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潜龙
作者:路边栏杆 | 分类: | 字数:105.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府试
三月初,贡院在南宁州的州立学府举办府试了,杨刚和姐姐秀祯已提前一天来到南宁州的大姑家,卯时不到,杨刚就来到了州学府大门。府试和县试的程序一样,只是府试要考三天,检查也更严,排队轮到杨刚后,差官让杨刚脱去衣服,对杨刚进行了全身检查。杨刚也没有带什么物品,就一身衣裤,白丁一个,所以也没有什么可查的,只是被差官全身摸了一遍,感觉很不舒服,没法,入乡随俗吧。差官放行杨刚后,立即唱保,福礼先生出来应保后在大门外等候,看到杨刚他们顺利进入贡院大门,才回客栈歇息。
杨刚进入学府,抽号找到了自己的小考房,晨时不到,所有要进入学府考试的学子已检查完毕。三声锣响,差官在学府大门外喊道:"奉知州大人的口谕,南宁州今日开始府试,除去参加府试的学子外,其余闲杂人等全部退离学府大门,不得喧哗嬉闹,否则按扰乱考试论处!"
晨时一到,三声锣声又响起,"各位士子安静!本监考官现在宣布考试规矩......,考试开始!"
然后有差官将写着题目的案板在每个考房前停放几息,确保所有考生都能看清题目,让考生各自将试题写下,考试开始。
今天考的是墨义和诗赋,第一场要默写两篇《中庸》中的"君子依乎中庸"和"诚者天之道"两题,这是第一题。第二题是对《论语》中的名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进行赏析。第三题是解读赏析宋代名家徐尚图的"临江仙"这道词。
虽然只有三道试题,但是难度可想而知,若没有学透四书五经和诗词韵赋的学说,想在第一场考试中拿到高分是十分困难的。你看,默写还好说,若没有四书五经的深厚功底,要答好赏析解读这两道题就不容易。但这对于杨刚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府试题是比私塾考难多了,自己有仙念之脑,简直就是小儿科。
第一场考试只有一个时辰,杨刚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已答完,这还是因为写字用了较长时间,赏析解读杨刚只用了一刻钟就搞定了。答完试题,杨刚也不急着交卷,不用出这种风头。
一个时辰已到,没有哪个学子提前交卷,有很多学子到交卷时间了还奋笔疾书呢,直到监考官喊:"各位学子停笔,交卷了!"众人才不舍的放卷离开。
上午的考试结束,学子们用过午膳,稍事歇息后,末时又开始了下午第二场的考试。下午场同样是默写四书五经的文段,有两题赏析诗词名句,还有三题偏辟经文的贴字,用时也是一个时辰,杨刚同样只用了半个时辰。
府试的试题和学识深度比私塾试和县试难得多了,对杨刚来说轻而易举的题目,在其他学子那里却是难题。怪不得经过府试后,很多学子都被刷了下来,不得不重回私塾复读,以待来年再考。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后,很多学子都垂头丧气,议论纷纷,这次府试也太难了,不知是哪个狗娘养的出的题目,好像是专门用来刁难他们这帮学子的,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自认为自己都答对了。杨刚并不参与议论,他认为自己这一天的考试应该是满分,扣分的地方可能是自己的字体还不够有完美,不知是否被扣"楷法遒美"这方面的分,就看是哪位先生批阅的卷了。
第二天考的是杂文诗赋,也有默写和赏析解读类的试题,上下午考的都是此类题目。杨刚考得十分轻松,最休闲的就是他,如果没有考场纪律,他早就交卷离开考场了。
第二天也结束了考试,学子们累得也不再发表议论,这两天都这么难考,谁知道第三天的策问时政试题又是怎样的难法,还是早早歇息,养精蓄锐待明天吧。
杨刚并不受考试的困扰,明天考策论时政应该也有点难度,毕竟要综合所有学识还要结合当前形势发挥。策问时政是要考学子的学识扩展度和时务观点的,不知仙念有没有这么强大的功能,要是仙念不给力,也只有凭自己的凡脑尽量发挥了。就算策问时政考不得满分,自己凭着前两天考满分,这次府试第一名也非自己莫属。
第三天上下午考的都是策问时政见解,仙念对扩展综合果然不够完善,杨刚经过整合,结合从书本上学来的大盛朝国情分析,尽量将题目解答完善了,用时超过了半个时辰。按说仙念是无所不能的,可能是受到了凡界规则的压制,才会留下缺口让自己补上。今天考试因为没有默写耗时间写字,杨刚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扩展综合时政见解,也只用了半个多时辰就解答完了,看了几遍,认为没有遗漏了,才闭目养神,等待考试时间结束。
第三天下午的考试时间结束,杨刚走出学府大院,姐姐和福礼先生早已在大门外等候。秀祯问道:"弟弟,考得怎样?"
福礼先生也投来探询的目光。
"前两天的帖经默写帖字和经书赏析解读应该是满分,第三天的策论时政虽然不一定满分,但也一定是高分。"杨刚道。
秀祯满脸惊讶,府试都能考满分!她可是经过府试的,知道其中的难度,难道这次府试试题比她当年考的试题容易?
见姐姐满脸不信的神色,杨刚说道:"等贡院公布考分出来不就知道了。"府试而已,他可是信心十足的。
"这个策问时政各有见地,学子见解可谓五花八门,历来就无人能考得满分,只有考得最高分,杨刚前两天考得满分,策问时政又是高分,那么考得府试第一名是跑不了了。"福礼先生道。他知道杨少爷的妖孽,相信杨刚所说。
"你们姐弟先回府吧,先生我还要带杨家其他学子回去,就不和你们回去了。"福礼先生道,说着告别了杨刚姐弟俩,去找其他杨家学子去了。
"姐,我们回大姑家,等过几天再来贡院看放榜分数。"
两天后,南宁州府试分数放榜,第一名: 邕西县百棠镇那敏村杨刚,贴经默写赏析一百分,诗赋杂文解释一百分,策论时政九十九分。
第二名: ...。
第三十名: 杨长成...。
第三十五名: 杨长财...。
"天呐,这个杨刚是谁,这么妖孽,不会吧!"
"九十九分?本公子考得头都大了,策论时政才考得五十分呢!是作弊的吧?"
"策问时政都考得九十分以上,太打击人了!"
"策问时政答得这么高的分,可见这位学兄计谋策略不同寻常,政见提议肯定切中当前时局!"
"怎么可能,肯定是作弊了!"
"痴子!策问时政考的可是综合学识和政务见解,各有心得,万人都有万种见地,怎样作弊法?"
听说邕西县的那敏村杨家可是世代出进士的文墨世家呢,还有,杨家的私塾可出名了,出的秀才举人进士无数!"
"难怪此人如此妖孽,有如此底子才正常嘛!"
众人议论纷纷,都不认识杨刚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