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巨变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 | 分类:都市 | 字数:65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3章 收姜的来了
“王老板,你这样不行哦,怎么还降价了,前天隔壁的刘思能拿来卖,都还比你今天的价格高三分,换成我今天来卖,价格就低了,没这样整的嘛。”一个妇女背着一背篓生姜在王成武收姜的门面门口很不服气的抱怨道。
“大嫂,我也没有办法啊,生姜行情不好了,只能降点价,我们也想你们多卖点钱,可是,真的没办法。”王成武漫不经心的解释道。
“算了,算了,你家这里不厚道,我拿到别家去卖。”中年妇女很不高兴的摆摆手道。
“哪家的价格都是这样的,你何必要背着到处转呢,行情不好,你以为只是对我啊,对所有人都一样的嘛。”王成武随口说道。
“那我背到黄泥村去卖,黄泥村的胡家价格才不是这个价呢。”说着中年妇女真的姜背篓背了起来。
“那你拿去嘛,他家的价格还比我这里低一分钱呢,我们就是因为他家降价了才跟着降的,我相信你去了,还会回来。”王成武不再规劝,自信满满的说道。
在胡铭晨家这边,类似扯皮的事情也一样在发生。
“胡建军,你家的价格怎么比街上的还低啊?大家乡里乡亲的,心太黑了可不行哦。前几天还不是这个价呢。”
“江大爷,呵呵,怎么能说我心太黑呢,我家的价格还是那样的嘛,好姜这部分,我家可是一分钱都没有降,以前好多,现在还是好多,江大爷,你这就有点冤枉我了嘛。”胡建军笑容可掬的面对着一个身穿蓝色中山装的六十来岁老头。
“那你家中档和抵挡的降了嘛,而且还降得那么厉害,四分钱呢,以前人家都不分,就你家的这样分。”江大爷蹙着布满皱纹的眉头道。
“行情不好嘛,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之前是乱收,后来听说外面还没这个价,我们也只能跟着行情走,不得已,只能对不住大伙儿,适当的降点价。再说了,之前我家基本上就很少收其他档次的生姜,降不降价,对乡亲们也没多大的影响。江大爷,你还是可以把好的卖给我,其他的卖到街上去嘛,听说他们比较有门路,价格比我家还要高一些。”胡建军循序善诱的说道。
胡铭晨家本来目标就锁定在那最好的一部分最好的生姜上面,所以一点不介意其他的部分往外推。
甚至于,多降一分钱的价格,目的性也是为了达到一推一拉的效果。
好的姜因为价格因素拉在自己家,差的部分,也是因为价格因素所以推出去。
“我就是从街上来的呢,难道又让我背回去吗?”江大爷很不情愿的说道。
“那真的没办法,江大爷,不是我要为难你,是真的市场行情就是这样。我做生意不指望赚多少,但是起码我不能亏嘛不是。如果可以的话,你就挑一下,好的部分我还是出高价的,比所有人的价格都高。”胡建军脸上带着微笑说道。
其实对于胡铭晨的这个策略和做法,胡建军也是有顾虑和担忧的。
胡建军一样的没搞懂为什么要只收好姜,他的认识程度并没有超出王成武和徐明的范畴,他就担心,到时候卖出去的价格不高,或者和王成武他们卖的价格一样,那他们这样做,就得不偿失。
不过胡铭晨还是坚持要求要这样做。胡铭晨没有办法有个好的浅显易懂的方式去说服爸爸和妈妈,但是,他就是坚信,多付出的价格一定会有所回报。
既然生意的本钱是胡铭晨出的,那胡建军再不理解,也只能依着他。
江大爷再心不甘情不愿,最后也只能将最好的二十多斤挑出来卖给胡铭晨家,其他的,只能再背回到街上去卖给徐明他们。
价格波动的这两天,每天都要做不少耐心的解释工作。
胡铭晨之所以要多降一分钱,就是怕那些人不愿意再拿回去,将就卖给他家。看在一分钱价格的份上,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多劳累一下的。就算有个别的不愿意再受那鸟气,胡建军也还有其他的说辞将他们给挤兑回去,这是胡铭晨硬性要求的。
这样的混乱只经历了两天,很快就恢复到了泾渭分明的正轨,好的卖给胡铭晨家,其他的卖到街上。
虽然对于胡铭晨家来说,实际成本并没有下降,不过,他家与其他那些收姜的人倒是把关系搞得融洽了,毕竟那些人实际成本降低了嘛,没有道理还与胡铭晨家过不去。
有了这样各有所归的收购区分之后,胡铭晨家的收购量很快又蹭蹭蹭的增长上来,每天的收购量很快就突破了一千斤,当然,这也是因为生姜大量上市了,每天胡铭晨家要接待几十位卖姜者。
