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筑梦太空

作者:飘荡墨尔本 | 分类:科幻 | 字数:27.7万

29.第29章 被踢出局

书名:筑梦太空 作者:飘荡墨尔本 字数:4328 更新时间:2024-12-19 01:57:30

第29章 被踢出局

关于澳星B2发射事故的责任认定,双方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

根据我们国家的专家的判断,火箭发射后的第48秒,被【长二捆】托举在顶部的卫星自带燃料箱,发生了突然爆炸。

这个爆炸,将火箭前部的整流罩给炸开了,卫星也从这个位置脱落。

【长二捆】在卫星爆炸产生震动、运载重量突然减轻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姿态,仍然按照原定程序正常飞行,“成功”将【澳星B2】爆炸后的剩余部分,送入了预定轨道……

这样,责任就在外方。

外方的专家则是认为,【长二捆】在火箭或整流罩的设计、制造和装配上存在故障的缺陷。

这样责任就在火箭制造方。

想要得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答案,就必须允许对卫星残骸进行检查。

但这个检查又只能是单方面的。

这一来二去的,事故责任认定,就从1992年的12月22日,一直到1993年的8月14日发布,足足花了235天,才有了澳星B2卫星发射任务故障调查的联合声明。

这份联合声明总结来说,有两个结论:

第一,双方都认为,火箭没有问题——在设计、制造和装配上都没有导致澳星B2发射失败的缺陷。

第二,双方都认为,卫星没有问题——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没有导致澳星B2发射失败的缺陷。

“你也没有问题,我也没有问题。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的责任?”

方原觉得这个所谓的联合声明,和之前的合约一样,有些儿戏。

“这个问题要是能直接给出答案的话,就不会是未解之谜了。这个联合声明算是双方都能接受,最主要的作用,是给国际商业保险公司看的。”

“为什么?”方原不解,“保险公司有这么重要吗?”

“每一次国际商业发射,都一定是要有保险的。商业行为,需要把损失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梁天解释。

方原又问:“那后来呢?和澳星B1一样,澳星B2也进行了第二次发射,对吗?”

“没有。澳星B1能够第二次发射,是因为我们通过39个小时的抢险,保住了那颗卫星,一直到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发动机喷管还在不紧不慢地喷撒着的火焰……”

梁天收起回忆,回答方原的问题:“澳星B2都爆炸了,我们连抢险机会都没有。”

“那这样的话,根据那份联合声明,就是双方各自承担责任,我们再造火箭发射,休斯公司再造卫星,是吧?”

“对头。我就说你小娃娃聪明。休斯公司后来造了一颗澳星B3,过了一年多,1994年8月28日我们成功地把澳星B3送入了预定轨道,完成了澳星的全部合同。”

“为什么要一年多这么久?之前澳星B1两次发射,不是间隔了五个月吗?”方原不解,“是因为造卫星要一年多?”

“不是的,他们造卫星和我们火箭都已经熟门熟路了,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问题出在要解决爆炸的原因。”

休斯公司找中国发射卫星,但又对卫星的技术严防死守。

这么一来,卫星是什么样的,对于发射方来说,就和瞎子一样。

我们国家在做澳星发射试验的时候,携带的是同等质量的铁疙瘩。

但铁疙瘩和卫星,肯定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澳星B1,没有发生爆炸,算是幸运。

澳星B2爆炸之后的好几次发射试验,卫星都发生了爆炸。

究其根本,是卫星技术和活接技术的协调不完整。

这么一来,就需要在背靠背的情况下,分别加强卫星和整流罩的设计。

这一来二去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拖了这么久,是不是就很不愉快?再也没有后续的合作,直接进入到至暗时刻了?”方原进行了合理的推测。

“恰恰相反。”梁天说,“休斯公司对两颗澳星的在轨交付是非常满意的,转头就和我们签了【亚太二号】卫星发射的合同。”

“那这不是很奇怪吗?”

“不奇怪。一来呢,我们便宜。二来呢,我们确实把卫星送了上去,还是特别高精度的。”

“就为了创造一个又一个入轨精度世界纪录?”方原不太理解。

“不是的,小方原,这个入轨精度还是非常重要的。”

“哪儿重要了,梁老头儿?”

“卫星是一定要进入既定轨道运行的。如果发射上去,离既定轨道很远,就要通过卫星自身携带的能源,进行一次次地姿态调整,一步步地回到既定轨道。卫星自带的能源是相当宝贵的。严重影响卫星的使用寿命。”

梁天接着解释:“有的卫星虽然被发射上去了,但是入轨精度太低,就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样一来,使用寿命就可能是设计寿命的一半,甚至更短。精度一高,使用寿命就有可能超过设计寿命。”

“原来是这样。”方原道:“那这个精度,确实还挺值钱的。你这么一说的话,休斯公司还愿意继续合作【亚太二号】就可以理解了。”

“可惜啊。”梁天叹了一口气:“1995年1月26日,【亚太二号】刚一升空,就发生了爆炸,星箭俱毁。”

“梁老头儿,这就是伱说的至暗时刻吗?”

“还不是……【亚太二号】虽然星箭俱毁,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在当时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环境里面,也不算特别不能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休斯公司也还是愿意继续合作的,对吧?”方原问。

“没错。反正有国际商业保险嘛。次次都买,这次就进入到了正常的赔付程序。商业发射,一切都按商业规则来。”

没等方原再问,梁天就又陷入了回忆:“我说的至暗时刻,是那之后的1996年2月15日,国际通信卫星708星的发射,也叫2.15事故。”

“也是一个直接用日期来命名事故啊?”

