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醉梦仙侠传

作者:朔方冰河 | 分类:仙侠 | 字数:85万

第二篇商周英雄录第六十七章重建召平

书名:醉梦仙侠传 作者:朔方冰河 字数:5806 更新时间:2025-01-23 01:33:59

第二篇?商周英雄录

姬荀看了看姬显,便笑着说道:“我知道你是在说你自己,不是你拎着者穆赤威的脑袋来吓唬我来了吗?”说罢就促狭地笑了起来。

姬显说道:“我的哥呀,你可真就是胆子越活越小了呀,怎么?那天夜里我在你脚下撂了个人头,就惊着你了么?直到现在你还在记恨着你兄弟我呢,哥你说我行,那不是拿我在开涮吗?”

众人都憋不住的笑,姬荀说道:“哥是给你开个玩笑,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说的是孩儿弟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众人都看着姬孩的时候,姬孩就说道:“只是我并未出去过,不知道该上哪里找谁去买粮食呀?”

姬荀说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会安排知道路数的人和你同去的。”

列位看官,你若是从头认真看了我这说书人的一路描述,你就会知道,这姬孩自从来到了周南之地,其实在自己母亲身边的时日,并不是很多,不是好男儿志在四方,而是那四方之事催逼着这好男儿难以守在家中,其实,中国人根本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而只是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父母,守着自己的妻儿,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只是那时势所逼,才不得不去做哪些所谓的经天纬地的什么大事业。这姬孩就是这样,他其实很不乐意一回到家中,就马上又要离开。

于是姬孩就问道:“是不是必须马上就得走啊?”

姬荀说道:“那倒不必。只是入秋以前必须要出去。否则秋后粮价就要飞涨了。所以还是趁着人们新近收获的时节。不太珍惜,粮价不是太贵的时候出去的好。”

姬孩说道:“好吧,我听大哥的安排,只是我好歹也要将我娘的房子给建起来了再走不迟呀,那样我的心里出去了,也踏实了。”

太巫姬望这时便说道:“言之有理,我们这里主要是麦子,其他地方还有种黍、稻等农作物的。很多都是入秋才熟,我看还是在白露时节再出去的不迟呀。”

众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姬荀也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出去是一定要出去的,购买粮食,再沿途做些贸易,以备过冬之用。白露时节出去正好,远远近近的都跑一趟,也就到了寒露时节了,时间赶得正好。现在离白露还有四十多天,也正好将我们的村寨也修整一下。这次,那西戎人逃散的败兵还骚扰了左近的几处小村落,他们也纷纷要求要合并到我们召平来,我们经过了这次劫难之后,不是变得弱小了,而是变得更加的强大了,我相信,在这周南一带,我们召平的名气一定是大大地超越从前了。”

这时太巫姬望站起来说道:“是的,我们召平周人的名气是会远远地大过从前的,我们有着王城作为后盾,将来我们还要将召平建成为一座大城,就让我们的公子姬昌来主持这召平城的日常事务,所以,我就说,我们现在再重建我们的召平的时候,就不要再将我们这里再看做是一个小小的村寨了,而是要将我们这里以一座城的规模来建造。”

太巫姬望此言一出,众人都兴奋地鼓掌叫好,只有姬荀面色沉静,低垂着个视线,似乎是若有所思。

太巫姬望看了看姬荀,就问道:“贤侄,你在考虑什么呀?”

姬荀说道:“伯父所说当然是大好事了,只是要造一座城,我们召平又哪里来得那个力量呢?再说了,没有王城的同意,我们又怎好擅作主张地就去建造一座城呢?”

