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安县

作者:终南布衣啸问天 | 分类: | 字数:102.7万

第38章 过会(一)

书名:长安县 作者:终南布衣啸问天 字数:3697 更新时间:2024-11-04 03:10:35

三十八章

5、过会(一)

李龙从驻训场给老家长安堡打回电话时,他望着西边的落日,残阳如血、硕大如车盖,巨大的落日使他联想到看过的83版射雕郭靖在红日映衬的背景前弯弓搭箭的画面。可是他忽略了时差,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口内的老家长安堡早睡的人们已经睡下了。电话响了很久还是母亲淑珍跑到前屋先接了电话,紧接着李龙从电话里也听见了父亲的脚步声。母亲询问他咋还不睡觉,他告诉母亲天边的太阳还正红,到晚上十一点天才黑。此时的李龙给家里打电话心里已经没有了负担,他骗家里一直在连务班的谎言到现在算是真实的了。他也很轻松的告诉母亲淑珍最近驻训遇到好玩的事情,母亲叮嘱他还是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母亲又告诉他后天要过会了,他才恍然大悟。最后父亲老五接了电话,话语不多,让他在部队好好锻炼好好表现,一定给他李家好好争一口气。他也嘱咐父母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最后告诉父母马上要集合了,现在每天晚上到十一点天黑以后都要放电影于是他挂断电话就走了。

走在营区的李龙想到母亲淑珍刚才说的过会,思绪又回到老家过会的众多记忆里……

儿时每年过会,都会和过年一样的隆重而热闹,小时候过会也是要穿新衣,家里亲戚来了一样可以接到一个小红包。他每年在过会前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端上面盆挖满白面去给家里压挂面,过会前一两天村里的压面机前总会排起长龙,他和二牛几个去压面,由于贪耍守不到排队的面盆跟前总是被别人插了队,但他们也不计较这些,总是在很晚能给家里把压好的面条端回家就行……

长安县过会这个风俗古老而悠久,至于从何时传下来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其隆重程度是和过年可以并驾齐驱的一个重要节日。长安过会的这种习俗也只是流传在长安以及相邻的地区。长安过会也称忙罢会,主要集中在每年阴历六月到八月的农闲季节,此时这个时间段正是在夏忙麦子收割碾打晾晒完毕到秋季锄苞谷苗之间的农闲季节。从阴历六月初六开始,到阴历八月初结束。大部分村子过会的时间集中在阴历七月份,每个村子都有自己固定过会的日子都是自己的老祖先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也有过会的日子几个村子同时攒到一天的情况,长安堡过会的日子是阴历七月初九。

旧时通信条件不发达,好多亲朋好友在过年见了之后忙于农活也难得相见。而到过会的时间刚好是继过年之后的又一个年中时间。通过过会,亲朋好友可以再次相见联络感情也可以通过走亲访友来缓解夏忙带来的疲乏。

以前过会的前几天人们也会像过年一样把屋里屋外彻底清扫打摭一遍,还要找来白土把屋里屋外的土墙齐齐粉刷一遍。尤其是最早的灶房里边是土墙,日常烧锅做饭,灶房内被烟熏的乌漆嘛黑的墙壁更是要粉刷一新,免得亲戚到家以后看到灶房的景象让亲戚笑话。灶房内刷墙更是一个大活,要把灶房内的所有东西全部搬到院内,锅碗瓢盆、面瓮、水缸、案板、大碎擀杖、墙上挂的笊篱、甑箅、柯杈……,这些统统的搬到院内,等灶房内粉刷一新后,再重新搬回灶房。当然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墙壁变成砖墙,灶房里有条件的也都镶上瓷片,这种繁琐的工序才省了下来,但彻底打扫卫生的习俗还是保存了下来。

每个村子过会的头一天,卖肉的、卖菜的、卖豆腐的、卖水果的商贩天不等明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赶来,集中到各个村子历年来固定摆摊的村巷街道中进行售卖。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各村在过会的时候,为了表示隆重,村里还会在过会的当天晚上演上两场电影以示庆贺。

老五和淑珍接完儿子李龙的电话,一夜也都没有睡好,两个人虽然都没有说话,可心里都在惦记着儿子,儿子每次打回来一个电话,都能让他们兴奋的一晚上睡不好觉,儿子简单说话的内容都能让他们回想一晚上。

两个人迷迷瞪瞪中,就听见街巷里的叫卖声。“卖豆腐咧!还有一块儿豆腐呢!”刚听见叫卖声远去,又听见另一个卖豆腐的吆喝声。“热豆腐来咧!”“再不买卖完咧!”

躺着迷迷瞪瞪的淑珍问老五:“他爸,几点了?”

老五侧头一看放在桌上的老式闹钟说道:“四点半咧。”

淑珍说:“天杀的!这么早就来卖豆腐!黑天半夜卖给鬼呀!让人连觉都睡不成咧。”

老五已经坐起开始穿衣服。“卖豆腐的也不容易,早早卖完咧,早点回去歇着。等一会儿到村中间卖菜的一来,豆腐还都不好寻咧,这是刚做好的热豆腐,让我去割一块子,省的一会儿让人不好寻。”

老五穿好衣服对淑珍说:“还早,你再眯一会儿。”

淑珍说:“你甭买的太多了,咱屋亲戚少,就是明天臊子锅要用,这大热天买多了吃不完也是要放坏的。”

老五应了就开了堂屋的门,快步走到院里,又开了前院的门。老五看着黑黢黢的街道对着远处卖豆腐的喊道:“卖豆腐的!推过来!”

