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纳米崛起

作者:岭南仨人 | 分类:科幻 | 字数:187.5万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

书名:纳米崛起 作者:岭南仨人 字数:2470 更新时间:2024-10-31 02:03:26

月球。

北半球的雨海西北部分,就是广寒宫基地所在的虹湾。

此时的广寒宫基地,比之一开始的规模,已经扩大了非常多,广寒宫基地目前有大大小小24个太空舱,形成三个建筑群。

即:科研区、生活区、港口区。

其中港口区距离其他两个区最远,有4.5公里左右的距离,主要用地面雷达舱、维修舱和燃料储备舱组成。

港口有一片平整过的泊位,面积有9平方公里左右,另外还有一块铺满复合板材的实验停泊区,面积只有300平方不到。

而生活区则是由8个功能各异的生活舱组成,可以容纳10名宇航员,同时在基地生活6~12个月。

最后的科研区,是广寒宫基地舱室最多的区域,一共有13个功能各异的科研实验舱。

另外,此时的港口区内,还停泊着一艘应急飞船,可以随时升空,前往月球轨道上的蟾宫空间站。

目前驻扎在广寒宫基地的宇航员,一共6人,包括之前过来月球做科研的程存武。

此时程存武正在科研区内,他和另一名科研型的宇航员余胜天,忙碌着各种电场合成实验。

电场合成技术作为太空战略的必要技术之一,越发受到重视,近百亿华元的不断投入,蓝星上的电场合成技术进步非常大,各种衍生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而来到月球的程存武也没有闲着,他和余胜天俩人,加上蓝星的实验数据,也在调整着月球上的电场合成技术。

实验舱—丙2。

这个实验舱配备了一套800千瓦的电场合成反应炉,以及一套附属的配套设备。

而实验舱—丙1,这个实验舱配备了一台电解反应炉,可以电解绝大多数的物质。

余胜天将一百多公斤的月海玄武岩粉末,用机械臂和储存桶,倒入反应炉中。

月球的玄武岩,和蓝星的玄武岩,虽然都是玄武岩,但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

在虹湾的地表,蕴含着丰富的玄武岩,这些玄武岩绝大多数都是贫碱金属和铝的玄武岩。

通过质谱仪,可以看出这些玄武岩粉末,含有比较高的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和铬。

其中氧化铁的含量相当高,虹湾的玄武岩中,氧化铁平均含量在17.36%左右,是蓝星玄武岩的2倍。

而金属铬的含量,更是蓝星玄武岩的10倍左右。

他按下电解开关,瞬间特定的微波加热系统启动,通过特定的光波,加热特定的化合物,然后通过电场和电流,快速分解出其中的物质。

很快铁单质、氧气之类,被一一分解出来,然后被储备到特定的储存箱中。

程存武在实验舱—丙2,他现在正在通过电场合成硅纳米层,目前他已经成功合成了泡沫硅钢。

而硅纳米层,作为燧人系在蓝星的看家本领,对于打造航天器和月球基地,都有至关重要的应用。

程存武自然希望可以在月球复刻这种材料,这对于接下来,快速扩建月球基地非常重要。

只是在催化剂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硅纳米层虽然快速形成了,但比起蓝星的硅纳米镀层,这种月球硅纳米镀层,出现了非常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整体结构的强度非常拉垮。

从反应炉中,取出一片铝合金,然后放入电子显微镜观察,程存武看到了表面高低不平的硅纳米镀层,甚至有好几处镀层缺口。

显然这一次实验用失败了,他眉头紧皱的思考着实验,又用基地的大型服务器,模拟了合成过程,还是没有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余胜天轻飘飘的走了进来,通过内置在头盔中的通话系统,开口问道:“还是没有成功?”

“是呀!硅纳米镀层一直无法成功,在各种金属片上,都呈现出密集的缺陷结构,这根本无法提升强度。”程存武非常苦恼。

思考了一会,余胜天提议道:“将实验数据发回蓝星,让蓝星的超算帮忙计算,基地的服务器只有每秒八千亿浮点运算力,而且我们只有两个人。”

“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俩人按照实验室操作流程,将所有的用品、程序恢复到之前的位置,反应出来的材料和残渣,也全部处理好。

哪怕是一支笔、一个按钮,都必须按照规定复位,这是确保安全的硬性规定。

也正是这种近乎变态的规定,确保了大中华联邦的航天器、空间站和月球基地,至今很少出现致命的失误。

完成复位工作,俩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轻飘飘地迈步向生活区走去。

几个月的月球生活,让程存武逐渐习惯了这种低重力,来到科研区的交通舱,俩人进入一套外骨骼型的宇航服中。

走进入气密区域,随即后面的气密闸门合拢,系统开始抽取气密区域的空气。

[准许出舱]

舱门向左移动,外面是淡黄的月壤,舱门口有密布足迹的土路,延伸到一百米外,那里才是生活区。

程存武和余胜天走出气密舱,外骨骼装甲向对面的生活区走去,之所以分成两个区域,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

毕竟实验区有可能出现危险,加上月球可能被陨石撞击,将两个区域分开比较安全。

走了大约七十米左右,他们就进入正在建设的交通管道舱,一种由蓝星设计好,利用月球本地材料制造的交通舱。

通常这种交通舱的长度为20米,外直径5.3米,内直径4.8~5.1米。

程存武研发成功的泡沫硅钢,就是这种交通舱的骨架,而一直没有进展的硅纳米镀层,则是准备作为外壳使用的。

最后加上从蓝星带来的一部分精密零配件,交通舱可以实现96%左右的材料,由月球本地供应,从而减少基地对蓝星的依赖。

目前已经建设了一个交通管道舱的骨架,第二个交通管道舱的骨架也在快速铺设,就等程存武的硅纳米镀层工艺完成,就可以小批量的生产外壳。

突然,程存武停下脚步,注视着北侧一个孤零零的舱室,那是前些天刚刚组装的地质实验舱。

他可以看到地质实验舱的钻杆正快速旋转着。

进入生活区的交通气密舱,他看到了走过来的石克己:“克己,地质实验舱已经开始工作了吗?”

石克己点了点头:“嗯!今天中午开始钻探,这边的月壤厚度不算太深,半个小时之前,就钻到了岩层。”

“现在钻到多深了?”

“6.8米左右。”

程存武看了看钻探出来的物质分析情况,月海的月壤厚度并不是一致的,而是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地形,有不同的厚度。

基地附近的月壤厚度,大约在4.7米左右,分成六个主要的土壤层。

表面是20厘米左右的疏松土层,20厘米以下,则是被压得坚实的土层,可能是频繁的月球地震,导致下面的土层被压实了。

而各层月壤之间的元素成分,也有一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