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年华
作者:正奇书香 | 分类: | 字数:2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2章 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走多远
柳冬生对于爱情的认知,可能显得浅显了一些。
有时候,他沉下心来,想一想过去,就有一丝悔悟,在情感的世界里怎么会倒腾成这样。
现在他多少明白了,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不一定会像想象的走的那么远。如果把爱情婚姻家庭的方向感搞偏了,可能就会南辕北辙。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会想起黄洁,说走就走了,而且也没给自己和女儿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这可能就是他认为最为遗憾的地方。
如果那个时候,真是了解一些情况,委婉的推脱了,各自守候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许事情就可以好转,最起码不会留有一辈子的遗憾。
单单是为了婚姻,早晚就得走这一条路,干脆就听从了家人和领导的安排。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一步好棋,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给堵死了。
柳冬生对女儿的情感和婚事,在很久的思考之后,是放开了的态度,秉持的是一种尊重和开放的态度,最起码不能走自己的弯路。
在这方面,柳春枝有点像黄洁,在情感的世界里爱的执着,所以他尽量的让着她,毕竟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女儿,况且女儿又理解自己。
“孩子,你的学业是很优秀的,我为你点赞。你的婚姻也很重要,当爸的当然很挂心。在这个方面,你要对自己负责。婚姻可不是儿戏。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相似的是感情基础,这是个共性的特征。没有感情的婚姻走不远。共同的感情是由两个人相互维护的。你们都是高素质的人,对爱情婚姻家庭要看得远、看得透。”
他经常对女儿说,柳春枝虽然听得有点烦,但毕竟在理,也就觉得很自然了。
不过,他心里烦的不是在女儿这里,而是陈阳给他找的事,让他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陈阳在单位实验室干的不错,很快就成了骨干。
陈阳的性格有点儿像当年的他,工作用心,不愿意惹事儿,感情上的事儿更不愿去多说。前提大概是有卓越的存在,也就不愿意多想了。
父子连心。柳冬生意识到陈阳身上多多少少有他的特性,那就是对感情上的事,宁可埋在心里,也不愿意多说。这方面,陈阳应该有点像自己,从他与卓越相处的情况看,有这个因素。
陈阳与卓越相恋已经好几年,感情已经属于稳定期,或者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调到北京工作后,苏萍已经开始催他们走向婚姻的殿堂。她开始担心夜长梦多,这大概是每一个母亲所不愿看到的。这不说来就来了。
刘清的出现,是苏萍所不愿看到的。
“闺女,你要好好的管好陈阳,不行,就早一点结婚,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办法,千万不要说年轻时的我,到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
“陈阳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才不怕什么刘清李清的,你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卓越说这话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内心也是翻江倒海,母亲对自己的提醒没有错。
爱情不是那么简单,是人一辈子的缘分,但婚姻就简单多了,处理不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自从那一次吃饭之后,刘清对她的“挑战”,卓越也没有多少计较,但心里却不平静下来。她担心,母亲所说的事情会说来就来。
“陈阳,你可是个老实的孩子。凡事处事得有个心眼。你调北京来工作,是对你工作的一个认可。但你也要处理好感情上的事儿,千万不要受什么情况干扰。条件成熟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结婚了。这也是给爸爸妈妈一个交代。”
卓越给陈阳说这话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敲打陈阳。女人大概就是这样,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这种感觉你不能没有,如果你要想生活幸福。
刘清已经是大龄女青年了,她在情感的世界里,当然有一种紧迫感,更何况遇到一种知己。
“听说你与陈阳是男女朋友,这是很正常的。可我们也是竞争对手,这也是很现实的。”
当刘清把这话说给卓越听的时候,卓越才知道这种竞争是很现实的。好在,当时的陈阳只是局外人,他并没有搅和进来。
“我们的男女朋友关系,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有共同的情感基础。这个恐怕你想象不到,我想你可能也没有这个竞争的实力。”
卓越用记者的眼光和语言,与刘清进行交流的时候,她们的竞争突然充满了硝烟味。
“我们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谁没有缘分啊,如果连缘分都没有,还去追求什么爱情啊!”
刘清把与陈阳的“北京第一面”,已经看作了新情感的开始。不管陈阳怎么想的,她自己认为已经是这样的啦。
更为重要的是,那晚陈阳喝的有点多,说话有点颠三倒四,模模糊糊的。刘清就觉得这是“情感一劫”。
没想到又分到一个实验室,平时走的更近了一些,是不是有点错觉呢?
陈阳不知道,刘清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必定年龄放在哪里,得往前赶,这是个现实问题。
她知道陈阳平时讲话少,可能是刚来没多久的缘故。
多接触是个好办法。
“陈阳,以后加班,我陪你。”
“你太客气啦,我自己就行!”
“以后中午值班,我给你打饭。”
“你真太客气啦,我自己能行!”
平时,她与陈阳的接触方式,有点老套了些,毕竟年龄摆在那里,说多了,脸还有点红。
刘清认为,时间长了,总会找到感觉。
在红过几次脸之后,她没有想到情感方面的事情说来就来了。
关键是她不知道卓越存在突然性和必然性。她想到过,但有些始料未及。
刘清与卓越的第一次“交锋”,尽管是在那次战友加朋友的聚会上,她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这件事虽然了了草草就过去了,她对陈阳的关心是依旧,可以用一颗心暖另一颗心。
刘清知道自己要多用心,陈阳不是那种“铁石心肠”,这样就好,这样还有机会。
有了爱情,婚姻不就在眼前吗?
刘清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