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六零甜丫头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 分类:穿越 | 字数:113万

第236章 碧山镇传说

书名:重生六零甜丫头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字数:3503 更新时间:2025-01-23 01:35:52

“先吃不管, 后吃洗碗。”

“老表老表, 下河洗澡, 爬海夹到, 搂起裤儿就开跑。”

……

水湾县方言通俗易懂的两句顺口溜。

不知从何时起,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 本地镇乡村孩童,各家各户家长都会对他们扯耳朵念叨这两句。

甜妹儿笑着摇摇头, 提起笔,坚定在卷子上写下正确单词:“十八,就是,跺脚……”,这些都是文景深老师特意教导过。

像陈教授类的同省外地人,不一定能听懂本地方言,但本地农村人,愣是听得懂、学不会正中本省话。

提起水湾县, 不得不古音。

种花国古代汉语有五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但现代汉语已简化成四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水湾县方言保留大量古代“入声韵”。

比如甜妹儿, 跟上京儿化音不一样, “儿”尾不是附着在前一音节上, 而是独立的音节,且有阴平和阳平的两种不同读法。

所以, 水湾县普通话即夹着乱七八糟的音调与文言文古词古字。

本县乡镇学中学部分学生, 从到大都没咋搞懂四声部的现代读音, 经常跳跃到古音五调去, 一辈子拼音四调都学得迷迷糊糊。

四年级语文基础题还是太简单。

不到半个时,放慢速度的甜妹儿,已经全部写完,眷念字迹更是铅笔字的楷书作品,工整清晰流畅自然,橡皮擦都不用一下。

语文作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课外劳动》,记叙文。

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乡村娃来讲,都在不断参加农村各种各样劳动,备考里此类作文写得不要太多。

对于碧山村娃娃们来讲,这绝对是送分题。

在写劳动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歌颂农民群众的勤劳勇敢善良等,结尾在拍两下红星主义美美美滴的马屁,或者给自己一个做对社会有用人才的目标,升华意义。

甜妹儿直接把曾经写得高评分作文,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刷刷刷,誊抄在卷子上,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完美!’

这年代不留行提前交卷,她把文具用品放好,一边检查卷子的同时,一边观察教室内其他同村弟们的情况,以及监考老师丰富多彩的神情。

监考女老师在教室内游走数圈,有时候停在学生考桌前,或笑眯眯或板着面孔观看,吓得某些胆娃娃手抖腿软。

她是水湾县其他镇的学教师,对于这考场里所有学生都不偏不倚,时不时满意点头,有时候皱眉蹙额,恨不得拎着学生耳朵骂两句,有时候有很平静。

‘从表情来看,弟们考得还行,有一两个不错的。’甜教导主任心里很满意,准备回去做一些解放军娃娃或凤凰龙孔雀草编,奖励给弟们。

监考女老师来到甜妹儿身边,瞳孔不自觉放大,她很惊讶整张试卷密密麻麻都填写好,最考生速度却最快,而且准备度很高,真是不得了。

姓名叶甜甜?

怪不得,原来是进步农民同志,上过广播上过报纸,聪明伶俐也是应该的。

监考女老师脸上都笑开花儿。

甜妹儿也回她甜甜蜜蜜一笑,悄无声息,然后继续‘检查’试卷。

上午九点半,铃声一响,按时交卷。

考生们陆陆续续安静走出教室。

在走廊里,俩高个字胖男孩,还想扯甜妹儿的麻花辫子,落空不,反倒无缘无故摔个大马趴,灰溜溜躲进人群里。

碧山村娃娃们相互挤眉弄眼,咧嘴嘿嘿怪笑,然后手牵手或肩搭肩,跟在甜老大身后,往西边院房走去。

直到走出考点东院——

“甜老大,太厉害啦!”

“甜老大,我们考场听写单词太奇怪,果然文老师提前预料到。”

“甜老大……”

其他乡镇考生,莫名其妙瞅着二十多个高高低低学生娃,围着一个长得标志的姑娘,‘甜老大甜老大’叫唤个不停,一头雾水。

该不会这个女娃娃,是他们村生产队队长的女儿?!

准备明年再考初毕业证的双胞胎:

……爸爸妈妈,给我们快生一个妹妹吧?!

直到本村娃娃们都集中在一起,甜妹儿与大家进入西边某间教室,纳凉休息调整一番,并且建议,不可随意议论考试题,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正常发挥。

语文算术考试间,有长达一个时休息时间。

考生们有的安安静静看人书,有的三三两两围着叽叽喳喳讲故事笑话,有的玩简单捡石子的游戏……这一切都在甜教导主任的规划预料之郑

她坐在教室里的木桌上,透过精致雅趣的镂空雕花窗户,无聊地打量这整个碧山镇学,真面积挺大。

窗外原来应该是一个人工池塘,中间圈着一座假石山,还有石板桥,桥上是有一间古风亭。

只是如今水被抽空,假山被毁,古风亭被拆,连池塘边的柳树都被砍成一个个光秃秃圆木桩,只有唯一的老旧石板桥,述着古时候的风光。

“你在看什么?”