方原一听就能明白这个事故的严重性,和他爸爸妈妈出事的2.22事故相比,只少了一个纪念日。

人类太空灾难纪念日的诞生,也有当时出事的人,都是人类顶级科学家这方面的原因。

“对,2.15事故虽然不是人类太空史上最大的灾难,也是能够排的上号的。国内报的死亡数据是6死57伤,国外报的有几百,后续的各种传闻里面,甚至有上千的……”

“传得这么夸张?”

“对啊,可见当时的影响有多么恶劣。”

1996年2月15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还有四天就要过年。

这是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首秀。

搭载的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委托发射的【国际通信708卫星】。

【长三乙】是我们国家的功勋火箭。

【长三乙】能够将5吨左右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比于【长征五号】也就是后来被亲切地称为【胖五】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轨道14吨,和地月轨道8吨,【长三乙】的运载能力有些不够看。

但【胖五】连发射场都是在海边新建的,和【长三乙】不是一个时代的。 在【胖五】之前,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到2016年,【长三乙】都还是我们国家服役火箭里面运载能力最大的。

时间回溯二十年,不难想象,当时的航天人对【长征三号乙】的首发有多大的信心。

首飞就发射一颗国际卫星。

这还不算完,直接启动全世界公开转播。

一款新型火箭的首飞就这么大张旗鼓的,虽然后有来者,但绝对史无前例。

卫星基地也是一派祥和,大家见面打招呼都是一句:【打完这颗,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梁老头儿,刚刚经历过【亚太二号】的空中爆炸,航天人难道就没有想过【长三乙】的首飞会失败吗?”奇迹宝宝又开始化身好奇宝宝了。

“当然是想过的。”梁天说,“但回过头来,既然是首飞,升空之后爆炸,也不在不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也对,这毕竟也不是第一次直播了。心理承受能力都已经给练出来了。”

方原说的没有错。

观看卫星发射直播的观众们,内心也早就变得比澳星B1和B2的那个时候,要更加坚强一些。

1996年2月15日,凌晨3点01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台。

【10,9,8,7,6,5,4,3,2,1,0,点火!】

点火顺利,升空正常。

航天人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已经不太可能再发生比【亚太二号】星舰俱毁更大的灾难。

但这口气,只松了短暂的两秒。

【长三乙】首发的第三秒,轨迹就直接来了一个乾坤大大挪移,从竖着往上,变成了横着出去。

这个时候,火箭才刚刚起步,飞行的高度还很低。

倾斜角度越来越大,导致火箭开始横飞。

此时的火箭,燃料箱几乎都还是满的。

【长三乙】化身一颗巨大的导弹,从基地飞了出去。

短短的22秒,火箭坠毁在了离基地1.8公里以外的山头,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整个发射场随即断电。

在寂静而又黑暗的指挥室里,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只剩下断电前的那个爆炸的画面。

守在电视机前的梁天,也是目瞪口呆,良久才说出了只有两个字,又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长三乙】失控爆炸的地点,是基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临时住宿的协作楼和宾馆附近。

蘑菇云带起的滔天气浪,瞬间就冲垮了钢筋水泥的建筑。

这次发射带走了6位没有在发射前进入地下掩体的科研人员,并造成57人受伤。

如果不是刚好有一个山头挡住了火箭的去路,这颗【导弹】将径直飞向这次发射任务的指挥部……

全国人民第一次在直播中看到卫星发射失败,是澳星B1发射中止的那一次。

虽然,也有不解和愤怒,但因为最后的结果是好的,航天人收到更多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安慰电报和信件。

这一次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

这是直接把山给炸了,把人给炸死了。

哪怕伤亡人数没有后来传的那么夸张,但这个情况,直接把当地的民众给吓了个够呛。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如果卫星发射都是这么个轨迹,他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夷为平地?

一本记录当时情况的报告文学,曾经有过几个细节的描写。

一位从BJ过来参加发射的专家要回去,工作人员去火车站给专家买软卧的票。

在身份证和介绍信一应俱全的情况下,被售票员直接从窗口给扔了出来。

【你们这些人,把中国脸都丢尽了,还想坐软卧……】

事发一周之后,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高工在去镇上买鸡。

卖鸡的人看清是基地来的,直接不让过秤。

前面谁买都可以,就到了高工这儿就不行。

【你们在这里几十年,拿着高薪高奖金,连西瓜大的外国卫星都打不上去,还有脸吃鸡……】

全国人民的愤怒都是实打实的。

但航天人需要为这次失败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是全国人民的愤怒。

国际商业保险公司开始拒绝给中国的国际商业发射提供保险。

这个时候,中国航天人还是憋着一股劲的。

1996年8月18日,【中星七号】在同一个发射基地点火升空。

这是一颗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制造商还是休斯公司。

因为最终用户是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即便没有国际商业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也还有中保财险。

这次升空是顺利的,但三级发动机的二次点火发生故障,没能把卫星送入到预定轨道。

半年之内的两次失败,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几乎成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失败】代名词。

没有国际保险公司愿意为中国的商业火箭发射提供保险,就意味着没有国外公司会找中国来发射卫星。

休斯公司停止了与中国长达六年的国际合作,多家已经和【长征系列】火箭签订合同的公司,也纷纷取消订单。

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也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商业航天发射,面临直接被踢出局的至暗时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