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鲍峰侃出国

作者:鲍峰 | 分类:都市 | 字数:3.3万

03 时间观念

书名:鲍峰侃出国 作者:鲍峰 字数:2556 更新时间:2024-10-10 16:27:06

前面几章讲过,西方守诚信,守原则,这里重点讲讲守时。

西方人是很守时的,所以和老外打交道的朋友千万不要误时,误时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守信的行为。当然,这里不重点讲守时的重要性的,主要是讲一下老外对时间的态度。既然要引用很多老外的话,那这一章里就不得不加入很多英文在里面了。

中文中常用半年这个词,很多人直接用英文来套用half year。这个对于老外来讲,他们听得是很不习惯的,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老外从来没有说了half year这种词。可能在他们的财务报表能看到semiyearly report这样的字样,但在口语中老外都是说六个月(six month)。

不得不承认,六个月要比半年更精确,因为半年这个词其实是很模糊的。比如某人问你一个工作做了多久,你回答六个月就很明了,你要是回答半年,对方就会想你是做了大半年还是小半年,总之很模糊。(个人见解)

这就是语言艺术中的问题了。中国人很常用“半”这个字(记得有小相声中,一方问“你们办公室有多少人?”,回答者说“半打”,这就表示6个人了),这是我们的习惯。但老外确把quarter这个词用得很多,就是四分之一,所以他们很少说三个月。仔细看他们的说话方式就不难发现quarter这个词他们是能用就用的,我一直在想,如果一周有8天的话,他们一定会把两天叫做“quarter week”。

说完了年,咱们再说月。中文有半个月这样的说法,但老外可没有quarter month这样的说法了。很简单,月是没法分成四份的。如果强行认为一个月是四周的话,那一个quarter就等于一周了,也没必要用quarter这个词了。而中文中虽然对于半个月这个说法也定义得很模糊,但是我们还有上、中、下旬来划分。这方面我觉得中文更适用。

但说到“天”,以前我们都是说一天这样的词的,但现在也随着西方文化有些改变,我们也会精确的说24小时这样的话了,但也不是到处都有人用的。“24小时之内完成任务”之类的话,在工作中也不是常听到上级这么说,这也不附和我国的国情。我们布置工作的方式通常都是说“今天完成”(就是让对方加班的意思嘛),或是“明天一早将***交给我”。所以我们不会下“24小时之内完成任务”这样的命令,除非有些硬性的规定,比如某职业的“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24小时”,警方有权“拘留48小时”,这些法定的要精确到小时。

说到这里又要重复一些上一章的话题了,我们不会把时间弄得那么精确,也是因为我们在时间上有很事都好“商量”,所以就算硬性的定在几点钟,也是可以往后再托一托的。所以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这类的语言,也只适合守时守信,完全按部就班的西方人。

说到一天内的时间,老外就没有quarter day这样的语言了。中文倒是有“半天”这样的说法,但我觉得这个太不规范了。半天,严格来讲就是12个小时。常的人说“我都等了半天了”,难道等了12个小时吗?还时间太长了吧!从早6点等到晚6点,那要起很早才行;要是从9点上班等到晚9点,又等得太晚了。所以我只能认为“半天”是指半个工作日,即4个小时,这样说还合理一点。

以上讲了一堆无聊的话题,在下半章中我就要讲一下另一种时间观念。可能有人要问了,此时间观念与彼时间观念有什么区别吗?简单说一下就明白,上半章讲的时间观念是指对时间的态度,下半章我准备的时间观念就是指对时间的有效利用。我们常讲某个人很有时间观念,可能是说他对时间看得很重,很严;但也可以认为是他很会有效的利用时间。

讲到西方人是如何利用时间的,那我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恐怖的话题了。朋友们可别说鲍峰又是在虚张声势,因为接下来讲的东西,虽然很容易理解,但却很难令我们接受。

还记得上一章我讲过,有些老外在办公的时候,会有些硬性规定,比如有的老外说他办公一天只审批十个***,有时上午已经审批了十个了,那下午就不批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讲,是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影响了别人的工作效率,但是是绝对合法的,是附和他们部门规章的,他们就认为是对的,是不能变通的。

同样在上一章,我还举了一个医生的例子,这些都说明,在一个按部就班的社会中,人们的时间观念是很低的。以下我再举几个例子,着重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会说西方人的时间观念是“恐怖”的。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想要在网上和在国外的朋友联系,但长时间不上线,问之,则答:网络不好。我一个在国外朋友说,他曾经星期五兴冲冲地回家准备上网,但一上就发现网络出了问题。打电话报修,网络服务公司的客服说:“我们的维修人员在星期二和星期五工作,下星期二已经约满了,你想约下个星期五修还是再下个星期二修?”朋友第一次听到对方这样说的时候真想破口大骂,因为对方一托就是一个星期,但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只能祈祷自己家的网络不要再出问题了。

再讲一个留学生比较头痛的话题,就是学校的课程安排往往和学生的计划产生矛盾。学校的课程都是很灵活的,比如这学期某一门课的老师去度假了,那这门课这学期就不开了,有些学生本来这学期准备学这门课的,就只能慨叹“计划没有变化快”了。但学校一个学期不可能只有一个老师不在,而且学校的课程虽然是随便选,但课程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所以有时候一个学生在本学期只能学某个阶段的最后两门课,其中一门因老师出国旅游而不能学了,那只能学一门,下学期再学一门课,再下学期都能学下一阶段的,真是浪费年轻人的大好光阴啊!一门课通常一周有三节,三节课对于一学期选4门课的同学来说,已经是很紧张了,还经常会有课程冲突;但对于一学期只有一门课的同学来说,时间太空余了。

这些还还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几个朋友去老外的餐馆去吃饭,点了五样东西,要三个小时才能上齐。(不能怪国外的朋友老是离不开华人圈子,总是在中国餐馆用餐,在西方人的餐馆吃饭真是浪费时间啊!)或许有人要说了,谁让你赶在高峰期去吃饭了?其实什么时间都一样的,国外是时薪制,高峰期才会多请几个厨师来做,平时人少也就一个厨师在。再加上时间跨度长,非高峰期去吃饭也要等到高峰期才能上齐菜。

那么为什么国外的厨师的工作效率那么低呢?这一章我就留个悬念,不像以前那样每次都把下一章的话题讲出来了。大家有兴趣就猜猜,在我解释厨师工作效率的时候,又能引出什么“恐怖”的话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