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面王爷三番爱上我
作者:紫烟渺渺 | 分类: | 字数:102.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74章 分开走
耶律庆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镇子离这里不远,应该一个时辰就可以到了,但他们这些人现在不能去镇子上,只有北辽城离北魏最近,这里有重兵把守,他们只有进了北辽城才有可能守一阵子。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连都城都丢了,北辽城也守不了多久,但大家还是心怀侥幸,尤其是主战的那几个亲信,其中包括耶律行,他是第一个站出来主战的。
花娘知道皇帝是个仁厚的,也知道今日一别,有可能不会再见了。
她万分不舍,心痛如绞,皇帝从小是她带大的,如同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当初为保护她,自己以身引开大皇子的人,才流落到大齐国,被谢晚秋买下。
如今这样的结局是她最不想看到的,看着他们越来越远的背影,她长叹一口气:“走吧,柔儿,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柔儿知道母亲的担心和忧虑,当初和北魏军联手,她的夫君耶律行是最赞成的,更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当时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想着北魏肯定比大齐强大,只要联手灭了大齐,那些什么预言就会不攻自破。
她从小生在皇宫,虽不是公主,但自小养在皇后身边,也和公主差不多,自己母亲又是皇帝的奶娘,从小和皇帝一起长大,除了中间几年大皇子掌权,她过了几年普通人的生活,其余时间都过着公主一样的生活。
在整个东辽国,她的哥哥是皇帝,她的夫君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可以说,在东辽国,说她可以横着走,都不为过。
尤其是大齐国扶持 耶律庆成为皇帝后,她和母亲回到皇宫,她被封为朝阳郡主,还有自己的封地,夫君又是皇帝最得力的三品带刀侍卫,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舒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在她眼里,一直以来,大齐国是陌生的,哪怕后来母亲经常在她面前说起大齐国的见闻,说起那个后来成为大齐国皇后的女主子,她也只当听故事一样。
她从来没有去过大齐国,只知道东辽和大齐很友好,更知道皇帝哥哥的母后也就是他们东辽国的皇后娘娘就是大齐国的。
但夫君好像很崇拜北魏,说北魏很强大,北魏的皇帝很厉害,夫君和皇帝哥哥还有她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夫君从小就是皇帝哥哥的侍卫。
夫君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从小被皇后选中成为二皇子的侍读,三个人一起读书,一起练武,几乎形影不离。
后来她觉得练武太辛苦了,就没有坚持下去,而夫君一直和二皇子,后来的皇帝在一起,他们三个人的感情很深,而皇帝对她夫君几乎言听计从,对他们一家人也很依赖。
他们三个人中,她和皇帝都不是很有主见的人,他的夫君耶律行却是个很有个性,主意极大的人,可以说他们三个人一起时,什么都是听他夫君来安排,而他夫君耶律行说得最多的便是北魏有多厉害,肖城飞有多厉害,耶律行武功很高,他很强,也很慕强。
李柔心听得多了,在她的意识里也觉得北魏才是最厉害的,不过她一妇道人家,只要一家子过得好,其他的事她才不管。
有时候看母亲说起大齐皇后时那个样子,李柔心有些不舒服,总觉得母亲和以前有些不同了。
以前母亲眼中只有皇帝哥哥和她,对他夫君也很好,可自从母亲从大齐国回来以后,经常呆坐在那里,有时候她叫几遍,母亲都没有听到。
这个时候李柔心就知道母亲又在想念大齐国那个皇后了,虽然母亲没有说出来,但李柔心就是知道,她甚至有些嫉妒那个女子。
好像母亲的心就是向着那个叫谢晚秋的大齐国皇后,母亲说起她时,声音很温柔,这是李柔心很少见到的。
从前这份温柔只在对皇帝哥哥地才会有,母亲好武,平时很强势,对他们管得也很严,她小时候因为有皇后护着,什么都学不好,母亲后来也就放任她了。
李柔心收回心神,她定定地看向夫君和皇帝哥哥一行人消失在前方,为孩子,只得和母亲二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上了官道,往前面的镇子上赶。
官道上很多马车,都是向北的,很明显,这些都是逃往北辽城的,向南的也有零星的牛车和骡子拉的车。
花娘叹了口气,其实她知道,以萧奕寒和谢晚秋的个性,他们根本不可能对东辽的百姓痛下杀手,其他被占领的城镇早就传出,只换了当地管理层的人,其他一切照旧。
花娘不明白这些人,明知道百姓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大家还是跟风似地举家往北跑。
到了北辽城又能怎么样,打下北辽城又往哪里跑,北辽城再北面已是极寒苦寒地带,地广人稀,听说那里庄稼根本种不出来。
才走了半个时辰,李柔心已经没力气了,她抱着的是个小儿子,虽一岁多,但也很沉,她平时连提水的力气都没有,娇生惯养,只跟在皇帝哥哥后面学了些字,能读话本,会做些女红,但武功这些,她小时候跟着学了半年,现在一点都不会,都忘光了。
她小时候,母亲也曾有一时间想教她武功,但她嫌太辛苦了,每天腰酸背痛,学了几天没坚持下去,后来母亲也没有逼她学。
学跳舞她也练了几天,说辛苦,后来又放弃了。
母亲摇头叹息,好在生了个好样貌,又因为和皇帝感情好,嫁了个她很满意的夫君,还生了两个好儿子。
看到前面有一个赶着牛车向南走的老汉正从她们身边经过,李柔心眼前一亮。
“娘,我们求那人带一带我们,女儿真走不动了,跟着皇帝哥哥一起走时,还能走半个时辰,一个时辰就休息一会,那时候还有个换换手,现在我这手都废了。”
花娘无奈地说:“你呀,平时太娇气了,孩子病成这样,你一点都不紧张,成吧。”
她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快步走上前叫道:“大哥,你这是去前面镇子上吗?”
老汉停了下来,看了看她们:“我是去镇子上,这不,大齐军要打过来,多买些粮食,准备向北去,大妹子,你们这是?”
花娘一听是去镇子上的,连忙说道:“我们两个孩子发烧,要到镇子上找大夫看,大哥方便带我们一程吗,要多少银子,你说个数。”
老汉叹了口气:“上来吧,我知道医馆在哪里,看你们也不像寻常人家,怎么在这荒郊野外呢?”
花娘边带着女儿坐上牛车,等牛车动了起来,她才应道:“我们是走亲戚的,谁知道亲戚也向北逃了,天太寒,两个孩子都冻得发烧了,幸好遇到大哥你,谢谢啊。”
老汉摇摇头:“谁还没个难处,反正也是顺道,大妹子,你说好好的,我们怎么和大齐打上了呢,祖祖辈辈都知道咱们东辽和大齐是朋友,咱们故去的皇后娘娘还是大齐人,这皇帝是怎么想的,好日子不过。”
李柔心听他这样说有些不高兴:“大胆,你个庶民,怎敢如此议论陛下?”
花娘连忙拉住女儿:“柔儿,不得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