山绅忽然走过来,好奇瞅一眼窗外,连花树都没有,只有一些杂草,破败不堪的院落,没啥好看的。

甜妹儿瞅他一眼,意思很明白,真的只是无聊而已。

“你知道镇名为何是碧山镇吗?”

山绅神秘兮兮眨两下漂亮右眼睛,也爬到桌子上挨着她坐下。

甜妹儿兴致被勾起来,凑到他耳朵边,悄咪咪地问道:“为什么?”

这种涉及封建□□的历史事情,不可大声议论,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讲故事,除非带批判意义。

平日里,群众们大声议论,通常只为批评地主家官僚统治。山娃娃们倒是能抱着三国演义或水浒传看得欢儿。

山绅挪动一下位置,靠近她,讲关于碧山镇传。

根据《新唐书·李德裕传》记载:

“旧制,岁抄运内粟赡黎、嶲州,起嘉、眉,道阳山江,而达大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年末,唐朝政府把军粮从嘉州、眉州通过阳山江道水越大渡镇等。

甜妹儿拧一下他耳朵,嘀咕道:

“别翻译,我能听得懂。”

山绅捂着耳朵不满瞪她一眼,在她催促下,只好继续声讲故事,渐渐也忘记微红的耳朵,讲得兴致勃勃。

甜妹儿暗地里松一口气。

谁叫他耳朵皮这么薄的?!

回去给他抹一抹海棠脂膏。

不仅粮草,唐朝时还有瓷器丝绸等精贵物品都会通过大渡河运转。

碧山镇外镇外河流就是大渡河分支,而群碧山里除去地下泉水,主要支流也来自大渡河分支。在大渡河沿岸几处,有一些停点,作为官兵休息指出。

“碧山镇也是?”

甜妹儿不解道。

“不是,这河距离岷江都很远,怎么可能修在这里。”山绅一副你是不是傻的鄙视模样,鼻孔快朝。

甜妹儿顿时感觉手指痒痒,再次轻轻拧一下他腰肉,打不了回去给海棠膏多一些。

“啊——”

山绅捂住嘴控诉瞅她。

“继续。”

平淡命令,手拍着他肩膀。

因为官粮瓷器丝绸金银珠宝等精贵物品,自然会出现一些水妨类的乱子,而县里还有苗彝等少数民族。

这些水匪个个武功高强,擅长水性,常常能把官粮等不着痕迹地运走。哪怕知道是本地人,官方连一副水匪画像都没有,更何谈抓人,往哪里去抓。

好在水匪们下手有分寸,通常不杀人,只截镖,而且截走次数有限,对于朝廷物品损失不大,只是丢面子而已。

甚至招集江湖能人异士来本市找水匪,比如有名的诗仙李白曾经来过市里暗坊,坐船来走的,还留下千古不朽诗篇,但听啥也没找到。

甜妹儿翻白眼:……那些明明是风景抒情诗句,人家是看到美景有感而发,你编,请继续编。

山绅不满扯一下她麻花辫。

因为在本市经常出事后,请许多能人异士,官兵们一路顺利查到水湾县“瓦子堆”。

“瓦子堆”就是是碧山镇前身。

因为本地唐朝时候镇上有两家“蛮子”烧碗罐的窑,生产一种民用粗糙的釉陶器,比如两耳罐、四耳罐、葵口碗等。

但依旧是无用功,什么都没查到,连水匪是谁都不知道。

甜妹儿忽然想到师父的暗格里。

虽然金银没有看到,但有各个年代的瓷器珠宝古书啥的都有,唐朝自然也少不了,不会祖先是水匪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这句诗的唐朝边塞诗人岑参,任职本市刺史期间,听此事后,每日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法子。

他在“瓦子堆”本地招能人,收为己用,建立暂时据点,因地制宜建立稍微繁华一些的商业,比如养蚕丝等,然后派本地村民护送官方物资以及非官物资。

比如,当时瓦子堆里所有品格不错的读书人,其中唯一的秀才正是出自碧山村,从此以后唐朝水匪果然消失不见。

而‘瓦子堆’是从“蛮子”处得来的名字,被文人雅士嫌弃,改名碧山镇,为纪念第一位碧山村出的秀才官员。

甜妹儿揉揉有些发痒的耳朵,此故事还算精彩。

“跟碧山镇学有什么关系?”

山绅神秘兮兮眨眼道:

“传以前地主,在这里找到有各种各样唐朝瓷器珠宝金银,靠着它们发家致富,然后把祖宅修在这里。”

甜妹儿眼睛刷一下变得雪亮,好像有许多星星,激动得酒窝都露出来。

这时,山绅轻轻戳一下她的酒窝,软软嫩嫩的,果然戳起来很舒服。

他凑到她耳朵,悄咪咪道:

“整个碧山镇居民都知道,民国时候,这里还被称为神仙镇,后来建国后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被改为青山镇或碧山镇,刚才故事全都是骗你的。”

刷——

山绅麻利跳下桌。

蹭——

甜妹儿单手直接把他整个去手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