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进书里搞基建

作者:奔跑的车厘子 | 分类: | 字数:53.9万

第74章 希望之城

书名:穿进书里搞基建 作者:奔跑的车厘子 字数:4534 更新时间:2024-11-05 02:17:20

而那批选择回到临安继续学习的赤脚大夫, 他们路过那些刚打下来,还未来得及建设的州府时,无不被当地的百姓热情欢迎。

更多的百姓还希望他们能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希望可以赶快建设到他们这里。

那赤脚医生无奈的很:“大娘,我哪里见得到陛下啊,不过您放心啊,这慢慢的都会建设到的。”

那大娘还有些不放心,拉着赤脚医生的手,小声的客套着:“张生大夫啊,您不知道,我们这里也有山神,我们这里的山神肯定也和梁皇陛下认识的,说不定他们在天生还是亲戚呢!”

张生:……。

行吧。

他拜别了大娘,那边一个大爷又挤了上来, 张生的眼皮一跳,还没来得及推辞,那大爷便把一个小猪仔递到了他的怀里。

“张生啊,给你,你拿着回家养吧!你救了我家大花,这是报答——”

“不行,不行。”张生急忙又把猪崽塞回了大爷手中,马不停蹄的离开了人群。

他只不过是路过,见这大爷家养的猪肥壮的不行,便好心提醒大爷,猪肉腥臊可以把猪蛋给拿了,那样猪肉会卖个好价钱,又恰巧那怀孕的母猪难产,便给这母猪做了个剖腹产而已,就被这大爷缠上了非要给他个猪崽。

若干年后,已经成为一方兽医专家的张生,再想起这天,还会有些感叹, 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你随手做的一个事情,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马看到什么是人决定的,人看什么是经历决定的。

谁能想到他只不过是随手的帮助,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呢?

------------------------------------------------------

临安城皇宫议政殿。

梁诗正心疼的趴在桌案上,她现在就无比的希望天上可以下一场金子雨,算了也不用是金子了,是钱就好了。

梁诗:我想被钱砸死。

距离梁诗回到临安不过两日的时间,底下递上来的百姓单子就到了三十万,还好,梁诗原本的目标就是这么多,如果再多的话,就算刘宗舍得,梁诗也不舍得了。

更别说刘宗退朝后就干脆没有离开,一定要让她给个办法了。

百姓们终究还是想过好日子的,还有好多报不上的,也急的不行,好在终究所有地区的建设都有了章程。

公告已经发下去了,国库里又出了一笔银子,刘宗的脸已经耷拉到了裤裆,整个人像是被暴雨糟蹋过的野草一样。

梁诗根本不敢看他。

“陛下,您建设臣都理解,可您这弄什么鸭苗鸡苗分给百姓们,也就算了,那什么猪,羊,牛!您都分下去臣实在是不明白。”

刘宗是铁了心的要把这事弄清楚了。

“其实这事很简单,刘爱卿啊,朕把鸡苗这些借给百姓们,百姓们签了契约,等到一年后她们还两只鸡给朝廷,剩下的都给百姓们自己留着,这样朝廷也没亏,百姓手上也就有了剩余,这家家户户也便能吃起肉来了。”

梁诗说完见刘宗还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就加了把猛料:“爱卿啊,别人不懂,你可是朕的心腹啊,你若还是不懂朕,这就说不过去了,如今这民间尤其是这新打下来的州府,谁不说刘大人是爱民如子的好官?你现在这么抠,羞不羞?”

这一套软硬皆施,刘宗很快便败下阵来,其实不用小皇帝说刘宗也知道自己如今的声誉,别忘了,他的独子还在民间给百姓修路呢。

这孩子几乎每隔三四天便会写信回来,巧了托了如今驿站的福,信件送的飞快,不过这熊孩子居然指给他娘写信,如果不是信中还会写些关于他的事,刘宗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把他给忘了。

刘宗这边低头签字了,那边报名迁移两广的百姓和军户们也开始了动作。

------------------------------------------------------

蜀国被攻下来的那些山区里,能种植的作物不少,除去那些农副产品,还有不少的野棉花田,虽然不够整个国家使用,但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最重要的便是说明,这块地区合适种植棉花。

