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最牛小村长

作者:夜无尘 | 分类:都市 | 字数:58.4万

正文_第52章婉拒天价

书名:最牛小村长 作者:夜无尘 字数:3660 更新时间:2024-12-19 01:42:07

一顿酒后,两人重归于好。方金子听说记者要来的事,当场就拍胸膛说他在镇上还认识些人,到时候都邀请来芦苇村参观。

过了几天,县里的记者来了。

县里来了两个记者,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和一个少女。

王清对这次记者采访非常重视,停掉了手里其他的事,和方武天方金子亲自作陪,在小木桥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

“欢迎,欢迎。”

记者的车刚一到,王清就快步走过去,握着那个胖胖的手说。

胖记者是县报社的主编,姓张。这两人刚才沿途路上已经领略了自然风光。

张主编说:“王村长,客气了,我对你的事略有耳闻,很感兴趣,咱们好好聊聊。”

王清笑了。

肯定是来前武天霖乡长没少在记者面前吹嘘他,张主编对他有了印象。

随同来的还有方金子县里的朋友,向方金子打着招呼,其中还有乡里的几个委员,和县里大公司的的老总。看来方金子的能量还真不小。

刚建成的新桥壮观雄伟,宽敞整洁,足有五六丈宽,可供两辆大车同时通过。桥那边,田野悠然,青草遍地,一条河悠悠流向远处。

河上游着一群鸭子,隐约可以望见芦苇荡,浅滩上鷗鹭齐鸣,俨然是一副世外桃源景象。

方金子那几个朋友都拿出手机对着眼前美景拍照。

张主编忍不住说:“小杨,这芦苇村还真不错,看来我们这趟来对了。”

Wωω●ttκa n●¢○

小杨记者则忙着拿着相机对着周围的田园景色一阵拍。

一行人回到村里,先去大槐树,王清今天可做足了功课。提前让苗苗姐三婶子等人已经把大槐树打扮一新。

遮盖了半边村子的树冠上挂着红灯笼,飘着彩带,树身裹上了象征喜气的红绸子。

不消说,村里的村民全都聚集在大槐树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等张主编小杨记者和方金子的朋友一来,那些人看到遮盖了半边村子的树冠,和几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的树身,都惊诧地张大了嘴。

“啧啧,怎么有这么大的树。”

“哇,这树要几个人才能抱过来吧?”

两个记者完全被震撼了,眼里闪出兴奋的光,围着树身仔细察看起来。

粗大的树身上是一圈圈象征岁月和沧凉的纹路,那些纹路每一个都是那么逼真,充满沧桑。可以想象这棵大槐树曾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

周围的村民都情不止禁地议论开了。

“三婶子,我听爷爷说这大槐树清未就已经有了,是真的吗?”

“对啊,老村长也说过这话,说是清未有个状元回村栽的,一直流传下来。”

“以前都说大槐树有灵气,相爱的男女只要手拉手抱住树身,就能婚姻美满,一生幸福。”

……

一片议论声中,王清大声喊道:“小梁会计。”

早已准备好的小梁会计立即拿出一个发黄得书册大声念道:

大槐树,清雍和年,为状元李某所栽,沐浴神明,历数百年。

此树曾流传一个故事,据说一个姓李的秀才爱上员外家的小姐,员外嫌弃穷。秀才于是栽下大槐树,并跪拜明志。十年后秀才高中状元,回到村里发现小姐竟然未嫁在等他。日日于大槐树下为他祈求上苍保佑。

这段佳话流传下来,后来人们都说大槐树有灵气,相爱的男女手拉手抱着树身转一圈,就会婚姻如意幸福美满。

小梁会计念完,记者和客人都被吸引住了,结果每人都

兴致勃勃地抱着树身转了一圈。

“王清,真没想到啊,芦苇村有这样的好景观。你们早应该拿出来了。”张主编赞叹说。

乡里一个委员也说:“王清,芦苇村的自然风光真是不错,怎么以前没有想到这个点子。”

王清和方武天都笑了,张主编可是经常走南闯北,什么景观没见过,能这么说,说明大槐树这个路子还真走对了。

小杨记者笑呵呵说:“王村长,等我们的报道一出来,我估计会有很多青年男女会来抱大槐树,到时你可别被吓着了。”

“呵呵,”王清开心地笑了。

从大槐树出来,一行人去了荒坡上的木耳基地。

苗苗姐和翠萍嫂子早就把木耳棚布置一新,一眼看去,一排排木耳架整齐有序,架上长满了又大又鲜嫩的木耳,鲜嫩欲滴,看着就是打心眼里喜欢。

张主编忍不住说:“好鲜嫩的木耳,看得我都馋了。王清,你是咋种出这么好的木耳?”

“不光木耳,王清的蔬菜在全县都是头一份,城里饭店抢着收购呢。”

苗苗姐当然不忘趁机夸夸王清,不知不觉间,苗苗姐内心深处已经下意识把自己和这个男人连在一起。听到别人夸奖王清,她心里也乐滋滋的。

“哦,太好了,小杨,看来我们今天有口福了。要吃到全县头一份的蔬菜。”

“嘻嘻,我现在肚子里馋虫都在叫了,你们要是再说呀,我可忍不住啦。”小杨记者笑着说。

这时候,王清突然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从架上摘下一个木耳塞到嘴里。

“王清……你怎么生吃?”

