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人生
作者:理想瓜 | 分类: | 字数:74.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7章 审判(下)
《大海》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末日背景,人类为求生存,舍弃千万年来的社会习俗,选择倒退回原始社会,用最简单的生存资料,换最大可能性的人类繁衍。
也就是,从父权社会,倒退回母系社会。
而这一切,发生在一条船上。
人们按照很久以前所想像的那样,称之为诺亚方舟。
在诺亚方舟上,目标是明确的,可是要到达,却是有些不切实际的。
当初的造船之人离世,权力分化,继承到13个人手中。
而这13人,皆是男性。
为资源分配及利用最优化,她们选择了最强大的人管理着最强大的族群,最弱小的人管理着最弱小的族群。
男主就是这13人里头最弱小的那个。
他们同生,同龄,同成长。
只是男主有些不一样。
因为船上的生活太无聊了,没有乐子,最弱小的男主,便成为了其余12个人的乐子。
他被霸凌,被虐待,被孤立。
长时间的航海生活,他只有回到自己的族群里,才喝得上一口热鱼汤。
待长大后,矛盾渐现。
要立之于高位多年的男性,要放弃他们手中的权力,转而去服务于最弱小的女人,他们多半是不愿意的。
所以航行半途,突然开始折返。
可人类文明早已在末日中消亡,所有的礼仪和道德都已然不存在,存在着的,只有最原始的暴力和掠夺。
而弱小的男主,在族群恐惧的眼光中,最终选择转过身,用杀戮来守护自己最后的信仰。
最后的结局,是在染红了的大海上,方舟孤独航行。
尸体沉入海底,男主带着满身伤痕与噩梦,同时也带着荣耀和尊敬,成为了新一任的船主。
大海颜色渐渐恢复,方舟继续航行。
而故事,也开始了新的一轮。
------------
法庭内,邵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写这本书这一年,却没想起来,这书究竟是为谁而写。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他只是写了。
“不知道。”他如实回答道。
赵律师听了,皱了皱眉,重复了一下他的话:“不知道?”转而又笑了,“不然,我来告诉你吧。”
他转身走到检方桌前,从桌子上拿出一叠资料,向全场说道:“这本书,你本就是面向所有曾和你一样,曾遭到过霸凌,曾遭到过虐待,曾被孤立过的所有人所写……”
邵他下意识想反驳:“我没有……”
却被赵律师快速打断道:“你当然会说你没有。可你也说了,法庭上,讲的是证据。你在《大海》这本书的寄语中写道,‘愿天下被霸凌、被虐待、被孤立的人,都能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长出坚硬的爪牙’。再加上我手中,你学生时代的生活记录本,这里头不止一次地记录了,你被霸凌、被虐待、被孤立,可是每一次都被学校息事宁人……你,难道不恨吗?”
邵他看着他手中那叠厚厚的资料,那些因为时间太过遥远而暂时被尘封的记忆又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啊,原来儿时的他,也不仅仅只是会学习。
那些以为所有都是因为错位的母爱和缺位的父爱所患上的病,原来还有被他选择遗忘的其他原因。
“你不恨的话,为什么还会因此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躁郁症呢?你不恨的话,为什么会写下《牢笼》、《无花之城》、《大海》等多部试图想要宣扬,用暴力来惩治暴力的书籍呢?
“承认吧邵先生,你的书,一直都指向明确,观众的身份清晰明了。
“而你教唆的对象,恰恰就是跟卢某一样,跟你一样,曾经被霸凌、被虐待、被孤立、被暴力对待过的人。”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邵他,就像刚刚,他看着卢骁一样。
邵他多少有点明白了卢骁刚刚时不时出现的胆怯和沉默,甚至有些佩服他,在这样的氛围里,还能坦然说出自己的事情。
而他,哑口无言。
赵律师见他沉默的样子,起身继续说道:“在主府,教唆认定的条件有四个。其一,是有特定之人。特定之人的人数,并没有特别规定。而被告,比普通教唆犯更为狂妄的是,他想要教唆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其二,必须要有教唆之故意。我们查看了被告过往的生活相关记录,以及他的病史,可以感受得到,他的动机成立十分合理。其三,是要有教唆的行为。被告人非常聪明,能力也非常强,身为主府着名作家,用其手中的一杆笔,通过文字、故事和书籍,用写作的方式,来实现他教唆的目的。这四个条件,无一不缺。试问,这还不是教唆吗?
“故,本人及检方认为,在基于当前调查事实面前,被告所做的所有辩解都是徒劳的。希望审判长和陪审团的各位陪审员,能够基于法律和证据,慎重做出决断。我没有问题要问了。”
最后一场审问,在法槌声中结束。
------------
最后陈述,也是邵他最后的机会。
场内的人已然非常疲惫了,可还是没有人愿意离开。
不远处的镜头也还在运转,门外的世界,也仍有人在关注。
邵他从被告席上站起来,高速运转的大脑已然感受不到身体的疲惫。
他知道,眼前的阵仗,是人为地、故意地、虚伪地搭建出来的一场荒诞的戏码。
不是战场,可依旧决定了他的生死。
他在入阵,在破阵。
“检方刚刚说,我的书,是写给特定之人看的。这些特定之人,被检方定义成——被霸凌、被虐待、被孤立、被暴力对待过的人。我无法否认,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我确实想过要让这些人看到。但作为一个作家,我从不认为,一部好的作品,我会只想让这些人看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这里面除了被害者,还有加害者。你们说,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更加希望被害者像书中那样,用暴力惩治暴力,还是希望加害者在看到书中的情节的时候,因为害怕被惩治,所以停止了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