远处还在吆喝卖豆腐的老汉推了三轮车又停在他家门口。老五继续问道:“你这是哪儿的豆腐?”

卖豆腐的老汉说:“葛村的。”

老五说:“哦,那你这葛村锅烧豆腐没麻达,你给我打二斤。”

卖豆腐的老汉说:“俺葛村的豆腐在长安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老五好奇的问道:“那你这葛村豆腐好的秘诀在哪儿?”

卖豆腐的老汉给老五打了一块豆腐说道:“水好。清末,俺老祖先从王曲马厂过来就已看出这门道。老天眷顾,葛村地下水好!原来不知道啥原因,现在听有文化的年轻人说,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前地质运动,岩浆喷发形成了太白六月雪、汤峪温泉水、翠花冰风洞、五台奇峰秀等秦岭地质地貌时,给地处秦岭北麓的咱葛村也留下特有水源。老祖先在王曲马厂就磨豆腐,到新葛村仍然磨豆腐,但在新葛村磨出的豆腐总是比王曲马厂豆腐好。”

老五听了好奇的说道:“没看出来你这老汉不但会做豆腐,还识文断字说的头头是道。”

卖豆腐的老汉继续说道:“我也是听旁人说的,豆腐你拿好,这一块不用称,不多不少。”

老五接过豆腐用手掂了掂说道:“你这老汉的手艺高。”

卖豆腐的老汉说:“看来你也是个不一般的人,这手一掂也能掂来。”

老五付了钱说道:“眼是尺子,手是秤。我年轻的时候贩过稻糠,俩手把麻袋一提也估个八九不离十。你这块儿豆腐二斤整秤能高一些。”

卖豆腐的老汉又把豆腐放到盘盘秤上称了一下说道:“你看,二斤整确实是高秤。我老汉这割豆腐的刀子准,没想到你的手也准。”

老五说:“你这老汉的买卖能做成,有些人你给说打二斤,那就故意的给你往二斤半剺,剺下来人又不好意思不要。”

卖豆腐的老汉说:“那样没意思,人做买卖不能那样。”

两个人说话间,隔壁狗娃子、对门的秀兰也都出来了,老五又给俩人介绍说这老汉的豆腐不错。

老五便捧着豆腐回到自家院里,把豆腐放到灶房案板上。

老五一看时间还早,便来到院中热身美美打了一趟红拳,才去洗漱坐在石桌旁喝茶抽旱烟。这时,天也蒙蒙亮了,外边各种叫卖声更加密集了,淑珍也起床了。

淑珍起床洗漱完毕便提了竹笼子对老五说:“那就趁天凉咱去赶快把菜买了,等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人又多天也热。”

老五便磕了烟袋锅里的旱烟灰,把旱烟包在烟袋杆上缠了别再腰上,跟在淑珍后头,锁了院门,老两口便往村中卖菜的地方走去。

从村西头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开始各种卖菜的商贩就已经从村中间延伸过来了。往年都是在村中间的南北大路上,村中间的东西路上也有,都是来晚了没有占到摊位的商贩才会摆到这边。

老五和淑珍一边看着路边摆放的临时摊位上的蔬菜,一边和村里来买菜的乡党打着招呼。淑珍边走边询问菜价,她是要货比三家最后才下手。

等俩人来到堡子中间的南北大路上时,卖东西的商贩和村里前来买菜的乡党已经把原本并不宽的街巷围的严严实实。街巷里讨价还价声人声鼎沸,提着菜笼子的人流接踵摩肩,一片喜庆的景象。

老五和淑珍来到堡子中间的时候,看见白日鬼和没人要俩万货和一个卖葡萄的喊叫开来。

老五明白白日鬼和没人要这俩都是来拾合茬的,每年买菜的时候从来不想摊水,不是问这要一根葱,就是问那个要两头蒜。最后等快收摊的时候,再问卖菜的要些剩下的菜。

老五走近前一看,没人要手里提着两根葱,白日鬼手里提着一串葡萄。白日鬼不知道从哪儿掏腾出一个凉帽戴在头上,鼻梁上还戴了一个墨镜。

老五看见白日鬼的装束嘴里就嘟囔道:“装贼不像绺娃子!”

只见卖葡萄的一个中年妇女说道:“老者,你这不行,你一分钱不掏还想把我的葡萄拿走?”

白日鬼笑着说:“你刚不是吆喝的甜葡萄,钱不掏。”

卖葡萄的中年妇女说:“好我的叔呀,我喊的是甜(qian)葡萄、甜(qian)葡萄。”

白日鬼笑着说:“哦,那就是我耳背没听清。你这葡萄也是自己地里种的,不行了把这串送我尝尝,好吃了,我给你做广告宣传让旁人买。”

卖葡萄的中年妇女说:“叔,这不行,这大一串呢!”

没人要从白日鬼手中的葡萄串中摘下几颗放到嘴里尝了一下对卖葡萄的说:“你刚说的不甜不要钱,对不?我尝你这葡萄是酸的,你这就不能要钱。”

卖葡萄的妇女说道:“都不容易,你俩老汉也不能这样坑我。”

老五听清了事情的原委,走到俩万货跟前说道:“你俩这大年龄了,吃葡萄不想掏钱都不知道羞!让人把咱长安堡子的人都看偏咧!”

老五对着卖葡萄的妇女说道:“你看多钱,我给你。”

老五帮两个万货掏了葡萄钱,两人对老五感激了一番又钻到人群中去了,老五看见远去的俩万货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