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作者:键盘战斗家 | 分类:历史 | 字数:175.5万

第一百一十章 研发司

书名: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作者:键盘战斗家 字数:3262 更新时间:2025-01-27 01:30:14

第111章 研发司

工程队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朱高炽把重心开始放到工厂内部之中。

摆在朱高炽桌面上的,是一把工厂使用的十进位的滑动卡尺。

他手里翻看着这把小巧而精致的卡尺。

工业革命技术上的革命。

而根据国外的研究,在宋朝的时候,中国的不少技术,仍然超过十八世纪工业革命英国的技术水平。

例如眼前这把卡尺。

公元一世纪的工匠们,就发明了卡尺,每朝都在技术进步,宋朝达到巅峰。

这把卡尺,使用的就是宋朝的技术。

“请万三,王本,李二,小九过来。”

听到里间的话,外间文书房起身一名年轻的文书,连忙去通知几人过来。

不久后。

四名工厂核心技术大匠来到了朱高炽的办公室。

“请坐。”

和这些工匠,朱高炽从来不谈大道理,他们只需要继续专研技术即可。

“蒸汽机运动到了矿井,在小九的研究下,终于运用到了焦炭炼制厂,解决了水力的缺点。”

“兴办冶铁厂的事项,咱已经让外柜的人去了解市场,等做出了章程后,就会开始动工。”

万三冀希的看向贵人,小九则灰心的低着头。

自从一万两银子的事情,师傅就开始疏远自己。

小王爷说这是成长的代价,自己的师傅,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再依赖他,才故意如此的。

王本也低着头,焦炭炼制厂的利润并不高,不像蒸汽机厂能为贵人带来巨大的利益,所以面对贵人的时候,他的底气也不足。

李二是焦炭炼制厂与王本争夺话语权的匠人,虽然争夺失败,但是他的技术还是优秀的。

真正技术人员的城府的确不深,每个人的想法,都摆在了脸上,一眼就能看穿。

朱高炽看到后,忍不住笑了笑。

这些小心思,跟小孩子一样。

“随着工厂对技术的需求,咱准备成立一间研发司,但凡有想法的工匠,只要提出来,都可以在研发司得到全力的资助。”

“不过技术上需要更优秀的人来把关,所以研发司由各位来审核。”

“任何工匠提出的想法,无论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其余方面的需求,只要你们几位认可,研发司就给予帮助。”

“诸位觉得怎么样?”

“这个想法非常好。”小九立马说道。

如果自己不是有小王爷特批的允许,他改进蒸汽机可没这么轻易。

各种尝试需要的材料,人工等等,耗资不菲。

小九同意后,其余的三人却没有说话。

万三和王本顾虑这个责任太大。

尝试多次,浪费了不少资源后,仍然没有成功,一个想法两个想法甚至更多的想法失败。

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小王爷是希望能出结果的。

十个工匠里头,就算一两个成功,小王爷就接受,可万一付出了资源,一个成功都没有呢。

那结局就不同了,小王爷会猜忌是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行。

“畅所欲言,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

朱高炽鼓励道。

王本没有底气开口,万三见王本打定了主意不说话,只能硬着头皮回复。

“技术的发展,自宋朝后,就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变化,因为许多技术,小民看来已经没有成长的余地。”

“这蒸汽机也是,目前各种变化,不过是改进后运用到新的工厂之中,并没有根本的突破。”

万三的话,引起了王本的共鸣,他也跟着点点头。

朱高炽没有反驳。

因为万三说的是对的。

对于中国古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只是美国的学者这么认为,就算是工业革命诞生的第一个国家英国。

他们的学者同样是认可中国古代技术成就的。

英国学者李约瑟。

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和科学史的研究

法国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主任;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基兹学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首任所长。

他认为古代世界文明的传播,东方文明传播到西方,远大于西方传播到东方。

宋朝时,中国学派在解方程方面领先全世界。

并不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古代没有数学。

西方所谓的“卡丹环”,即一套在枢轴上转动的彼此相连的轮环,在卡尔丹之前一千年就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了。