而王成武他们,收购的量就更大了,王成武家和徐明家,每天收的量不少于三千斤。
他们追求的是量,因此更在乎价格,一斤少了三分钱,一天就少了百十块。少支付出去,就等于是赚了一天百十块。这就怪不得他们要上到胡铭晨家门上来施加压力了。
只不过王成武他们与胡铭晨家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收生姜卖的也是生姜,只有部分人家才会烤成干姜来卖。
烤干姜实在是太累太繁琐,像他们每天那么多的量,请人洗姜就至少要十几个人,烤姜炉也得好几个,恐怕每天翻姜都得请两三个人,每天烧的煤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量。
像胡铭晨家,才半个多月,一家人就已经累得不成样子了。
白天,胡建军要不停的收姜,江玉彩不停的添煤和翻姜,间歇性的时候,胡建军还要不断的担水。
可以说从早到晚,他们两个人就几乎不会有任何休息的时间,中午和下午中饭吃也是力求简单,怎么样可以简单的填饱肚子就怎么来。
就算是胡铭晨三姊妹放学回来了,那种忙碌也不会好转。洗姜的人看不见了可以各自回家,明早再来,但是,胡铭晨他们一家人要把两个大水缸给担满,要准备几背篓黄泥巴。烤好的姜要收起来,用口袋认真仔细的装好,放好。
除此之外,胡燕蝶他们还要完成作业呢。
等睡觉之后,胡建军和江玉彩还要两个小时起来一次,不能让姜被烤糊。
可以说,一整个晚上就不会有一个安稳觉可以睡。
白天的时候,要是顶不住了,就一个盯着,一个小憩半个小时四十分钟。
这段时间胡铭晨一样的累得不行,除了家里每天的支出要做好登记之外,别忘了,他在学校那边也还有一行生意再做的呢。
胡铭晨并没有因为这段时间如此之累,早上就放弃了跟随宋乔山练习的机会。
越是这个时候,胡铭晨越是不能泄气。与宋乔山接触这段时间,他算是明白了,宋乔山就是欣赏那种顶得住压力的人,瞧不起那种退缩的人。
这或许和他在部队上呆的时间比较长有关系,即便已经是在地方上工作了,可是宋乔山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他的军人本色。
要是胡铭晨在这段时间因为辛苦就退却了,他自己猜想,可能以后再想回到宋乔山的身边就难了。
这天胡铭晨放学后,在出杜格乡的牌坊前看到了一辆外地货车从外面开进来,本来急着要回家帮忙的胡铭晨,凝神一顿,随即停下了脚步。
杜格乡由于地处偏僻落后的山洼洼里,平时是没有什么外地货车会到这边来的。而这个时候遇到一辆外地货车进来,胡铭晨就暗自嘀咕,这极有可能是外面来收姜的车。
这些姜并不是要等全部收完之后才会卖出去,往往是凑到一定的数量了,就可以练习买家拖出外地去了,不可能全部积压在家里面。占用资金倒是小事,关键是,生姜堆在一起,捂的时间长了,就会变坏,到时候就不好卖。
定定的站在牌坊下面,看着那辆货车进入街上之后,拐往了王成武家的方向,胡铭晨就犹豫要不要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自从与他们达成共赢的妥协之后,胡铭晨就不再每天去他们那些门口瞎转悠了,反正每天去的价格也就是那样一成不变,那又去干什么呢?
不过现在他们收来的姜已经开始往外卖了,胡铭晨就有点忍不住。
他现在不太关心收进来的价格了,那个价格基本上已经固定住,可是对于卖出去的价格,他脑子里面还是一片空白,必须要打听一下。
不了解卖出去的市场行情,就没法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做。即便胡铭晨知道重生之前,今年的姜价是一高再高,最后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但是谁知道那一幕还会不会出现呢。
万一蝴蝶的小翅膀煽动了,引发不受控制的连锁反应,那自己岂不是要两眼一抹黑?
过去的记忆是非常重要,可是,现实的实际情况又更重要,这一点,胡铭晨得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过于盲目。
稍稍的犹豫了一下,胡铭晨将书包往肩膀上一丢,就顺着那货车行进的轨迹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