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当倒爷
作者:摇滚菠萝糖 | 分类:都市 | 字数:18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455 这才是高科技服务实体的正确打开方式
甚至现在他们这新开的十几家门店的单店的日均营业额,和净利润额。
都和那套选址系统之前估算的差不多!
所以这会儿,杨一暖简直就把那套系统,是奉若神明!
这就是高科技和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想渗透融合的最佳典范啊。
以前经常有人会提出,要用高科技服务于实体经济,可到底该怎么服务?
很多人都没想明白,甚至把路给走歪了。
比如前几年盛行的互联网金融,还有什么社区买菜等等,这其实就是把路走歪的典型。
而这种利用数据抓取,建模,最后评估客流量热点预测,营业额度预测的模式。
其实才是高科技辅佐实体经济的最正确打开方式。
以前这种技术,只掌握与金拱门,开封菜,和斯达克这些国际大牌的手中。
而现在汉堡先生则是国内第一个掌握这种技术的一枝独秀了!
只不过现在他们名气不大,所以开店,还只能是出手买下店面。
因为他们一直担心,一旦生意做的火爆,那么就会带来涨房租的风险。
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现在,一旦等到他们做大做强,在国内作响了名气。
到那时杨一暖就不在会买房开店了,等到他们有了名气,自带了流量光环。
那么今后,他们将会走斯达克的模式,到时候会有无数商超主动邀请他们入住。
甚至会减免他们的房租,还愿意倒贴钱帮他们装修。
就是看中他们自带流量的特点!
而想要做到那一步,他们现在就必须把基础打牢,先把自家的社交属性给做出来。
说白了,就是在顾客圈中做好口碑。
把他们家汉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他们的产品,成为广大老百姓的日常必需品。
把客户的忠诚度做出来了,客户的粘度也就提升上来了。
客户粘度有了, 那么他们的品牌力就体现出来了。
人们看到汉堡先生的招牌,就会选择无脑相信他们家的汉堡好吃卫生。
不用多想,冲进来点餐吃就是了。
等到那个时候,他们汉堡先生就成了金字招牌,都不用自己出去选店铺的地址。
而是不管在哪里开,都不用担心没客流的问题。
等做到这个地步,那就是那些大商超主动找上门的时候了。
而现在嘛,他们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
他们在这十几个城市的第一步走的非常成功,那么接下来,自然要加快在这些城市扩张的速度。
也不用多开太多,他们的初期目标就是,在这些城市,每个城市开三到四家。
就在今年之内……
父母对杨一暖的想法,倒也并不反对。
因为这第一步的成功,给老两口也带来了非常强的信心。
而且现在全国二十二家分店,单店日均净利润都有二万,一个月下来就能有一千多万的净利润。
这些钱不拿去开新店,难道放在银行里等着下崽嘛?
而且现在他们再去找银行谈贷款的话,那可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他们在巴州的时候,不过是个初创品牌,一共就只有三家门店。
而且三家门店还都是租的房子,可是现在他们在全国范围已经有了二十二家分店。
其中十九家的店铺,都是他们自己买下来的。
而且在全国范围已经可以算是小有名气了,每天净利润就能有四十四万,流水更是能高达上百万。
这样的企业,如果说自己想要贷款,那银行恐怕会挤破了头,过来给他们贷款。
不说别的,就是这稳定的现金流,这银行看了就受不了哇!
虽然现金流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可人家还有十九家店铺是自己的呢?
虽然在银行看来,商铺远不如住宅那么报纸,贷款率也比较低。
可你架不住,这家企业现在的表现好哇!
现在所有放贷的企业,都在满世界寻找优质资产。
那如果连汉堡先生这样的企业都不算优质资产的话,那恐怕就只能说这些银行的信贷专员眼睛有问题了。
所以关于资金方面的问题,杨家人这次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只不过杨爸杨妈,对于人员方面,倒是有自己的顾虑。
毕竟他们这十几家新店开张,人员方面本身就比较紧张了。
如果在开那么多新店,这工作人员,到底从哪里招?
这一批十九家新店的店长,百分百都是他们原来那三家老店里培训出来的。
忠诚度相当可以,然后在被分派到了全国各地。
可说实话,这其中的难度也是不小。
就比如从巴州派店长到京城和樱城,你要给人家涨工资,还得给补助。
可你做的本来就是薄利的快餐店,如果人员开支定得太高,那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
可如果在本地招人,那么新店初开,他们人又不能常驻这些城市,那自然也不会放心。
所以第一批,只能是硬着头皮,从巴州培训然后在外派了。
不过接下来,再在这些城市开新店嘛,那自然就要在本地进行大规模的招聘了。
“在他们本地进行招聘,现在本地的店里进行培训,然后在掉到巴州总部这边,进行一个月的企业文化培训。”
“让外地员工知道咱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
“了解咱们的企业背景和文化,到时候在让这些员工回去工作的时候,他们自然心里也会有底气了!”
杨一暖在视频里和父母说道。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杨家三口一直在讨论,未来企业的经营发展问题。
而这里面管理是个大问题。
他们本身重事的就是一个服务型行业,而这历来都是人员流动性很大的行业。
尤其是在大城市,他们这个行业,工资开的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
太高了,企业受不住,太低了又留不住人。
所以到底该如何管理企业,一直是困扰杨家人的头号难题。
而杨一暖在翻看了无数书籍,最后在找王世强出谋划策之后,终于是做出了一个相应的决策。
那就是个城市员工要尽量属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