至于天文学,在文艺复兴之前,中国人是最持久、最准确的天象观测者。

虽然几何式的行星理论并未在中国发展起来,但中国构想出一种有见识的宇宙论。

用现代的坐标来绘制天空图,记录日月食、彗星、新星和流星,这些古代中国的记录,对今天的射电天文学家仍然有用。

赤道仪、转仪钟、地震仪、光学、声学、磁学……机械工程、地理学、制图学、地质学、气象学、钢铁技术、铸铁技术、木工程技术……

方方面面,在总体上,中国的技术,是震惊同时期的西方。

一个近代的科学家,如此推崇中国古代,已经有了最好的说明。

不是西方进步快,而是他们起步的晚,技术太落后,所以看上去进步快。

而中国因为被征服的原因,文明陷入了停顿。

前者在不停的进步,而中国则困步于前,加上几千年下来技术积累终于到了迸发的时期。

关键节点上的落后,导致的在清朝全面落后,并被拉开距离。

也正因为明提出的复宋。

犹如后世提出伟大民族复兴一样的道理。

技术上,在宋朝不少方面已经抵达了巅峰,明朝则在光复宋朝的技术上,虽有有所改进和突破,但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或者说因为承袭宋朝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明朝大一统安宁的社会环境下,导致明朝的人口发展太快了。

根据美国英国人的学者研究,万历时期中国人口在一点七五亿到两亿之间。

远远超过了土地的负荷能力,社会的活力下降,同样对文明的影响巨大。

在这种背景下。

万三认为很难在技术上有所大突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呢。

他不知道眼前人的不同。

朱高炽知道如何整合当下古代技术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改变古代生产模式的方法。

这种后世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让他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具备举世无双的眼界。

“首先,技术上的突破,就算失败了,咱也不会认为是诸位的能力不行。”

“其次,万师傅要相信咱。”

“技术的变革,有时候就是灵光一闪,说不定咱又会什么时候,来个灵光一闪呢。”

“就犹如这蒸汽机的道理一样。”

“咱看小九就很有信心,你难道不相信自己的徒弟?”

小九眼睛亮亮的看着师傅,就等着师傅认可自己。

万三在这孩子的眼光下,很难拒绝这孩子热切的热情,最后勉为其难的点点头。

万三和小九同意,不等王本开口,李二率先认同。

他前番失败了,丢脸了好一阵,可他一直没有服输,想了很多的想法。

研发司的成立,在他看来正是来了瞌睡送枕头。

不过刚才万三和王本都没有同意,他就不好出头了。

几名大匠一致同意,那么研发司的成立就没有了问题。

中华重工有冶炼车间,锻造车间等等,具备技术的各色工匠合计有一百余人。

为此这百余工匠都被召集起来,准备开了一个大会。

会议由王本召开。

万三是不愿意出这个风头的,小九在众人面前不善言辞,李二不如王本的威望。

食堂被布置了成了会场。

伙房的工人们在后头忙碌,时不时好奇的听前面说些什么。

百余人工匠,也很好奇把他们召集起来会有什么新的事情,纷纷交投焦耳。

王本是焦炭炼制厂的大匠,早已适应了当众说话。

所以那么在百余人的视线下,也没有怯场,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不过手里的稿子,可见事前还是准备了许久。

“研发司是做什么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谁有什么想法,可以找我们提出来,获得认可后,就可以在研发司尝试。”

“跟前段时间改进蒸汽机一个故事。”

这么一说,众人立马恍然大悟。

“根据研发司多次探讨,定下了一些相关的章程。”

“例如谁的想法通过,哪怕尝试失败后,也不会承担责任,而尝试成功,将会有研发司,外柜等一起商议这项新技术的市场。”

“以此而判断出这项新技术的前景和盈利规模,中华重工会根据这个结论,出钱买断这个技术。”

此话一说,众工匠脸上都露出了兴趣。

谁不想挣钱?

前番小九改进了蒸汽机,中华重工就直接一口气掏了五百两?

他什么都没出。

不过是改进了活塞的用料,前面多次的尝试,也用的工厂的工人,材料,车间。

不少人是这么认为的,小九师傅占了大便宜。

至于贵人会不会贪墨谁的东西。

万三的前车之鉴,没有人认为小贵人会出尔反尔。

五百两银子啊。

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