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作者:我叫叶老蔫 | 分类: | 字数:203.1万

第129章 爹,你犯罪了

书名: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作者:我叫叶老蔫 字数:3959 更新时间:2025-02-04 01:52:48

卢县令眼睛不舍地从叶琛身上离开,瞪了一眼卢照凌,“你算个屁的才子。人家三壮与你同岁,如今人家已经与父亲学着做生意了,而你却整天打着卢家的名号招摇撞骗。”

说着,美眸再次看向叶琛,“本县教弟无方,让叶先生笑话了。”

叶琛摇头道:“我家三壮也是个不着调的,十几岁的孩子大体都这样,县令大人不必过于呵责。”

县令压低了声音,似乎有几分解释的语气,“叶先生,刚才.......”

“大人放心,学生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

叶琛一脸君子坦荡之气,完全看不出来再扯谎。

县令点点头,然后目光落在了叶琛手边儿的小鸭子身上,“叶先生,有一门生意就够了,像是您这样的大才,还应以学业为重。这养鸭子乃是粗活,筋骨疲惫,怕是会令人无心读书。”

三壮闻言,解释道:“县令大人,这是我爹帮衬着村里乡亲们买的,也就每家二三十只鸭子。”

卢照凌好奇道:“莫非是想学骆宾王的鹅鹅鹅,你家来个鸭鸭鸭。”

卢县令瞪了他一眼,“你不懂就别瞎掺和,叶先生吃饭尚且艰难,哪有心情附庸风雅。”

“今岁怕是要闹蝗灾,鸭子能吃些蝗虫,所以我便提议村中乡亲买鸭,大家信得过我,便托我代购。”叶琛开口说道:“不过现如今各地已经有蝗虫出现,临时抱佛脚,怕未必有用。”

卢秀宁自然是知道蝗虫的情况,也是一脸的惆怅。

半响说不出话来,在被安排相亲的基础上,更加的糟糕了。

叶琛问道:“不知道朝廷可有方略治蝗虫。”

卢县令苦笑道:“朝廷的大人们总是说,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

“这治蝗虫他们是不管的,反正考核也落不到他们身上。”

叶琛尴尬地咳嗦了两声,好吧,那天可汗岂不是白吃蝗虫了,到了你们这一代,就改传统了?

“本官却是不信,总不能让百姓活活饿死,若确有此事,本官必定上报刺史大人。”

卢县令匆匆拉着弟弟走了。

卢照凌一边儿一边儿朝着三壮挤眉弄眼。

三壮摸着后脑勺疑惑地问道:“爹,万一蝗虫没来怎么办。”

叶琛摇头。

他之前也不认为蝗虫回来。

但是看了明清治理蝗灾的书籍之后,叶琛确信,今岁蝗虫必至。

旱灾、水灾、寒灾,战争、瘟疫,这些东西都是连在一起的。

就拿旱灾来说,虫卵在这种天气里会迅速孵化,到时候蝗虫必然铺天盖地而来。

父子二人带着鸭子回村。

那些预定了鸭子的乡亲们带着钱来取鸭子,其中就有牛大海的媳妇。

她挑着一双吊梢眉,一脸不情愿地说道:“七文钱的鸭子,这也太贵了,我记得镇上只要六文钱,老蔫你过过手,就要赚一文钱?四百只鸭子,岂不是要快挣半两了?”

叶琛差点被气笑了。

若是去镇上,想买这么大的鸭子,而且是这个时候,没有个十文八文想买得到?

他之所以帮忙,是念着乡里乡亲,而且若是大家都遭灾,就自己过好日子,到时候麻烦不请自来。

所以他想办法帮大家搞些鸭子,他虽然赚了差价,但是问心无愧。

因为这么好的鸭子,他们这个价格肯定买不到。

“牛蛋娘要是瞧不上这些鸭子就算了,我又不强买强卖,”叶琛一把将他手里的鸭子夺了回来,“刚才栓子他奶想多要些呢,匀给他吧。”

刘老太正虎视眈眈地看着鸭子呢,见状立刻指挥儿媳妇上去买,嘴里念叨着,“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有老蔫这邻居,老婆子算是走了大运了。”

叶琛笑眯眯地看着围观来的乡亲们,“还有谁家觉得贵的,可以现场退,没关系的。”

确实还有人嫌贵,但是却不敢多说什么。

牛蛋他娘说的价格确实有,但是没货啊。

分完了鸭子,叶琛叮嘱道:“天气太热了,一定要注意鸭子的卫生问题,免得鸭子生病,一只生病就会传给其他鸭子……”

他说了一些消毒清洁的法子,“我养鸭子有一段时间了,有些经验,这样做,鸭子能少生病。”

众人道谢,带着鸭子回去了。

牛大海媳妇看着叶琛,都要气炸了。

就是心疼钱,多说了一嘴,结果到手的鸭子飞了。

这要是回去,怎么跟牛大海交代。

她深吸了一口气,“老蔫,嫂子刚才多心了,你那还有鸭子吗?十只八只的也行,多花点钱也可以的。”

叶琛似笑非笑:“卖给你鸭子,你会在背后骂我贪图你的钱,我何苦吃力不讨好?”

牛大海媳妇立刻变脸了,“赚我钱,还想让我低声下气求你不成?赶明儿我自己去镇上卖,真以为别人没长腿啊?”

