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穿书,我和反派囤货过荒年
作者:感冒没药 | 分类: | 字数:74.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章 吵个鬼架
“今天的第一,拾了多少斤麦子?”谢昭昭问。
这个问题,谢建党最清楚,他立刻说道:“一百零三斤七两。”
一百零三斤七两。
谢昭昭重复了一遍,看着他们,意思很明显,水分这么大,你们都信吗?
谁能丢一百来斤麦子。
扔地里,得密密麻麻一片。
其他人瞎啊!不提醒。
她假意“哼哼”两声,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们的第一,水分含量过高。”
然后她又问道:“第一是不是有什么奖励?”
没有好处,谢建党他们不会积极性这么高。
谢建党告诉她说:“鸡蛋。每次得第一的人,可以得到一个煮鸡蛋。”
听到奖励是鸡蛋,谢昭昭理解了。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卷。
鸡蛋从现在到以前,在农村一直是另类补品,营养品。对小孩吸引力确实很大。
“三丫姐,是不是天天吃鸡蛋。”谢昭昭问。
“怎么可能,大队要是让我参加,我绝对能顿顿吃。”三丫惋惜地道,告诉谢昭昭,大队规定:每个人只能当一次第一,即使以后捡的麦穗再多,也不能参与评比。
拾麦穗比赛,在李谢大队已经是传统“麦熟”节目,从谢老二到三丫,每个人小时候都参与过。
大队干部明知道成绩作假,还一年又一年举办下去。
调动孩子积极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应该是补贴孩子。
最初想到这个办法的人,应该是好心,谁知道,后来会出现比赛小技巧。
李谢大队的孩子,说出去,谁要没得过一次第一,出去就跟矮别人一头一样。
“所以建党哥明明比三丫姐大,还在拾麦穗吗?”谢昭昭对谢建党嘲笑回去,“第二名是谁?”
问完,她就反应过来,谢建党应该不知道,这个比赛活动,只有第一名和她配拥有姓名。
其他人都不配,一群无名之类。
果然,她听见谢建党说:“不知道,又不是第一名。”
谢老太从厨房出来,才知道,她家谢昭昭得了个倒数第一名,这哪行?
她拉着谢昭昭,详细的告诉她,要怎么拾麦穗。
三丫是直接告诉她解题答案,过程略。
谢老太不仅提供答案,还提供详细解题过程。
不止她,谢大树他们每人都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除了江淮,这会儿他不知道去哪了。
他们迫切希望,下午,谢昭昭能一雪前耻。
谢昭昭压力好大,她有种她是全家唯一希望的错觉。
期待她,还不如期待谢建党,谢建党听的两眼直冒金光。
饭后,大队给了半个钟休息时间。社员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回家的路上,三三两两随意找个阴凉,就躺下休息。
谢昭昭带着谢老太刚给她找的草帽,一出门,就看见江淮正躺在院子中间。
她抬头,眯着一只眼睛看看太阳,很好骄阳似火,走过去问道:“你不嫌热?”
江淮闭着眼睛,身上晒的大汗淋淋,汗珠顺着脸往下流,嘴硬的说:“中午阳气足,我喜欢晒太阳。”
谢昭昭不知道他这是整的哪出,嘴上劝道:“地里干活也在晒太阳,中午休息就不用特意晒了,你看谁和你一样,别人都找阴凉。再晒下去会出现晒伤,别人会把你当成奇葩。”
江淮不知道奇葩是什么东西,却知道,她说的不是什么好话,“我不怕,有人比我更奇葩,我只能排第二,有第一在,第二不配拥有姓名。”
“谁?”
“还能是谁?穿长衣长裤,从头到脚一丝不漏的人呗。”江淮说话阴阳怪气。
谢昭昭问:“你是不是因为昨晚的事生气?”
江淮听她主动提起,坐起来问道:“你到底知不知道里面有东西?”
谢昭昭不好意思地笑笑,“不知道。”
“不知道你就让我......,”
“别生气,根据我的判断,里面有东西的可能性很大。”
“知道有东西,你还让我......”江淮更生气了。
谢昭昭说:“你怎么回事,你说我应不应和你说。不和你说,你会一直放着玉佩,没准哪天......”你又丢了。
江淮打断她,“你知不知道,根本没你说的,里面......”
谢昭昭赶紧打断他,“你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
反派自己的金手指,爱有没有,爱是啥是啥,,她不想知道。
江淮生气了,谢昭昭害他被鬼缠上,却不想管,站起身擦擦汗,耷拉着肩膀,紧抿嘴唇,道:“我去上工。”
谢昭昭也生气,简直不识好人心。
下午简直更加难熬。
谢昭昭的汗顺着脸往下滑,用袖子抹掉脸上的汗,中午被老谢家pua出来的那点斗志,都跟着汗蒸发了。
第一谁爱当,谁当,倒第一她也很喜欢,毕竟两者才差一个字。
她看着没有边界的麦子地,心中满是无奈和疲惫。
金手指能摇人就好了。
她为什么要干这个,谢昭昭坐到地里,她得歇歇。
九天,起早贪黑用了九天才把地里的麦子割完,谢昭昭也跟在后面划水九天。
倒第一的名头,整个割麦期间都属于她。
谢建党因为会抄答案,得过第一后,就不再执着拾麦穗游戏。
每天跟着起早贪黑,回家累的跟狗一样,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谢昭昭这些天,都没发现江淮在和她冷战。
她当江淮和她一样,累的不想动。
麦子割完,只是完成第一个步骤,社员又集中到麦场,每天早上探场,中午翻场,下午碾场,傍晚扬场。这些程序基本上形成固定循环。
谢昭昭这样大的孩子,很少被分配工作。每天在麦场周围跑来跑去。
江淮不一样,他的年纪已经是半个劳力,每天有固定工作。
虽然不累,却闲不下来。
今年,李谢大队和往年不同,他们有了水压井,不用等雨水过后再复播。
谢大山抽出一部分人去水压井那,抽水浇地。
机械厂给他们打的井,真是管了大用。以前复播要等雨水,雨水总是不来,就要靠社员去河里担水灌溉。每当这个时候都要一起出动,挑水灌溉不仅费时还费力。
现在,他们大队村里四个方向都有井,数量还不少。可给他们省事省大了。他们大队不仅浇的快,灌溉面积还变大了。
唯一糟心的就是,好几次他们发现,有别的大队偷偷使他们的井。被偷用的井都离别的大队不远。
村里的井也方便,以前,上工或下工都要排队挑水,整个大队用一口井。
现在人们抽时间就把水挑回家,水井离家更近了,实在没时间,小孩子也能一点点弄回家,不像以前,会担心孩子掉井里。
有的人家离地里井更近,都不上村里挑水,直接去地里。
谢昭昭从每天挑野菜,变成了捡麦粒。
跟着一群孩子,每天在麦糠和麦垛之间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