的老路,偏安一隅的日子到头了。

第三,美国应延续先欧后亚的战略。

第四,美国需要谋求具有战略价值的前沿阵地,方便随时介入欧亚大陆事务,以巧妙灵活的外交为矛、以雄厚强大的军事为盾,撬动全世界!

具体到现实,富兰克林总统收到的草案中罗列出来的目标就有数十个——应该争取在冰岛、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建立含有军事基地的据点。

投身于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为了压制德社,实际上是致力于投射影响力。

美国上层普遍认为不可能击败德社,但争取控制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还是有希望的,如此便可建立起一个包围网,将这些国家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另外,东方的战略则颇具阴狠意味。

东南亚诸岛已经被放弃了,美国上层觉得将大明赶回本土的巨大代价并不值得,而且可行性较低,意义不大。

因此只需夺回马里亚纳群岛,并确保澳洲的安全即可,之后便可以同大明媾和。

在此期间,应该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推动澳洲、印杜、埃及这三地的独立,并尝试拉拢之。

失去了澳洲、印杜、苏伊士运河的大英帝国还能称之为帝国吗?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永远不会再升起了!

为达成此目的,可以考虑和大明展开秘密谈判。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和英国彻底撕破脸皮也是可以考虑的。

富兰克林总统基本认同这一系列战略思路。

假设一切顺利,英国将沦落为二流国家,再无威胁可言。

德社注定统合大部分西欧与东欧,成为可怖的庞然大物;坐拥南洋的大明也会飞速发展;势力遍布欧洲的美国则能够收获良多。

那时候便会成为三足鼎立之势,鉴于意识形态斗争大概率会愈演愈烈,联中抗德似乎是极有可能的。

「总统先生,我们预计需要付出大约200万的人员损失和3000亿美元来完成这场战争的所有目标」——这是美国战争部提交给总统的报告所估算的代价。

同时,战争部开始统筹规划宏观资源分配。

表面上看从青年到中年的男性共有2500万人适合进入部队服役,不过美国因为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线作战,而且要承担民主兵工厂的重要责任,美国上层必须慎重考虑如何分配人力资源。

农业需要人、轻工业需要人、重工业需要人、海军需要人、陆军需要人、陆军航空队需要人……

军事人员扩充过多会挤占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人口,反而对工业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英美两国已经达成了同时守卫伊比利亚和干涉沙俄的战略,进一步的扩军成了必须的事。

4月16日,当大明君臣在文华殿轻松惬意的高谈阔论之后的局面时,美国战争部提出的扩军计划文件被送到了总统面前。

现在美军已经拥有62个步兵师、11个装甲师、1个空降师,下一步将扩军至100个步兵师、18个装甲师、4个空降师,总人数达到670万人。

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批准,扩军计划迅速启动。

4月17日,经过太上皇、丞相、大都督三人的慎重考量,进攻夏威夷的「暑温」行动中登陆第一梯队指挥官的人选还是落在了周某人身上。

即使现在己方占据优势,美国人经营多年的瓦胡岛依旧是根硬骨头,思来想去唯有派这员良将才最保险。

“朝廷真的是,搞到最后还得叫你去……”夏筱诗对此颇有微词,她希望周某人能多待上几天。

“份量不一样,夏威夷太重要了,这次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拿出来了。”周长风在她的帮助下穿戴整齐,拿起自己的佩刀唰啦一下拔出了半截,又纳刀入鞘。

“换别人去明明也可以的。”

“哎,小瞧你‘夫君’了。”周长风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说了这次是底牌尽出,没有人比我更懂登陆。”

这一天中午,一架三六式轻型轰炸机载着他从高桥机场升空,飞向遥远的马绍尔群岛。

当这架飞机在达鼓完成加油、再度起飞的时候,完成维护保养的紫微右垣号装甲航母也恰好驶出了海军基地,赶赴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