她甩甩袖子就走了。

叶琛回到家中,叶小壮扑过来:“爹,今天抓到了好多好多蝗虫,都关起来了。”

家中有背篓,把蝗虫关进去,盖上盖子,就飞不出来了。

四个背篓里,全是蝗虫嗡嗡嗡。

当然被小壮拍残疾的也不在少数。

叶琛面色有些复杂,就在三四天之前,靠人力抓蝗虫还有点难,说明蝗虫并不算多,但现在,小壮一个孩子,一个上午,竟然就抓到了这么多,蝗虫越来越多了,正在悄无声息地蚕食庄稼,他的实验必须快速进行。

午饭随便折腾了一些面饼,一人两张饼就算是吃过了。

后院的临时作坊里忙碌起来,叶琛让温华跟他一起上山走一趟,他要试试这灭蝗的法子。

温华上山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算珠在打磨,一个算盘就四十九颗珠子,没有专门的工具,打磨起来特别吃力,就等珠子抛光结束后,才能真正做出算盘。

最近老天爷有点邪性,早上像是红烧,中午像是生煎,晚上跟水煮差不多。

反正怎么让人不舒服,怎么来。

山上明明绿树成荫,但走了一阵之后,也是一身臭汗。

叶琛往人少的僻静地方走去,大米商城自动扫描,不少算不上珍贵,但是也能卖些钱的草药出现提示,有一种错亿的感觉。

此行的目的是去山上的那座旧石灰作坊遗址寻一些石灰来,顺道寻一些可否有用的草药。

“这是艾草。”温华忽然停下脚步,“这种草药似乎可以驱虫,鸡鸭窝棚蚊虫多,姑父,要不要采一些回去?”

叶琛有些惊讶,“你还懂医学?”

温华苦笑着摇头道:“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平时解闷我也看一些《千金方》《新修本草》,平时给痛疼闹热的同窗开个方子,拿点草药,一来应急,二来也能赚点铜钱,补贴私用。”

叶琛第一反应,孩子你这是无证行医啊。

旋即叶琛摇了摇头,想到这孩子出身这般贫寒,竟然能这般上进,顿感这孩子有些可惜了。

科举并不考这些东西,可是他还是去学了。

这个大侄儿在温家那样的环境里长大,被温家上下溺爱,被整个温家村捧很高,难得没有长歪。

从高处摔下来,也没有自怨自艾。

老天爷怎么能让这么优秀的孩子遭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呢?

叶琛一边儿走,一边儿叹息说道,“你学习这版刻苦,却遭受到了这般不公正的待遇,姑父替你鸣不平。”

温华的眉眼垂下来,这件事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曾经教过他的老秀才也不知道。

他不希望任何人为他操心,他想自己走出这个困境。

但现在姑父一说,他心里的委屈莫名其妙就涌上来了。

他的嗓音略微沙哑地说道:“孩儿又不傻,如何会得罪武家,山长也无力保我……”

说到此处,竟然情不自禁,呜咽起来。

终究是风华少年郎,遇到这般挫折,他能忍到今日,却是不错了。

叶琛知道这小家伙心里到底有多委屈,又有多坚强。

这几个夜里,他睡在里屋时,能听到堂屋温华碎碎念的声音,不是在说梦话,而是在读书。

没有光的黑夜里,温华不可能拿出书本来读,他应该是凭记忆在读脑海里的书,他看起来像是认命了,实则,还是希望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当下叶琛正身,一脸肃然,指着不远处的石灰作坊说道:“华儿,你且看。”

温华见姑父一脸严肃,当即顺着姑父的手指看向不远处的石灰作坊。

“这小小的石灰啊,到底经历了多少磨难才变成了今日的模样呢?”叶琛忍不住吟诵道前世他敬佩的一代文臣于谦的诗句,“千凿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温华听闻叶琛所吟诗句,顿时震撼得瞪大了双目,“姑父,这是您所做的诗吗?”

温华也算是当地的才子了,但适才叔父所吟之诗,笔法凝练,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

尤其是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是让人心神激荡。

叶琛道:“你莫要管此诗为谁人所做,姑父只是想告诉你,一切苦难都是暂时的,你小小年纪,稍有挫折,怎能做这般小儿女姿态,如何对得起你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如何对得起家人的付出?”

“你姑父也一把年纪了,虽然不事学业,却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将小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你饱读诗书,怎么可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温华闻言,颤抖着身子,躬身一拜,“姑父,温华受教。”

叶琛点点头道:“起来吧,姑父问过了,清风书院开除你,并不代表你就失去了继续科举的资格,只要有人为你担保,你照样可以参加科考。”

温华心里苦笑。

谁愿意为自己去得罪武家人呢?

“距离院试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不着急。”叶琛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你熟读草药医理,那一会儿采完石灰粉,帮忙多找点驱虫的草药,各类都要。”

温华点头,跟着一起仔细地寻找起来。

他们在大山之中,越走越深。

一个多时辰后,叶琛和温华满载而归。

两个背篓里全是各种各样的草药和石灰粉,他开口道:“你用纸笔把这些材料的效果都记录下来,还有我的操作过程,你也都记下来。”

温华点头,立即去办。

叶琛把赵菁菁喊来,先将草药分类,然后分开煮,熬成水。又取来灶膛土木灰备用。

“大壮,你去田里割一点稻穗来。”

大壮愣了一下:“爹,稻子还没熟,割回来干啥子?”

叶琛倒腾着手里的活计,头也不抬就道:“等会你就知道了。”

大壮拿起镰刀往稻田里走去,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把稻子回来。

他将稻子分成几份,用不同的草药水浸泡,并让温华随时记录。

叶小壮赶鸭子回来,好奇地问道:“爹,你在做啥子?”

叶琛捏了捏他渐渐有肉的脸蛋,笑眯眯的道:“等会,你就把这些稻子扔到背篓里去。”

叶小壮大大的眼睛里装满了疑惑:“爹,背篓里全是蝗虫,为啥要用稻子喂蝗虫?祖父说过,这么做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