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十而已

作者:爱疯不疯 | 分类:都市 | 字数:53.3万

第142章 苦涩的菜椒

书名:三十而已 作者:爱疯不疯 字数:2605 更新时间:2025-01-26 01:31:13

第一百五十章苦涩的菜椒

我挽挽袖子,就要去和面,却被李思语给叫住了。

“先别急,你帮着参谋参谋,看挂在哪儿合适!”

一边说着,李思语一边将那个行李箱打开了,里面躺着的是十几张带着话框的油画。

看到这些油画,我一愣,这不是李思语亲手画的那些油画其中的十几幅吗?

回想昨天下午,李思语说要给我爸妈准备礼物,原来是装裱这些油画去了。

我妈看着画的乌七八糟的东西,脸上有些尴尬,夸赞吧,看不懂,不知道咋夸。

说不喜欢吧,好歹是自己媳妇送的,又不能拒绝。

“上次回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墙上的装饰品很少,正好这些画没地方搁,权当是让爸妈帮我们保管吧!”

虽然我妈看不懂,但不代表她不知道这是什么,毕竟在电视上看见过。

不会夸,又不能贬,我妈只能笑呵呵的埋怨我们乱花钱。

“妈,这东西你有钱也买不到,这些都是思语自己画的!”

我一句话,我妈像是有些震惊,看着李思语,转而又尴尬起来,毕竟这东西挂在墙上,还不如花十块钱买一大堆小孩儿的贴画好看。

“看不出来,思语还是个大画家啊,跟轩一样是搞艺术的。这画的是啥?”

我妈一句话,就暴漏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我有些尴尬,总不能说她啥也不懂吧。

但李思语却很有耐心,帮我妈仔仔细细的介绍她油画上的内容。

其实李思语的油画,就是有些抽象,离远了还是能看出来画上的内容的,只不过看不出画的含义罢了。

李思语介绍着,也不知道我妈听懂了没听懂,只是呵呵笑着点头。

我有身高优势,拿锤子往墙上钉钉子,总共十二幅油画一上墙,屋子里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谁看了都会说有品位。

但在农村里,估计更多的是遭人白眼吧。

手擀面,可以说是我的拿手好戏,记得小时候我自立的早,八岁那年我就踩着小板凳开始做手擀面了。

当时的我,年少无知,手里的面瓢没个准儿。

还记得有一次我做得多了,等我爸妈下地干活儿回来,他们又把我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叫来一起吃,也没吃完。

“轩,去前院里菜窖里拿棵白菜吧,一会儿等你爸回来了,白菜炒肉。”

农村里没那么讲究,什么菜跟肉搭配在一起味道好之类的概念,不能用城市里那一套。

有什么吃什么,这就是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观念。

更何况,在农村想买点菜什么的,也并不是很方便,顶多就是隔个三五天赶大集的时候多买点放到菜窖里存着。

真要说想吃点儿新鲜菜了也不是不可以,但得到相邻的大村子便民超市里去买,价格多少会贵一点。

“我跟你一起去吧!”

李思语欢呼雀跃的从沙发上弹起来,兴冲冲的说道。

我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想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我农村的老家,也希望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我村里人,也就点头答应了。

前院儿,其实就是我爷爷奶奶家。

自从我爷爷奶奶过世后,那个小院子就成了小菜园,没事儿的时候很少会过去。

等到冬天,爸爸会在小菜园儿里挖一个菜窖,将所有的青菜什么的都存到里面,随吃随拿。

几年没见,爷爷奶奶家房子的外墙皮已经脱落的很严重了。曾经坚硬的红砖挺了将近三十年,如今也大都粉化了,拿手指轻轻一碰就往下掉粉末。

这个院子,承载了我太多儿时的回忆。

以前家里穷,根本就没有什么红砖曼地,都是用土夯砸实了当院子。

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没有下脚的地儿。

还记得小时候我将一个大的玻璃球放在地上用脚踩出一个小坑,跟村里的小伙伴儿们趴在地上玩玻璃球,谁的球进洞了,就算是成王了。

不管成王的球撞到了谁的球,都算是战利品。

我也还记得,曾经我爸从外面打工,买回来整整一方便面袋的玻璃球,都被我输光了。

但童年的快乐,根本就不在乎那么多的输赢,只是为了快乐。

斑驳不堪的墙上,还有一些孔洞,除了虫子蛀的,就是我拿炮仗炸的。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买来鞭炮全都拆着放,能多听一些响。

当时还小,胆子不大,就把炮仗拆开了,拿一个塞进墙缝里,然后拿点燃的香头儿去点。

这墙上的孔洞,有差不多一半儿都是被我拿炮仗给炸出来的。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点炮仗,点燃了炮仗没响。

我蹑手蹑脚的凑过去看,刚走近了,炮仗的引信突然快速燃烧起来,我吓傻了,转头就跑。

也是慌不择路,我一头撞到了对面的墙角上,额头上撞了好大一个口子,我爷爷抱着我踩着雪跑到邻村的土郎中家里上药。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额头上那个口子留了个疤,它还清晰的记着曾经的一切。

爷爷奶奶相继过世已经两三年了,老两口子都是八十五岁,也算是寿终正寝吧。

“这是一个荒废的院子啊,是你们以前的家吗?”

李思语好奇的打量着这个破败的小院儿,跟着我进门。

积雪融化后,用铲刀留下的白菜的根依然记录着年前大雪前的峥嵘,菜窖就在菜园的正中央,有一个草甸子盖着。

“算是吧,爷爷奶奶过世前,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将近二十年。”

虽然缅怀,但逝者已逝,人总不能一直活在悲痛中,还得往前看。

毕竟,他们就在天上看着我们呢,要是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忘记了前进的步伐,他们会失望的。

“那你爷爷奶奶以前住哪里啊?”

李思语先是抿着嘴沉默了一阵,盯着正房生锈的门环,像是在慰藉自己不知者不怪。

这个门环,小时候利用率是最高的。

当时,这个院子没有东西两间房,只有一间大北房,更别提院墙了。

并不是没有院墙,只不过是用树枝编制的简易院墙,形同虚设,没有院门。

不管是谁来了,都是直接用门环敲门,所以在木门门环的下面,有一个清晰的印记,很深。

推开房门,带着李思语进去。

“住我爸妈现在住的那个院儿!”

这里面有很多故事,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索性就不给李思语提了。

虽然我没说,但李思语也点点头,明白我说的意思。

十岁之前,眼前这个破败的院子,就是我家。

也许是很长时间没人来过了,屋子里有些昏暗,随着房门打开,外面的冷风一吹,掀起了一层灰尘。

老家具被堆放在炕上,其余的空间用来装棉花,看着满垛的雪白的棉花,我叹了口气。

一般来说,村民们会在年前就把棉花卖掉换钱,但也有些时候会放在年后再卖,那就是行情不好的时候。

心想着,到年后也许棉花收购价格能再往上涨两毛,就一直往后拖。

但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到了年后棉花的价格不一定会涨,也可能会落,毕竟含水量的变化会影响棉花整体的质量和价格。

其实,我心里是希望村民们不在家里寄放棉花的,最好是刚采收了就直接卖。

哪怕价格不是很理想,也总算自己不用承担风险,毕竟棉花这种东西易燃,早一点儿卖了,不用提心吊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