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的悠闲人生
作者:呆萌小苏 | 分类:都市 | 字数:5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6章 旧梦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曾听一位老前辈说过,艺术的秘密,在于自由,自如,自在,自然生长,游刃有余。”
“我想苏白就是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畅游在生活与艺术的殿堂里的艺术家。”
“他的生活就如他的艺术美学观点,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简单而又纯粹,朴中有道,素中藏雅,于无形中蕴藏着智慧,闪烁着思想、哲理的光芒......”
伴随着飘渺空灵,意境悠远的古琴声,旁白的总结台词似要把苏白吹上天般,撩得小迷妹的“嘤嘤嘤”都要变成了尖叫。
这话要是让苏白自己来评价,大概会羞愧到直接找条地缝钻下去,吹得有点离谱了。
但此时此刻却没有观众对此评价有过多的疑议,甚至都觉得旁白可能还有点保守了,因为眼见为实,各自的体会最真。
一如他与调皮捣蛋小秘书零散对话中所说的那句“人生很长,慢慢来是一种诚意”。
苏白做任何事,都带有这样静而慢的情绪,所以当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时,总会有一种自己心里的浮躁被他净化掉了的感觉,接着说安宁,静谧,淡淡的欢喜开始在心头涌起,就像是他自带着“宁静光环”般。
而往往是当人们沉浸于这种静谧的喜悦之中时,方能重新感知大地的力量,亦唯有在此时,心灵方能游于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往来。
当你离自然之趣、天真之味、质朴之美、初始之纯更近一些,广漠人生里的诗意就会星星点点亮起,欢喜而真实。
所以,哪怕你看他给泡沫箱里的蔬菜浇水都不会觉得无聊,因为那淅淅沥沥的水声听起来就像是在唱歌,看他做饭炒菜,就像是在听一场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看他写字都不觉得他写的是字,而更像是在写一段段被现代生活遗忘了的时光。
正如第一集里彭慧老师所言,他能惊艳你的岁月,亦能温暖你的时光,所以一眼万年。
“现代隐逸,早已不是小隐于野,大隐于市了,而是冲进喧嚣里修行,辟得内心一桃源。”
“这个社区小公园,就是个难得的红尘道场啊,这幢小楼,啧,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不知不觉,进度条就已经来到了末端,此时镜头一转,终于给到了本集几乎没怎么出现过的许老先生。
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下,他看着这幢隐匿在公园一角,看似其貌不扬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璀璨光芒的旧楼感叹道。
毫无疑问,这一集做出来,就是为了满足苏白和春田花花合唱团的粉丝们的,不断放出苏白的日常生活小切片,让追星小迷妹看得那叫一个爽歪歪。
而看似通篇不提南音说唱,离题万里,苏白那条咸鱼更是全程都在抱着经典名著,史料书籍翻看,逗下流浪猫咪,调侃下调皮小秘书,什么正事都没干,南音说唱抢救工作似乎早已忘光。
但其实不然,正如此时此刻许老夕阳下的遥望下,在活动中心电视房里,正传来若有若无的丝丝弹唱:
“耳边忽听人喧噪,惊觉前营散楚歌,触起我英雄难把泪阻,唯有仰天长叹你话奈谁何......”
丝竹相和,鼓乐铿锵,一曲南音说唱版的《霸王别姬》正在播放,稍有留心,便极受震撼。
那条咸鱼,是有干活的......
与此同时,在右边的活动中心阅览室里,楚芊音正带着一群刚放学的幼儿园小朋友们玩游戏,
“麦兜兜兜,麦兜兜兜”的合唱歌声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直冲云霄。
左看,是听似“极土”,土到几乎没有年轻人认识的古老腔调;右看,是听似“极潮”,潮到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音乐全新玩法。
当两者交汇在一起时,迷惘瞬间填满了许老先生的眼睛。
“咦?您不进去听曲,在这里发什么呆?”