太巫姬望说道:“这个不难,只要将我们的打算报告给公子姬昌,再由公子姬昌向王城汇报并安排夫役,用不了一年的时间,我们这里就会矗立起一座不小的城池的。到那时方圆百里之内的人,也都是会络绎而来的。”

姬荀听着太巫姬望的话,只是有些提不起精神来,刚才还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的他,此时却好像是突然就有些犯困一般,不自觉地就以手掩口,打了一个哈欠。

这微小的举动也没能够逃得过太巫姬望的眼睛,他已经明显的意识到了姬荀对于建造召平城的抵触情绪,前有姬孩询问天下之志,后又姬荀对建城由公子姬昌前来主持的消极抵触,这不禁就让太巫姬望在内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太巫姬望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他知道姬荀肚子里的小算筹在算着什么账,姬荀是想着召平地处周南,远离王城,自己兼领召平族长和地方武官之职,也如同就是一个王一样,看来,姬荀是缺乏敦品励行的自我约束呀。而那也说自己要有天下之志的姬孩,就更是危言耸听了,这些孩子们,哪里像当年他们的父亲们那样忠勇呢?他们的父辈都是誓为王上的意志而死,也绝不倒退半步的人。怎么到了他们这里,竟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呢?真是尊卑常变啊,那九黎老人所言,也实在是不虚呀。

太巫姬望决定阻止任何的分裂行为和分裂意识,而且还要做得圆滑,做到不伤害任何人,就能够将分裂的态势扼于未萌。

召平的大建设开始了,人们在原有村寨的基础上又向着东、西、北三个方向,将原有的村寨又扩大了有三四倍之多,周边其他小村和一些外来散户都被吸收进了召平,这个原来不到一千户的召平,在经历了劫难之后,竟然就扩大到了将近有两千人的规模了,而且新房子的建造还按照每三口人一间房子的标准来规划,姬荀反复强调着一视同仁的原则,要不分亲疏。一律平等。这种做法。赢得了大家一致的热烈拥护。

姬孩领着三百多人在日夜不停地夯筑着土围子,这土围子,是每隔两箭之地便修建一处垛子,可以上去十个人,便于防卫时射箭之用。墙高一丈,外面立陡,里面略有缓坡,墙上可以容下二人侧身通过。夯筑的时候。有人支模板,有人取粘土,有人兑水和泥,有人再将和好的泥倒入模板,有人就跳进模板里面赤脚去踩,这样一层一层的来,三百人倒是干的蛮快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见那高一丈,方圆约二十里的土围子给建好了。然后又用火来烧了一遍,这土围子也就变成了是一种火烧土了。就类似于现在的砖头那样了,自然是坚固了许多,烧裂的地方,再用粘土补上再重新烧,这样反复了一两遍之后,一座崭新坚固的召平城就算是落成了。当然,这也费去了不少的物资,好在粘土和树木还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那新的召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四个大门,门洞子上都修建了房屋,斗拱飞檐,好不漂亮,有了钱,真是可以办好很多的事情。

那姬荀他们办理公务的所在就修在了最北面的高坡上,虽然简易,但是规模可不小,居高临下俯瞰全城,真是蔚为壮观,姬荀想要将这里取名为社稷庭,太巫姬望不同意,说:“社,是处理公务的地方,稷,是我们周人的祖先,也是司农之神,我们这里又不是王城,不能叫做社稷庭,还是只能叫做社厅。”

姬荀不言语,未置可否,最后还是没有再叫社厅,而是叫做了稷堂。说是取仰慕祖宗之意,太巫姬望也便无话可说了。

姬荀便安排人做了刻有“稷堂”二字的招牌,钉在了正堂屋的门楣之上,看上去平添了不少的威严和肃穆。

姬孩领着人修建筑土围墙的时候,菊秋常常会送饭过来,并告诉姬孩说,家里的新房子盖到什么程度了,自己又要求留出了一个小院子,将来还可以再盖起一间房来,每逢这时,姬孩便会夸奖她道:“妹子你就是行,做事有主见,家里的事,你就看着办吧,有你在家,我就放心了。”

但是菊秋发现,自己送来的食物,姬孩其实并不是太放在心上,而总是会分给别人一起吃,这让她多少有些不高兴。

妹姜也经常会来到姬孩他们的筑城工地,说是给弟弟施雍送吃的来了,也会顺便给大家分一些,尤其是会给姬孩特意带来些什么。来了几次之后,妹姜就在周围人不多的时候,问姬孩道:“我送你的丝巾,怎么没见你戴呀,这么热的天,戴在头上,遮挡一下阳光,总是会舒服一些的呀。”

姬孩说道:“不舍得戴,我看见那上面还绣着花和鸟,都是成双成对的,很喜庆的,就像是人家结婚时用的东西呢。我怕给弄脏了,洗几次就会旧了。”

