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秦京茹的幸福生活

作者:草野风狂 | 分类: | 字数:34.7万

第87章 拜会末代皇帝

书名:四合院:秦京茹的幸福生活 作者:草野风狂 字数:2325 更新时间:2024-10-26 02:37:09

第二天练武时,秦京茹把自己的计划跟董姑姑说了。

“京茹,辛苦你了,既然有了这层关系,那就去试试吧。”

董姑姑并不反对,她当然更希望莹莹醒过来。

死马当活马医,人都是活在希望中的。

她虽然拜托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最后也给了她答复,但毕竟没有亲自见到溥仪,心底里也是有些存疑的。

上午,秦京茹没出去,在家做功课。

昨天从徐慧真的小酒馆出来,路过书店时,她就买了本《我的前半生》。

前世,秦京茹更喜欢看关于末代皇帝的皇妃的文章,对其本人,倒是没有多少兴趣。

这次,算是恶补了一下。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像溥仪这样的人,见识过的人太多了,如果泛泛而谈,恐怕人家连理都不会理。

没有交流的冷场,结果必定是无功而返。

把这位末代皇帝相关资料,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列出他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然后找到能引起他兴趣和共鸣切入点。

这种机会只有一次,绝不能错过。

忙碌中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中午。

匆匆忙忙进空间,做好了饭,然后喂莹莹吃饭喝水。

忙好之后,秦京茹又把上午的计划,在脑子重温一遍。

自己准备充分,至于结果,那就留给命运来安排吧。

努力过了,就不后悔。

如约来到小酒馆,牛爷还没来,跟徐慧真说了一会话,才看到牛爷过来了。

问好之后,彼此也不再说什么。

因为彼此都清楚,此时不适合海阔天空,而这次私密性的会见,就更不能说,被人听到会很不妙。

毕竟身份太特殊了,全国,全世界,就这么一个。

在风起的日子,那个人的身份,实在太不讨喜了。

随便从他的身份中,划拉出一个,都能定个死罪。

跟随着牛爷,一路来到了一个所在。

这次真的把秦京茹吓着了,她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够到这种地方,这可是大领导们住的地方啊。

作为华夏人,没有人不知道,却99.99……%的人,没进来过。

皇帝就是皇帝,哪怕是末代皇帝,哪怕早就被改造成了普通人,但说到底,还是不可能成为普通人。

就居住的这个地方,普通人谁敢想?

门口的警卫,显然认识牛爷,看来他来过不止一次。

牛爷走过去,跟警卫介绍了一下秦京茹。

警卫点点头,也就放他们进去了。

虽然有地位,但毕竟是过气了,警卫也不会盘查太严。

进去走了大约五十米,转了个弯,来到一处房前。

牛爷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一头短发,显得特别干练。

秦京茹一看就知道谁了,前世她读过她的《我的丈夫溥仪》,里面有他们的合影,现在看到真人站在面前,又有着别样的感受。

前世,秦京茹读书,有时候追求情节,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

现在看到李淑贤,想到溥仪的现状,才想起来,他们为何没能有自己的孩子。

他们结婚时,溥仪肾脏已经有问题了。

他和她,虽然是经人介绍的,但属于一见钟情。

当时,李淑贤并不知道跟她交往的,是末代皇帝溥仪,只知道是一位文史馆专员。

他们结婚时,好多大领导都参加了婚礼。

溥仪虽然曾经有皇后、淑妃、贵妃什么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妻子,只有李淑贤。

之前的那些,都是指派的,看着照片勾选的。

“李姨好!”秦京茹笑容灿烂,大方得体地叫了一声。

秦京茹的阳光,一扫屋子里的阴郁,李淑贤脸上,显出一些笑容来。

“快进来!”

李淑贤把他们让进屋里,便去给他们倒水。

不过,牛爷并没有坐,也没让秦京茹坐,而是带着她,直接走进了里间。

一张床上,躺着一个形容枯槁的老人,面容浮肿,精神萎靡。

“叔,您感觉好点没有?”牛爷问道。

老者微微摇了摇头,眼睛却一直看向秦京茹。

秦京茹虽然做了功课,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

她曾经想过,用调皮的口吻,说“皇上吉祥,民女秦京茹给您请安了。”

但最终还是没有这样说,因为她知道,溥仪不喜欢人家叫他皇上。

因为,在他,那不仅是个人的屈辱,更是给民族感情带来极大伤害的一段历史。

“专员同志,工人阶级的一员,秦京茹同志问候您的建康,特来看望。”

她选择正规的开场白,因为她知道,溥仪感到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最大的领导,多次表扬他从一个封建皇帝,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果然,老者翘起了嘴角,笑了。

他点点头,示意秦京茹坐下。

此前,李淑贤已经拿了凳子放在床边。

开头不错,接下来当然要找到能引起感兴趣的话题。

溥仪不喜欢谈自己当皇帝的事,这也是不少人跟他见面后,往往无话可说一个原因。

秦京茹当然不会重蹈那些人的覆辙。

她选择跟他谈诗词。

溥仪从小热爱文学,酷爱诗词,在诗词上,是下过苦功夫的。

所以,对于自己的诗词,也是有点儿自负的。

不过,就是谈诗词,也要避讳一些东西,比如他在伪满洲国时,写的那些东西,真正是他的耻辱,是切不可触碰的逆鳞。

那就选择两头吧。

少年时代和新生之后吧,这两段岁月,才是他心中最美好的。

“屋不在大,有书则名,国不在霸,有人则能……直隶长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

秦京茹字正腔圆,一字不漏地背诵起这首《三希堂偶铭》的小诗。

虽然,秦京茹觉得这首小诗,并没有什么艺术成就,不过是刘禹锡《陋室铭》的模仿之作。

但她知道,对于溥仪来说,意义却是很不一般。

因为这首诗,是溥仪写诗第一次得到外界的认可。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虽然他是皇帝,但他也一样,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可是,他以皇帝之名投稿的诗作,都是石沉大海。

而这首诗,是他用笔名邓炯麟发表在上海《逸经》杂志上的,当时,他还不满16岁。

这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是铭刻于心的自豪。

“你,能背诵我这首诗!”

溥仪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实在是太开心,自己这首半个世纪之前的小诗,竟然还有人记得,还能背诵出来!

溥仪激动地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