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绑定系统,做县令爹的无敌女师爷

作者:畴畴 | 分类: | 字数:81.9万

第422章 牵头改革

书名:绑定系统,做县令爹的无敌女师爷 作者:畴畴 字数:2237 更新时间:2024-11-01 14:44:05

贺友兰经过这么一折腾,再加上尹先生忽然去世,他对朝堂之事忽然顿起消极之心。

可是现在皇上各种盯着他,也不可能撂挑子有人,辞官不做了。

不过失去尹先生时候,贺友兰感觉自己在提出积极有效的政治主张方面,有些力不从心。

“看来,我以前确实依赖他太多。”

对于尹先生的死亡,贺友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尹先生是胤王的后人,而胤王曾经对龙椅有非分之想,因此遭遇灭顶之灾。

自己当初怎么会收留这么一个人呢?

最初找到自己的时候,尹先生怎么说的?想不想当一个千古名臣?

名垂史册的那种。

在他的指点之下,贺友兰将是虞朝最厉害的人物。

尹先生信誓旦旦,眼睛里自信的光芒有万丈高。

贺友兰被吸引,一下子相信了他的话。

现在回想起来,颇有点鬼迷心窍的意味。

尹先生厉不厉害?

特别厉害。

比如他能一下子指出永继帝朝廷面临的财政危机。

也能指出边地的走私贸易。

他还讲了开海的好处。

贺友兰不知道,尹先生前世理科生,他历史和政治知识,其实很匮乏。

他的历史政治知识开源是穿越爽文,以及一些短视频之类。

但不管怎么说,穿越者和原着民之间存在信息鸿沟,他的见识碾压古人这一点还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他不停鼓吹开海。

贺友兰也同意他的看法。

可是,开海之事拖延日久,尹先生都没想到,贺友兰跟永继帝唾沫横飞地把开海之后的蓝图说得那么详细,可推行得还是很慢。

他十分着急。

一个劲儿跟贺友兰强调必须开海。

那时候贺友兰就产生了一种困惑之感。

尹先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也不晓得,很多政策上的事情,规划和实行之间,有多少阻力。

好像他一挥手,设想就能实现一样。

可以说,如果不是前太子有问题,不是薛文堂查出来淮北地方和漕运几省的那一大摊子烂事,永继帝会不会继续开海,谁又能知道。

而且,过后贺友兰忽然发觉,自己明明是吏部尚书,主张开海,反而断了很多官员的财路。

漕运几省官员对他恨之入骨。

说不好听的,有一天自己死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报复他的子孙后代。

“现在想来,如果一味任用尹先生,恐怕最后对我的仕途并没有帮助。”

贺友兰沉思。

“江南、闽地、岭南等地有不少读书人现在都去做生意了,放弃了读书科举,御史台那个副都御史陈正似乎要因此事弹劾我。真是棘手。问题是,更有人提议,说商人巨富,他们缴纳的工商税收却不多,说我是破坏国家根基。”

贺友兰皱紧眉头。

“如今赋税这件事,本应是户部牵头进行改革,可是冯檀那老狗,非得说我一贯善于施行新法,屡次建议皇上让我做主事之人。就算朝廷有了养廉银子,可是毕竟动了很多人的财路,恐怕这些人依旧对我不满。”

贺友兰现在越发后悔了。

当初尹先生不停说,要求新求变,方能创下不世之基业,虞朝才能无比强大。

然而现在看来,自己的功绩确实很大,得罪的人也够多。

任何一项变革,都是利益集团冲突和博弈的结果。

最近尹先生死了,贺友兰忽然觉得应该好好想想身后事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没成功,不过好歹算是善终。

不过后人对他评价可是毁誉褒贬。

昔王安石当国,惟以破坏祖宗法度为事,每于言路,多置私人,持宠养交,寖成大弊。

不少人骂王安石是破坏祖宗法度的大奸臣。

就连老百姓骂王安石也有很多。

并且,后来的皇上宋徽宗,还把王安石从太庙里面给扔出来了。

朱熹对王安石的评价也是——

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几乎把北宋亡国的错都算在王安石变法的头上了。

“我现在活,声势显赫,我死了那一天,究竟会怎么样?”

贺友兰怀疑,他能不能像尹先生说的那样名垂千古。

还是有人指着他墓碑骂不好听的。

文人特别重视身后身后的名声。

正当贺友兰开始萌生韬光养晦的之意的时候,太子找他商讨赋税改革的问题。

关于赋税改革的问题,朝廷正在考虑如何能够更好推行。

薛守拙感觉目前虞朝的改革和历史上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改革十分相似。

户部尚书冯檀的态度颇为微妙。

刚开始他同意赋税改革。

可是现今他嘴上仍然同意,不过却不肯出头。

说什么他年龄大了,革新的事情,还得由贺大人牵动才行。

分明是还想要借此解决户部的问题,又不想出头得罪人。

索性把贺友兰架在火上烤。

贺友兰首鼠两端,犹疑不决。

如果他推三阻四,那么恐怕永继帝会对他产生嫌隙。

可是这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做不好骂名都是自己的。

贺友兰想把差事推到别人身上去。

干脆推给薛文堂好了。

不过薛文堂的位置是都御史,根本不适合做改革的牵头人。

正在这个时候,冯檀给贺友兰上眼药水:

“贺大人如此犹犹豫豫,究竟是因为力有不逮,觉得无法胜任此重任,还是有私心,不想因此得罪虞朝的众多官员和士绅呢?”

永继帝听冯檀这么一说,特别生气。

“贺大人年龄尚未老迈,却对身后事如此在意。”

贺友兰这个生气。

谁不在意身后事,说不在意的都是放屁。

既然知道虞朝上下官员,和广大像韩德彰那种头巾老爷,都可能对赋税不满。

那么为什么非得让自己牵这个头?

他正生闷气呢,没想到太子站出来,说他愿意以太子辅政为契机,主持赋税改革,还要铸银币来变革货币使用之法。

朝中上下都惊呆了。

太子的提议真是像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炸雷。

永继帝没有反对,就是有些狐疑。

自己的这个儿子摆出一副脱颖而出的架势。

本来以为他还得韬光养晦两年呢。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错过变革时机,恐怕再难图强!”