一个如暖阳般和煦的声音在耳旁响起,愣在原地的许老这才回过神来,苏白不知道在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旁。
“没什么,只是在想一个问题。”
“呃,您不会又是在纠结,这首没听过《霸王别姬》到底哪里来的吧?”
“哈,我问你的话,你就肯说了?”
“不肯。”
“嘁!你这人,没有没有,不是这个问题。”
许老笑着摇摇头:“地水南音在民间绵延三两百,又绝响了数十年,像以往的盲人瞽师所学,还都是靠耳口传音,那些优秀但没有文字记载,亦不为今人所知的作品多了去了。”
“像你唱的《客途秋恨》《男烧衣》,这些都属于南音说唱中的小短篇了,只唱不说,咏叹式,抒情式的小曲,但南音说唱也有很多叙事性很强,说唱结合讲故事的大长篇。”
“我听长辈说过,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像咩城的朱村、沙湾等大村落,每逢七姐诞等节日,就会请瞽师盲妹来村内演唱南音。
“他们多唱《背解红罗》《观音出世》等,其中一部《背解红罗》就有十二卷177回,而《观音出世》算是长篇中的短篇了,仅两卷34回,每天三小时,也要连唱七八天。”
“这些旧忆,我自己都只是听老一辈说,如果我不说,那大概就没人还知道了,所以啊,能听到你唱我没听过的曲子,捡到宝贝了我欣喜都来不及啦。”
“嗯。”
苏白笑了笑:“那你在愁什么?”
许老没有直言,而是叹了口气后,缓缓的讲起了另外一个故事:“多年以前,我寻访南音说唱的途中,曾在菜市场遇到过一位卖菜的阿姨。”
“她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她叫卖蔬菜的方式却与众不同,她是用广府方言独有的咸水歌来叫卖蔬菜的,看到她唱歌时那快乐自得的表情,令我大受震撼。”
“那位阿姨可能没有认识到自己率性的歌唱会对民间艺术的推动有多大帮助,但这种歌唱却令我心中更明确了一点,民间艺术就应该是属于大众的。”
“民间艺术,就应该在菜市场、村头的大榕树下、寻常人家中流传,它们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我想,要保护它们,记住它们,就该让群众多接触它们、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民间艺术的土壤在民间,民间艺术的根在民间,民间艺术的生命也在民间,要保护并将这些艺术传承下来,只能靠百姓的喜爱。”
许老有点悲伤的说道:“看到你,我就想起了那位在菜市场买菜的阿姨,我不敢说因为你还会唱南音,所以南音就复活了。”
“我只是突然在想,在如今时代大潮流的冲击下,我们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能让民间艺术生存下去的土壤了。
“而我们种花家这些优秀,但在年轻人眼里却被定义为老土的,不受欢迎的民间曲艺,即便复活了,又到底该如何保护,如何才能传承下去?”
“呵, 我刚刚甚至有点极端的在想,是不是没来这里更好?如果不是碰巧听你一曲,而是带着遗憾将其彻底遗忘,那以后就再也没有遗憾了。”
许老的一番话语,让欢乐愉快了一整场的观众们心情一下就沉重了起来。
即便是大家瞬间刷满了诸如“不会的不会的,我们超爱传统民间艺术”的弹幕,也无法让人的心情轻松起来。
因为许老没说错的,如今民间艺术生存的土壤几乎已经没有了,这是现实,无法自欺。
莫说现在南音说唱谈不上复活,即便复活了,又能如何,再死一次?
而能令大家瞬间产生共情,悲从中来,也是因为今日碰巧听到了这一曲,如果从未听到过,自然也就没遗憾了。
霎时间,所有人竖起了耳朵,只想听听苏白会怎么说。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静静的听完许老的倾述后,苏白笑着念了一首诗,说道:“这想法也太极端了,要不得要不得,而且您也完全没必要这么悲观的嘛,咱不钻这个牛角尖,给自己添烦恼哈。”
“唉,我明白,但愁思一起,想法就容易走极端,老了更是这样。”
“那我就给你解一解,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很简单,历史书上就有答案。”
“噢?”
“两首唐诗,一曰: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曰: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