棉花如果能够大面积种植的话,可以解决掉多少百姓的过冬问题啊。

……

……

梁国停止征伐后,全心全意的建设城池,不久便把所有的都稳定了下来。

托如今梁国物产丰富的福,不少的商队都在往梁国这边走。

除却那些只能走贸易部批条后才能购买的东西,梁国如今可是还有不少的好东西。

十月末时,由席学林带领的第一批到达两广地区的军队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甘蔗的奇妙植物。

经过梁诗的提议,从中提取出了红糖,白糖,再由这些糖和各种水果,开发出了不同味道的果糖。

就光凭借这个糖果,便引得不少的商队过来了。

第74章 希望之城

十一月末。

望城。

一对约有五十人左右的楚国商队到了这里。

为首的是少年,身后跟着一个看起来五十左右的老者和一个戴着红色袖标的男孩。

少年和老者跟着那个袖标男孩的指示,去城门口登记了他们的信息。

那老者面带笑容,跟着孩童走着问道:“只是隔了半年,居然有这么大的变化,不知道这登记是要做什么?”

孩童的声音稚嫩的很,回答却很清晰:“哦,就是单纯问问你们来干嘛,往哪里去,多少人罢了。”

城门口一个老先生,拿着笔写写画画的,见小童带着人来,笑道:“你今日勤快的很,这是你带来的第三趟了吧。”

小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高老爹,这队是楚国来的。”

老者也快速的上前和高老爹交涉了起来。

“从哪里来的,一共多少人,为什么来?商队的通行文书给我看看。”

老者:“从楚国来的,为了买些棉花和果糖。”

高老爹点了点头,记了下来,仔细看了看他们递过来的文书后,从一边的箱子里取出一个木牌,木牌上面刻着棉花和果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

“这个你们拿着,出城的时候要还回来的。”

站在老者身后的少年把牌子接了过去,放在手中把玩了几下,评价道:“这牌子做的不错,这望城倒也不像传闻的那般。”

小童带着他们领完牌子后,便又跑回了路口,等着接引下一个商队。

老者明白少爷的意思是在说,这木牌还花这么多心思刻东西在上面,弄这么多的门道。

便笑着解释:“公子,这个牌子是表示商队身份的,就相当于咱们商队的临时户籍,进了这个望城后啊,吃饭,住宿,买东西都要有这个。上面刻的花样啊,是这个牌子可以抵扣的税费,咱们购买这个棉花和果糖就不需要交税了。”

老者这趟出来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对于这些新出的东西都是花了一番力气打听了的。

他家公子是第一次出门,这其中也有学习学习的意思在,听完老者的话,便笑了起来:“这倒是个好办法,就是这一个免税也有不少的人要来吧?”

老者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这望城以前在蜀国的时候可是穷困城,跟了梁国倒是过了好日子了,公子您看刚刚带着我们的那个小童,他带着一个商队过来,便有十文,这是第三趟了,不过一上午便是三十文了。”

那公子点了点头,便跟着老者进了这个望城。

望城里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的,虽不是商业街的位置,但也有不少的人在路边摆摊,他走的热了,便把衣服领口解开了些。

路上便有一些小姑娘盯着他看,见他发现了也不羞涩,反而是点了点头,继续看着,把公子看的蛮不好意思的。

老者却哈哈哈大笑:“公子不知,此地不像咱们楚国,梁国本就鼓励百姓自由,再加上女子识字,所以她们会大胆一些。公子习惯便好了。”

那公子闻言嘴角抽了抽,有些无语,正想吐槽,却想起此行留在家里的姐姐。

他家里几代经商,算起聪慧机灵,姐姐比他分毫不差,只不过因为姐姐是女子,便无缘继承家产,且以楚国的情况,女子出门都艰难,更何况想这些姑娘一样出门经商做生意。

这世道乱的很,男子出门在外都提心吊胆,更别说是女子了。

想到这里,那公子一改之前的神色,突然说到:“这样也挺好的,虽然无礼,但确实自由。”

此后的一路,公子都默默的观察着道路两旁的景象。

看着百姓们互相谈论,看着女子们走街串巷。

这里原本的名字不叫望城,那公子因为这座城曾经并不出名忘记了这城原本的名字,但来往的百姓他们似乎忘记了这座城原本的名字,只记得这座城如今的名字叫做望城。

希望的望。

可见,如今他们的生活确实好,进城之前商队经过了农田,他们也看到了百姓们在种植什么冬小麦?

