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孤城歌

作者:孤灯遐思 | 分类: | 字数:24.1万

第一百一十三章 难为 儒会 金令

书名:孤城歌 作者:孤灯遐思 字数:2291 更新时间:2025-05-11 09:49:06

“红衣,你了解无影的过往吗?”

周恒重新坐回到马车里,眼睛有些出神。

“主上……”

虞红衣回想一番后,不知道自己究竟说还是不说。

“看来不用我提醒你,你也发觉了。”

“相处多年的姐妹,如何能察觉不出?”

行路难漫漫,一主一仆的两人,心情便如同这行程般坎坷无奈。

“你希望我如何处置她?”

虞红衣放下缰绳,任由马匹自由行动

“奴家不知道。”

一同从苦难中成长,一同为自身讨回自由,她们之间曾经是最信任的亲人,如今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陌生人。这仿佛一夕之间发生的巨变令她难以思考。

“想知道我从她气息中窥探到秘密吗?”

周恒的声音自马车中传出,犹如魔鬼的低吟。

虞红衣摇头,拒绝道:“不必了,这答案一定非常残忍。就让奴家装作不知晓吧!”

“这般多愁善感的你,真不像一个杀手。”

“杀手吗?有几个人会心甘情愿做一名杀手呢?至少奴家姐妹不是。”

“爱不由己,恨不由心。这就是江湖啊。”

“主上,直面人心是种什么感觉?”

“哈哈哈!你是在挖苦我?”

“不是主上最先开始的吗?”

“哈哈哈!真是牙尖嘴利。”

“这不就是主上信任奴家的缘故?”

“哈!心口如一,最是难得。红衣啊,如有一天发现我在骗你,你会怎样做?”

“奴家情愿不曾发现。”

“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肆意,西风倒卷,不知是感悟,还是感叹。

马车向前,碾过黄沙,通往翠色的中原。

……

朝霞山。

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一座书院在群山环绕中传出朗朗读书声,浩然坦荡。

此刻,数名儒生打扮打的人相聚书院后山的一座亭台内,计较着人间的局。

“周恒入中原了。”

“他与李家的这出戏我们要不要插手?若是插手,该从何处落子?诸位拿出个章程吧!”

坐于东侧的老者手扶长须,看似提议,实则命令。

其余三人闻言,面露不悦,其中西侧的儒生最是年轻,开口道:“你王家的人死在谷天穹剑下,想要迁怒谷天穹的指认的天下第一剑,却想要拉我等下水,是何居心?”

老者目光沉凝,望向另外两人,问道:“你们也是这样认为?”

北侧的中年儒生笑呵呵地说道:“这就要看你王家能让出什么样的利益了?”

南侧的中年儒生端起茶,说道:“文心书院与周恒有一段渊源,想要文心书院与周恒对立,王家的理由太牵强了。”

王家老者冷哼一声,说道:“你文心书院欠王家一个交代。”

南侧儒生点头道:“儒门想要天下第一剑的气运与名望,这是整个儒门的决定。文心书院在知晓谷天穹会参与甲子风云会时便提议避开他。是你王家与其他人串联,强行阻道。如今你王家的人死了,你却要文心书院给你王家一个交代,是欺我文心书院无人,还是你王家想要取文心书院而代之?”

西北两方的儒生听到这里,不有将目光转向王家老者。

王家老者目光深沉,说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南侧儒生从袖口中取出一物,放在四人中间的石桌上。

“这是文心书院从道山夺回的三教金令,你敢接吗?”

一见此物,北侧的儒生立时变色,急忙道:“万万不可!此物还请郑兄收回,交出三教金令这种玩笑开不得!”

郑姓儒生对北侧儒生冷笑道:“怎么?你们趁着文心书院与道山大战方休的虚弱时期的来此,不就是为了让文心书院分出权力?如今文心书院诚心以待直接将三教金令交给你们,不好吗?”

北侧儒生强行将目光从金令上收回,配笑道:“三教金令唯有三教教首方能持有。文心书院如今占据大半朝堂,院长更是当今天子师长,是天子首肯的儒门之首,三教金令落在文心书院乃是天命所归。”

儒门依托朝堂,还能执掌朝堂风向,谁便是儒门之首。文心书院是坚定的皇权派,如今皇权威重,将文心书院赶下儒门之首,便是挑衅皇权。那结果,儒门承受不起。

就在此时,年青的西侧儒生突然出声道:“奉劝你一句,有些事一旦动了心思,事情就没转圜的余地了。”

郑姓与北侧儒生一回头,正见一只手按在三教金令之上。

郑姓儒生看向手的主人,怒极反笑,起身道:“好啊!看来我文心书院真是不得人心啊!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即使如此,今后文心书院退出四方文会!”

说罢,愤然离场。

西侧儒生亦是,说道:“王家之事暂且按下,西方文会今后不再参与儒门要务。告辞!”

北侧儒生愤恨道:“你王家真实好大的算盘。即使如此,那我北方文会也退出吧!你王家够本事就一家独大!”

王家老者面色铁青,开口道:“如今三教金令在手,天下儒门谁敢不从?”

“三教金令?自从道山偷龙转凤之后,三教金令便便名存实亡了!你说这是三教金令,它就是三教金令?”

“若我王家能证明它是呢?”

“证明?证明什么?材质?功效?还是背书?你什么也证明不了!三教金令是三教联盟的象征,如今三教离心,盟约等同废纸。只有文心书院有机会和能力维系那即将破碎盟约!这才是道山交出三教金令的原因。为了给这金令背书,文心书院与道山不惜用人命去填,用名誉去补。你凭什么以为他们心甘情愿?现在因为你,一切都完了!三教金令已经是一个笑话!你王家等死吧!”

……

文心书院内,郑姓儒生对一名老者低头施礼。

“夫子,王家果然对三教金令有想法。弟子已经借机将金令脱手。”

老者现在田间,专心除草。

待杂草除尽后,才放下锄头,说道:“这儒门就像你我脚下的田地,看似欣欣向荣,实则杂草丛生,快要失去它的本质。你我的责任不是护持幼苗,而是去除杂草。否则,结不出粮食,便会被一把火烧了,你我也会成为肥料。趁着现在划清界限,铲除异己,文心书院便还是文心书院。只要文心书院在,儒门便不会消亡。这是儒门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存续之道。你不可忘记!”

“弟子谨记夫子教诲。”

“去吧!做你当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