妹姜说道:“要不我再给你一条素白的吧,你平时就包裹住自己的头脸,也省得你晒得粗糙了。”

姬孩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感到了阵阵的幸福围绕着自己在旋转,于是就傻傻的笑着说道:“好啊。”

再来的时候,妹姜果然就给他带来了一块素绢来,非得看着他戴在头脸上不可,见姬孩笨手笨脚的样子,妹姜便嗔怪道:“哎呀,怎么这么笨呀,手怎么反倒像是脚一样,来,我教你。”说着,就麻利的取过了那块素绢,边说边做地就手把手地教着姬孩如何戴那丝巾,就像是一个大姐姐在教着自己的小弟弟如何穿衣戴帽一样。只看得不远处的一群小伙子们好不羡慕,纷纷就问施雍道:“施雍,你姐以前也这么教过你怎么戴丝巾吗?”

施雍说道:“?是啊,当然教过了,你们看,我现在的戴法,就是我姐手把手教的。”

又有人说道:“施雍,要不我们都买一条丝巾吧,也让你姐都教教我们吧。”

施雍说道:“那我姐可没那工夫,织一条素绢要很长时间呢,你们还是上别处买去吧,回来我教你们怎么戴好了。”

自从妹姜给姬孩戴过了丝巾之后,姬孩便天天都戴着那块白色的丝巾。而且他洗的还特别的勤。只要是一出汗。遇到水了,他便会取下来在清水中轻轻地揉洗一下,然后再戴在头上。

姬孩的装束,很有示范效应,村里的姑娘们都开始在织着素白的丝巾了,一个个帅气的小伙子们,也都像姬孩那样地开始带着洁白的丝巾在太阳地儿里面干活儿了,而那些没有丝巾的小伙子们则充满了艳羡和嫉妒。于是有的人便用自己的工钱去买了一条,而有的就干脆戴了块大大的葛布头巾,盖着自己的头脸也就是了,省得是人人都有,就自己没有,那显得是多么地不合时宜呀。流行的东西,就是这么的具有着魔力。

在进入白露时节的时候,妹姜对姬孩说道:“听人说,你就要出去买粮食去了,我想临走时送你一样东西。你以后经常带着它,也就不会寂寞了。”

姬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说道:“整天只是接受你的礼物,却不曾送给你什么?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东西?”

妹姜说道:“该有的都不缺少了,也不需要什么了。”

姬孩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默默地记在了心里,自己一定要送给妹姜一件好东西,但是送什么呢?姬孩一时之间还真是想不起来。

妹姜看着姬孩在发呆,就问道:“想知道我要送给你什么吗?”

姬孩笑了笑说道:“当然想了。”

妹姜就得意的说道:“嗯,那就先告诉你也无妨,估计给了你,你也是不会摆弄的,还得我来教你。”

姬孩好奇地问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呀?急死人了,快告诉我吧。”

妹姜就又故意卖关子道:“嗯,我突然又改变主意了,不想告诉你了,你还是明天下午在西南城角南塘河边上的柳树林子那里等着我吧,我们午后会去那里采摘荇菜。”

姬孩说道:“好吧,反正我过两天就要离开召平了,这两天只是在准备着出去的各种事情,听荀哥说,明天公子姬昌还会派人再送来一些青铜,说是要帮助我们召平准备过冬用的物资。我也正好去柳树林子那里接一接,明天下午我一定一早就在柳树林子那里了。”

妹姜笑道:“好,一言为定。”

姬荀叫人找来了姬孩和姬武,就对他们二人说道:“你们再过几天就要出去了,姬武熟悉道路,姬孩就做保镖,你们带领着五六十个人就可以了,赶着五十辆大马车,这一趟就先向南,再向东,向北,然后就回来,这一路里尽是些小的邦族,最后往北的时候,才会遇到商国的人,你们可以按照市价购买,沿途还可以做些贸易,购置些我们需要的东西,一个地方的便宜东西,到了另一个地方就又会变成贵的东西了,你们就可以随机的做些买卖,也好赚几个零花钱,我已经安排人在加紧赶制青铜刀币了,你们走的时候,带上两车,足够买来五十车的粮食和一些用品了。另外,你们此趟出门在外,如若有那愿意跟随你们回来的人,你们也就一并带了回来,人多力量大呀,有了人,我们召平的势力才会快速地壮大起来,人,是最大的财富呀!”