他们是从楚国来的,从前从未见过如此这般的种地法子,公子问那老者,老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那些地里忙活的百姓们,面上无不带着笑容。

商队就这么走着,一路走着,来到了商业街,那公子彻底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就这么看着,看了好一会,突然说到:“难以置信,这是书里的太平盛世吗?”

老者也有些呆滞了,正如他之前所说,因为之前蜀国的事情,他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有离开楚国走商了,面对如此大的差别,也是有些落差。

难免联想到此次出来的所见所闻,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第一次心里有些不平衡起来。

“是啊,与咱们这一路看到的相比,这里怎么不算是太平盛世呢?”

老者走南闯北了半辈子,什么苦没吃过,他们这些走商的最担心的是什么?路不好走?匪徒?

可这一路走来他们什么也没遇到,那人人称颂的水泥路,平滑稳当,马车走在上面,如果不是马蹄的哒哒声,谁会相信马车是真的在路上走呢?

说起马蹄,更是要说梁国的伟大,他们毫不藏私,各种药方,秘术都是欢迎人们去学,只要你愿意学,他们就愿意教。

“梁国一直都不算是强国,几代单传,君弱臣强,但好在君王都没什么野心,仁善不好色,偏安一隅,也不加赋税,鼓励百姓农耕,慢慢的便安稳了下来。

以往我也曾去过临安,看着眼前这不过是被梁国管理不到两月的望城,我真的不敢想象,临安如今会是什么样子!”

说完老者也不敢耽搁,带着商队直奔棉花市场和果糖市场,公子跟在后面左看看右看看,全是新鲜玩意。

老者买完了东西后,回身却看不到,公子了,若不是知道梁国的街道上都有人管理,不会有坏人,顺着来时候的路找去。

果然在一个摊前看到了他家公子。

这些摊贩明显只是卖些家里用不到的东西,有布匹,有丝布,还有……?

钢刀?

他家公子果然也是看中了那个钢刀,拿起挥了两下,那摊贩看到有人看中了,急忙上前介绍到。

“小公子,眼光不错,这是我们梁国的梁刀,锋利的很!我家亲戚是在钢厂里上班的,十一月后,不是在那蜀山上发现矿了嘛,产量提起来了,我家亲戚干了四个月,厂里给他发了把刀,这不是家里两个女娃娃也想上学嘛,便托付给我,帮他给卖了!”

刀是好刀,这公子在梁国传出来的报纸上看过,点了点头,便让一旁找过来的老者掏钱,准备买刀。

老者是个自来熟的,一边掏钱一边开始闲聊:“这是钢厂里出来的刀?”

摊贩:“是啊,你看,这刀吹毛断发,这可和军队里的刀是一样的,可不是咱们外面能自己造出来的!”

老者闻言:“军队里的刀?那你怎么敢拿出来卖的啊!!偷得吗?”

摊贩听到这个话也急了:“怎么能是偷得呢?这刀在钢厂里只要你干满了一年都能发一把,我家亲戚是兄弟两个,用他们的月薪凑钱买了一把,他们有内部价格,丰州那边多的是卖的,只不过咱们望城这边没有,这不也是因为没有才想弄到这边卖卖的贵一点的。”

公子听到这个话也激动了:“你说这刀可以自己买?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听公子口音是楚国的吧?不知道这个正常,我们梁国如今产铁了!”

老者笑着给了钱,拉着公子走了。

什么你们梁国,你这百姓做了梁国人才两个月吧?

老者正想拉着公子吐槽一番,那公子忽然说道:“张伯,我们留在梁国怎么样?”

张伯的脸瞬间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