看着一道道愕然的目光,王清呵呵笑着说:“这就是咱芦苇村的特产,能生吃的木耳。”

苗苗姐三婶子等人昨天已经见到王清生吃木耳,想不到王清原来早已想好要给记者展示,都暗暗赞叹他头脑就是灵活。

两个记者和乡里委员都疑惑地看着王清津津有味地吃着生木耳,随即和旁边的人一起也学着摘了一个木耳,塞进嘴里。

还别说,这木耳塞到嘴里就透着脆香,咬一口鲜嫩爽心,清香满口,这哪是木耳,简直是仙肴。

结果几个人吃了一个还不过瘾,又吃了一个,旁边的村民更不用说,每个人都尝了个够。

…“啧啧,王清,你这木耳哪里是木耳的,我看简直就是极品美味啊。”

随行的方金子朋友,一个略微秃顶的企业老总赞叹说。立即引来了一阵赞同。

“王清,你这木耳咋卖,我全要了,你开个价吧。”另一个企业老总则是敏锐地发现了商机,抢先问道。

听到王清说,这些木耳都是和天天酒店签订了合同,只卖给天天酒店一家。那个老总急了。

“天天酒店……哦,王清,他们给你多钱,我每斤再加三十元卖给我。”

王清的木耳田凌云开价七十元,已经是城里最好的收购价了。想不到这个老总直接开出一百元的天价。别说是王清,就是见多识广的记者也惊讶了。

屋里村民都沸腾起来了。

尼玛,乖乖,一百元,这可是天价啊。苗苗姐翠萍嫂子等人都兴奋地看着王清,盼他答应。

这要一斤多三十元,每年就多出了十多万了。

王清看着身后沸腾的村民,毫不犹豫地婉转拒绝了那个老总开出的天价。

王清当然忘不了芦苇村能有今天,是田凌云发现了他,赚到了第一桶金,才有了后来的发展。两大美女财神,对王清来说是他人生最难忘的两个人。

屋里传出一片惋惜声,拒绝了天价,王清至少赚十几万,可是他不后悔。

只有知道王清想法的方武天等人向王清竖起了大拇指。

不论何时,懂得感恩,看来芦苇村选择王清没错。

张主编灵机一动,说:“王清,能生吃的木耳可不多见,咱们明天就以这个上头条。”

说着指挥王清和村民每人都摘了一个木耳塞进嘴里,小杨记者麻利地一按快门,拍下了这令人惊奇的一幕。

这天的午饭自然是重头戏。

芦苇村天然的野味可是连吃惯了城里大餐的田凌云,林诗蕊都流连忘返。

午饭安排在三婶子家,三婶子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桌上摆着蒸鸭子,烤山猪,炖兔肉,鲜嫩美味的木耳汤。配上拍黄瓜,凉拌西红柿,醋溜鱼,腌菜,纯天然无公害的荞面饼。

三婶子家院子里清香阵阵,还没吃,小杨记者闻着香味就喊着:“太香了,今天来芦苇村可来着了。”

两个记者和客人丝毫顾不得矜持了,狼吞虎咽,边吃边赞不绝口。

“王清,你们这独特的野味配上精湛厨艺,绝了。”

放下碗,张主编毫不掩饰激动。说走遍全县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野味。

听说这顿饭是三婶子手艺,小杨记者非要跟三婶子照相。

三婶子倒是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连连摆手说:“你们拍王清吧,我可不像,拍出来多难看。”

“阿姨,这又不是找对象,还害羞啊?”

小杨记者一句话说的屋里人都笑起来了。

饭后王清带着记者来到了村西头的小河,太阳快落山了。

蔚蓝色的天空,清亮透彻,看不到一丝雾气。夕阳照在小河上,清风淡淡,远处芦苇荡摇曳摆动着,像是在欢迎远方的客人。

小河静静地流淌,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小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河面上一群野鸭子自由自在地游着,偶尔惊起一只野鸡却不怕人,站在远处看着客人。

路边的草丛里虫声唧唧,蛙鸣混合着远处芦苇荡传来的风声,构成了一副怡然自得的田园交响曲。

记者和客人都被这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吸引住了,纷纷赞不绝口地拿着相机拍照。

张主编情不止禁地说:“好一个世外桃源。”

一名乡委委员对王清说:“王清,好好干,我回去给乡里汇报下,争取给你们最大支持。”

天黑了,这一天要过去了。可是那些客人和记者完全没看够,遗憾地离开了。

临走,刚才那个出高价要买王清木耳的老总说:“王清,等你们的旅游度假村搞起来,我会再来。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让方金子来找我。”

王清连忙表示感谢,不用说回去每人都送了一点蔬菜。

半个月,县里报社刊登了芦苇村记者采访的情况,用了整整一个版面,配合图片详细介绍了芦苇村独特的湿地自然风光。

特别是关于大槐树介绍,和王清生吃木耳的一幕都配上了清晰的大图。

对芦苇村人大多数来说,丝毫不知道因为这篇报道,芦苇村即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天,王清刚打算进山,接到田凌云电话。田凌云外电话只说让他去小木桥接客人。

王清纳闷地看着刚进门的苗苗姐说:“田凌云带客人来了,你去让三婶子准备今天的午饭。”

现在,三婶子已经成了芦苇村招待客人的主厨了,她的厨艺配上芦苇村野生的鸡鸭,林子里的野兔,山猪,做出来的美味,人人叫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