姬孩点头答应道:“知道了。”

姬武说道:“哥,还是去百十来个人吧,一辆车上两个人,正合适。”

姬荀训斥道:“你就知道赶马车,我是要一个人赶一辆马车,剩下十个人骑马守护车队,现在家里面这么缺人手,你怎么就不知道为家里面分担些忧愁呢?”

一番话说得姬武便不敢再言语了,姬孩则坐在一边没有说话,姬荀训斥完了自己的本家堂弟,就又问姬孩道:“孩儿弟,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姬孩说道:“没有,家里面,大哥您都给安排好了,我娘也有人照顾,我可以放心了,就是我要的兵器不知道大哥可曾安排人做了?”

姬荀笑道:“这个自然是不能少的。”说着就向站在门口守卫的姬禽喊道:“快去把那件我设计的大戟拿来。”

姬禽答应了一声就飞快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从外面扛回来了一根青铜大矛,那矛杆矛头全都是一水儿的青铜打造,矛杆仍然是宛如一段山野老藤,只是握手的部位还特意套上了两块蛇皮,拿在手中,感觉舒适的很。那矛头是一个大大的匕首的造型,每一边的刃口都宽阔而又锋利,宛如是一柄刀刃,厚厚的矛头和矛杆连接的部位处又是一个小圆球的形状,矛尖厚实而又尖锐,矛杆的尾部又是一个加大了一些的圆球,整个长矛有一人多高,拿在正中间左右平衡,十分趁手。

姬孩不禁喜出望外,问道:“哥,这是你设计的吗?”

姬荀自豪地说道:“那当然了,这个叫做戟,前扎是枪,横扫是刀,砸下去还有锤的分量。哥还有好东西呢。”

说着就又返身进入稷堂正厅的一间偏房内,不一会儿就又抱出了一捆带着皮鞘的青铜剑来。

姬孩和姬武两个,就都伸手各拿起一柄青铜剑来,拔出剑鞘看时,只见那青铜剑也是打造的非同一般,不仅是比一般的青铜剑要厚,而且还要长些,握手的部位都用细皮条子紧紧地缠了。

姬武拿在手中掂了掂分量,咋着舌头说道:“好是好,就是有点沉了,我得双手来使。”

姬孩走至空场处,上下左右挥动了几下,说道:“很好,我用着倒是蛮舒服的。”

姬荀就对姬武说道:“就是嘛,叫你‘武’,一点儿都不武。”

姬武只是憨憨的笑着,用手抓挠着自己的后脑勺。姬荀就又训斥道:“这回出去,就全看你的了,要是再能给我又省钱又多带回好些东西来,那才叫你的本事呢。”

姬武说道:“放心吧大哥,这事儿全包在我身上了可就是,往返安全的事儿,我可就没本事管了,您还得给孩儿弟再交代交代。”

姬荀一听就又训斥姬武道:“什么?给孩儿弟再交代交代。你这是推卸责任哪你,是你带队,还是孩儿弟带队呀?”

姬孩说道:“当然是武哥带队了,我负责保卫,如果货物被劫了,我就死在外面不回来了。”

姬荀一听就嗔怪道:“傻瓜,说的是什么话,就是丢了东西,你们人也都得回来呀,这是你们的家呀,人不回家,能上哪里去呢,真是尽说些孩子气的话,再莫要这样说了。”

姬武也说道:“是啊,我们凡事都商量着来,弟兄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哪里会有个办不成大事的道理呢。”

姬孩也笑着说道:“武哥见多识广,一路上还是武哥多多地指点我才是。”

姬荀叹了一口气道:“唉!要是我的父亲,你们的伯父还活着,我也就和你们一起出去了。”说着就不禁落下了泪来。

姬孩和姬武、姬禽在一旁也都跟着哭泣落泪,兄弟们一时之间又陷入了无尽的哀思之中。

列位读者朋友欲知后事如何,且待写书人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